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10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因此,最重要是詳細比較各類醫保計劃,或者參考一些網上保險產品比較平台的分析,才決定哪個計劃適合自己。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如在香港境外之任何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下提供或出售任何保險產品屬於違法,保誠不會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或出售該保險產品。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參與此計劃的保險公司將會推出經當局認可的醫保產品,相比起市面上的醫療保險,這些受認可的產品需達到一定要求,務求為消費者帶來較全面的醫療保障。 雖然此計劃是由政府推出,但保險公司和市民的參與均屬自願性質,據知目前已有至少7間保險公司宣佈參加此計劃。 上述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及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權益及完整之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產品風險詳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註#:保泰Bowtie「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此保障項目並不受標準計劃條款及保障內每保單年度最多180日的限制。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保險方案

被推薦人請於提交醫療保障計劃申請表時同時遞交 保柏「親友共賞」會員推薦計劃登記表格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方可獲推薦獎賞。 你提交報税表時,無須提交文件證明你的申索,但須保留保費收據及年度保單結單為期6年(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以備税務局查核。 申索扣除合資格保費可在2019/20及其後課税年度的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內提出。 如你在提交報税表後才打算提出申索,你可填寫並交回IR831表格。

  •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自願醫保的標準及靈活計劃,發現29個標準計劃絕大部分保障範圍及保額相同,不過不同計劃所收取的保費差距亦可高達近3倍。
  • 以白內障手術為例,此手術屬於「中型手術」,一般私院或私家診所收費介乎HK$20,000至HK$40,000,但標準計劃下的保單賠償限額只有HK$12,000,餘下款項需要由自己支付。
  • 由於醫療成本會隨著通脹而趨升,投保時可獲保障的金額愈大,愈有助確保未來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
  • 自願醫保計劃則考慮到體弱朋友的需要,自保單日生效起,不論受保人健康狀況發生任何變化或曾提出索償,都不設終身索償上限,每年都可以獲得賠償。

至於「緊急意外門診」保障,大部分一般醫保都有提供每年約 HK$6,400 至 HK$6,500 的保障額,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未有包括這項保障。 反觀「靈活計劃」,以 Bowtie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2023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為例,此項目每年度的保障額就有 HK$8,000,貼近一般醫保保額最高標準。 根據《稅務條例》,納稅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已繳交保費可以申請稅務扣除,每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保費支出扣除上限為 HK$8,000。 醫保計劃列明,市民在登記參與自願性醫保後,保險公司須提供一次機會讓現有投保人選擇將現有保單轉移至認可產品。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投保前未知但已有病症獲得保障

標準計劃有固定嘅產品設計,符合自願醫保嘅最低合規要求。 除了一些獲准嘅差異外,唔同自願醫保嘅產品提供者所提供嘅標準計劃喺產品保障範圍方面大致相同。 靈活計劃就會喺保障範圍更具彈性,並提供超出標準計劃嘅保障,即係所有靈活計劃必須喺整體上保持標準計劃嘅保障之前提下,提供較高嘅保障選項,例如更高嘅保障限額、更闊嘅保障範圍。 基於唔同嘅額外保障範圍,市面上嘅靈活計劃亦各有唔同。 自2019年4月1日起,《稅務條例》(第112 章)在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方面,新設一項特惠稅務扣除。 納稅人為其本人或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可申請稅務扣除。

根據醫院管理局網頁資料,非緊急病人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一般需輪候2小時以上,最長或需輪候6小時以上。 有鑑及此,好多香港人為免於公營醫療機構的長時間等候及想享用較優程度之醫療服務,不少市民或會考慮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而購買醫療保險可為相關醫療支出提供保障,讓市民在有需要時可因應情況選擇不同渠道的醫療服務。 「標準計劃」是按自願醫保最低要求提供的基本保障產品,預計不同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內容、條款、保障範圍大致相同,主要分別在於保費高低、品牌聲譽、服務質素。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 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像,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特級「健康之寶」醫療保障計劃2

這種終身無上限的保障額度,對於長期病患或需要年長期治療的老人家而言,可說是極佳的「醫療開支安全網」。 恒生銀行與本港醫療保險專家保柏(亞洲)有限公司(「保柏」)攜手推出自願醫保系列醫療保障計劃 ,滿足不同客戶的醫療保障需要。 我們獲政府認可的自願醫療保險計劃包括「保柏自願醫保計劃」、「環球優越自願醫保計劃」及「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 你可參考以下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比較表,了解我們各個自願醫保計劃的好處及保單詳情。

  • 投資者可選擇以不同方式申請認購首次公開招股(下簡稱「IPO」)的新股。
  • 針對續保,中港兩地不少保險產品,均會用到類近的字眼,讓客戶以為可以得到長期保障。
  •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全數21間保險公司提供的28個靈活計劃的保障及保費,發現靈活計劃的附加保障五花八門,難以直接比較。
  • 標準計劃方面,政府已規定列明各項索償額的最低要求。
  • 合資格保費是指為簽訂或續訂保單而須向保險人繳付的淨款額,但以關乎經醫務衞生局局長核證為符合政府自願醫保計劃所規定的保險計劃的淨款額為限。
  • 所以,最重要的都是按照自己需要,仔細比較產品條款,選擇適合的醫保產品。

保費須於課稅年度內繳付方符合該課稅年度的申請稅項扣減資格。 稅項扣減適用於2019年4月1日起生效的認可自願醫保計劃。 每名納稅人可申請稅項扣減的受保人數及/或保單數目不設上限。 為同居伴侶、孫子女、同居伴侶之父母/子女購買的保單並不符合稅項扣減的資格。 如果一張自願醫保計劃保單只是部分根據認可產品簽發,即除認可產品的條款及保障外,該自願醫保計劃保單也包含其他保險產品有關的條款及保障,例如認可產品可作爲一個人壽保險產品的附加醫療保障。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自願醫保計劃是什麼?

如果你已有醫療保險計劃,則可先仔細研究現有保單,再對比心儀的自願醫保計劃,找出相關賠償額是否有所增加。 假如原有的醫保已是「度身訂造」,各方面的賠償額更高於自願醫保,切勿因為自願醫保的保費相對較低,即貿然轉保,倘若因事而急需高額醫療費,反而得不償失。 「住院加床」費用同樣是各大公司的熱門保障項目,但由於並無「必要性」,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暫未設置這項保障。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計劃提供17個全數賠償的主要保障項目,由診斷、手術至康復都全程守護,更涵蓋中風復康治療、睡眠窒息症治療(自願醫保產品市場首創)等等。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2023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而因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病症及於8歲或以後確診的先天性疾病所產生費用,也可以在保單生效第31日起獲全面保障。 此外,計劃更提供免費周年健康檢查、免費的第二醫療意見諮詢、護理諮詢專線,以及入院前索償評估等等,讓受保人更安心接受檢查和治療。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而近年經常聽到自願醫療保險計劃(VHIS)產品,其實是醫療保險的其中一種,屬於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 政府希望透過自願醫保的特點來鼓勵市民投保,市民除可以享受實報實銷的醫療保障及盡早獲得適切的治療,外,更能因購買自願醫保而申請扣稅,長遠亦能減少公立醫院輪候時間。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所以自自願醫保推出市場以來,在坊間獲得不俗反應,截至2021年3月,投保政府自願醫保計劃的保單已經超過790,000張2。

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