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陳漢威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陳漢威

另外,八、九十歲長者因記憶力下降,有時如同幼兒,未必能表達病況,有心口痛、手腳痛忘記告訴家人,出現找錯錢、迷路、跌倒的迷亂情況,老人科醫生會特別留意,找出病因及檢測是否患上認知障礙症。 2020年12月1日,有線新聞部「大地震」,遍及各部門,專題環節《新聞刺針》全組被炒,中國組總辭抗議,16名港聞組主管及記者隨後辭職,以示不滿。 這次大裁員中,體育組也不能倖免,組內兩名最資深的記者陳漢威及林普斯同日被解僱。 林普斯就形容馮德雄為莊閒並重,一方面給予高度壓力,另一方面又會細心留意眾人的成果,「有一次我用《願》的歌詞寫稿,他突然就走過來說:『哈哈哈,你很鍾意葉麗儀姐姐嗎?』」電視記者與文字記者不同,前者既要文稿通順,聲線亦要令觀眾聽得入耳。 陳漢威2023 有線剪接部位置整個新聞中心中央,每次體育組尤其是林普斯「錄VO」,遠至數米外的港聞、財經組也定必聽得清楚。 陳建議,雖然患病長者留在家中,亦需要確保他們依從預防感染措施,且儘量多加陪伴,若出現抑鬱沮喪或認知能力下降,應儘早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必要時可以遠程醫療,或通過電話和網上平台與醫生聯絡,以免病情惡化。

  • 【體路專訪】2020年像是停頓的一年,幾乎所有體育大賽延期的延期、取消的取消, 但時代的巨輪並無因此而停下來。
  • 在有線擔任體育記者16年的阿威,報道過大大小小的體育盛事,在電視機上陪伴球迷數十個寒暑,但去年底慘食「無情雞」,在大裁員中難逃一劫。
  • 陳漢威提醒老人家除了請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之外,聚餐時也要小心交換食物共食的風險。
  • 陳漢威接着說:「其實超級warm(暖心),好難形容。其實所有嘢都有晒心理準備,但我冇預計到咁warm,令人咁感動。好似結婚個個都走埋嚟恭喜你咁,個個又安慰你,我都唔識點講,正正係呢度先有呢種人情味。」陳漢威在2004年入職,在有線體育組工作了16年,他與太太也是在有線工作認識。

有線新聞部去年12月初大裁員,陳漢威及林普斯兩位資深體育記者被解僱。 兩人接受訪問,回望有線歲月,在個半小時的交談中,他們提得最多的名字是前有線新聞執行董事馮德雄。 有線是全亞洲首個24小時新聞頻道,公信力、速度等都在行內數一數二,招牌一直被㼽得漂亮,「對別人說是有線出身的就已經像一個品質保證,即使是行家也會尊重你,會覺得你有一個為新聞追求到最好的風骨,不會輕易折腰妥協。」就算單數體育新聞,有線的播放時間也一直在眾台中起領頭作用,每晚5節黃金時段也有由體育主播主持的環節。 還記得踏入12月的第一天,連傳媒業也敵不過裁員厄運,資深體育記者陳漢威捧着籃球離開有線大樓的那幕,仍歷歷在目。 16年採訪生涯被迫終結,但80後的阿威沒有自怨自憐,反而笑言「早預計會有這天」。 天無絕人之路,跳出Comfort Zone後的他,就決定孖住細佬於旺角開精品Cafe「八〇After Eightys」,暫且放下籃球,換上圍裙和咖啡杯重新出發,開展另一段咖啡人生。

