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防癌會10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 (簡稱JCCRC)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改建工程,以自負盈虧但非牟利的方式運作,為癌症患者、長期病患者及體弱長者提供高質素的私營護養服務,照顧不同程度的護理需要。 幸好有不少支援中心和互助機構,除了提供針對癌症病人的支援外,亦有為家屬提供適切的幫助,包括癌症資訊分享、照顧者技巧、心理支援服務等等,全面照顧癌症病人和家屬的需要。 提供服務:透過電話與「同路人」分享和交流抗癌經歷,從而令癌症病人得到聆聽、支持和關懷,同時安排有共同需要的患者電話聯繫,以及由乳癌康復者及義工分享抗癌經歷,費用全免。 提供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香港主要公立醫院設立癌症病人資源中心,為癌症患者提供資源和協助。

防癌會

「全民練5功 防癌就輕鬆」整合的癌症預防觀念,鼓勵全民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定期篩檢」5個功法,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

防癌會: 經濟負擔

大部分藥物和經濟援助計劃都需要經公立醫院的醫生轉介,再通過經濟審查才能成功申請,病人必需如實申報資產,如有需要可向相關職員或社工查詢。 提供服務:在面對癌症的路上,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應付治療副作用、紓緩情緒困擾、連繫社區資源,並給予一些日常起居小貼士,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2020年數據,每27位本港男性當中有一位有機會患上前列腺癌。 在癌症新增個案當中,前列腺癌共有2,315名患者,佔男性癌症新症總數的13.9% ,與2010年相比,整體新症宗數大幅上升55%,屬發病率升幅較快的癌症之一。 防癌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多年來一直為前列腺癌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免費支援,推出針對性的「前路無阻」前列腺癌支援計劃,以全面和實證為本的方法,回應他們的需要。

以流體設備為例,往往需要長時間不間斷地運作,電力耗損非常龐大。 透過台達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可協助客戶提高產品效能,相較傳統設備,改善能耗達34%。 管理者更可從後端的管理平台,監控所有設備的運作狀態及各終端的電力使用資訊,制定出最佳化的用電策略。

防癌會: 最新消息及通訊

若併發症導致住院、手術、回診,甚至最後不幸身故,也有些相關保障。 關於這點須特別留意條款,也因為牽涉層面較專業,建議找【買保險SmartBeb】,以免造成日後理賠糾紛。 癌症連續40年居國人死因之首,台灣癌症基金會將於7/16在台北大湖公園舉行「漫步生活節」,邀民眾野餐、郊山健行,還結合聲景藝術導覽;更與藝術家《某人日常》合作,報名就送限量聯名款雙人帳篷、野餐袋,活動也宣導「全民練5功」5招預防癌症方法。 請留意以下內容謹供參考,服務提供與否需視乎各計劃提供者而定,詳情請參閱有關網站。

  • 上述現象在人體也會發生,因為科學家在胰臟癌病患身上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脂肪肝及細胞色素P450低下。
  • 由於該蛋白是肝臟解毒系統重要一環,此發現可解釋為什麼癌症患者隨病情惡化,對化療和其他藥物的耐受性會降低。
  • 或許,只有當邪惡癌細胞的陰謀被「完全」揭穿那天到來,人類才能在抗癌戰役中獲得全面勝利。
  • 「全民練5功 防癌就輕鬆」整合的癌症預防觀念,鼓勵全民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定期篩檢」5個功法,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
  •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不過,正因為網上資訊繁多,病人和家屬難以辨別資訊真偽,例如網上流傳乳癌病人不能吃雞肉、生酮飲食可以治療癌症、某種食物有消滅癌腫的功效等等,全屬癌症謬誤,如果癌症病人和家屬信以為真,分分鐘會影響病情。 防癌會 患上癌症,治療的過程短則半年,長則數年,甚至可長達一輩子,因應病情的變化,病人隨時無法工作,導致收入驟減,對「手停口停」的病人來說更會完全失去收入,即使康復後,病人也會擔心工作能力受影響,令往後的生活出現經濟困難。 雖然,目前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十分完善,能為癌症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治療,但面對癌症如此巨大的挑戰,香港防癌會將一如既往,在抗癌戰役中全力以赴,並因應社會需要提供適切的服務。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研究團隊認為癌細胞透過影響肝臟的功能,一方面可能抑制了免疫系統的抗癌活性,另一方面令肝臟製造更適合癌細胞生長所需的養分。

