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乘車津貼15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乘車津貼

樂悠咭持有人可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享用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二元優惠計劃)下的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 部分以非八達通方式(如現金)購買的指定車船票(例如:港鐵全月通/巴士月票/機場快綫來回票)亦可納入交通津貼計算,惟需另外申請。 另於是次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特別措施延長六個月至今年10月底,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3分之1的補貼,以每月五百元為上限。

乘車津貼

此罰款將於2023年6月25日起調高至港幣1,000元[39]。 顧問公司認為人們可能有「很高風險」透過此一方式濫用計劃[38]。 政府為此推出記名的樂悠咭,以之逐漸替代長者八達通卡[40]。 2014年,政府決定讓12歲以下的合資格殘疾兒童也能以優惠票價乘坐適用於計劃的交通工具[10],並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把優惠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11]。 後者於次年3月生效,推出時涵蓋香港過80%的綠色小巴路線[12]。

乘車津貼: 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 (2022/2023學年)

當中「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再次延長多6個月至10月底,《香港財經時報》即時重溫交通津貼門檻、交通補貼上限及交通津貼計算方法,以供參考。 倘市民購買九巴月票,價格為每月780元,由原本能獲取補貼金額為約125.4元,則會增至約193.3元。 乘車津貼2023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下,為進一步紓緩個人現金流轉的困難,政府再調整交通補貼計劃,宣布暫時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門檻由400元下調至200元,並由今年7月1日起生效、為期6個月。

  • 假設李先生居住在屯門,每天乘搭港鐵至紅磡站,再轉乘巴士至灣仔的工作地點。
  • 曾蔭權初表示該計劃會對政府構成1億至2億元的額外成本,對整體預算影響不大[48]。
  • 醫院管理局「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有較高風險的離院長者提供6至8個星期的支援服務,包括膳食服務、復康運動和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改善建議,幫助他們居家康復,降低再度入院的風險。

申請成功後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會以短訊通知當事人,並於四星期內寄至當事人的通訊地址[33]。 全港設有超過200部補貼領取站,供市民拍八達通卡領取補貼。 補貼金額方面,政府指出,交通補貼將繼續以每月$500為上限,涉及額外開支約10億8000萬元,估計每月惠及約350萬名市民。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宣布,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臨時特別措施,將延長半年至今年10月底,即看補貼金額及詳情。

乘車津貼: 交通津貼需要登記嗎?需額外登記的指定車船票

2020年,特首林鄭月娥宣布60-64歲者將納入2元交通優惠計劃的範圍之內[17][18]。 11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政府正檢討2元交通優惠計劃的成效和對財政的影響,故難以確定優惠何時擴展至60-64歲者[19]。 同月,評估工作大致已完成,並計劃把優惠於2021年擴展至以上年齡組別[20]。 2021年1月,羅致光表示因為計劃將擴展至60-64歲仍有一定社交和經濟活動的人士,故為了讓政府開支減輕,避免濫用,決定強制所有受惠者以個人八達通來領取優惠[21]。 有鑑於此,政府要求60歲以上的長者需分批申請印有個人相片和姓名的樂悠咭[22]。

但留意優惠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額外費、機場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 至2022年6月的票價調整生效日前,市民憑八達通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或以二維碼乘搭車程,可享3.8%車費扣減。 每月16日之後,到補貼領取站(藍色機)拍卡,上一個月的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卡中。 2022年2月23日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補貼車費門檻將恢復至HK$200,補貼上限亦恢復至HK$500。 乘車津貼2023 香港人可以透過內地海關,購買一輛國產免稅車,不同車型費用不同,有內地人計算過,一般免稅的優惠折扣都大概有接近 7 折。

乘車津貼: 津貼2023|11. 長者咭

2元乘車優惠由2022年2月27日起,把合資格年齡下降至60歲,惟60至64歲人士需要申請特別為優惠計劃而設的個人八達通「樂悠咭」,才可以2元乘搭交通工具。 全線新巴城巴、全線龍運巴士及500架九巴路線已可以使用電子支付系統,接受支付寶「易乘碼」及Tap & Go當作信用卡使用的形式付費。 九巴表示,預計今年內全線九巴車隊都會安裝系統,方便選擇支付寶或Tap & Go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在乘搭巴士時使用。 該計劃適用年齡降至60歲後,其開支出現較大的增長[註 乘車津貼2023 7],其原因在於與65歲或以上人士相比,60至64歲者較多為在職人士,而且較熱於社交[36]。 不過孫玉菡指政府在制定預算時已考慮人口老化等因素[58]。 2023年5月至6月,前運房局長張炳良及前政制事務局及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分別反對計劃適用年齡降至60歲,表示此舉對政府財政構成龐大壓力[59][60]。

醫院管理局「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有較高風險的離院長者提供6至8個星期的支援服務,包括膳食服務、復康運動和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改善建議,幫助他們居家康復,降低再度入院的風險。 Tap 乘車津貼 & Go曾與的士車行合作,珍寶的士及星群的士的車隊都可以使用,但其餘的士亦要由的士司機自行申請使用。 WeChat Pay和Alipay HK亦有向的士司機提供優惠,吸引司機使用。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乘車津貼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乘車津貼: 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二元優惠計劃)

