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貢北港新村2023詳細介紹!內含西貢北港新村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西貢北港新村

西貢墟附近設有碼頭,受到避風塘所保護,停泊有不少香港僅餘的蜑家戎克船(即中國帆船)。 北港花園建於在北港新村內,在 2011 年入伙,發展商為「資本策略」,每座 3 層每層 700 呎合共 2100 呎,景觀以山景為主,並提供 10 幢村屋,自設專用停車位。 由於西貢人口並不多,一般都是靠巴士和小巴來往,主要集中來往港鐵彩虹站、鑽石山站、坑口站、烏溪沙站,乃市區進入西貢的中轉站。 香港開埠初年來往西貢一般只能利用海路,直到1940年代日佔時期日軍興建西貢公路連接至清水灣道,最初只有單車徑般闊度,1955年才擴闊至現有闊度。 北港駱氏族人原為姜太公後人,在宋朝高宗時曾經當官,宦遊廣東,居於東莞新涌,開基立業。

北港村(英文:Pak Kong Village)位於香港西貢市之西,背枕昂平高地及鹿槽凹山,面向白沙灣及白沙灣半島,是一條立村300多年的原居民客家村落,在1960年代以前與蠔涌及沙角尾並稱西貢三大農業區,亦是區內少數非客家語村莊之一,村民以源自畲语的「本地話」溝通。 西貢新公眾碼頭(Sai Kung New Public Pier),位於新界西貢區西貢市中心福民路盡頭、西貢海傍廣場對開海岸,海事結構編號為NP175,鄰近西貢公眾碼頭、賽馬會西貢碼頭及西貢市3號梯台。 比鄰狐狸頭的北港新村,村屋分布整齊,密度較舊村低,景觀開揚,而且部分單位更享屋苑式管理;住客駕車約5至15分鐘,便可到達西貢市中心及將軍澳等地,交通十分便利,故獲不少自駕人士青睞。 另外西貢亦有巴士和小巴路線通往北潭涌、黃石碼頭和海下灣等西貢鄉郊地方。 西貢市亦有兩個主要公眾碼頭,有定期和租賃的船隻,前往西貢海的多個島嶼。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坳村4房豪宅單位出租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該處是西貢區最主要的已建區,因此區內重要公共設施,如西貢政府合署、西貢街市等亦位於此。 雖然其後有關街渡改為連接沙田區的馬料水,西貢北的行政劃分也沒有隨之而改劃入沙田區,使之成為大埔區一個在交通工具上必須繞經外區才能到達的地方。 無論西貢墟的原居民,或是由西貢一帶被政府重新安置於西貢墟的水上人,均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

九十年代以前,即使以鄉村為主的西貢北人口稀少,但由於地域廣闊,所以整個西貢北成為一個選區,選出一名區議員。 到九十年代,鄰近烏溪沙的私人屋苑帝琴灣發展,加上西沙路正式通車,交通改善後吸引外來人口遷入區內鄉村,使整個西貢北人口增加,逐漸符合一個選區大約一萬七千人的比例。 隨着西貢旅遊業發展,建於八十年代初的西貢碼頭早已不敷應用。 為了紓緩現有碼頭繁忙情況,政府於2005年8月12日刊憲,公布在附近建造第二公眾碼頭[1],並於2007年8月開始動工。 西貢北港新村2023 該村分為北港新村和舊村共約 100 座村屋,舊村多位原居民,全屋密度較高,新村環境較開陽,樓齡也較新,村屋排列較有規劃,活動空間較多,因為特別吸引外籍人士及比較年青的人居住。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坳村評論

其後遷居津埔筋竹岡鄉,駱維紳為津埔筋竹岡鄉駱族十五世祖,後為北港村開基祖。 300多年前,駱氏兄弟維碧、維茂、維紳公三人,從新涌遷居新安,長兄維碧在南頭白石村定居,二兄維茂在上水雙魚水口蕉徑村立村,而三弟維紳則落籍西貢北港村,初到時已有莫氏村民定居,故先在村側與莫氏隔圍籬居住,娶韋氏為妻,誕下五子而告開枝散葉。 西貢北港新村 西貢北港新村2023 而早年立墟時存在的油麻莆村、灰窰下村,早已消失[20],村民改為居住多層大廈。 位於北港村西南的狐狸頭村在新界鄉議局的《新界原有鄉村名冊》(供諮詢稿)中亦隸屬北港村,但在菠蘿輋上的北港凹則行政獨立。

