Yoana Wong Yoana Wong

顯徑站7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顯徑站

沙田區的大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1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3,37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名城,金獅花園,柏傲莊,顯徑邨,豐盛苑。 顯徑站2023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58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商場外牆設計與新世界發展旗下的商場K11 顯徑站 MUSEA相近,大量採用石材和綠化設計。 而場內裝修由巴馬丹拿集團(P&T Group)負責設計,以白色為主調,設計元素與新城市廣場第三期相近。 戶外2樓至4樓設平台花園,合共約8萬平方呎,部分範圍規劃作寵物公園。 根據公契文件,場內設多個中庭,並有5000呎的表演場地,而4至5樓設6間影院。 而商場地下至5樓多個位置設24小時行人通道,其中連接地下至2樓往「八爪魚天橋」的通道在2022年12月23日對外開放。

顯徑站: 車站象徵

為配合相連遊樂場嘅景觀,車站設計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嘅木屑同塑膠廢料製成嘅「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同車站頂綠化。 顯徑站 顯徑站樓高2層,樓面面積約為9,200平方米,是沙中綫項目中唯一的架空車站。 車站大堂位於地面,而月台設於大堂之上,而與車站相連的獅子山鐵路隧道亦設有通風設施。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並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及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部綠化。 居民早在興建階段已一直爭取興建行人天橋連接車站與其相對的設施。

顯徑站

2020年2月14日,顯徑站連同鑽石山站擴建部分以及啟德站一同對外開放;從首次提擬興建此站至正式啟用,歷時約23年。 為了順利通車,警方在同月13日晚上派出多名身穿防暴裝、隸屬新界南總區的警員,以及鐵路應變部隊在顯徑站外戒備。 直至車站啟用當日早上仍見有數名防暴警員在不同出入口駐守[13][14]。 而在開始訂定沙田至中環綫方案之時,興建顯徑站再次被放上議程。 當時顯徑邨一帶的人口只有3萬多人,低於設立車站所需的5萬人。

顯徑站: 路線資料

显径站楼高2层,楼面面积约为9,200平方米,是沙中线项目中唯一的架空车站。 车站大堂位于地面,而月台设于大堂之上,而与车站相连的狮子山铁路隧道亦设有通风设施。 为了配合相连游乐场的景观,车站设计并采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环再造的木屑及塑胶废料制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墙遮阳板,垂直与车站顶部绿化。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出入口设于地面大厅,并设有上下客区方便乘客进出,以及发送机械及货物到商铺,及维修物料至大围车辆段越位轨道。 2020年2月14日,显径站连同钻石山站扩建部分以及启德站一同对外开放;从首次提拟兴建此站至正式启用,历时约23年。 为了顺利通车,警方在同月13日晚上派出多名身穿防暴装、隶属新界南总区的警员,以及铁路应变部队在显径站外戒备。 直至车站启用当日早上仍见有数名防暴警员在不同出入口驻守[13][14]。

顯徑站: 大堂

外牆均裝有由百分百循環再造物料「再用塑料木材」建造的被動遮陽板,以減少車站內部(尤其是月台)的太陽熱能吸收從而提高了候車乘客的舒適度。 全長十七公里的港鐵沙中線,連接多條現有鐵路綫貫通新界東西。 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大圍至紅磡段」將現有的西鐵綫及馬鞍山綫連接起來,組成「屯馬綫」;而「紅磡至金鐘段」將現有東鐵綫由紅磡延伸過海至香港島。 新的鐵路線亦能提供一條替代路線,以紓緩東鐵線,觀塘線及荃灣線的交通擠塞,以及紓緩紅磡海底隧道附近的道路交通情況。

  • 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7]。
  • 而在开始订定沙田至中环线方案之时,兴建显径站再次被放上议程。
  • 外牆均裝有由百分百循環再造物料「再用塑料木材」建造的被動遮陽板,以減少車站內部(尤其是月台)的太陽熱能吸收從而提高了候車乘客的舒適度。
  • 为了顺利通车,警方在同月13日晚上派出多名身穿防暴装、隶属新界南总区的警员,以及铁路应变部队在显径站外戒备。
  • 而沙田区议员林松茵亦认为新设站后,当地居民可节省往大围站转车到市区的时间及金钱,同时可以吸引沙田区居民使用显径区内的体育馆及游泳池[7][8]。
  • 九鐵在沙田至中環綫原來方案中指出,暫時不會興建顯徑站,並於沙中綫上預留位置,留待日後建站。