在每月的16日起,你可透過以下渠道以八達通拍卡領取上一個月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乘車優惠】2021年即將完結,同時加強版交通補貼除夕結束。 2022年起回復舊制,補貼所要求最低的公共交通費用改為400元,補貼上限金額亦降至400元。 葉劉淑儀在2023年曾指責此計劃令政府每年耗支70多億,且快會突破百億,認為政府應檢討計劃的可負擔性[53]。 不過香港01則引述政府資料,查核其說法為錯誤:計劃在2022年至23年預算耗支經修訂後為30億,在推行10年期間總開支則為91.65億,因此認為她的說法與現實不符[54]。

乘車津貼

補貼計劃適用於透過八達通卡支付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或上述公共交通服務月票/日票的費用,無須額外申請。 邨巴、員工巴士、街渡及紅色小巴都會計算在內,但需獲運輸署審批,簽約及準時上傳交易記錄。 首輪2000元的電子消費券將於周日(8月1日)發放,政府在宣布政策時「轉軚」,容許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使用消費券。 不過市民需注意,並非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接受全部四款電子支付方式。 當中新巴、城巴整體可接受最多種類支付方式,除微信支付不適用外,以八達通、支付寶及Tap & Go領取消費券的市民,都可利用消費券乘坐新、城兩巴。 值得留意的是,八達通另有一項優勢,以八達通領取電子消費券的市民,若使用消費券乘車,仍可領取每月上限500元的政府交通補貼,或使用長者2元乘車優惠。

乘車津貼: 交通津貼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公共福利金計劃為嚴重殘疾或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乘車津貼2023 這項計劃包括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等。 而補貼領取限期及方式同樣維持不變,分別為期3個月以及於每個港鐵站、輕鐵客務中心、指定公共運輸交匯處、各大超級市場及八達通服務站等均能領取。 另外,八達通拍卡功能只適用於號碼為9位數字的八達通卡(即8個數字加括號內的1個數字)。

乘車津貼

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免費鑲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香港政府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09年,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2022年施政報告曾經提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目標在2023年年中推出,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 確診市民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持續管理慢性病和預防併發症,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

乘車津貼: 資格

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早上7時15分至8時15分,使用成人八達通於任何指定核心市區車站出閘,即可享車費65折優惠。 早晨折扣優惠可與轉乘優惠、特惠站優惠、車費扣減及全月通加強版連接車程75折優惠同時使用。 如目的地或出發地超出指定範圍,超出範圍的路段亦可獲75折優惠。 假設由東涌乘搭至銅鑼灣,東涌至中環免費,中環至銅鑼灣則享正價75折,即該程車費只需$4($5.3 乘車津貼 x 0.75) 。但若目的地及出發地均不在指定範圍內,則全程須付正價車費。 憑信用卡每月累積零售簽賬滿HK$2,000,透過Apple Pay或Google Pay於本地交通簽賬(巴士、的士)、快餐店、本地餅店及咖啡專門店的交易可享額外12%現金回贈。 財政預算案則提及政府將由今年第三季起擴大此項計劃,每年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3,000人增至45,000人,其中可被轉介至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由約9,000人增至11,000人。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的立場跟葉劉接近,在電台節目上亦表明2023年計劃總開支會突破百億,認為政府應加強阻止濫用情況的出現[55],其後改口稱2023至24年政府為此申請67億元預算。 觀塘前區議員梁翊婷引述報導,反駁指政府經常在預算上高估計劃開支。 並引述檢控數據,認為在長者優惠實名制逐漸推行的情況下,濫用情況已得到一定控制。 陳健波回應道,巴士和小巴欠抽查乘客的誘因,故檢控數字不一定反映現實[56]。 香港01在2023年運用政府數據分析指,長途車應短程並不是政府2022至23年用在有關計劃的開支增加的主因,反而沒出現有關情況的港鐵的開支增長大於巴士。

乘車津貼: 財政預算案2023最新消息:

如你持有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卡(卡上的號碼最後數字並無括號),可到位於指定港鐵站及商場內的八達通服務站免費換卡。 乘車津貼2023 若果港鐵都會票在2019年1月1日前購買、重覆登記指定車船票,或指定車船票在購票日起計30天後才登記,該項公共交通支出均不會受理。 不可以,每張八達通的公共交通費用都是獨立計算的,你並不能合併多張八達通的交通開支,取得該月份的總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社會處長陳欣怡表示,新竹縣敬老愛心卡,補助新竹縣65 歲以上老人、55 歲以上原住民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搭乘客運、計程車、台鐵等交通工具,每月核發補助上限為500元,限當月使用,不得累計至下個月。 凡設籍竹縣符合條件者,可持身分證正本、2吋半身照片一張、身心障礙手冊正本等應備文件,至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申請辦理。

乘車津貼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