陳漢威: 電視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香港大學名譽臨床教授、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漢威指,當認知障礙症長者患上新冠肺炎時,不但病情比較嚴重,而且更容易患上精神錯亂和中風,跟一般人相比,死亡率更高出2.6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日間長者中心暫停服務,而院舍亦謝絕外界探訪,再加上社交隔離的措施,長者失去正常的社交活動或會產生孤獨感,大大增加了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中大精神科專科醫生雷永昌引述一份去年發表的醫學報告,孤獨感可以將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增加高達26%。 陳漢威2023 疫情或會增加長者的孤獨感和抑鬱情緖,繼而令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增加或使認知障礙症病情惡化。 陳漢威2023 就如何在疫情下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陳漢威建議,雖然患病長者留在家裡,也要盡量確保他們依從預防感染措施,特別注意他們是否感到沮喪和孤單,盡量多加陪伴。 必要時,可以使用遠程醫療,通過電話或網上平台與醫生保持聯絡,以免病情惡化。 陳漢威2004年入職,在這裡認識了自言是工作最大收穫的太太,也見證身邊同事來來去去,但16年來卻一直沒有離開過。

陳漢威

咖啡店的門面及裝潢都以工業風為主,銅鏽色的招牌配搭水泥磚牆、玻璃磚、特色枱凳等,極富格調,加上四周放滿大株小株的綠色植物,可謂每個角落都是打卡位,予人簡約輕鬆感覺。 主打的除了一系列精品咖啡外,亦有由弟弟操刀的IG-able甜品,以及由曾於米芝蓮餐廳工作的大廚掌舵的西式主食。 梁漢威,MH(Leung Hon 陳漢威 Wai,1944年9月19日—2011年8月22日),香港粵劇演員及曲藝導師。 他曾任職八和會館第一副主席、前市政局傳統戲曲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傳統演藝委員、漢風粵劇研究院院長、漢風粵劇團團長及粵曲導師。 就營業面來說,正文自2002年上市時的營業額 20億元至2008年達到215億元的營業額規模,在7年間成長約10倍,在獲利與股價表現方面,亦相當穩健,是網通類股裡的領導廠商。

陳漢威: 【有線裁員・專訪】沒有憤怒只感唏噓 陳漢威 林普斯訴體記、有線、人情味

近年經常參與舞台劇演出,如《南海十三郎》、《始皇最後的日子》、《新啼笑姻緣》、《尋春問柳》、《四大發明》及《劍雪浮生》等。 梁氏更憑《始皇最後的日子》獲得舞台劇最佳原創音樂獎,《劍雪浮生》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悲劇/ 正劇),2000年則榮獲藝術發展局頒授「戲曲藝術成就獎」。 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說,阿茲海默和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是認知障礙症的主要成因,要診斷早期認知障礙者,醫生需要從多方面做評估,包括行為及精神能力評估、磁力共振掃描及身體檢查。 早前本港多使用影像素描方式檢查是否患上認知障礙症,現時已採用三維立體的腦部磁力共振容積定量分析,去計算患者的阿茲海默症病患風險概率及患上腦血小管病的風險。

「有線電視記者陳漢威報道」、「有線電視記者林普斯報道」……這兩把伴隨香港體育觀眾上十年的熟悉聲音,不會再在有線新聞報道中出現。 周二的有線新聞部大裁員,陳漢威及林普斯這兩名於有線是最資深的體育記者,雙雙被解僱。 最令他們難忘及感動的是,當兩人各自見完人事部後,各部門的同事蜂擁而上安慰,差點令硬朗的陳漢威當場哭起來。 這裡的記者將有線新聞形容為「快樂新聞部」,他們倆就將「快樂」加上「癲喪」形容體育組內的關係。 「我們會互相競爭、鬥寫得快寫得好,甚至無聊到在資料庫看看誰寫得較多故仔。」「你同時間看4場直播很厲害?我能同時間看5場!」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回憶那些年的好氣氛,說到體育組的全盛時期是2008至12年,因為有齊老中青、不同崗位、擅長不同範疇的記者。 有線近年經歷數次離職潮,除了今次「大地震」以外,3年半前公司易主前後亦有一役人事大變動,幾名資歷較深的記者先後轉職別台,到近兩年只剩下體育組主管及他們倆年資屬「前輩級」,今次裁員後全組更只餘3人。

