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设立屏山文物径的费用由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及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赞助,工程由建筑署古迹组执行。 最重要当然还是屏山邓族的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和支持,屏山文物径这计划是难以实践的。 屏山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邓氏其中一支早於十二世纪时已定居於此。 多类瑰丽建筑先後兴建,不少依然屹立,见证过往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屏山文物径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由总督彭定康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屏山文物径为本港首条文物径,在古物谘询委员会建议下,经古物古迹办事处和建筑署古物组数年筹备安排,遂得以开放,供市民参观游览。

看著屏山歷史的圖片,不禁感嘆時代變遷帶來的蛻變。 如由聚星樓開始逛起,文物徑的終點可以是屏山鄧族文物館。 屏山鄧族文物館較清靜,建築以白色為主,不論是欣賞文物、看風景或是拍照都十分悠遊自在。 聚星樓原名“魁星塔”,又名“文塔”,考古學家相信,聚星樓興建至今已有超過600年歷史。 樓塔主要以青磚麻石建造而成,塔基位於一矮台之上,塔身呈六角形,原高七層,百多年前因強風吹襲而遭到破壞,上面四層已塌毀,最底三層完好無缺。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元朗屏山文物徑古蹟遊 尋找10大IGable打卡位

上環線則包括孫中山史蹟徑、石板街、中環街市等。 有別於香港圍村文物徑,在山頂文物徑能體驗殖民時期文化,古典英式建築非常受打卡愛好者歡迎! 山頂文物徑包括1888年建成的山頂纜車總站、香港海拔最高的松林炮台、前身為總督別墅的山頂公園和可飽覽港島風景的盧吉道。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 龍躍頭文物徑的圍村由鄧氏宗族興建,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從龍躍頭文物徑走遠一點到上水,你會看到香港保存得最好的幾條客家村落,例如松柏塱村和荔枝窩村,讓你體驗幾個世紀前的傳統風貌。

  • 參觀完鄧氏宗祠後再向前走,會經過一列民居和有名的華嫂冰室,接著看到覲廷書室。
  • 走過長着水草、睡蓮的小池塘,和幾個自助遊模樣的年輕人擦肩而過,在標有上坑村、下坑村字樣的水泥路上徘徊,差點錯過了景點之一的「楊侯廟」。
  • 屏山文物徑計劃得以成功,最重要當然是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持。
  • 在人口高度密集,生活節奏高速的香港,這裏稱得上是鬧中取靜的「城中村」,商業化沙漠中的清流。
  • 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氏於800多年前從江西南遷,落戶於龍躍頭,如今這裏依然是鄧氏據點。
  • 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數年籌備安排,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由當年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並為香港首條文物徑。

這是香港最大的宗祠之一,也是屏山文物徑最神氣的建築。 宗祠三進兩院,正門前兩旁有鼓臺,沒有門檻,卻有砂岩通道,據說這表明鄧氏曾有人位居顯要,也許因為這種布局說明他們可以乘八抬大轎進門? 大門口的對聯為:「南陽承世澤,東漢啟勳名」,這是表明出身,暗示祖上為東漢將軍、南陽新野的鄧禹。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Replies to “【港人帶路。香港自由行】元朗區: 屏山文物徑, 迫爆人氣華嫂冰室 (下篇)”

達德公所位於香港元朗屏山坑尾村,西鐵天水圍站旁邊,是屏山文物徑的文物之...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上璋圍 上璋圍是位於香港元朗屏山,為屏山文物徑沿線唯一的圍村。 上璋圍是位於香港元朗屏山,為屏山文物徑沿線唯一的圍村。

🚘 屏山文物徑前往方法:從天水圍西鐵站(輕鐵站出口E3 )落輕鐵月台後左轉,步出月台再往左轉,行落馬路邊樓梯即到。 元朗錦田吉慶圍建於明朝1465至1487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絕對是古老圍城。 直到17世紀晚期為了防止寇盜,吉慶圍才興建四面圍牆。 吉慶圍的神廳、圍門、四面炮樓及圍牆也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可見吉慶圍的圍村歷史意義。 溫馨提示前往屏山鄧族文物館要走一段偏斜的路,而文物館內有冷氣和飲品機提供,這也是推薦以文物館為終點的原因之一。 另外館內設有多個展覽區,能對新界歷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屏山文物徑露天停車場

