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西區校網15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中西區校網

再來根據教育局公佈的《2021年度小一入學各學校網學童派位結果概覽》,11校網在2021學年共派發1134個學額,自行分配學位527人,佔了約46%,統一派位人數則是607人,接近54%。 結合統一派位甲組數據,獲派首三志願者就接近90%,表現不俗,相信多間名牌學校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因此家長在乙組階段不妨採取「熱+熱+冷+冷」的選校做法,即爭取熱門學校之餘,亦提高獲派二線學校的機會,避免不幸被派發到冷門學校。 11校網的小學排名平均偏高,16間中5間為 TOP 100 小學,學校質素有保證。 另外,10間小學均有天主教或基督教背景,對於有相關宗教信仰家庭的子女,在自行收生階段更易得分。

  • 黃大仙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劉學廉表示,自己畢業於愛國學校,中學期間老師積極教導他們國家歷史及知識,又組織了不同內地交流團和國情講座活動,讓他得以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更重要的是明白愛國和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 在統一派位欄,括弧內是統一派位學額佔小一學位總額的百分率,百分率少於 50% 者,表示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用盡名額,即申請人數超越名額,屬於較受歡迎的小學。
  • 看來,耀山除了適合進取型的家長,重視師生關係的家長,亦大可考慮。
  • 過往,香港中小學對國家知識教育着墨太少,他建議把中史列入高中必修課,才可幫助學生透過了解國家歷史,培育香港年輕一代的使命感。
  • 「所以我們華語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高,尤其說話和聆聽方面,因為平日同學們之間都是以英語溝通。」校長詹漢銘說。
  • 11校網的小學排名平均偏高,16間中5間為 TOP 100 小學,學校質素有保證。

在1926年創校,由Mother Mary Gabriel與另3位修女到香港辦學,原先在彌敦道的一個貧民區住宅作校舍,幾經十年,就在摩星嶺建立現時的校舍。 而學校更有特別的教學方式,會在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BAFS)教導MPF投資計法,讓學生知道將來會做的供款知識,因為老師期望學生將來會踏實地理財,認清事實,而不會活在童話世界。 學校的排名是1B級,在2019年的文憑試中,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63%,在全港女校排名中,一直是中游位置。 1851年創校的聖保羅書院,由香港聖公會建立,以基督教福音精神為基礎作教育,聖保羅書院是香港歷史上最悠久在本地開校、並現存的英文學校。 學校設有小學及中學部,都是直資男校,主要用英語進行現代通才教育,有著自己一套特別教育方針,當時已經和殖民政府有分歧,卻仍堅持下去。 學校的banding是1A級,名列前茅,在同區中學一直是頭四名。

中西區校網: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cwsa)

學校除了教導大家學術知識,亦會要求每位學生學習最少一種樂器。 學校的banding是1A級,沒有懸念,在全港排名都是一直在頭30名,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3322+2) 的比率就有88.5%,聯招課程取錄比率就有84.4%,實力雄厚。 聖若瑟書院是香港第一間羅馬天主教男校,在1875年創校,學校多座教學大樓都是香港法定古蹟,故是香港著名學府。 它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其中一間資助的傳統名校之一,光纖之父高錕,亦是聖若瑟書院的學生! 與高主教書院差不多,聖類斯中學亦是一所天主教中學,亦有中小學部之分。

中西區校網

不少家長雖然希望子女入讀11校網小學,卻擔心搶不嬴而退避三舍。 不過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11 校網獲派首三志願的成功率其實比鄰近的 12 校網高不少。 11校網除了多優質小學,不少城內最為人熟悉的名牌中學亦立於此,搬入11校網可謂「一步到位」,方便子女升讀就近的中學及大學。 中西區11校網一共有16所小學,是傳統名校網之一,一直備受望子成龍的家長歡迎。 千居整理了報讀11校網前需知的資訊,整合11校網選校出懶人包,助您成功擠身這個每位家長都夢寐以求的精選校網。 “使命越光榮,任務越艱巨,越需要統一的思想、統一的意志、統一的行動。

