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梨木樹老人院2023詳解!內含梨木樹老人院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梨木樹老人院

我們相信透過提供足夠的心、社、靈的支援,拉近區內群體及協助建立網絡,能讓長者居家安老,在熟悉的地方發揮潛能及老有所為的精神。 梨木樹老人院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青山公路葵涌段(自業成街嘉翠園交界起)、德士古道、城門道、象鼻山路、和宜合道包圍的地區為範圍。 及至1985年,葵青與荃灣劃分成兩個區,梨木樹邨位處和宜合道以西,所以梨木樹邨屬於荃灣區議會,但時至今日,很多機構及市民仍誤以為梨木樹邨是葵青區公屋。

2004年10月底起,新梨木樹商場落成,原本的酒樓和超市已遷往該處,加上大家樂進駐商場,使大牌檔生意大減,梨木樹邨內的大牌檔及舊街市最終於2007年12月18日結業及封閉,2008年清拆,並改建為公園。 直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房屋委員會開始「整體重建計劃」,而梨木樹邨的重建工程亦於1995年6月展開,將7至第14座分期逐步拆卸,而新建的和諧式樓宇於1996年-2005年8月期間陸續入伙[5]。 梨木樹邨鄰近荃灣城門谷公園,內裡設有球場、運動場及大量休憩設施[16],另亦接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的城門水塘,內裡有大量郊遊設施及燒烤場地,可從和宜合道沿城門道或下老圍抽水站旁之柏油路直達,步程約十五分鐘[17]。 除服務75歲以上有需要長者外,我們亦為60至75歲年輕長者開辦名為「Hey Club」之小組,以新穎、多元化的活動為主題,為剛退下來的年輕長者注入「Happiness ‧Energy‧ Young」,繼續發展潛能,展現光輝人生。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現時共有四十多個服務單位,主要提供三類社會服務:安老服務、復康服務、青少年及幼兒服務。 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為不適合從一般日間訓練服務中受惠的嚴重弱智或嚴重肢體傷殘人士,提供家居式住宿服務。

梨木樹老人院: 服務質素

心理方面,本院設有兩名社工,當院友面對情緒困擾或負面情感時,社工會立即開展個案工作,疏導院友的情緒。 梨木樹老人院 本院獲社會福利署續約,合約生效期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津貼宿位79個,指定暫宿位1個,私家位45個,日間中心服務名額23個。 復康治療部於2018年3月份開始,利用智能系統,收集各服務使用者運動數據,用作監察運動進度,然後使用得到的數據,以檢視復康治療服務,以及與各專業檢視服務使用者的活動能力。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梨木樹老人院 梨木樹邨鄰近荃灣城門谷公園,內裏設有球場、運動場及大量休憩設施[16],另亦接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的城門水塘,內裏有大量郊遊設施及燒烤場地,可從和宜合道沿城門道或下老圍抽水站旁之柏油路直達,步程約十五分鐘[17]。 梨木樹老人院 梨木樹老人院 2012年11月29日,五人足球場及籃球場旁升降機啟用,使第1至5座較高的住戶不用行樓梯、行斜道便可以到達,為住戶來住梨木樹商場提供一個便捷的方法。

梨木樹老人院: - 長者鄰舍中心

除了屬於梨木樹(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樓宇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2][3][5]。 院舍設有專業團隊,為長者提供照顧及復康服務,包括護理專業、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等,同時有社工部為長者推行多元化之小組活動,在社交心靈方面提供支援,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發揮潛能。 梨木樹老人院 梨木樹原是中葵涌的一個地方,地名相傳是由於該處曾有茂密梨樹林,而梨木可用作製造傢俬之用。

  • 本院於1999年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支持,成為仁濟醫院屬下首間自負盈虧的護理安老院舍。
  • 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為不適合從一般日間訓練服務中受惠的嚴重弱智或嚴重肢體傷殘人士,提供家居式住宿服務。
  • 院舍設有專業團隊,為長者提供照顧及復康服務,包括護理專業、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等,同時有社工部為長者推行多元化之小組活動,在社交心靈方面提供支援,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發揮潛能。
  • 直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房屋委員會開始「整體重建計劃」,而梨木樹邨的重建工程亦於1995年6月展開,將7至第14座分期逐步拆卸,而新建的和諧式樓宇於1996年-2005年8月期間陸續入伙[5]。

為配合社會需要及時代發展,基金於2016再次捐款推行全面革新改善工程,打造一所具備先進智慧營管概念及擁有創新科技應用設施的優質院舍,並於2018年7月正式重新投入服務。 梨木樹(英語:Lei Muk Shue)是香港新界一個地方,位於荃灣東,現時的範圍指和宜合山坡之下、梨木樹邨一帶。 梨木樹老人院 當今香港行政區劃中,兩區以和宜合道(昌榮路至城門道)為界,該路以西屬荃灣區、路以東屬葵青區[1],故此現今梨木樹範圍屬於荃灣區,在香港規劃署法定圖則中亦位於荃灣地區內。 梨木樹老人院 第一代梨木樹邨落成時,曾經設有大牌檔(於第二座與第四座之間街市東翼)、梨木樹酒家(位於第九座旁的獨立建築)、愛麗華酒樓(早已結業及曾改名為龍騰閣海鮮酒家)、吉利市百貨公司(早已結業)及惠康超級市場(均位於舊巴士總站及其上蓋)。

