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陰莖癌好唔好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陰莖癌

吸菸是包皮垢外重要的誘發陰莖癌因素,因血凝塊阻塞血管,血管閉塞,除陽痿外亦會癌變陰莖癌。 男士濫交、沒進行割包皮手術(割禮)、牛皮癬、人類乳突病毒、曾患或已患上性病疣(椰菜花)、愛滋病等其他性病,均是罹患「陰莖癌」的高危因素[1][11][12][13][14][15]。 此外,許多癌前病變可惡化為陰莖癌,如陰莖白斑、幹性陰莖頭炎、陰莖皮角,病毒性皮膚病(尖銳濕疣、巨大尖銳濕疣)。 而增生性紅斑(或稱凱臘增殖性紅斑),鮑文細胞丘疹為陰莖的原位癌病變。 所以,不論你包皮有否過長,正確清潔陰莖和包皮是很重要的。 陰莖癌2023 最少伴侶靠近你的陰莖時,不會有臭味,翻開來不會看到包皮垢,才不會影響性趣。

陰莖癌

病人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因腫瘤轉移所致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因感染所致常有觸痛。 兩者有時不易鑒別或兩者同時存在,故必要時須行淋巴結活檢。 現在有手術治療、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協助。 如腫瘤在陰莖頭部,亦施行陰莖部分切除術,一般距腫瘤2釐米處切除即可。 由於陰莖癌擴散多以栓子轉移,不是淋巴管擴散周圍的組織,所以絕大多數距腫瘤2cm局部切除後,應該不會局部復發。 如腫瘤較大,切除後有機會因陰莖太短不可以站立排尿。

陰莖癌: 陰莖癌的病因是什麼?

11.陰莖硬結癥:本病多發於陰莖海綿體,以局部纖維結節為主。 雖腫塊堅韌,境界不清,但較癌變腫塊硬度差,增長亦緩慢,且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動性,並很少形成潰瘍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8.陰莖尖銳濕疣 陰莖冠狀溝處病毒感染後引起上皮細胞增生的瘤樣病變,可形成潰瘍,與陰莖癌早期相混淆。 但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上皮呈乳頭狀增生,表皮向下延伸,棘細胞層增厚,有多數核分裂。

陰莖癌

包皮過長可引至陰莖癌,幾乎所有的陰莖癌患者都和你一樣是包皮過長。 沒有好好清潔包皮的話,會形成包皮垢,而長期受包皮垢刺激會有機會導至陰莖癌。 主要成因是包皮、龜頭清潔不足致反覆發炎,誘發癌病變。 陰莖癌2023 香港醫學會副會長、泌尿科專科醫生麥肇敬指,HPV是非常普遍的病毒,可導致良性疣或引發癌症,包括肛門癌、陰莖癌、口咽癌、子宮頸癌等。 陰莖癌的早期病徵包括腫痛、流血、出疹、散發異味等。 當然,最重要還是嚴格遵從醫生的指引,包括定期覆診,以便醫生緊貼患者的康復進度,同時監察任何與癌症復發有關的徵兆。

陰莖癌: 陰莖癌與其他性疾病有何分別?

12、 土茯苓60克,金銀花12克,威靈仙、白鮮皮各9克,丹皮6克,蒼耳子15克。 每日1劑,煎2次分服,另用茶葉加食鹽適量煎汁後供局部沖洗。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之前說到包皮過長,有讀者說只要能翻開來,做愛時不會卡著便可以,不用割包皮。 我不會說你錯,但是要好好留意你過長的包皮,因為你可能會有以下問題。