中西區校網: 香港潮商學校(csshk)

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 2023 年度統一派位各校的暫定派位學額。 中西區校網2023 網傳有中大(深圳)學生代表倡議,與港中大「共享排名」、「同卷同考」、「醫學頒授同等學位」等。 有網民質疑,中大(深圳)頒授港中大的學位違反《中文大學條例》,而中大(深圳)目前的水準不及港中大,合併排名或影響港中大的排名,甚至中大學生的認受性。 中西區校網 有人亦質疑做法損害本地生利益,認為等同兩地醫學院畢業生獲同等學位。

潮商走funny school路線,全年4測2考(一年級1考),一、二年級其中一次測驗更採用攤位遊戲形式,學校又設2星期「term break」(期中休假),把學生帶出課室,透過專題研習,汲取更多課外知識。 但不催谷不代表學生成績不行,近年該校都穩定地有升中的學生被派往英皇書院、聖若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傳統名校。 中西區校網2023 港島中西區11校網,同樣是大熱校網,連升學專家趙榮德也形容這個是「最有價值的校網」,意思指11校網多著名小學坐鎭,並相對少辦得差的學校。 中學方面,區內有11間中學,超過一半屬於band 1,極之吸引。 不過,11校網學額一直供應緊張,自2017年起,更要向南區18校網借位以補網內的需求,雖然今年情况稍稍緩和,毋須靠「外援」,但相信外區學童想透過「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的甲部來此區分一杯羹,亦不容易。

中西區校網: 小學

家長不妨在自行分配學位「計分」部分爭取取錄機會,如該區兩間女校對女童都有取錄優勢,加上都屬於教會學校,同宗教就可獲5分宗教分。 全港接近九成小學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每所小學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 50% 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餘下 50% 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當你的子女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一所學校取錄,你便要參加「統一派位」了。 在填寫「選擇學校表格」時,可於甲部填寫全港任何官立或資助小學;而在乙部則必須填寫住址所屬學校網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學校。 此外,官立小學李陞小學及般咸道官立小學口碑亦不錯,兩校畢業生都有機會升讀英皇書院等聯繫中學。 新會商會學校則是提供了唯一的一條龍升學服務,和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為結龍關係。

蘭州大學黨委將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讀書班一體部署,學校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堅持不懈把理論書籍作為“案頭卷”,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讀,深入學習領會理論內涵、思想精髓、核心要義、實踐要求。 學校黨委精心設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等九個專題,進行為期一周的集中學習研討,深入談體會、理思路、樹目標、明舉措,切實把理論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內涵發展的具體舉措。 中西區校網 選校策略要盡早計劃,升小有機會影響升中部署,可說是主宰小朋友教育「命運」。 港島中西區11校網有「全港最靚校網」美譽,區內小學歷年來出產不少政商界及演藝界名人,甚至是狀元搖籃。

中西區校網: 中西區中學Band1|3. 聖保羅男女中學

”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嚴純華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建設教育強國”專題學習會議上說。 38位中層黨組織書記、22位學院院長用一周的時間在井岡山大學集中學習培訓,深刻感悟革命精神,聚焦學校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打破思維定式,認真探討如何扛牢和擔好學院院長、書記的責任與重擔。 資料來源:小一班數是 2022 年度入學的數據,來年的小一開班數目不一定跟去年度一樣。

  • 由於該校有約六成非華語學生,因此學校的主科,包括英文、數學和常識,均以英語授課,並採用英文課本。
  • 11校網內幾間小學均設有相關的聯繫或直屬中學,例如區內兩間傳統名校嘉諾撒聖心學校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均設直屬中學,確保85%學位會預留給直屬小學,而聯繫中學則會預留25%學位。
  • 同學們紛紛表示,與院士面對面,才是蘭大學子暑期正確的打開方式。
  • 資料來源:小一班數是 2022 年度入學的數據,來年的小一開班數目不一定跟去年度一樣。
  • 中學方面,區內有11間中學,超過一半屬於band 1,極之吸引。

