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15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曾先生稱現時四間工廠大廈的平均出租率為97%,而且在疫情下決定繼續計劃,聯盟認為政府清拆的理據不足。 當局有意將租戶安置到葵涌晉昇工廠大廈或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但兩座工廈的空置單位只有60個,再扣減原本房屋署在宏昌租用用來鋼筋和水泥的20個單位,2000間公司為40個單位投標,他形容為不切實際。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3 雖然香港經濟近年已不再由工業來主導,但房委會的工廠大廈仍然幾乎達至全面出租,大部份廠戶從事以製造或修理。

截至二○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業安工廠大廈、穗輝工廠大廈、宏昌工廠大廈和葵安工廠大廈共涉及903份租約和1 185張暫准證,以及一份商鋪租約。 房委會轄下策劃小組委員會在四月二十三日的會議上通過有關研究結果,並同意在進行改劃用地期間,同時清空業安工廠大廈、穗輝工廠大廈、宏昌工廠大廈和葵安工廠大廈的租戶,然後拆卸有關建築物。 此安排有助房委會縮短重建計劃的時間,提早供應公營房屋以滿足需求。 房委會轄下有六個工廠大廈,分別是位於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和晉昇工廠大廈,以及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香港樓宇目錄

由於這批工廈於1979年至1984年期間落成,房委會去年中因應政府檢討工業建築物消防安全條例,改善1987年前落成工廈的消防設備,已暫時凍結出租工廈單位,並研究開展改善工程以符合新消防法例,當時已有委員提出將部分工廈改建為公屋。 其後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0月在《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旗下工廈為公營房屋,特別是增加出租公屋供應,房委會便順理成章地就改建這批工廈用地展開可行性研究,預計今年年底完成。 工廈代表指,租戶只希望在穩定的環境經營,政府強行清拆是漠視租戶,要求政府叫停清拆計劃,並希望與運房局、房屋署及相關部門會面,聆聽租戶要求。 環翠商場,由政府於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年)開始計劃興建,1979年落成,比1982年落成的永利中心、1987年的新翠商場及1999年落成的興華廣場更早落成,故為柴灣區首棟商場建築。 前身是舊柴灣邨範圍內的一個公園(商場落成時只佔用公園面積的一半,而非全部範圍)。 消息指,受影響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將獲18個月通知遷離單位,並可獲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為15個月的租金,當局預料涉及特惠津貼的成本大約為1.83億港元;至於若計及其他開支,估計最高涉及的成本達3.3億港元。

葵涌晉昇工廠大廈、葵安工廠大廈及屯門開泰工廠大廈,本身為工業用地,由於位於工業區較為中心位置,長遠亦不適宜改建成公屋。 其中位於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每層約有一半單位大門被鎖上,部分單位大門更塞滿信件,當中包括房委會的信件,狀似丟空多時沒有運作,大部分單位亦沒有招牌,無從得知營運的行業。 個別有營運的單位,部分是建築材料或金屬、木材廠,亦有單車維修及貿易公司等。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交通災難】司法覆核禍害 六號幹線拖延20年 九龍區塞車死結更緊

客戶致電要求上門服務,如果電腦內已有該機的保用/保養登記資料,則可迅速完成落單程序,包括紀錄機件毛病、客戶指示及預約上門時間。 政府興建的工廠大廈和早期公屋設計十分相似,每層都有環繞大廈外牆的陽台走廊。 多層工廠大廈的單位也有類似設計,每個標準單位(二十五平方米)中間是可拆除間隔,供廠家靈活地按需要租用及打通相連單位。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首座政府建造的徙置工廈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第一座,於一九五七年落成;至一九七三年間,政府一共於港九新界興建了八處徙置工廠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衞翠芷為求答案展開長達十年的深入研究,橫跨香港、英國查證的過程詳情在此不贅,她先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港島荷李活道及九龍廣東道的已婚警察宿舍找到線索,一型徙廈的設計元素是沿用了此宿舍的樓宇配套、空間佈局、設計規格,而它們也是由工務局同一個小組負責設計。 再往上追尋,可追溯至英國給工人階級建造的房屋,當中的背靠背單位及陽台走廊設計,輾轉之下,由香港的一型徙廈及徙置工廠大廈繼承下來。 據公屋聯會表示,剛經過位於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發現房委會已向受重建影響的租戶發出通告。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房委會清拆4工廈建公屋 租戶發起請願行動反對清拆