陳漢威: 陳漢威醫生

而他多年來累積到的採訪經驗及技巧,在今屆奧運中依然發揮出色,例如乒乓女隊教練李靜「多謝自己」、何詩蓓「80%心態、20%體能」等金句,亦被很多傳媒引用兼洗版,讓他身在東京更覺有使命感,珍惜直播採訪時的短短幾分鐘,問好每一條問題:「這個經歷及感覺,應該夠我回味一輩子,不會忘記。」。 加上做記者時經常要捱夜,同事及上司又會在公司煮咖啡,耳濡目染下也慢慢培養出對咖啡的興趣,甚至會跟咖啡師朋友學沖咖啡,開店前他亦有到其他咖啡店實戰,學以致用。 而現在他不時會親力親為落舖幫手,亦計劃與一班相熟的運動員合作,如劍擊運動員林衍蕙將會為店家研製新口味蛋糕,將更多款式的美食帶給大家。 「屋企人一向有做不同類型的飲食業,我放假也會去幫手,加上自己又喜歡沖咖啡,以前做記者時亦有天馬行空想過創業開店,只是一直未付諸實行,這次該算個好機會吧!」而Cafe選址旺角豉油街、前身是發記甜品的舖位,也是「早有預謀」。 「呢度啲人係傻㗎!」陳漢威說:「尤其係我身邊呢條友(林普斯),佢係減人工返嚟。佢俾人炒完之後,都話要寫埋最後一隻故仔,呢度啲人就係咁。」林普斯即笑着應:「但最後都係出唔到!」那條意甲的新聞報道,他最後要交給同事處理,未能透過VO(新聞旁述)向觀眾道別。 據說,陳的男友其後離開亞視,以自由身在外接工作,最近獲無聘用,準備擔任無計劃推出的「二十四小時新聞」剪片工作,但現時尚未正式上班。

事發後,陳的家人獲警方通知,趕到案發現場了解,其間遇到陳的同居男友,雙方發生爭執,有人更向陳的同居男友斥罵,指他累死人,最後要勞動警方和解,並在單位內撿獲三頁紙遺書,透露因感情問題困擾而尋死,初步相信死因無可疑。 陳詠賢在無任職期間,多次到內地採訪庾文翰母親找尋兒子的新聞,而她在一星期前,更致電庾母,叮囑她好好保重身體,想不到這竟是她向庾文翰媽媽的最後慰問。 陳漢威 「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佩服,有佢喺度,你先至有進步,感覺好矛盾。佢一問你嘢,就會好驚,『唔好啦,唔好追問我咁多啦』,有時心會怯。如果你追問體育嘢問到我口啞啞,我咪好大鑊!所以會有個壓力,但因為有呢個壓力,你會進步。」相信林普斯道出了很多有線人對馮德雄的感覺。

陳漢威: 經歷

「其實我說過很多次要走,但這裡有很多機會讓我試不同東西,又能與他們一起進步才一直留下。前8年我覺得自己是個追求完美的球員,到後8年就成為球員兼教練,教一班年青人成長。」筆者當年在體育組實習剛巧遇上仁川亞運會,連同兼職短短兩個月,正是得到這班前輩給予機會去試做不同訪問。 與一直「專一」的陳漢威有少許不同,雖然林普斯2007年在體育組實習後翌年轉為正職,但到2014年曾一度離開,至2018年初才由香港電台重回其口中的「母會」。 「那時很多大賽都做過了,外面的待遇又好一點,於是便想試一試。但去到便發現工種和心情都差很遠,因為在那裡要處理很多行政工作,但這裡就是每日能寫喜歡的稿。」捨棄公務員身份減薪回巢,甚至連身邊的同事和主管也矛盾地邊說服邊勸阻,林普斯也笑說自己「好戇居」,卻是無悔。 腦神經專科醫生霍偉明指,早期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可以透過認知訓練和改善生活習慣得以逆轉的,若能及早發現長者出現認知衰退的情況做出治療,和有效減低認知障礙正的病發率,延遲入住老人院舍的時間。 有線新聞去年12月初大裁員,被解僱的包括陳漢威及林普斯兩名資深體育記者。 被問到在有線工作了多少年時,陳漢威首先長嘆一聲「唉」,他說:「我做咗16年,我喺2004年11月24號第一日入職,點解我咁深印象?因為識嘅第一個同事,就係我老婆,所以呢一日同時係我哋嘅相識紀念日,所以呢日對我意義非常重大,當然我好多謝呢間公司帶咗個老婆畀我。」陳漢威的太太是前有線體育及港聞記者林月晶。

