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環壁畫街15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西環壁畫街

均為往來乘客帶來額外的藝術感受,也為活化中的社區保留歷史記憶。 西環壁畫街2023 【香港好去處】 17個香港壁畫打卡點 - 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一直被稱作「文化沙漠」。 香港有許多非常有心的壁畫師,在各區繪製獨一無二、別具特色的壁畫,畫作現時已遍布港九新界,香港處處都充滿藝術氣息。

西環壁畫街

仔細尋找,就會發現中環壁畫街有很多壁畫及街頭藝術值得我們去發掘! 而位於尖沙咀的唯港薈 Hotel ICON, 亦有濃厚的香港藝術文化。 過去十年,唯港薈在每一個角落,從接待大堂、酒廊以至客房樓層,都展示出不同凡響的藝術品,讓客人的住宿體驗幻化成耳目一新的香港藝術旅程。

西環壁畫街: 📍3. 香港壁畫村──荃灣光板田村

早期港島北面海邊的街道英名多為「Praya」,中文稱「海旁」,因此堅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為堅尼地城海旁。

Wong的《音樂藝術之樂》,繪上了多位少女在花叢中展示妙漫舞姿和吹奏色士風的音樂家,色調雅淡柔和,讓行人在音樂與藝術的氛圍下得以紓壓。 轉入忠正街,會看到多幅荷里活傳奇人物壁畫,如法國藝街家Elsa Jeandedieu在街頭的矮牆以輕描淡素繪出了瑪麗. 譚寶兩位女影星畫像,而往前看的建築高牆上有由藝術家Ceet Fouad繪畫的武打巨星李小龍肖像,以奪目色彩拼合他那為人熟悉的臉龐,並加入色彩斑斕的「小雞群」,為社區帶來既時尚又歡愉的氣氛。 中外巨星形成一剛一柔的強烈對比,同時也演繹了香港融匯中西文化的特色。

西環壁畫街: 上環打卡隱藏點:豪景臺

四方街在上環文武廟西鄰,數十年前十分繁盛,現在只有數家老字號,靜中帶旺,跟以往大不同。 擔任主要評審的恒基物業代理有限公司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認為整體參賽作品質素相當高,而且非常專業。 脫穎而出的三位得獎者更能切合ARTLANE的主題,以高水準的拍攝技巧和心思,表達美感。 1880年政府開發石塘咀,當時只是一個花崗岩石礦場。 而且因為石塘咀的地形似一個向海突出的咀,所以得到「石塘咀」此名。 「石」指石礦場;「塘」指凹陷的洞;而「咀」則指地形。

西環壁畫街

雖然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是在區內居住的街坊通常都將三個地區仔細劃分,而不會統稱為「西環」,部分居民更認為「西環」只是指堅尼地城一帶,並不包括石塘咀和西營盤。 至於居於西環以外其他地區的香港市民則多對「西環」之地名感到混淆不清,僅能大概指出其爲西營盤附近一帶的地區。 中環站附近:樂慶里,威靈頓街,閣麟街,嘉咸街,佐治理,鴨巴甸街,城皇街和善慶街。 上環站附近:卜公花園,太平山街,差館上街,西街,四方街,居寳坊,水池巷,福安里,松秀東街,華里。 把香港從前的漁村文化帶回現今,以3D視覺繪畫,富有立體感,亦可拍出各種有趣照片。

西環壁畫街: 位於西營盤的「藝里坊ARTLANE」以紐約、倫敦、首爾的壁畫街為靈感,於奇靈里、忠正街添上不少街頭壁畫,題材多元而且非常吸睛,以下就為大家介紹這個藝術小區的7大熱門打卡位!

1903年石塘咀的填海工程完成,成為一荒蕪而偏遠的地方。 西環壁畫街 1904年香港第十三任港督彌敦抵港,剛好上環水坑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 彌敦靈機一觸,下令所有妓寨一律遷至石塘咀,決定利用妓女充任開發該區的「開荒牛」。

  • 一般去中上環,都會由蘇豪入手,或者由上環地鐘站開始上山,而最近最多人影相的上環打卡位,非豪景臺外面的彩色牆莫屬。
  • 見到範圍內的忠正街、奇靈里及石棧里一帶的舊建築牆壁破落,便萌生可利用壁畫藝術來作大翻新,推行「藝里坊 ARTLANE」計劃。
  • 時至今日,每天仍然有不少長輩到此游泳,極有歷史價值。

大家更可在接待大堂親身欣賞洪強先生的藝術裝置作品-《道生一萬物生》。 要觀賞「藝里坊 ARTLANE」,交通相當方便,就位於港鐵西營盤站B3奇靈里出口。 若乘搭港鐵前往,可以先來個藝術漫步熱身,因為西營盤站號稱為「藝術氣息最濃厚」的港鐵站,朝向奇靈里出口通道走,在紫色的浪漫長廊中,可欣賞以老西環生活風貌為主題的浮雕壁畫,以及西營盤攝影展,記錄往昔,彌足珍貴。 在《澆花中的小女孩》旁邊就是《彩虹樓梯》,拾級而上右邊看到《動物小鎮》,兩者都來自藝術家 Blessy Man及Henry Lau的創作,他們以倫敦蘇豪慢活為概念,採用色彩繽粉的Low Poly 低多邊形,打造晴空下的小動物在公園愉快地合奏音樂的景象。 而左邊牆的壁畫是香港插畫家Noble