每基金單位供股價44.2元,較停牌前收市價62.8元,折讓29.6%,並較每單位資產淨值折讓約42.7%。 領展解釋,供股後可壯大資本基礎,淨負債比率降至低於20%,讓公司於房地產市場重新定價時把握具增值潛力的投資機遇。 領展在周五開市前公告停牌,待發布內幕消息,並於下周一(13日)復牌。 截至今年1月12日,上述4工廈約有480個受影響租戶,即涉及約24%的租約已交還單位,另有約830個租戶,涉及約42%的租約已遞交退租通知書或已申請先行發放70%的特惠津貼,承諾遷離單位。

工程期間,除 201 救世軍柴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301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3 惠康超級市場及 401 滙豐護老院外,其他商店均全部結業或遷離環翠商場。 )是一座位於香港島柴灣的商場,於1978年隨環翠邨落成啟用(45年前),以該區,特別是環翠邨、柴灣邨及漁灣邨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 與業安同期或之前建成的工廈大多都已經清拆或改變用途,它們曾經見證香港工業起飛,以及沒落。 如今業安亦清拆在即,如何流傳這段工廈歷史也是港人的課題,各位50+友也不妨把握時間重回舊地,懷緬它的光輝好時光。 至於另外兩幢工廈,包括葵涌的晉昇工廠大廈、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消息指因該址存有嚴重噪音、空氣質素及氣味問題,故現階段不會進一步討論重建以上兩幢工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公司位置

今次重建計劃亦會參照《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提供綠化休憩設施、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等,根據文件內的設計概念圖,大廈最底5層,將會是停車場、社福設施、管理處和綠化休憩區,至第6層開始才是住宅大樓。 目前穗輝和葵安的用地劃作「工業」地帶;而宏昌及業安的用地則分別劃作「休憩用地」及「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 地帶。 房委會指將開展改劃程序,將業安、穗輝和宏昌3幅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而葵安的用地,則在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司法覆核個案完結後,與相關政府部門擬訂發展計劃,並開展相關改劃程序。 反對人士須在反對通知書內說明其權益及聲稱受該項工程或使用影響的情況,並提供聯絡資料,方便聯絡。 行政長官在二○一九年《施政報告》中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轄下的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 隨後陸續把3-6號扶手電梯拆除移位重建,而7、8號扶手電梯則繼續保留(市民現在乘搭時便知扶手電梯與翻新前完全相同)。

  • 截至今年1月12日,上述4工廈約有480個受影響租戶,即涉及約24%的租約已交還單位,另有約830個租戶,涉及約42%的租約已遞交退租通知書或已申請先行發放70%的特惠津貼,承諾遷離單位。
  • 前身是舊柴灣邨範圍內的一個公園(商場落成時只佔用公園面積的一半,而非全部範圍)。
  • 這種工廈結構原來與50年代的石硤尾大火有關,當時石硤尾人口密集,區內不但出現了大量僭建寮屋,同時用作「山寨廠」用途,可說是住家和手工業工廠的混合體。
  • 位於商場地下的「食街 Foodie Hub」,原本是一條由柴灣道迴旋處/環翠道直接前往環翠邨邨內(華廈街)之行人通道。

工程公司負責人姚生則表示,早前曾收到消息,知道該大廈需拆遷,盼政府能夠安置商戶,令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消息指,受影響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將獲18個月通知遷離單位,並可獲發放特惠津貼,金額是15個月的租金。 至於餘下兩幅工廠用地,包括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和葵涌的晉昇工廠大廈,因存在嚴重的噪音、空氣質素和氣味問題,評估後發現作房屋發展並不可行,故該兩幅用地在現階段不會作房屋發展。 房委會又指,將保留業安、穗輝、宏昌及葵安4幅用地發展不同公營房屋類別的彈性,暫未能確定個別用地的最終房屋類別。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房委會清拆4工廈建公屋 租戶請願勿打爛商戶飯碗