陳漢威

「其實好細個時已知道做記者或新聞不能做一世,不是我離職就是公司裁員,讀書時已準備好這心態,隨時ready。」但突然「殺到埋身」他惟有見步行步,期間有學日文充實自己,亦有想過去外地教滑雪或考個電工牌傍身,但受疫情影響所有計劃也泡湯。 怎料有日他弟弟就提議不如搞飲食,更邀他參與,他就疊埋心水決定兩兄弟創業。 在有線擔任體育記者16年的阿威,報道過大大小小的體育盛事,在電視機上陪伴球迷數十個寒暑,但去年底慘食「無情雞」,在大裁員中難逃一劫。

陳漢威: 陳漢威 醫生

陳鴻文畢業於85級電機所,退伍後在歷任數家公司的工作洗禮後,常感覺在各領域的機會無窮。 故於1992年時與同班同學兼室友的楊正任以及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與朋友集資成立了正文科技,並被大家推為董事長兼總經理。 蘋果日報報道﹐為情自殺身亡的女記者陳詠賢,二十六歲,據認識她的朋友稱,陳是一名虔誠的教徒,一年前與三十八歲姓崔男友同居於沙田花園城第一期雅仕苑一單位,昨日中午十二時十五分,男友自外返回,發覺大門反鎖,致電屋內又沒有人接聽,由於他之前曾與女友爭執,恐有意外發生,於是即時致電報警。 2004年加入有線,到2006年採訪德國世界盃,陳漢威還是個做直播時會手忙腳亂的新人,但經過2008年奧運及2010年亞運的磨練,他逐步成長,有力擔大旗。 2012年,陳漢威與林普斯到倫敦採訪奧運,直擊劉翔受傷,採訪過程十分難忘。 陳漢威2023 電影方面,1934年開始參與電影演出,1941年的《俠盜錦毛鼠》為首部主演作品。

  • 香港大學名譽臨床教授、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漢威指,當認知障礙症長者患上新冠肺炎時,不但病情比較嚴重,而且更容易患上精神錯亂和中風,跟一般人相比,死亡率更高出2.6倍。
  • 而他多年來累積到的採訪經驗及技巧,在今屆奧運中依然發揮出色,例如乒乓女隊教練李靜「多謝自己」、何詩蓓「80%心態、20%體能」等金句,亦被很多傳媒引用兼洗版,讓他身在東京更覺有使命感,珍惜直播採訪時的短短幾分鐘,問好每一條問題:「這個經歷及感覺,應該夠我回味一輩子,不會忘記。」。
  • ▲ 這次他代表由 TVB、ViuTV及香港開電視首次聯合成立的Hong Kong Pool去採訪奧運,笑言有種「恨死隔離」的感覺。
  • 說起北京奧運,林普斯難忘一件與馮德雄的趣事,他一邊說,一邊笑個不停。
  • 「其實好細個時已知道做記者或新聞不能做一世,不是我離職就是公司裁員,讀書時已準備好這心態,隨時ready。」但突然「殺到埋身」他惟有見步行步,期間有學日文充實自己,亦有想過去外地教滑雪或考個電工牌傍身,但受疫情影響所有計劃也泡湯。
  • 據說,陳的男友其後離開亞視,以自由身在外接工作,最近獲無聘用,準備擔任無計劃推出的「二十四小時新聞」剪片工作,但現時尚未正式上班。