  • 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國陰莖癌發病率較高,高達所有癌症之10至20%。
  • 陰莖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 依病情的需要, 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全陰莖或部分陰莖切除。
  • 3.早期病變如得不到適當處理,病情逐漸發展,疣狀結節增大或潰瘍擴大、加深,出現包皮緊張、變薄、發亮。
  • 杜克雷菌苗皮膚試驗陽性,分泌物直接塗片或培養可檢出杜克雷菌。
  • 百分之七十五罹患陰莖癌的病人都有包莖,臨床上有百分之15到50 的病人因為包莖沒有及早查覺病灶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也有一些病人是因為器官敏感, 不好意思或害怕求醫而造成延誤。
  • 僅適用於:①局限於包皮的癌腫,可單純施行包皮環切術;②位於陰莖頭的外生疣塊型癌腫,直徑0.7cm以內,未浸潤陰莖海綿體者;③疣狀癌位於陰莖頭,基底不超過陰莖頭半徑者。
  • 陰莖癌沒有十分明確的成因,因此難以定論甚麼方法可完全杜絕患癌的風險。

另外,即使患者並非接受外科手術,但本身病情嚴重,癌細胞已擴散到陰莖的其他位置,損害正常的組織,性功能也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 至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只要接受治療後跟從醫生指示,做好個人護理,待副作用消退後,性功能也可逐步回復。 先談染病成因,陰莖癌是源於細胞突變而不斷增生,最終演變成惡性腫瘤;HPV及愛滋病均主要由身體接觸感染,例如與此等疾病的患者進行性行為、共同針筒等。 陰莖癌好發於六十歲左右的男士,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 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士患陰莖癌的病人也不在少數, 也有人報告發生在小孩子.

陰莖癌: 陰莖癌治療:以切除手術為主,化療與放療為輔

因此若常常感覺到陰莖癢癢的、有異味、刺痛感、自覺沒有特別注重清潔者,雖未必就是陰莖癌,但通常可能已經符合上述的風險因素,建議盡早改善習慣,若狀況遲遲沒有好轉,及早就醫檢查為佳。 杜章安院長指出,幾乎身體各個器官或部位都有可能長出惡性腫瘤,所謂陰莖癌就是長在陰莖的惡性腫瘤。 陰莖癌的發生率並不高,不到10萬分之1,但往往都不是在早期被診斷出來,延誤了治療時機。 長期患上陰莖癌的人,若有嚴重局部感染或出血,偶而會發生貧血或白血球增高的現象。 而其五分之一患者,甚至會在無骨骼轉移下出現血鈣升高現象[1]。 陰莖癌的症狀最初可能祗是一個紅斑或硬塊, 一直到表皮潰爛,甚至傷口不會收口, 而尿道周圍可能會流膿惡臭、局部出血、疼痛或有其它刺激性的感覺,這時候,才會引起病人的注意。

陰莖癌

若發現長期出現上述症狀,就應盡快就醫接受切片檢查,以供醫師確認是否為陰莖癌及癌細胞擴散的情形,再進行下一步治療。 手術後,陳先生指雖然能正常排尿,以及保留勃起功能,但坦言陰莖的感覺「和以往有不同」,目前亦要經常覆診檢查,確保沒有復發的跡象。 主診醫生向他表示,幸好這次在早期得到適切治療,沒有淋巴擴散,5年內復發的機會率非常低,如已淋巴轉移,5年內復發率會提升至兩成至七成不等。 麥肇敬醫生表示,陰莖癌在本港並不是普遍的疾病,每年只有20至30個新症,但若不及早治療,致命率十分高。 提到「男士殺手」,除了大腸癌、肺癌外,還有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癌症,例如陰莖癌、肛門癌及口咽癌等。

陰莖癌: Heho 癌症

29、 滴乳石15克,西牛黃1.5克,珍珠9克,天竺黃10克,陳膽星9灰,血竭12克,川連9克,燈心灰6克。 共為細末,每服3-5克,金銀花湯服之,功能清熱解毒,化血斂瘡,適用於陰莖癌。 ①②兩方各藥研為細末,分別加入合梅素粉5—10克,混合均勻,制成外用散劑。 ③方各藥共研細末,加凡士林調和均勻經於熱滅菌後,即得。