畢竟族中子弟若能考取科舉而進身仕途,家族地位也會得以提升。 而興建覲廷書室的時代,鄧族十分富裕,所以建築物亦變得更精雕細琢。 無他,新界西位處香港邊緣,雖然元朗與屯門人口總計早已超過一百萬,但因交通不便而且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 沒什麼特色景點,「外區人」很少願意花近一小時進來。 我猜「冰室」大概是「餐廳」的別稱,不只供應冷飲。 建築多為二三層小樓,四四方方,刷着牆粉,彷彿內地八十年代「先富起來」的村舍。

  • 到屏山文物館前先「醫肚」,特地選了一間有如歷史博物館的小茶樓——「老馮茶居」。
  • 屏山文物径把多座典型中国传统建筑物连接起来,信步可至。
  • 但由於此路並非著名行山路徑之一,加上登紅香爐峰及往小馬山路徑有點隱閉茂密,建議穿長褲,及新手不宜獨往。
  • 第二站社壇:進入上璋圍之前,您會途經一座神壇,設計簡單,僅以青磚搭建,神像則以石頭代替,這裡供奉了社公,據說可保佑村民平安。
  • 在上璋圍西面不遠處有一座神壇,供奉土地公,建築日期已不可考。
  • 元朗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鄧族則為新界其中一個重要的宗族。

考高考的那年,我也曾跟同學們浩浩蕩蕩地繞塔走,或許文昌運也有高低之分,走完也不見人人升大學。 鄧氏宗祠是三進兩院式的宏偉建築,為香港同類古建築的典範。 宗祠現仍是屏山鄧族進行祭祖、舉行傳統節慶儀式及宗族聚會的重要場所。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據鄧族父老相傳,聚星樓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對后海灣,興建聚星樓是用以擋北煞、鎮水災。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屏山文物徑得以開放,全賴當地居民合作和支持,參觀時請予以尊重及盡量減低對他們的騷擾。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好去處

及至1924年,族人鄧伯裘要求交還鐵門,港府遂將事件轉達英廷。 1925年5月26日,香港總督司徒拔親臨主臨主禮,舉行交還鐵門儀式。 其實在錦田區同樣的村圍還有好幾座,比如北圍、南圍、永隆圍、泰慶圍等合稱“錦田六圍”,但以吉慶圍完整,並且可以開放參觀。 吉慶圍裡面倒是可以隨心的走走看看,外面的城牆倒是挺適合慢慢欣賞觀看。

位于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径,蜿蜒千米,途经坑头村、坑尾村和上璋围三条村落,一些极具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串连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廊道,勾勒出香港百年前农家小户辛勤耕种的生活图景。 從鄧氏宗祠沿屏山文物徑向北步行,約10分鐘可達聚星樓,泊好車的話建議這段路用腳走比較方便,駕駛的話走同一段路則大約3分鐘。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 位於上璋圍北面的聚星樓是本港碩果僅存的古塔,屏山鄧氏族譜記載,由鄧族第七世祖鄧彥通於明朝所建,已超過600年歷史,在2001年12月被列為法定古蹟。 這裡多處建築都是備受保護的古蹟文物,大家參觀同時請好好愛惜它們。 鄧氏宗祠已有逾700年歷史,為香港唯一「正一品官」宗祠。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T Town North 停車場 (頌富廣場 Chung Fu Plaza)

負責照看的似乎是附近村民,還想跟我借火柴點香燭。 在香港西鐵線天水圍站出站,穿過馬路,走下幾級台階,我來到一座六角形塔前。 塔身坐在台基上,赭黃,三層,磚砌,每層都有雕琢精美的屋簷。 最下一層有個長方形大門,門楣上自右至左鐫刻着「光射斗垣」四個大紅字。 中間一層的長圓形門楣上從右往左是「聚星樓」三個紅字,最上一層的圓門上方則自上而下豎排着「凌漢」兩個大字。

