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九龍城石屋11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九龍城石屋

31號石屋亦被用作「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藍恩記」招牌仍保留至今。 九龍城石屋2023 當時在石屋的位置已有三數戶人家居住,但於日軍侵華時期,為擴建啟德機場而清拆多條村落,後來為了安置大量難民,又在此建成了寮屋區,包括這條位於侯王廟對面、曾為侯王新村的所在地。 戰後 1940 九龍城石屋 年代是寮屋區最熱鬧的日子,裡面開設了多個片場,很多著名影星包括陳寶珠等都曾在此拍戲。

九龍城石屋

如有天櫻花正開,大家便要把握一瞬即逝的花期,感受初春花盛的氣息。 九龍海逸君綽酒店位於黃埔海邊,因此能夠輕易望到海景。 九龍城石屋2023 酒店的裝潢雅致,充分採用天然光,大堂樓底十分高,天花板懸吊名為「光之棱鏡」的枝形吊燈,聽日一條長長的樓梯,很適合打卡。 九龍海逸君綽酒店擁有967間客房及套房,坐擁維港璀璨景致,泳池設於頂樓,設備充足,環境舒適,吸引不少人前往staycation。

九龍城石屋: 石屋 特色建築

另外,特別放置幾款舊式兒時玩具,有波子棋、鬥獸棋、七巧板等,尋回童年回憶。 石屋家園計劃旨在恢復石屋舊貌、活化「何家村」舊址,彰顯石屋在九龍城區的歷史價值及重要性,讓新一代在活化的歷史建築內承傳上一代重視的文化及價值。 石屋是一幢由5個單位組成的中國式村屋,以花崗岩及混凝土建成,並有金字形由板瓦和筒瓦砌成的屋頂、木梯及鐵窗框,廚房和廁所建於屋後方,反映當時的建築特色。

日治期間,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而拆卸了多條九龍城的村落。 其後,日軍在聯合道一帶的土地上興建平房以安置無家可歸的村民。 九龍城石屋 賞櫻不一定要到日、韓,其實香港亦有不少賞櫻地點,無論在開揚的郊野,或交通便利的市區,都不難發現片片粉紅。

九龍城石屋: 九龍城好去處

31號石屋為「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的舊址,現存該公司的招牌為石屋一項重要特色。 此招牌為八十年代「藍恩記」開業後才加添的,反映了石屋歷史的變遷。 為了配合墓碑廠,31號石屋窗戶的復修亦選用了同一年代的鐵窗。 十九世紀末,石屋的位置上建有兩排屋宇,由何氏家族擁有,住有三數戶人家。

  • 「白點」、「小紅」都是去年從六福村來的孟加拉虎,目前已熟悉壽山動物園環境,「白點」偶爾會滾草地或用舌頭理毛全身;「小紅」則是最親人的孟加拉老虎,喜歡與保育員互動及磨蹭撒嬌。
  • 此外,石屋門前的「明陣花園(Labyrinth)」,地上布滿有如八陣圖的明陣路線,此乃參考 1964 年石屋家園原址的鳥瞰相片設計而成,民眾可沿著路線步行默想。
  • 侯王廟於2014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寺廟建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現今保存的則是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建成,採用三幢式設計。
  • 其後,日軍在聯合道一帶的土地上興建平房以安置無家可歸的村民。
  • 石屋咖啡冰室位於聯合道的石屋家園之內,以社企形式營運,提供濃郁咖啡及經典懷舊餐點,置身歷史場境用餐,別有風味。
  • 賈炳達道公園最大的賣點是有一條24小時開放、1公里長繞圈式的單車徑,有斜路、彎位、上下橋,非常有挑戰性。