陰莖癌

必須與化解其毒性的中藥材相配伍才會安全有效。 陰莖癌2023 目前應用於陰莖癌的抗癌藥物有氟脲嘧啶、環磷醯胺等,但效果並不顯著,有應用博萊黴素取得良好效果,總劑量可達300mg。 陰莖癌與包莖和包皮過長關係密切,包莖及包皮過長是陰莖癌發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幾乎所有的陰莖癌患者都具有包莖或包皮過長。

陰莖癌: 包皮迷思 醫師:割不割都不影響性功能

例如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會造成陰莖無痛性潰瘍、杜克雷嗜血桿菌(Haemophilus ducreyi)造成的類下疳則會產生較疼痛性的潰瘍[1]。 局部突起呈條狀、柱狀生長,灰褐色或黃色,邊緣清楚,或幹硬如羊角,或頭縮尖銳。 雖呈增生性組織改變,但無癌細胞生長,賴病檢可資 鑒別。 9.陰莖乳頭狀瘤:本病是陰莖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 初起為一小的局部隆起,漸增大呈乳頭狀,有蒂或無蒂,呈紅色或淡紅色,質較軟,生長緩慢,繼發感染者可有惡臭樣分泌物,易誤為陰莖癌。 1.陰莖梅毒 陰莖頭部及包皮處無痛性潰瘍,肉芽呈紫紅色,邊緣高起發硬,與陰莖癌早期表現相似。

進行間質內放療時,醫生會把一根空心針插入患者陰莖保留幾天,放射性粒子通過針頭進行陰莖內部,對癌細胞進行殺傷。 陰莖癌的確切病因目前暫不清楚,但生活中的一些因素能夠增加陰莖癌的發生風險,例如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吸菸等。 如果您的家庭醫生懷疑陰莖癌,他們可能會轉介您給專科醫生。 通常這是一名泌尿科醫生,專門研究會影響泌尿系統和生殖器疾病的醫生。 2015年,美國國家衛生與醫療保健研究院(NICE)發布了指南,以幫助全科醫生識別陰莖癌的體徵和症狀,並更快地推薦人們進行正確的檢查。 陰莖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而此時期的男性又多有陰莖部位的其他良性病變,長期治而不愈的慢性刺激積累到一定程度容易誘發陰莖癌。

陰莖癌: 陰莖癌致病機轉可能跟女性子宮頸癌有關係

若10天至14天抗生素療程,仍治療不好龜頭或包皮存在潰瘍或腫塊,應懷疑陰莖癌[1][18]。 陰莖癌無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者,經手術治療,治療愈率為90%,已有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為19~38%。 研究指出,除了感染初期症狀難以察覺,男性在感染HPV後,較少產生抗體,以至於重複感染、無法自行將體內病毒清除,則有可能引發癌症,感染後常見病變就是「菜花、陰莖癌和肛門癌」。

陰莖癌

陰莖癌也不例外,其發生與致癌突變的出現相關。 醫生還可能對陰莖癌行區域性化療,即給予患者一種含有5-氟尿嘧啶(5-FU)的藥物,讓其塗抹在陰莖上。 區域性使用的藥物還有咪喹莫特,它能調節免疫系統更好地殺傷腫瘤。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也可用來治療陰莖癌。 醫生會將光敏藥物注射入陰莖癌中,然後將其暴露在光源下,以此殺死癌細胞。

陰莖癌: 陰莖癌概述

每1400多名癌症男士中只有一人患上陰莖癌,雖然如此,但病情一旦惡化,就須動手作切除部份陰莖,嚴重者則須切除整個陰莖。 陰莖癌 你有不用太緊張,上幾篇文章都有介紹過加長陰莖的手術,你可以參考。 所以,推薦陰莖癌患者在選擇就診醫院及科室方面,優先選擇腫瘤專科醫院的泌尿腫瘤科室,或者綜合性醫院的泌尿腫瘤科室。 陰莖也會長癌嗎﹖HEHO君光想像起來就覺得這是一幅很可怕的景像。 但不幸的是,陰莖真的也有癌症,如果不想要忽略症狀,拖到最後只能「斷根求生」,就跟HEHO君一起來認識陰莖癌吧。