條條大道通羅馬,把目光放遠一點,退一步利用網內競爭較小的二線學校作「跳板」,相信會較易取得「靚」網入場券。 其實只要孩子肯用功,校內成績夠「標青」,最終一樣可挾着band 中西區校網2023 1生身分在名校網內升讀心儀中學,踏上青雲路。 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一帶本為舊區,隨著港鐵西港島綫的落成,區內吸引不少新式商店、咖啡店、酒吧和新盤的進駐,帶動樓市交投,亦為區內帶來穩定的住屋需求,一眾於香港大學就讀或工作的學生、研究生和導師,以及於中上環上班的專業人士,均選址於此就居。 11校網位處中西區,涵蓋中環、上環、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和山頂一帶,屋苑例子包括學士台、嘉兆臺、慧豪閣、翰林軒、高逸華軒、縉城峰、高樂花園、帝后華庭、荷李活華庭、加多近山等。 “全校上下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中西區校網: 1. 中西區資助/官立小學排名

然而,即使在小一時把孩子送入名校,又是否代表他已經坐上「直通車」呢? 於是兜兜轉轉,又來到他那間毫不起眼,甚至被形容為「寶校」(意指弱勢學校)的學校「療傷」,反而休養生息過後,又可再振翅高飛。 靠近港鐵西營盤站,亦有另一大盤均益大廈,分 3 期發展,3 座大廈提供逾 2,500 伙單位,距離西營盤站僅 2 分鐘步程,附近有中山紀念公園,社區環境舒適,惟樓齡舊,早於 1974 年入伙,放盤亦不多。

而2013至2019年間,此專用校網更包括黃大仙區、葵青區學校[7]。 在此以前,此類家長主要依賴北區上水的80校網,導致該區小一學位短缺[8][9],甚至需要跨區借調學位,使當區居民不滿[10][11][12]。 在統一派位欄,括弧內是統一派位學額佔小一學位總額的百分率,百分率少於 50% 者,表示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用盡名額,即申請人數超越名額,屬於較受歡迎的小學。 NoteSity 小編為各位家長綜合了全港所有資助、直資、官立及私立小學,為大家搜羅 2022 香港小學排名,包括 2022 年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及每區 Top 10 小學(按校網排名),務求讓家長和子女作出一個最適合的決定。 區內有16間小學可供選擇,當中兩間官校因聯繫名牌中學,故此甚受歡迎。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公會基恩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有宗教背景學校亦深受家長追捧。

中西區校網: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cms)

官津小學分佈於校網 11 內,請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校網涵蓋地區及學校名冊。 想找樓齡不太舊的千伙大盤,要數 2003 年入伙的帝后華庭,位於上環皇后街 1 號,由市建局、新世界及長實合作發展,3 座大廈提供逾 1,100 伙,包括 1 – 3 房戶型,面積約 320 – 630 呎,以樓景為主。 該校網伙數較多的豪宅屋苑,要數薄扶林道的寶翠園,由信德、新世界、新鴻基及廖創興聯合發展,6 座物業提供逾 2,200 中西區校網 伙,主打大單位,實用面積 660 呎起,於 2000 年入伙。

英華女學校是一所資助Band1A女校,學校著重全人發展,學術以外還著重學生的品德。 教學上,學校著重平衡發展,重視語言能力,中一中二提倡小班教學;中二、中三設英語演講會提拔同學;同時開辦英國文學科, 讀詩詞、經典戲劇等以鞏固學生的語言力。 中西區校網2023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中西區校網: 教育局分區學校名冊

注意:以下顯示的收生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中西區校網2023 自西港島綫通車後,堅尼地城交通配套升級,社區注入新元素,吸引不少外區客進駐,若想住近港鐵站及社區配套,可留意寶雅山、嘉輝花園、美菲閣、縉城峰、學士臺等屋苑。