九龍寨城公園的前身為九龍寨城,中式江南園林為藍本設計,與1989年建成的賈炳達道公園連接。 九龍寨城公園分為9個景區,包括:「衙府緬昔」、「南門懷古」、「獅子窺園-邀山樓」、「棋壇比弈遊弈園」、「生肖倩影-童樂苑」、「八徑異趣」、「歸璧半亭」以及「四季同馨-廣蔭庭」。 九龍城石屋 2018年新增「千面小城展覽」,設有一個戶外展區和六個衙門內的展覽館,展示九龍寨城昔日風貌。 九龍寨城改建為公園是由於免妨礙當時啟德機場跑道的飛機升降,並增加區內休憩設施。

九龍城石屋: 香港十八區景點

九龍寨城公園改建期間,發掘了不少當時人們為了避免日軍破壞而埋藏的遺跡,例如「南門」花崗岩石額,南門遺蹟、衙門更於1996年列為法定古蹟。 九龍城石屋2023 在這裏,大家可以了解到有關九龍寨城這片「三不管」之地的歷史面貌。 1940年代初日佔時為擴建啟德機場,拆毀九龍城多條村落,大量難民擁至石屋一帶並用鐵皮搭建寮屋,並改名為侯王廟新村、荔枝園及何家園, 石屋 於此時建成。 2001年寮屋區全面清拆只餘下「 石屋 」,2013年由永光鄰舍關懷服務隊有限公司活化為「 石屋 九龍城石屋 家園」。

九龍城石屋

車站施工期間,掘出大量古蹟文物,例如宋代貨幣,以及宋元陶瓷碎片等70萬件,也發現了古蹟遺址,例如宋代方井和宋代明渠。 現今有400件文物在車站「宋元文物展」展出,並介紹宋皇臺的歷史、出土文物的特色和重要。 於復修前,石屋原有的中式屋頂被後加的波紋形狀坑鐵板所覆蓋,這些坑鐵板在復修的過程中被移除,為了符合現時的安全及防火規定,整個屋頂亦被拆除重新鋪砌,以重現昔日傳統中式金字形屋頂。

九龍城石屋: 展覽

要數九龍城區著名的歷史景點,除九龍寨城公園外,鄰近的「石屋家園(Stonehouses Family Garden)」也是頗值得遊訪之處。 石屋家園又被喚作「九龍城石屋」或「聯合道石屋」,其歷史起源可追溯至 19 世紀末。 侯王廟於2014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寺廟建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現今保存的則是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建成,採用三幢式設計。 侯王廟的來源眾說紛紜,其中最為廣傳的便是為紀念侯王——南宋忠臣楊亮節,曾協助南宋末代皇帝宋帝昺南逃至九龍,護駕有功,世人敬其忠義,因而建廟。

九龍城石屋

香港人對點心情有獨鍾,好的點心更是一門手藝的傳承。 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的譽滿性價比高,標榜自家每天新鮮製作,當市面有茶樓是中央廚房交貨形式出品點心,即叫即蒸更難得。 這邊的茶位亦比外面便宜,特色點心有青芥末子母蝦餃,外表有趣,猶如冠上了髮髻,青芥末味道微刺,皮薄,蝦肉爽口。 棉花雞極足料,大雞件魚肚軟嫩入味、韮菜角香脆惹味,比較少有。 寮屋區內開設多間片場,據稱石屋曾作為附近的友僑片場之貨倉,後租予「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等公司為墓碑廠工場。 包括侯王廟新村在內的寮屋區於2001年清拆,石屋成為村內僅存的建築物。

九龍城石屋: 九龍城美食

這幢石屋以五個單位並列為一體,樓高兩層,以花崗石和混凝土建成。 屋內的木結構樓板由花崗石牆及混凝土橫樑承托著,並以木椽、桁樑與瓦片築建成金字形屋頂,再在其上鋪設中式筒瓦和板瓦。 從1945年及1949年的航空照片可見一列五間的石屋在何家村的位置上落成。 寮屋區內開設了多間片場,包括世光片場、友僑片場及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隨著香港工業日漸發展,在六七十年代,石屋一帶出現了不少山寨廠及工場。