西貢北港新村

擁有寧靜山景是很多人理想居住的條件之一,自然景色、開揚山景忙卻煩擾。 擁有香港後花園美譽的西貢,因其怡人風景,深受不少人歡迎,其中北港新村正為如此,建有多憧獨立或半獨立村屋,私隱度高。 相反西貢市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範圍,與西貢市中心選區剛好接近。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坳

值得一提,西貢墟別稱西貢市中心,而西貢墟、西貢對面海所在的區議會選區,亦名叫西貢市中心,但英文名為Sai Kung Central。 西貢市(英語:Sai Kung Town)又稱西貢墟(英語:Sai Kung Market)或西貢市中心(英語:Sai Kung Town Centre),是位於香港新界東部西貢區的小型市鎮,靠近西貢半島,面向西貢海。 西貢市位處鄰近地區各鄉村的中心,所以附近的地區亦稱為「西貢」。 北港村(英文:Pak Kong Village)位於香港西貢市之西,背枕昂平高地及鹿槽凹山,面向白沙灣及白沙灣半島,是一條立村300多年的原居民客家村落,在1960年代以前與蠔涌及沙角尾並稱西貢三大農業區,亦是區內少數非客家語村莊之一,村民以源自畲語的「本地話」溝通。 北港村現有居民約400多人,是西貢區內大村之一,村民分姓駱、鄭、李、梁、劉等,以駱姓最多。

西貢北港新村

西貢區的白沙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9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4,453人。 主要街道包括西貢公路(白沙灣段)、西貢南圍、西貢北港、西貢窩美、西貢鹿尾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匡湖居,蠔涌新村,南圍,御花園,溱喬。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42,250,年齡中位數為 41.3歲。

西貢北港新村: 西貢北港新村 鄰近生活配套佳

雖然西貢北在行政上隸屬於大埔區,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一般民眾不會把西貢北視作大埔區的地方,反而會誤認為是西貢區的一部分,尤其是連接黃石碼頭、海下灣和附近島嶼的公共交通更只有直接或間接連接西貢市中心一途,相反來往馬料水碼頭的直航船班班次相對較疏,每天僅2至3班。 西貢北是指香港西貢半島北面部分以及附近島嶼,特別之處是它在香港十八區地區行政上,不屬於陸地相連的西貢區或沙田區,而是屬於隔海相望的大埔區;所以是大埔區的外飛地。 地方包括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十四鄉、泥涌等,以及西貢半島以北的離島群,即塔門、赤洲和東平洲等。 而沿西沙路一帶的地點(包括十四鄉、泥涌),坊間亦有以西沙去概括這一部分。

她笑說,她只要走在鹿港街上,還沒開口自我介紹,許多人一看到她的臉,就知道她是誰的女兒,因為,大家都說「你們父女倆,根本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在村前建有水務署北港濾水廠,於1989年開始運作,第二期擴建工程於1992年完工,日產量80萬立方米,是香港第二大濾水廠[1]。 而村前有三棵風水古樹,樹下建有大王爺神壇,保障合村平安。

西貢北港新村: 加息周期將見頂 買家入市信心增 西貢御花園單號屋 同區租客1490萬元承接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公佈新界各村的原居民、居民選民數字,但西貢墟內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仍有舉辦原居民村代表選舉去估計,西貢墟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居住。 但是香港水上人並未納入新界原居民的法律定義之中,故此難以準確估計西貢墟有多少人口及其祖先,於1898年之前已經居住西貢一帶。 西貢北港新村2023 再者西貢一帶漁農業式微,據稱西貢一帶的村民部分已於1960年代到如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地出國謀生[20]。 然而基於來往香港市區的交通因道路發展而變得方便,吸引不少外來人口遷入,當中不少為外籍人士[21](非華裔人士)。