西環壁畫街: 📍16. 香港壁畫──大澳

中原更特意將該25張入圍作品製作成限量版紀念郵票,贈予所有得獎及入圍的參賽者,讓大家可從中分享攝影作品成果及作為留念。 該社區藝術項目是香港恆基地產舊區重建計劃的延伸,有着回饋社會的意念。 恆基在該區興建「藝里坊‧1號」及「藝里坊‧2號」兩幢以「雙子樓」設計的大廈,提供500個住宅單位。 見到範圍內的忠正街、奇靈里及石棧里一帶的舊建築牆壁破落,便萌生可利用壁畫藝術來作大翻新,推行「藝里坊 ARTLANE」計劃。 除了壁畫線所介紹的壁畫外,沿途亦可見不少其他壁畫。

西環壁畫街

四方街(英語:Square 西環壁畫街 Street)是香港港島上環的一條單向行車街道,成曲尺形,在上環荷李活道上,樓梯街的西鄰,太平山街的以下,東街的東鄰。 西環鐘聲泳棚是以前西環市民游水的地方,設施非常簡單,一條木橋、竹棚、加上一個更衣室,便可以游水了! 時至今日,每天仍然有不少長輩到此游泳,極有歷史價值。 由於這個地方非常特別,既是市民日常的地方,面朝西方、加上長橋日落,也是攝影發燒友常去的好地方。 位於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的捐山窿公園We Park,有一個真渠管遊樂裝置,一共有3組,分別由大、中、小的圓形渠管組成;有全圓、也有半圓;有斜放、有層層壘,仿似叮噹大雄與朋友經常會去玩的水管空地一樣,配合附近粉色貨櫃(兒童遊藝館),跟本是走進叮噹世界一樣。

西環壁畫街: 中環壁畫街第一站:伊利近街48號

西區曾是港島區唯一不設通宵巴士服務的高密度住宅區[註 西環壁畫街 7],由2018年9月3日起,城巴N8X線將延長至堅尼地城,為西區坊眾服務。 ▲位於堅尼地城站石山街的大壁畫最近經已完成工程,壁畫以「西環七臺」的歷史為主題,重新展現昔日七臺的建築特色,以及舊時市民生活的面貌。 「藝里坊ARTLANE」獲打造成獨一無二的港島西SOHO壁畫小區,畫作無論種類或空間分佈都堪稱全港首個大型的壁畫村,成功將舊區活化,吸引來自各方的遊人前往欣賞及拍照。 西環壁畫街2023 去年更成為香港旅遊發展局重點推薦藝術文化地標,與大館、戲曲中心及星光大道等齊名,獲選為《香港藝術節2019》力薦景點之一。 因此中原地產在今年7月3日至22日舉辦了「壁畫街攝影比賽」,以「藝里坊ARTLANE」為拍攝主題,參加者反應熱烈,據說因而吸引了超過一萬人前往欣賞。

廣義上的西環,泛指香港島西區,即中西區西部上環以西的地區,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和西營盤等地,但不包括摩星嶺。 本年度的香港大型街頭藝術節選址於西貢,有來自世界各地和香港本地的藝術家在街上創作畫作,以推廣香港街頭藝術文化。 ▲另外,山市街的樓梯畫亦已完成翻新,昔日的山市街於19世紀是一個讓船隻上岸維修及新船下水的「船臺」,因而新畫作以「山市船臺」為主題,讓市民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夠了解更多該區的歷史。

西環壁畫街: 📍7. 香港街頭藝術──九龍塘行人天橋

同時,許多地區的壁畫背後亦有故事,十分值得大家留意。 這次Glide整合了17個香港壁畫打卡點,當中包羅各區香港壁畫村、壁畫街、香港街頭藝術等。 西環壁畫街 希望大家在打卡街頭壁畫的同時,也了解一下作品背後的故事,增加對香港各社區的認知。

西環壁畫街

主要構思來自紐約曼哈頓Soho的街頭藝術、倫敦北部舊住宅區Chalk Farm的30幅壁畫以及韓國梨花洞均變身為壁畫村,將藝術融入生活且成為著名景點。 於是恒基聯繫了政府有關部門並與區內多幢舊樓業主立案法團協議,獲准翻新外牆,改善舊區環境包括修葺殘舊樓梯及重鋪行人路等。 同時邀請了17位本地及國際知名藝術家,以Art & Music of SOHO為主題,以不同創意及風格在建築外牆、樓梯及地下等空間作畫布,創作了26幅壁畫藝術,成功利用Urban Art打造了全港首個以壁畫活化都市的藝文蘇豪小區。 於2015年3月29日正式啟用的西營盤站,大堂與通道牆壁遍佈全景圖、插畫、萬花筒圖像等藝術品,加上全港鐵路站首設的浮雕壁畫,涉及總面積逾8600平方尺。 由英國藝術家Louise Soloway Chan打造的六幅3D立體浮雕作品,描繪西營盤街道不同方位的俯瞰圖,分為夏日颱風後、中秋佳節時、秋冬行人匆匆,以及初春新年喜慶四個主題。 此外,還有資深攝影工作者謝明莊的「西營盤實景拍攝」圖片展,超過450張單色照片拼合而成,記錄了傳統老店、古蹟文物及居民生活的風貌。

西環壁畫街: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交通:於荃灣港鐵站乘坐51號巴士,在光板田村二段下車。 咖啡店 西環壁畫街2023 crossover 洗衣舖並不是外國獨有,香港上環都有一間相似 cafe! 店內座位不多,不過門面以至裡頭的洗衣機都打卡一流,咖啡店有外帶 Cold Brew,亦有少量輕食售賣,座位少,比較難在店內用餐。

西環壁畫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