陰莖癌

雖然有人主張如果陰莖癌祗侵犯包皮, 則作包皮環切術即可, 但其復發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由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陰莖癌都屬鱗狀細胞癌, 其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不好, 因此除非是年青的病人, 或病人極排斥手術, 或病灶小且十分表淺, 否則不應考慮. 全身性或局部經動脈灌注化療也有成功治癒的病例. 剛開始的時候,陰莖癌形狀是表面潰瘍,也可能像是菜花,常發生的位置是龜頭及龜頭後面的冠狀溝。 但是並不是所有陰莖的潰瘍或突出物皆是陰莖癌,如梅毒、疹、過大的菜花、黑色素瘤,甚至是轉移來的癌細胞皆有可能,因此,陰莖癌的診斷必須經過病理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陰莖的確也有癌症,但是比例卻不是很高,大約每10萬的男人中會有1個,大多發生於45歲以後。

陰莖癌: 陰莖癌如何治療?

在猶太民族中,新生兒即行包皮環切術,陰莖癌極罕見,伊斯蘭民族3~5歲行包皮環切術,其陰莖癌發病率明顯低於未行包皮環切術的人群。 在美國,陰莖癌發病率為1/10萬,未行包皮環切術陰莖癌發生的風險為1/600,細菌產物包皮垢長期刺激包皮和陰莖頭是陰莖癌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般統計成年以後行包皮環切術不能預防陰莖癌的發生,因為已受到包皮垢的長期刺激。 有實驗證實,將馬的包皮垢接種於小鼠皮下而致皮膚癌;人的包皮垢塗於小鼠宮頸及陰道壁,可誘發鼠的宮頸癌,但也有未能誘發成癌的報道。

如腫瘤較大,殘餘陰莖懸垂部極短不可能站立排尿,則行陰莖全切術尿道陰部造口術。 近年報告應用Nd:RAG雷射治療陰莖癌效果較好。 典型的陰莖癌病人,通過臨床檢查,診斷並不困難。 如果在陰莖頭或包皮存在潰瘍或腫塊,經10天~14天抗生一紗治療無效,應懷疑陰莖癌。 陰莖癌 有些陰莖頭的腫塊或潰痛不能明確診斷時應行活體組織檢查。 陰莖癌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可摸到表淺淋巴結腫大,因淋巴結炎的發病率甚高,所以需通過活體組織檢查或淋巴造影術方能確定。

陰莖癌: 陰莖癌發病及存活率

特殊類型的HPV可伴有男、女肛門生殖器疣和癌。 陰莖癌中,HPV16占0%~49%,HPV18占9%~39%,HPV6和HPV11不常見。 巴西一組18例陰莖癌有7例存在HPV18 DNA序列。 但癌症的發生與基因突變有關,這類基因被叫做致癌基因。

  • 據瑞典研究人員對244名陰莖癌患者和232名對照男性子進行比較實驗,男性吸煙與陰莖癌發病率之間有直接的關係。
  • 即使並非癌症,而是其他與陰莖相關的疾病,延誤診斷也會令治療加倍困難。
  • 因此若有包莖、包皮過長、不喜私處清潔或不易清除包皮垢者要留意,雖未必立即影響到健康,但已經暴露在陰莖癌的風險之下。
  • (2)陰莖部分切除術:治療陰莖癌原發灶效果肯定,最為常用。
  • 陰莖也會長癌嗎﹖HEHO君光想像起來就覺得這是一幅很可怕的景像。
  •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 臨床上對於任何存疑的陰莖病灶都應作切片檢查, 以確定診斷.並沒有任何的証據顯示切片檢查會造成或加速癌細胞的擴散.