在公司管理方面,亦取得ISO9000、ISO14001、OHSAS18001等認證,致力於產品品質及員工安全福利提升。 到得獎及殊榮,正文科技早在2003年獲行政院頒發台灣精品的獎項,接受國家精品獎的表揚。 至今已前後獲得國際知名企業Intel、Microsoft、Cisco 頒發傑出優秀廠商獎,以及Digitol Times、PC Magazine、CNET、 Mobile PC、Common Wealth Magazine、LAPTOP Ultimate和天下…等國內外知名雜誌作正向報導、研發產品優良評選及排名。

陳漢威: 陳漢威教授

▲ 這次他代表由 TVB、ViuTV及香港開電視首次聯合成立的Hong Kong Pool去採訪奧運,笑言有種「恨死隔離」的感覺。 縱然阿威已離開傳媒界,但他不時會以兼職身份採訪體壇盛事,例如剛過去的2020東京奧運,他就有幸以freelance記者身份親身參與。 「原本以為自己離開有線後已緣盡奧運採訪,怎料仍有機會。很多朋友想去日本現場睇奧運,甚至連很多體記也去不到採訪,自己就可一次過完成這幾個心願,簡直是成就解鎖。」。 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經常與梁醒波、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鄧碧雲、鳳凰女、羅艷卿、吳君麗等大老倌同台演出。 在《熙寧變法》、《楚漢爭》、《烽火楊州》等劇目全都應用了劇場手法以豐富演出。

陳漢威

一些人對老人科專科或較為陌生,這專科在香港已超過半個世紀,在70年代,瑪嘉烈醫院是首設老人專科的公立醫院。 羅燦又透露,上周五一班無新聞部同事有一個飯局,陳詠賢亦有出席,且表現得很開朗,至翌日周末,新聞部的同事原有另一聚會,但當日陳詠賢卻爽約沒有出席。 說起北京奧運,林普斯難忘一件與馮德雄的趣事,他一邊說,一邊笑個不停。 林普斯說:「大家做到天昏地暗,喺度趕金牌,不斷趕,叫咗兩三盒飯盒未食,嗰時好晏,過晒啲合理食飯時間。我同個同事一人開一盒,嗰盒係乾炒牛河。我哋又衰嘅,唔係專心咁食,一邊用電腦做緊嘢。」這樣,一盒開了蓋的乾炒牛河就放在辦公桌上。 除了外訪報道,陳漢威還做了很多獨特的本地體壇報道,例如破解都市傳說,看看有沒有非洲外援足球員會在深水埗托布,「有個非洲球員本身是經營成衣生意,他就是羅倫士,原來好多呢啲黑人球員嚟香港。」他還研究過足球員在比賽中期間常常吐口水的原因。 陳漢威還分享了一件趣事,當時有位中國隊的領隊想跟他交換一個奧運的扣章,「佢話會交換啲嘢畀我睇,跟住佢揭咗劉翔本護照畀我睇,我好驚訝同印象深刻。其實呢樣嘢冇新聞作用,我又唔係劉翔fans(支持者),唔會想影低佢,就算影咗都唔出得街啦。」最好笑的是,陳漢威最後沒有將扣章送給那領隊。

陳漢威: 電視綜藝節目(無綫電視)

3日過去,同是前員工的筆者邀請陳漢威和林普斯回到海盛路,回憶在高壓又快樂的新聞部點滴。 然而事實卻並不快樂,因為經過那天以後,那向來高要求的電視新聞或許也再不復見。 自此,體育組的人手不斷被削減,每周一次的節目《齊齊體育狂熱》亦被取消,而且有了倫敦奧運的經驗,有線亦不打算去爭奪2016年里約奧運的轉播權。 陳漢威說:「大老闆睇到隔籬啲台,3、4個(體育記者)都得,其實人手少啲,你做少啲都得喎,(人手)就咁慢慢跌落去。」除了記者,體育組可用的攝影及採訪車資源都愈來愈少。