防癌會: 癌症機構及互助組織

有些癌症病人和家屬會不斷在網上搜尋不同的癌症資訊,其實建議病人閱讀足夠的相關資訊便可,了解得過於深入,反而有可能令自己更加擔心病情,影響心理質素。 現時有很多癌症服務機構,包括香港防癌會、癌症基金會等,都會提供有關各類型癌症的資訊小冊子,病人和家屬可以閱覧這些小冊子來獲得中立、正確的資訊。 香港防癌會於1963年成立,為非牟利機構,一直致力推動各項抗癌工作,竭力為香港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務。 除了為癌症病人提供優質的醫護服務外,我們更不斷舉辦各項癌症教育活動、研究和制定防癌指引等,更為有經濟困難的癌症病人提供直接資助。 我們的專業義工團隊更定期進行家居探訪及舉辦康樂活動,為癌症病人送上愛和關懷。 不同支援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也有其目標對象,病人和家屬可以根據計劃要求,向機構或相關部門提交申請。

防癌會

一旦確診癌症,病人腦海中就會充滿不同憂慮,既會擔心化療、電療引起的副作用,又會憂心自己會否成為家人的負累,甚至要考慮因病情轉差而導致的生死問題,一連串的考慮都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負擔。 以下資料是參考自社區不同服務提供者的網站,如閣下想對某一服務/計劃作進一步了解及查詢,請與該服務提供者聯絡。 但一些經濟有困難並的病人,經由醫務社工及醫生一同轉介,可申請香港防癌會的慈善愛心病床服務,以低收費甚至免費的形式入住本院。

防癌會: 醫療人員專訊

本會收入來自社會人士的慷慨解囊和慈善基金,一分一毫均用在服務癌患家庭和大眾人士方面。 香港防癌會在過去半世紀都站在抗癌的最前線,包括於1967年成立全港第一間癌症醫院 (南朗醫院)、於 2008年成立香港第一間癌症康復中心、於 防癌會2023 2006年首創癌症藥物資助計劃、並於 防癌會 2011年建立全港首個外展家訪癌症家庭支援計劃。 嚴正聲明

防癌會

各服務可能因不同原因而截止或暫停提供服務而事先未有在這網頁顯示。 由於先前已有研究指出癌細胞所分泌的EVPs會作用在肝臟,研究團隊懷疑EVPs就是癌症導致肝臟病變的主因。 當他們運用實驗技術使癌細胞無法分泌EVPs後,癌症所引發的肝病變就不發生了。 他們還進一步證明EVPs中的棕櫚酸(palmitic acid)是引起肝病變的重要成分。 不少病人得知患癌後,都會擔心治療的開支龐大,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甚至沒有金錢支付藥費,無法進行治療。

防癌會: 服務收費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提供服務:計劃由註冊護士、社工及癌症康復者透過電話諮詢、癌症資訊、外展探訪、情緒疏導及轉介慈善計劃等,主動幫助癌症患者及家人減輕壓力,服務費用全免。 提供服務:結合個人籌款、基金、慈善基金會、企業及藥廠的支持,資助癌症患者購買醫院管理局非安全網下的自費藥物。 提供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一些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包括義肢、輪椅、家用呼吸器等。 癌魔來勢洶洶,癌症病人確診後,腦海中滿是疑慮和擔憂,排山倒海的壓力更隨時會令病人和家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置於崩潰邊緣。

防癌會

入住本中心的費用包括:新症綜合評估(一次性費用$2,000)、房間收費、護理收費、定額雜項收費計劃(每日$490)。 專業的熱線關顧團隊明白你的感受,讓來電者能馬上與護士、輔導員、社工、合適的同事或同路人聯繫,以便即時評估你的需要和解答疑慮。 5月24日刊登在著名的《自然》期刊上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位於肝臟以外的各類型癌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和顆粒」(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articles,EVPs)會經由血液循環而影響肝臟。 若保戶擔心全部規劃定期型未來保費無法負擔,也可趁年輕時採用定期加終身的搭配方式,終身繳滿 15 或 20 年則無須再繳費。 一般個人衛生用品,包括:沐浴露、洗髮液、潤膚乳液、紙巾、洗面毛巾、牙膏、牙擦、梳、指甲鉗、電鬚刨。 個人衣物方面,本院會提供睡衣及浴巾,病人需自備保暖外套、拖鞋,但本院不會負責清潔自備的衣物。