社協早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前,已邀請建築師和城市規劃顧問就這6個工廈地點的土地用途、平面圖,並參考建築條例,分析改建用途的可行性。 分析結果顯示,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及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適合長遠規劃作為公屋用途。 至2021年5月24日,房委會正式公佈拆卸穗輝、葵安、宏昌及業安工廠大廈的計劃,並給予所有租戶為期一年半的通知期,預計於2022年11月正式動工。 至於另外兩幢工廈,包括葵涌的晉昇工廠大廈、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消息指因上址分別存有嚴重噪音、空氣質素及氣味問題,現階段不會進一步討論重建以上兩幢工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3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業安工廠大廈位於九龍灣宏開道及常怡道,,鄰近港鐵九龍灣站,有關用地現時被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房委會將會申請將連同業安工廠大廈之間的一段宏開道,改劃作作「住宅」用途。

  • 其中業安大廈擬發展為4座住宅大樓,提供22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於2023年展開重建工程。
  • 分析結果顯示,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及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適合長遠規劃作為公屋用途。
  • 不過隨著這三個廠廈連同其他各區舊式徙置廠廈因樓宇設計、結構及工業轉型等問題而逐一清拆後,業安廠廈便成為觀塘區以至九龍東唯一之房委會廠廈。
  • 政府5月宣布清拆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改建為公營房屋,料可建約4,800伙。
  • 曾先生稱現時四間工廠大廈的平均出租率為97%,而且在疫情下決定繼續計劃,聯盟認為政府清拆的理據不足。
  • 政府覓地建屋無方,公營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房屋委員會去年就旗下6個工廠大廈地點重建為公營房屋展開研究,預計年底有結果,政府希望藉此增加公屋供應。
  • 根據房委會文件指,經評估後認為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和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可用作房屋發展,預計三幅用地可在2031年提供4,200個單位,但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用地因存在環境限制,預計僅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惟目前未有項目開展及落成時間。

日前4幢工廠大廈的租戶組成「四廠聯盟清拆關注組」,今日(6日)發起一人一信請願行動,再次表達多項訴求,包括要求不遷不拆、否則要提出更完善的安置計劃等。 《香港回收再造公司名錄》概括了本港部分廢物回收及再造機構的名單。 名錄裏機構的資料,乃是根據各項回收活動調查時機構各自提供的資料,整理編輯而成。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並不保證或擔保本名錄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並聲明本名錄如有錯誤,對本名錄使用者及名錄內所載的機構不負任何責任。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公司簡介

他們又指,房委會提供的15個月特惠津貼不足夠,而大部分租戶的業務涉及打鐵及燒焊等,會產生噪音及氣味,擔心未能租用私人市場的工廈單位,要求當局撤回計劃。 地盤總面積約一點五公頃,房委會發展計畫初步建議,以地積比率九倍發展,改建成四座住宅大樓,可建總樓面面積是十三萬五千平方米,預計提供約二千二百個單位,容納約六千人,預計重建工程在二〇二三年展開。 承租人須接受該單位移交時的狀況,並須自行負責該單位的裝修及間隔等事宜,以及遵守房屋署、消防處、勞工處及其他部門所訂定有關經營該行業的一切規則。 承租人須自資向有關部門申請在該廠房內經營之業務所需之一切牌照及許可證。 「出面邊搵到呢度咁好用、咁啱用的單位?」許多廠戶都這樣唉聲嘆氣地告訴記者,他們許多都已租用該單位十幾至三十幾年,當初是從其他已拆卸的舊式徙置工廈搬來,或者興建地鐵等公共工程,而得到政府安置於目前租用的政府工廈。