陰莖癌 「奇怪了!已經一年多了,也不痛、也不癢,就沒有管它。」趙伯伯指著龜頭上的腫塊,疑惑的描述著。

陰莖癌: 治療措施

陰莖癌,泛指陰莖區域出現的惡性腫瘤,出現區域包括陰莖、副睾、精索、輸精管、陰囊、貯精囊及睾丸鞘膜。 較陰莖乳頭狀瘤的患者大10歲,所以它在初期可能為乳頭狀瘤,經若干年後轉移為鱗狀細胞癌。 症状包括包皮過長、包莖、包皮龜頭炎、陰莖潰瘍。 陰莖癌2023 以下我們要討論的就是讓中年以上男士聞而喪膽的陰莖癌. 陰莖癌發生率雖不高僅約十萬分之一,但卻可能影響男性雄風與一輩子的幸福!

陰莖癌: 診斷

有中年男子曾因龜頭的腫瘤有間歇性流血及流膿而求醫,揭發患上陰莖癌,接受了可保留陰莖的腫瘤切除手術後已康復,雖然可正常排尿及保留勃起功能,但坦言感覺陰莖「和以往有不同」。 根據香港醫學會問卷調查結果,超過六成受訪醫生均認同免費為11至15歲男性接種HPV疫苗,有專科醫生表示,除了女性接種HPV疫苗外,男性接種HPV疫苗更可提升群體免疫,打破社區HPV傳播鏈。 如果能及早發現進行切除,早期陰莖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80%。 陰莖癌 一旦癌細胞轉移到附近淋巴結,5年生存率會明顯下降到48%,如果發生遠處轉移,則情況更差。 I期陰莖癌手術後患者約3/4存活5年,臨床診斷為I期者5年生存率下降至1/2。

陰莖癌: [香港泌尿科診所] 男性面臨的 6 種常見泌尿科問題

包皮較長也考慮是否割除,以降低藏汙納垢、引起發炎的風險。 性生活也注意安全,盡量避免多重性伴侶、配戴保險套等,如此更有利避免性病或陰莖癌發生。 就腫瘤型態而言,最常見的種類為源生於表皮的扁平上皮細胞癌,約占所有陰莖癌的95%,少數皮膚病變的癌症,如黑色素細胞癌、基底細胞癌。 其他類的癌症,如源自肌肉、血管、脂肪的惡性軟組織腫瘤,或由泌尿上皮長出的移形上皮細胞癌。 其實診斷陰莖癌並不困難,但是,由於腫瘤長在包皮內,15至50%的病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延遲就醫達一年之久。

陰莖癌: 治療

目前已知一些因素能夠增加陰莖癌的發生風險,這些因素被稱作癌症的風險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一個或多個風險因素,並不意味著個體一定會得癌症。 因此,有這類不良衛生習慣的男性,要想預防陰莖癌就應當養成清潔陰莖的習慣,每天晚上睡前最好清洗會陰、陰莖。

陰莖癌: 接受陰莖癌治療會否影響性功能?

若有轉移可顯示淋巴結不規則、充盈缺損,淋巴管變形、受壓阻塞等征象。 3.化學藥物治療 化學藥物療法適用於晚期不能手術的病例。 以往常用的抗癌藥物有氟尿嘧啶和環磷酰胺等,但效果都不好,目前認為甲氨蝶呤、長春新堿和博來黴素聯合應用效果較好,亦有人用順鉑治療。 (4)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陰莖癌首先經淋巴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的正確處理為提高治愈率的一個關鍵。

以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包皮過長和不潔的性生活是導致陰莖癌的主要病因,可是新近的調查研究表明,男子長期吸煙也是導致陰莖癌的直接因素。 作為男性最關鍵的生殖器官,陰莖也跟其餘身體部位一樣,難逃患上癌症的風險,不過出現的機率相對較低,尤其在西方國家。 陰莖癌 陰莖癌2023 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歐洲及北美洲每年在每100,000名男性之中,只有少於1人確診陰莖癌;在美國,陰莖癌只佔當地男性患癌個案的不足1%。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