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酒精濕紙巾9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酒精濕紙巾

結果發現,針對殺菌最重要的成分──酒精,有12款產品酒精濃度都沒達到70%,有9件的濃度更在50%以下,恐沒法達到完全殺菌效果。 2.若沒有洗手設備,改以酒精濕巾等抗菌產品代替時,在購買此類產品應該注意其有效性。 此類產品若酒精含量未達 酒精濕紙巾 70〜78%,效果恐打折;另外添加抗(抑)菌劑的產品,要留意成分的安全。 消基會表示,觀察目前市面上抗菌產品,很多都標榜含酒精,但其實很多產品的酒精含量根本不到 75%,無法有消毒殺菌功能,建議本會應進行調查。

❹含酒精濕紙巾的酒精含量超過50%,碰觸火源可能發生燃燒,使用酒精含量高的產品,務必注意遠離火源。 ❺使用後拋棄時,最好等酒精揮發乾燥後再丟棄,尤其公共場所的垃圾桶,若被誤丟煙蒂等,可能引起災害。 消基會說明,氯化本索寧則用於當作抗菌劑,本次測試1件樣品氯化本索寧含量超過「化粧品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規定的0.1%,為編號17號「80抽酒精濕紙巾」。

酒精濕紙巾: 酒精濕紙巾注意事項

消基會提到,濕巾為有利保存,產品中可能添加「防腐劑」,參考國家標準CNS 8157「濕巾」衛生標準,防腐劑應符合衛福部「化粧品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的規定,本次樣品測到2種防腐劑,為苯氧乙醇及氯化本索寧。 酒精濕紙巾2023 苯氧乙醇可以分解成酚類的防腐劑,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曾對一種塗抹在女性胸部作為避免乾燥的保養產品提出警告,若女性使用後對嬰兒進行哺乳,造成嬰兒食入,會對嬰兒造成健康上的風險。 酒精濕紙巾2023 消基會在各大通路抽檢17件「含酒精」濕巾發現,酒精濃度標示及是否達殺菌標準存疑外,「抗菌濕巾」品牌眾多,成分也不單純只有酒精,一般還會再添加其他物質. 消委會表示,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濕紙巾,有機會令雙手流失皮膚上的皮脂及水分,令手部皮膚乾燥,或出現痕癢、敏感等情況。 酒精濕紙巾2023 季銨化合物主要是抑制細菌和真菌生長,引致皮膚敏感較低,皮膚敏感人士可選用。

酒精濕紙巾

消基會表示, 17件樣品,每張(抽)單價0.8~5元,價格最高者為編號2號「優生酒精濕巾」及4號「奈森克林75%酒精濕巾單片包-60片」;價格最低為編號5號「最划算酒精濕巾」。 17件中1件樣品未標示注意事項,為編號17號「80抽酒精濕紙巾」,不符合第10條規定與衛生安全有關,應標示其用途、使用與保存方法及其他應注意事項,其餘16件均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但編號10、12〜16的6件樣品的品名有「抗菌」,易使消費者誤認該商品具有特定效用。 酒精濕紙巾2023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使用消毒濕紙巾清潔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之一,不過未必每款酒精濕紙巾都具有殺菌效能。 台灣消基會日前檢測17款酒精消毒濕紙巾,發現超過7成酒精濃度不足,甚至有9款酒精濃度低於50%,沒法達到殺菌效果。 酒精濕紙巾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指出,目前市面上抗菌產品,很多都標榜含酒精,因應疫情需求,業者也設計多種攜帶方便的產品,70%~78%酒精含量,才具99%殺菌功效;但根據抽查結果顯示,市售酒精濕紙巾的酒精含量多數未達70%,無法有消毒殺菌功能,防疫效果大打折扣。 台灣消基會表示接獲消費者投訴,質疑市售酒精濕紙巾的酒精濃度及是否達殺菌標準,於是隨機抽檢17款酒精消毒濕紙巾。

酒精濕紙巾: 消基會抽檢17件市售「含酒精濕巾」 僅5件濃度達70%、2件有抗菌劑

若濕紙巾會釋放甲醛並接觸到皮膚後,或有機會刺激皮膚、眼睛及引起炎症等問題。 而現時按歐盟《化妝品條例》的訂明,若產品會釋出超過0.001%的游離甲醛,必須於包裝上標示「釋出甲醛」(releases formaldehyde)的警告字句。 凌永健指出,若是參考新加坡標準來看,此次抽查的5件酒精濕紙巾含有70%以上乙醇的產品,為有效用於表面消毒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 消基會2020年10月間,於大賣場、生活用品店、連鎖藥妝店及電商平台,購入17件含酒精濕紙巾樣品進行分析,結果發現,5件酒精含量有達到70%,3件酒精含量介於60~69%,其餘9件酒精含量為50%以下。 消基會表示,本次調查 17 件含酒精濕巾產品,都沒有衛福部任何登錄紀錄,不屬於藥用、化粧品,相關的功用、能力,目前 CNS 8157「濕巾」中並沒有涵蓋到這些物質的標準可供參考。 酒精濕紙巾 消基會則考鄰近國家新加坡 2020 年 2 月 4 日就已頒布的相關指導方針,列出能抗菌的 10 種有效成分,針對相關產品做測試。