登上高5百多米的大刀屻,痛快地出一身汗之後,放眼望去,沒有高樓及繁忙的街道,眼前是新界一片翠綠而平靜的土地,景觀及心情頓時豁然開朗,十分治癒。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走過大刀屻之後,再翻越箕勒仔、蝴蝶山兩個小山頭,滿足地完成旅程。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 覲廷書室可以說是屏山教育地位最重的建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仍是青年的學習場地,富有書卷味,英軍進佔新畀時曾經是警局。 清暑軒是接待來訪賓客及鴻儒的居所,類似現在客房的角色。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香港圍村文物徑6:孫中山文物史蹟徑

據鄧族父老相傳,北宋時期鄧氏粵派一世祖鄧漢黼在此立村時,風水先生指出當地依山環水,注定子孫繁衍而千年不衰。 唯二不足之處,一是附近的青山尖而高,旺火為忌,宜多水而濟之,二是西北有缺口,主北煞傷人。 洪武年間鄧氏七世祖鄧彥通來此上任,築塔改變風水,保佑鄧氏。 被屏山三圍六村環抱的鄧氏宗祠,是新界現存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其三進兩院式建築為本地同類古建築的表表者。 據鄧氏族譜記載,宗祠由五世祖鄧馮遜興建,至今已逾700年歷史。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不時能看到戴着帽子在室外修剪花木的阿公,旁邊絮絮叨叨的阿婆。 村頭巷尾的布告欄寫着「近期盜竊案多發,村民請多關注陌生面孔」的警示。 大樹上貼着紙片,歪歪扭扭寫着「要做有道德的狗主」,一派聚族而居的田園風光。 據族人相傳,聚星樓原為7層,惜被颱風吹塌上部4層,只餘下現存的3層建築。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香港還有什麽英式古蹟建築?

屏山文物徑的另一注目點 - 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對族人極為重要,至今已有約700年歷史,現時亦會作祭祖,慶祝和聚會用途。 而愈喬二公祠與鄧氏宗祠相連,是子弟讀書學習的地方。 元朗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鄧族則為新界其中一個重要的宗族。 鄧族的歷史源遠流長,至八十六世祖鄧漢黻於北宋初由江西省遷居廣東省, 為鄧族粵派一世祖。 至北宋中期, 鄧漢黻曾孫鄧符協擴建岑田(即今錦田)祖居,並設置書院。 至十二世紀,第七世祖鄧元禎與其獨子鄧從光(字萬里)由錦田遷居屏山,鄧元禎被尊為屏山派一世祖。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香港澳門自助游(圖書) 屏山文物徑文物徑景點推薦香港濕地公園公園必游展區米埔濕地米埔濕地主題導覽推薦流浮山黃金海岸黃金海岸必逛沙田購物美食車公廟香港文化博物館... 聖軒公家塾 聖軒公家塾,俗稱卜卜齋,坐落於香港元朗屏山坑尾村,位於愈喬二公祠側,是屏山文物徑的文物之一。 屏山(香港新界元朗區下轄鄉) 屏山由三圍六村環抱著,當中三圍是指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六村則是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新起村。 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開幕,... 設立屏山文物徑的費用由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工程由建築署古蹟組執行。 最重要當然還是屏山鄧族的支持,沒有他們的合作和支持,屏山文物徑這計畫是難以實踐的。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 天水圍天業路臨時公眾停車場

它的最大建築特色為三進兩院式的設計;屋內天井有紅砂岩甬道連接宗祠的前進及中進;大門並無門欄,只設三級石階。 在通往「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的途中,可見典型中國傳統建築的古磚牆及舊窗花等,遺留歷史及文化氣息。 屏山文物徑停車場2023 終於來到屏山文物徑最後一站:屏山鄧族文物館 暨文物徑訪客中心,前身為舊屏山警署,現在改建為文物館,主要介紹屏山文物徑的歷史。 設立屏山文物徑的建議由古物諮詢委員會提出,費用由香港賽馬會及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並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負責籌備和安排。 屏山文物徑計劃得以成功,最重要當然是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持。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