陳漢威說,疫情以來認知障礙症患者長者遇到不少挑戰,在家庭中摩擦會增多,而社區中心關閉、院舍亦謝絕外界探訪,令長者倍感孤單;另一方面,專科門診也建議長者儘量不要前來復診,醫院也在應付疫情調配人手等,這些都令長者患上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增加。 香港大學名譽臨床教授、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漢威指,認知障礙症患者若確診患病,面臨隔離措施、難以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會導致病情惡化,死亡率增加2.6倍。 陳漢威接着說:「其實超級warm(暖心),好難形容。其實所有嘢都有晒心理準備,但我冇預計到咁warm,令人咁感動。好似結婚個個都走埋嚟恭喜你咁,個個又安慰你,我都唔識點講,正正係呢度先有呢種人情味。」陳漢威在2004年入職,在有線體育組工作了16年,他與太太也是在有線工作認識。 陳詠賢在九七年畢業於浸會大學傳理系,隨後加入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起初負責一個叫《九八新里程》節目的採訪工作,後轉做《時事追擊》,及後曾在香港電台及《東方日報》當記者,去年七月加入無電視新聞及資訊部公共事務科工作。 2020年8月,有線新聞部變天,執行董事馮德雄轉任顧問,改由國際財經台英語新聞的謝燕娜主管新聞部。 4個月後,有線新聞部大地震,約40人被裁,《新聞刺針》全組不留,體育組最資深的兩名記者陳漢威及林普斯一同被解僱。

陳漢威: 新聞天地

陳漢威提醒老人家除了請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之外,聚餐時也要小心交換食物共食的風險。 陳漢威2023 他說,第三波疫情之前,香港的院舍都控制的很好,若有第四波疫情,院舍仍然需要做好感染控制,包括讓職員定期做病毒檢測等等。 據一位與陳詠賢共事無新聞部的同事透露,她最近曾與好友傾心事,透露同居男友欲提出分手,並有意與舊愛修好,為此,陳詠賢備受困擾,今次自殺,疑與此有關。 陳漢威 據知,陳詠賢九七年在亞視工作時,認識了現時的同居男友阿德,當時阿德在亞視新聞部擔任剪接師。

陳漢威

消息說,對方與妻子離婚後,感情生活十分活躍,不久與陳詠賢在沙田同居。 警方到場後由消防員破門入屋,赫然發現陳女倒於房間上,房內有一個盛有燒剩炭灰的鐵桶,救護員事後進行檢查,發覺陳女身體已呈現屍斑,相信死去已一段時間,事後召仵工將屍體移送殮房。

陳漢威: 香港醫院名單

陳漢威說:「其實剩返落黎嘅同事能力都好高,都係獨當一面,但係一兩個能力幾高都好,冇可能返到以前咁。」林普斯亦認同,他說:「剩返兩三個人,實際都唔知可以做到啲咩出嚟。當然我唔知佢之後會唔會再請番人,呢啲唔係我所能預知嘅事,你問未來會唔會好暗淡?我唔知,但我依家心情就好暗淡。」他還形容有線新聞的現況是「潰不成軍」。 陳漢威 說起有線是否等如品質保證的問題,陳漢威淡淡地道出了一個名字:前執行董事馮德雄。 馮德雄在筆者實習期間離開有線,又在筆者離職後才回歸,實際受到他「教訓」的機會少之又少。 「極少有一個高層能這樣深入去看體育,他會在會議中與你談很仔細的事,如果你搭不上咀會感覺很瘀,所以就會不斷推動自己。」陳漢威以球員和「世界上最好的領隊」比喻與馮德雄的關係,形容自己難以在對方面前不全力以赴去表現自己,甚至會視「波完故出街」為正常要求。 【體路專訪】2020年像是停頓的一年,幾乎所有體育大賽延期的延期、取消的取消, 但時代的巨輪並無因此而停下來。

陳漢威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