葵涌葵安、長沙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依次於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間落成啟用,其工業使命正在倒數。 關注組代表黃小姐表示,政府自5月底公布清拆消息後,他們一直爭取與官員會面表達訴求,但苦無回應,直斥政府一直零諮詢,希望立法會申訴部召開的閉門會議,能夠處理四座廠廈租戶的申訴。 至於開泰工廠大廈和晉昇工廠大廈兩幅用地,鑑於存在嚴重的噪音、空氣質素和氣味問題,而目前未能透過緩解措施有效處理,因此在當區環境並未顯著改善前,現階段作房屋發展並不可行。 房屋委員會完成有關重建轄下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六幢工廠大廈中,有四幅用地技術上可作房屋發展。 關注組表示,早前曾去信立法會提出申訴,期望反對清拆計劃,但苦無回應,直斥政府一直零諮詢,希望明天(7日)立法會申訴部召開的閉門會議,能夠處理四座廠廈租戶的申訴,要求有關部門能夠派出代表與廠戶會面,聆聽訴求。 維修服務熱線的同事都受過專業訓練,致力為客戶提供親切、快捷及妥當的「一站式」熱線服務。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香港大廈搜尋

根據房屋署向觀塘區議會提交文件,業安工廠大廈位於九龍灣宏開道及常怡道,鄰近港鐵九龍灣站。 連同業安工廠大廈之間的一段宏開道,在完成改劃作「住宅」用途後,房委會會用作公營房屋發展。 房委員四廠的廠戶中,近半為設備、機械、電器製造及維修,以及金屬加工製品製造及金屬鑄造,這些小型工廠實為支撐城市生活各種必需品及服務以至鐵路運輸、供電等大型基建的「基礎經濟」。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關注組於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掛上3幅寫有「港人抗疫苦、政府拆廈傷」、「政府強搶地、扼殺中少企」以及「覓地安居易、拆廈樂業難」的橫額,又即場以「打爛飯碗」諷刺政府強拆廠廈令大量廠戶倒閉。 衞翠芷認為,目前一般將flatted factory的中文譯成「多層」或「分層」工廠大廈,意思都不夠精準,因為重點不是層數,而是單位flat,所以譯名應強調「分戶」的意思。 余家聲介紹說, 這類工廠大廈屬於utilitarian功利主義建築設計,「它的設計特色是簡單、好用又易起,變化大、彈性大,而不是在於裝飾、用料、工藝方面。」衞翠芷續說,「你看它的外牆個樣都不太差,油上顏色都四四正正。」政府興建工廈時沿用了一型徙置大廈相同的設計思維。 一型徙廈由單間組成,單位可以打通,其中背靠背的單位中間之磚牆可拆去,毗鄰單位之間的混凝土結構亦已預留可打通開口的磚牆,以適合不同人數的家庭居住。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廈擬改建4座公屋 提供2200個單位

由受影響租戶組成的「四廠聯盟」早前聯同數名區議員就清拆計劃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過9成租戶反對及不滿安置方案,聯盟因此要求政府立即擱置計劃,並促請運輸及房屋局、房屋署及相關部門與租戶會面,親身聆聽租戶不遷不拆理據。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業安廠廈是觀塘區內第四個政府廠廈,前三個即佐敦谷、觀塘(位於觀塘道,牛頭角站附近)及九龍灣(位於海濱道,志明橋附近)廠廈,均是前徙置事務處及房委會為徙置寮屋區及平房區內工廠或工場而興建的建築。 不過隨著這三個廠廈連同其他各區舊式徙置廠廈因樓宇設計、結構及工業轉型等問題而逐一清拆後,業安廠廈便成為觀塘區以至九龍東唯一之房委會廠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重建計劃道路工程建議刊憲