梨木樹老人院: 服務簡介:

在護理及復康治療方面,本院提供不同類型長者身體健康的講座、每天運動小組、針對不同痛症治療運動、定期牙科檢查和醫生到診服務等等。 本院乃社會褔利署全資助院舍,為長者提供全面住宿及身心靈支援,由三個專業部門負責,有護理部、復康部及社工部。 本院於1999年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支持,成為仁濟醫院屬下首間自負盈虧的護理安老院舍。

梨木樹老人院

首代梨木樹邨共有14座大廈,分為兩期:第一期為第7至14座,第二期則為第1至6座;所有單位皆有獨立廚廁。 社交方面,本院着重院友之間的關係和相處,因此社工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和小組,如節日活動、生日會、書法班、電影院等,讓院友有一個交流的平台,維持健康的社交生活,同時讓院友感到被尊重、被接納、被重視。 本機構獲社會福利署以合約形式授權經營本院為長者提供服務,於合約期滿後,本院有機會交由其他機構繼續營運。 此外,本機構在2018年11月22至25日,參與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樂齡科技博覽,以展示上述的智能系統。 我們定期舉辦不同的小組和聚會予長者、護老者、如健康講座、興趣小組、護老者支援、個案輔導等等,以維持有需要長者的正面情緒及精神健康。 此外,梨木樹邨亦鄰近位於葵青區的和宜合道運動場、北葵涌賽馬會泳池和和宜合道高爾夫球練習場,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8][19][20],而鄰近的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則位於就近之北葵涌街市之上[21],步程廿五分鐘。

梨木樹老人院: 服務範圍

梨木樹村原位於現今梨木道與打磚坪街之間,隨着香港政府發展荃灣新市鎮,梨木樹村於1950年代末被拆卸,以擴建青山公路和發展多層住宅,地名就只剩下梨木道及北面上葵涌的公共房屋梨木樹邨,該地於城門隧道通車後成為荃葵青一帶往返與新界東之間的必經之路,附近設有城門郊野公園。 由1979年第一季起,香港地鐵(現港鐵)荃灣綫動工,部份位於荃灣市區內的鄉村,如三棟屋村、木棉下村、西樓角村,以及山邊木屋區需要清拆,把所得土地用以興建鐵路車廠[7]。 所以香港房屋委員會在梨木樹邨內空地,加建了三座樓宇,起初稱為第15、16及17座,及後改稱榕樹樓、柏樹樓及竹樹樓,並於1980年2月12日落成入伙,以安置受影響住戶,是為第二代。

梨木樹老人院

嚴重弱智或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年齡在15歲或以上,不適合接受日間訓練,需要深入起居照顧,例如在穿衣、如廁及進食方面都需要協助,無需長期臥床或需要經常接受醫療/護理照顧,沒有患上傳染病或嚴重騷擾性行為。 1980年代中期,揭發問題公屋的結構問題,梨木樹邨第一期的七座樓宇,雖然不在26座問題公屋醜聞名單之中,但其中第七座及第十一座結構亦發現有問題,需要清空兩層(12、13樓)安裝鋼架加固,以防倒塌。 第7至14座在1970年11月21日開始陸續落成啟用,屬政府廉租屋,每座有4部升降機,每部升降機分別只停地下及中、高其中兩層,第10座因只有七層高故不設升降機。

梨木樹老人院: 活動動態

第13及14座原址亦於1996年9月開始重建,成為楊樹樓、桃樹樓及楓樹樓三座樓宇,於1999年11月16日起入伙[2],接收受同邨第9座至第12座,以及青安、青欣及啟樂臨時房屋區清拆重建計劃影響的住戶,剩餘小部份單位分配予公屋輪候冊人士。 梨木樹邨(英語:Lei Muk Shue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荃灣區東北部上葵涌和宜合道389號[1],遠離荃灣市中心。 梨木樹邨分為梨木樹(一)邨、梨木樹(二)邨以及梨木樹邨,三條邨合共有19座樓宇,總人口約28,100人,按人口及單位數目計算是現時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註 1]。

梨木樹老人院

在社工部方面,本院推行多元化興趣小組、正向小組及探訪活動,透過協助長者建立興趣和發揮所長,讓院友享受不同生活樂趣。 圓玄護養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梨木樹邨)於201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院舍樓高三層,總面積2,864平方米,共有124個宿位,包括79個社署津助宿位(連1個指定暫宿位)及45個私家宿位,並設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提供23個名額。 而我們中心亦有義工服務,在社區及中心提供義工服務,如外出探訪、電話慰問、中心當值義工等,以達至「老有所為」的精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