防癌會: 活動

長期服務病友的癌症希望基金會蘇連瓔執行長表示,癌症的治療身心都十分重要,能夠讓病人感受佳節氣氛,回歸日常的生活感,對於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她也提到,病人如果吃得下,適時適量的吃一些節慶食物,有助於促進食慾增強體力。 藥物和治療,是癌症病人在抗癌路上的最大開支,以下介紹三個較大型及涵蓋廣泛種類藥物的資助計劃,患上不同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提供服務:提供資助給有經濟困難的癌症,例如資助他們購買假髮、義乳或額外營養品等,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防癌會2023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在抗疫措施及病人心理需要取得平衡。 醫護團隊加強防疫感染措施並實行體恤探訪安排,讓院友們在疫情下仍能與摯親見面,令他/她們能彼此珍惜相聚的美好時光。 本院的住宿環境舒適寧靜,我們的駐院醫生、富經驗的護理團隊、物理治療師、以及其他專職人員共同提供一個「家以外之家」給入住院友,讓他們得到全面的護養服務及身、心、社、靈支援。

防癌會

現時癌症的治療多以日間門診形式進行,集中處理病人身體的徵狀,而患者的心理情緒以至家庭狀況及經濟需要都往往被忽略。 病人在醫院接受日間療程後需返家休養,照顧患者的責任落在家人身上。 研究指出照顧者容易出現睡眠問題、焦慮症、抑鬱症,甚至死亡率也略高。 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早於2011年展開「攜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計劃,由註冊護士、社工透過外展家訪、電話諮詢、護理貼士、情緒疏導、實務協助等,已主動幫助超過六千個癌患家庭應付種種問題、減輕壓力,走出困局。 香港大學最近為計劃進行成效研究證明支援服務能有效提升當事人的生活質素,增加癌症知識及改善整體狀況。 提供服務:由一班華人乳癌患者組成,致力推廣乳健教育,加強各地華人乳癌團體間的資源共享,並將最新的乳癌資訊、治療及支援方法帶給各地團體,務求切合華人患者的需要。

防癌會: 癌症險又稱防癌險,專門針對罹患癌症所衍生的長期支出進行彌補。

此外,受影響的肝臟發炎的程度也飆高了,而且肝臟內一種稱為「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的藥物代謝酶含量減少許多。 由於該蛋白是肝臟解毒系統重要一環,此發現可解釋為什麼癌症患者隨病情惡化,對化療和其他藥物的耐受性會降低。 上述現象在人體也會發生,因為科學家在胰臟癌病患身上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脂肪肝及細胞色素P450低下。 而季芹、王仁甫夫婦長期關懷癌友,歲末年終常跟癌症希望基金會到醫院關懷,疫情趨於舒緩,他們對於可以在進到病房給予病友鼓勵都感到十分開心,身為癌友家屬的季芹更感同身受,因此每有機會都很樂意參與。 另外,癌症病人家屬的心理壓力亦不容忽視,既要擔心病人的病情隨時有所變化,又要長時間照顧病人,失去私人時間,也缺乏休息時間,積聚的壓力隨時導致情緒「爆煲」。

  • 一旦確診癌症,病人腦海中就會充滿不同憂慮,既會擔心化療、電療引起的副作用,又會憂心自己會否成為家人的負累,甚至要考慮因病情轉差而導致的生死問題,一連串的考慮都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負擔。
  • 醫護團隊加強防疫感染措施並實行體恤探訪安排,讓院友們在疫情下仍能與摯親見面,令他/她們能彼此珍惜相聚的美好時光。
  • 提供服務:透過電話與「同路人」分享和交流抗癌經歷,從而令癌症病人得到聆聽、支持和關懷,同時安排有共同需要的患者電話聯繫,以及由乳癌康復者及義工分享抗癌經歷,費用全免。
  • 有些癌症病人和家屬會不斷在網上搜尋不同的癌症資訊,其實建議病人閱讀足夠的相關資訊便可,了解得過於深入,反而有可能令自己更加擔心病情,影響心理質素。
  •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會為想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的病人提供資訊和建議。
  • 定期進行癌症 檢測是十分重要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得到預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