東網記者今到宏昌工廠大廈視察,發現工廈主要租戶為五金店、裝修店及印刷店 等,當中大部分租戶均對清拆事件毫不知情,不少住戶稱已於上址租鋪多年,若工廈清拆,會選擇退休。 印刷公司負責人鄧先生指,已於上址租約30年,目前生意額只夠交租,至今未收到拆遷消息。 他指若工廈最終要拆遷,由於難以於同區尋找合適的舖面,將會選擇退休。 工程公司負責人姚生則表示,早前曾收到消息知道該大廈需拆遷,盼政府能夠安置商戶,令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至於其他早期徙置工廠大廈,皆於九十年代起先後拆卸,改建為屋苑或其他公共設施。 其中,最早落成的長沙灣工廠大廈(共五座,一九五七至六五年建成),現時為元州邨第五期及兩所小學。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區

如果是初次踏進這些政府多層工廠大廈,要形容其建築特色,最簡單直接莫過於「好似舊式公屋」,這也是它們跟私人廠廈最明顯的分別,而事實上這種工業建築類型可說是起源於香港、且非常本土化。 每次坐車沿觀塘繞道望向九龍東,在一幢接一幢的舊式工廠大廈和摩天商貿高樓之間,總是能一眼望見,醒目的紅色房委會和黑色手寫的「業安」標誌的兩座式工廈業安工廠大廈,即使樓高只有十層,但因其淡黃淺灰相間的橫向長廊式結構,令它在密密麻麻的大樓之間仍然十分顯眼。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於一九八○年落成啟用,是房委會現有六座運作中的工廠大廈之一。 九龍東在最高峰時期,還有多座早期興建的舊式政府徙置工廠大廈,包括佐敦谷工廠大廈、新蒲崗工廠大廈、觀塘工廠大廈及九龍灣工廠大廈,但均於十年前左右陸續拆卸或重建,現已改為屋苑、商廈或公共設施等用途。

四廠聯盟清拆關注組於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掛上3幅寫有「港人抗疫苦、政府拆廈傷」、「政府強搶地、扼殺中少企」以及「覓地安居易、拆廈樂業難」的橫額,在場又手持一個打爛的白飯碗諷刺政府強拆廠廈令大量廠戶倒閉。 葵安工廠大廈用地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但由於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現受司法覆核個案影響,因此該項目的改劃程序會在有關個案審結後才展開。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3 另外,房委會亦計劃重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為兩座公營房屋,提供1360個單位,容納3700人。

今年五月,房委會宣布將重建其轄下四間工廠大廈,即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並改為公營房屋用途。 四廠逾二千個租戶需於最遲明年十一月遷出,或搬至私人廠廈,或競投餘下仍維持運作的屯門開泰及葵青晉昇工廠大廈(但一共僅有四十組單位可供競投),又或者結束營業。 根據房委會計畫,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將清拆並重建成公屋,預料可提供逾4,000伙單位。 一個平日的黃昏,衞翠芷和另外兩位香港大學建築學者,李浩然教授及余家聲教授結伴到訪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接受訪問。 公屋聯會FB圖片據房委會最新文件顯示,3幅工廠大廈用地,即業安、穗輝和宏昌工廠大廈用地,作房屋發展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廈擬建四座公屋

業安工廠大廈由兩幢設有升降機的新型分層工廠大廈組成,鄰近德福花園、企業廣場及MegaBox,與偉業街直向並行,目前由房委會直接管理。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樓宇設計是「I」型,樓高10層,總共提供1,440個面積25平方公尺單位,升降機分別設於大廈中央及兩端附翼,而廁所則同時在兩端附翼的升降機大堂旁邊,大廈辦事處設於地下,以上設計跟葵涌葵安工廠大廈類同。 翻查資料,目前宏昌工廠大廈共有兩座,有些單位由房屋署佔用,而其中一座改作政府貨倉,隨時可以收回發展,若兩座廠廈重建,便可以興建至少3座公屋,預計可至少提供逾千個單位。 至於業安工廠大廈同樣有兩座,地盤面積更是6幢工廈中最大,預計可提供逾1,500個單位。 而穗輝工廠大廈地盤面積約8,950平方米,預計可提供約900個單位;葵安工廠大廈則交通方便,距葵興站僅約5分鐘路程,惟屬6幢工廈中地盤面積最細,料提供數百個單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