西貢北港新村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近年,西貢市陸陸續續進駐了許多特色小店及精品小食,集中在西貢海濱公園、舊墟、宜春街及市場街一帶,漸漸發展出一個充滿歐陸風情的悠閒文化。 茅坪北港古徑全長約1.5公里,沿山澗小溪而走,以單行並偶以雙行排列,歷史可能超過百年以上,其終點從北港,中段途經已廢棄之茅坪古村落,可直達馬鞍山梅子林,是昔日村民往來墟鎮的主要通道捷徑,該古道現改名為梅子林北港古徑[2]。 西貢北港新村2023 說起鹿港玉珍齋,不只是鹿港老店,也是台灣的糕餅名店,身為玉珍齋第6代長女的黃晴晴,從小就要在自家幫忙,尤其黃晴晴的五官,就跟父親黃一彬非常神似。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村屋 Pak Kong Village House

故此以西貢墟與對面海兩社區所組成的西貢市中心選區,可以用來估算西貢市的人口。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19],西貢市中心選區人口9,623人,是整個西貢區議會所有選區之中,人口最少的一個選區。 西貢市作為中文地名較少人使用;現代中文「市」多指城市,較少指《康熙字典》所指的市集。 而英文名Sai Kung Town,意譯應為西貢鎮,但西貢墟並未視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西貢北港新村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西貢市中心選區的9,623人之中,有191人報稱為白人(約2%西貢市中心人口;比全港平均值略高),而菲律賓人、印尼人則各有207及279人,雖然後兩者未知有多少為外籍家庭傭工。 而華人(統計不分籍貫)則佔90%或 8,698人[19],比全港平均值92%略低[22]。 西貢北港新村 由於西貢半島大部分地方未開發,是香港的「後花園」;而西貢市位於市區和西貢半島之間,交通便利,故此成為遊客往返西貢半島等郊野地方的重要中途站,因此食肆商店林立,每逢假日遊人如鯽。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村屋的交通站點

例如新界環迴公路系統、西貢公路的建立,令到西貢墟來往香港市區大大方便。 而在二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據稱西貢墟亦曾受惠,曾經成為走私熱點之一[8][10]。 為興建萬宜水庫、設立火石洲、牛尾海操炮區等等,殖民地政府更搬遷水陸居民到西貢墟、對面海、白沙灣一帶居住,例如萬宜灣新村[8][11]、沙咀新村[8][12]、官門漁村、萬宜漁村[8]、滘西新村[13]等等,使西貢墟發展為西貢的市中心,直至近年才被將軍澳新市鎮所取代。

因為經濟發展,西貢墟亦逐漸跟隨漁民轉型,發展成一個進食海鮮的勝地[8],供西貢本地及非本地居民享用。 今日西貢公眾碼頭沿街都是這些擺賣海鮮的攤檔,並且有一些海鮮菜館。 而周遭的海域亦設有養魚排,例如政府指定的麻南笏、雞籠灣、滘西、大頭洲、吊杉灣、糧船灣魚類養殖區,提供海鮮予西貢墟及其他香港魚市場。 現時仍有漁民於牛尾洲一帶潛水捕捉海膽,以供開設於西貢墟的自家海鮮菜館出售[18]。 碼頭旁的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巴士總站、專線小巴總站、市區及新界的士站,方便前往各區。 乘客亦可在鄰近的西貢公眾碼頭或賽馬會碼頭轉乘其他渡輪往返西貢東郊野公園一帶或區內各離島。

西貢北港新村: 北港坳 位置地圖

而原新界理民府之一的西貢民政事務處(中文名曾名為西貢理民府,現屬民政事務總署,但英文名Sai Kung District Office不變),曾位於西貢墟內的親民街34號西貢政府合署[14],但現已搬到位於將軍澳坑口的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 而前述安置居民的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8],以及將軍澳新市鎮,不少土地均是填海造地而來,大大影響西貢墟、將軍澳、坑口等地的地貌。 而政府亦繼續為該批鄉村舉行鄉郊代表選舉(或稱村代表/村長選舉)。 北港新村位於西貢北港路,連接西貢公路,鄰近白沙灣步行約 5 西貢北港新村2023 西貢北港新村2023 分鐘直達大路,該段提供一條專線小巴到達 「西貢市中心」已車代步數分鐘可到達西貢市中心,可應付日常生活需要,出市區到將軍澳或東九龍也非常方便。

西貢北港新村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