消基會表示,本次含酒精濕巾樣品為 2020 年 10 月間,於大賣場、生活用品店、連鎖藥妝店及電商平台購買,共計 17 件樣品。 「苯氧乙醇」可分解成酚類(phenol)的防腐劑,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曾對一種塗抹在女性胸部作為避免乾燥的保養產品提出警告,若女性使用後對嬰兒進行哺乳,造成嬰兒食入,會對嬰兒造成健康上的風險。 參考國家標準 CNS 8157「濕巾」衛生標準,防腐劑應符合衛福部《化粧品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的規定,本次樣品測到 2 種防腐劑,為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及氯化本索寧(benzethonium chloride)。 台灣疫情持續升溫,不少人除了搶購民生物資之外,也會囤積相關防疫用品,像是酒精、消毒用品等,但現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發現,市面上的「酒精濕巾」濃度不一定達到抗病毒的標準,甚至其中還會有疑似致癌物,可能會傷害小朋友的健康。 凌永健說明,消毒指去除大多數致病生物,滅菌是指殺死或清除所有生物,例如將水燒開可以殺死其中細菌;而抗菌或抑菌則是指能殺死或干擾細菌繁殖及生長的任何化學物質,如將食物放在冰箱可以抑制細菌生長。

酒精濕紙巾: 商品分類

目前國內主管機關尚未提供消費者,任何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殺菌消毒產品的資訊。 酒精濕紙巾 凌永健建議,可以參考鄰近國家新加坡早於2020年2月4日就已頒布的相關指導方針「用於COVID-19病毒表面消毒的家用產品和活性成分的臨時清單」中,有效成分目前共計列出有10種,其中乙醇有效含量為70%。 至於測試 17 件樣品的乙醇含量後,其中只有 5 件含量有達到 70%,分別為 1~4 號,以及 14 號的產品,而這 5 件產品並沒有測出防腐劑超標,或是疑似致癌物,是可以使用的酒精濕巾。 建議家長先清潔雙手,並用紗布或純棉花加溫水清潔,減少嬰兒接觸化學物的機會。 同樣,為嬰兒清潔牙齒時盡量以冷開水沾濕棉花球、紗布或小紗布,在嬰幼兒牙齦上輕抺便可。

酒精濕紙巾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指引,酒精濃度介乎60%至80%的酒精溶液最能有效消毒,濃度太高會適得其反。 消委會早前檢視了本港市面有售的37款消毒搓手液和濕巾,發現市面上的消毒搓手液和濕巾樣本中,產品標示用語及成分的方式不統一,消費者難以比較。 3.使用前要詳閱使用說明,部分產品建議使用在用品上(例如含異丙醇的產品),不要使用在皮膚擦拭。 成分含酒精 的產品,過度使用在皮膚上可能會造成皮膚乾燥,皮膚過敏的消費者應謹慎使用。 出門在外,可以使用酒精濕紙巾幫助清潔,但要落實防疫,還是要勤洗手、多消毒,酒精濕紙巾無法完全替代洗手和酒精消毒的作用,使用時也要注意6大習慣,兼顧安全與防疫。

酒精濕紙巾: 酒精濕紙巾

消基會指出,參考查詢本次測試到的2種抗菌劑成分,並未包含在新加坡的「用於COVID-19病毒表面消毒的家用產品和活性成分的臨時清單」中的有效成分,這2種成分其有效含量、使用有效接觸時間及用途,無法評價,有待主管機關認定。 消基會最後強調,本次調查17件含酒精濕巾產品,均無衛福部任何登錄紀錄,不屬於藥用,亦不屬於化粧品,標示調查為依據《商品標示法》進行,樣品中16件是完全符合規定,1件則未標示注意事項。 ❶若沒有洗手設備,改以酒精濕紙巾等抗菌產品代替時,若酒精含量未達70~78%,效果恐打折;另外添加抗菌、或是抑菌劑的產品,要留意成分的安全。 ❷使用前要詳閱使用說明,部分產品建議使用在用品上,例如含異丙醇的產品,不要使用在皮膚擦拭。 成分含酒精的產品,過度使用在皮膚上可能會造成皮膚乾燥,皮膚過敏的消費者應謹慎使用。 酒精濕紙巾 ❸含酒精濕紙巾產品未使用完要封口完整,並放置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發生危險。

酒精濕紙巾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