另外仲食到茶檔豬潤出前一丁常餐($58),配蒜蓉多士條及黑松露滑蛋,來這裏歎個下午茶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九龍城石屋2023 在重新活化的「石屋家園」裏有一間充滿香港情懷的咖啡冰室,掛滿懷舊裝飾,牆上掛有懷舊式搪瓷大花碟,亦保留了舊時的花紋方磚。 可以歎個早餐,再參觀下冰室上層的展覽,有舊時寮屋區擺設、用品。

九龍城石屋: 南迴台9線大規模坍方落石 公路總局大武工務段搶通中

屯馬線通車,九龍城再次成為了焦點,吸引不少人重温老香港懷舊風情,也可以漫步歷史文化。 本文整理了8個九龍城一日遊的好去處,著名的九龍寨城改造的公園、宋皇臺站的文物藝術展覽、打卡的鯨鯊隧道壁畫,還有九龍城酒店、九龍城美食、交通資訊攻略懶人包。 此外,石屋門前的「明陣花園(Labyrinth)」,地上布滿有如八陣圖的明陣路線,此乃參考 九龍城石屋 1964 年石屋家園原址的鳥瞰相片設計而成,民眾可沿著路線步行默想。

在1993年落成的九龍城廣場,當時位於啟德機場附近,加上這種購物中心的概念很新鮮,因而曾經客似雲來、盛極一時,然而隨着機場搬遷至赤鱲角,而九龍城廣場的地點並不方便,因而人流大減。 九龍城廣場經過3次易手,城規會上年通過重建方案,把九龍城廣場改建為兩幢31層高住宅。 隨着九龍城廣場即將被拆卸,這座地標終將成為歷史,標誌着一個年代的終結。 趁着九龍城廣場被拆前,大家不妨逛一轉,這裏有大型的AEON家品及超級市場,也有平價路線作招徠的影藝戲院。 曾經充當留產所的34號 石屋 ,原本由游姓女士擁有,舊時醫療設備不足,鄉村婦女會在留產所生小孩,見證著多個小生命的誕生,現與33號下層至35號相連變成懷舊冰室,以7、80年代的電影海報及家具粉飾,加上幾何圖形的紅白地磚,未坐低已有強烈懷舊風味!

九龍城石屋: 第 1 站 石屋咖啡冰室 昔日香港情懷

大家遊畢石家屋園後,不妨走到毗鄰的九龍城侯王廟參觀一下,感受源自宋代的歷史文化氣息。 石屋家園前身為侯王廟新村舊民居,於2010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透過發展局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活化為「石屋家園」。 你可以近距離觀察石屋獨特的建築,了解1940年代的生活,再到主題冰室享受咖啡。 石屋咖啡冰室位於聯合道的石屋家園之內,以社企形式營運,提供濃郁咖啡及經典懷舊餐點,置身歷史場境用餐,別有風味。 石屋家園前身為何氏家族的半歐陸式大宅——「何家園」,後來在二戰時期,日軍拆卸大宅,興建石屋,改名為「侯王新村」,及後為「侯王廟新村」,其後成為了難民的住處。 石屋是以花崗岩及混凝土建成的中國式村屋,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並開展活化計劃,2015年開幕活化後的文物探知中心、石屋咖啡冰室、明陣花園,並設導賞團及不定期地舉辦活動。

侯王廟保留不少具價值的文物,刻有「侯王座前」的鐵香爐、一筆寫成的「鵝」及「鶴」字石刻、「至誠前知」及「折洋鋤盜」的木匾額、牆身的石灣浮雕。 石屋家園屋外的地面圖案以1964年航空照片的觀察作為設計藍本,成為現今九龍城區唯一開放予公眾之明陣,為市民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靜修空間。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1960 年代開始,正值香港工業發達時期,這一帶亦為許多山寨式工廠的舊址,就如 1980 年代的「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就是見證著石屋發展歷程的重要一員,為配合歷史況味,石屋在復修後仍以同一年代的鐵窗作外觀設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