中西區校網

在2019年,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接近 84.9%,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大約 67%。 因為學校是傳統英文中學,所以考獲英文科5級以上的比率就有57%! Jessica一家住西營盤,但當年長子卻跨區派到16網(東區)的小學,她便帶兒子來潮商叩門,而幼女雖獲私校取錄,惟最終也隨哥哥在潮商讀書。 Jessica形容,兒子4年來,都享受着「國際學校」的語境培育,孩子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他初小時,跟我們去台灣旅行,最深刻是他在巴士上,全程跟外籍人士用英語交談,非常有自信」。 中西區校網 她補充,不少人對非華語生有誤解,但其實他們十分單純和主動,一對子女的校園生活很愉快。

中西區校網: 香港島

11校網內幾間小學均設有相關的聯繫或直屬中學,例如區內兩間傳統名校嘉諾撒聖心學校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均設直屬中學,確保85%學位會預留給直屬小學,而聯繫中學則會預留25%學位。 新會商會學校更為一條龍學校,小學部的全部學生將會直接升讀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大大減低將來升中派位的煩惱。 至於申報住址不在香港的學童(此類學童可分為雙非兒童及跟隨父母居住內地的兒童,較大機會成為跨境學童)申請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時,獲劃入一個虛擬專用校網,由鄰近出入境管制站四個地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大埔區)八個校網的學校提供學位[5]。 而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東涌新市鎮的學校亦加入此虛擬校網,服務居住在珠海及澳門的學生[6]。

若嫌以上新盤面積太細,則可留意蘇豪區屋苑,不少主打 2 房戶,包括荷李活華庭、聚賢居、尚賢居等。 至於山頂一帶,則為傳統豪宅地段,環境清幽,高尚住宅林立,是許多香港超級富豪的聚居地,地段優勢不言而喻。

中西區校網: 蘭州大學:堅定信心 在西北辦好一流大學

在2009年,由46網校長組成的「46小一學校網關注組」,曾建議該校網與48校網合併,但遭教育局否決。 資金較充裕的,可考慮位於港島羅便臣道傳統豪宅地段的「The Richmond」,9伙為可供即時選購的單位包括2伙2房1套的462尺實用面積戶,位處高層,樓價由1.734千萬元至1.767千萬元。 2伙2房1套連儲物室的468尺實用面積戶,位處高層,樓價由1.695千萬元至1.7,42千萬元不等。

中西區校網

另一名家長Eva,兩名女兒也是從傳統學校申請來潮商插班的,相比下,她認為潮商學習氣氛較輕鬆,壓力不大。 不過,她提醒,在現行機制下,潮商的非華語生的派位優勢較華語生強,他們派到band 1中學的機率較華語生大,但本地家長也不用愁,「即使派band 2學校,很多也入精英班,始終我們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 中環、上環、西營盤都是本港重要的商業區,歷史悠久且人流量多,因此孕育出多間傳統名校,比如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都是港島區百大小學之一,備受追捧。 參考2022學年政府公佈的班級資料,推斷般咸道官立小學每年派發約60個新生學額,2022學年統一派位學額就只剩24人。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聖安多尼學校等平均學額均不足100人,且都有超收現象,根據資料前者超收10人,爭取名校學額還是有一定難度。

中西區校網: 中學

留意這區沒有直資小學,喜歡直資辦學模式的家長,就要跨區揀校了。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過往,香港中小學對國家知識教育着墨太少,他建議把中史列入高中必修課,才可幫助學生透過了解國家歷史,培育香港年輕一代的使命感。 黃大仙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劉學廉表示,自己畢業於愛國學校,中學期間老師積極教導他們國家歷史及知識,又組織了不同內地交流團和國情講座活動,讓他得以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更重要的是明白愛國和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他指出,習主席在信中提及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廣大香港同胞素有愛國愛港光榮傳統,也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

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3322+2) 的比率就有97%,拿到第5級或以上成績比率更有78%,可說是位位學生都是人中之龍。 同樣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中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一間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創校於1906年。 校舍亦被政府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在香洗被日佔時期,就被日軍佔用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學校早期的學生,就是香港大學首批畢業的女學生,可見歷史悠久之程度。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