显径站(英语:Hin Keng Station)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径口显径邨,属于港铁屯马线的铁路车站,车站于2020年2月14日启用。 由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開始,顯徑邨獲劃分成2個區議會選區,分別為徑口及顯嘉選區。 顯徑站 徑口選區範圍包括顯耀邨及顯徑邨Y2型樓宇與上徑口村、下徑口村、顯田村、瑞峰花園及聚龍居,由2011年起該區區議員為吳錦雄,而之前的區議員為韋國洪。 顯徑站 至於顯嘉選區範圍包括顯徑邨其餘4座樓宇及嘉田苑,由2007年起該區區議員為林松茵,而之前的區議員為莫偉雄。 在1995年之前,顯徑邨屬於沙田區議會顯田選區,當時區議員是湯寶珍。 顯徑邨是香港政府在吸收了沙田第一批公共屋邨(沙角邨、乙明邨等)的經驗之後所興建的公共屋邨,與同區屋邨新翠邨、隆亨邨等同期。

顯徑站: 途經路綫

2015年4月30日,顯徑站平頂,成為屯馬綫以及沙中綫工程項目下首個平頂的車站,隨即正式展開軌道鋪設工程、機電工程及其他後期裝修工程[4]。 迄至2019年4月,顯徑站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屋宇設備及消防裝置的法定檢測已告完成。 顯徑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本站大堂的「智能客務中心」外圍貼紙上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非屬於原地鐵系統而印有書法字的車站,但月台上並沒有印上書法字。 顯徑站 停車場設有390個車位和39個電單車位,商場1樓設有1.3萬方呎單車停車場,提供330個單車停車位,為全港最大。 顯徑站2023 [2][3]單車停車場已經在2022年12月20日對外開放。 顯耀邨因為地方不敷應用,難以容納其它設施,居民只靠顯徑邨設施(例如社區會堂、遊樂設施等)活動,購物亦要前往顯徑商場。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站: 車站票務

於2012年12月1日投入服務,途經大圍、美林邨、尖山隧道、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站,為首條途經青沙公路來往九龍市區的全日巴士路線。 於1988年8月30日投入服務,途經隆亨邨、獅子山隧道、黃大仙、鑽石山、牛池灣、九龍灣及牛頭角,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設有兩個月台,採用側式月台方式排列,並裝設月台幕門,係採用自然通風嘅露天車站月台以及整個新界東之中唯一裝設月台幕門嘅架空車站。

顯徑站

本條目只列出以顯徑為總站的巴士路線,關於途經車公廟路及顯徑街之顯徑邨各分站的巴士路線,請參閱相關巴士路線的條目。 时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在2008年10月30日于立法会上,原则上认为在设计及需求上有理据增设显径站,并会以此为方向进行规划[7]。 而沙田区议员林松茵亦认为增设车站后,当地居民可节省往大围站转车到市区的时间及金钱,同时可以吸引沙田区居民使用显径区内的体育馆及游泳池[7][8]。

顯徑站: 车站结构

然而沙田区的居民组织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显径站可以缓解大围站换乘站的压力,建议分阶段兴建沙中线,并先行兴建大围至钻石山一段,当中包括显径站[6]。 然而沙田区的居民组织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显径站可以缓解大围站转车站的压力,建议分阶段兴建沙中线,并先行兴建大围至钻石山一段,当中包括显径站[6]。 出入口设于地面大堂,并设有上落客区方便乘客进出,以及运送机械及货物到商铺,及维修物料至大围车厂越位轨道。 於2020年4月27日投入服務,途經隆亨邨、新翠邨、美林邨、城門隧道及荃灣,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特別之處,顯徑站月台雖然採用自然通風,但係裝設月台幕門,同深圳地鐵1號線、5號線、6號線、11號線同韓國首都圈電鐵嘅架空車站相似。

顯徑站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