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衛奕信徑第七段10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衛奕信徑第七段

全程10.2公里,步行所需時間約4小時。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由於第八段被大埔市區分割成兩段,終點在數百米高的山頂上,故一般遊人不會選擇單獨步行完整的第八段。 前半段的遊客多數是從鉛礦凹下山抵達碗窰後沿碗窰路和達運路直接往運頭塘而不繞經半春園;而後半段大部份遊客爲了登上九龍坑山及八仙嶺而從太和邨開始步行第八段的後半段並連走第九段。 至於碗窰至太和邨的一段則因爲缺乏特別的景觀而少人步行。 第八段由元墩下開始,途經新屋家、上碗窰、下碗窰和半春園到大埔市區,渡過林村河後經太和邨和帝欣苑後離開大埔。

衛奕信徑第七段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衛奕信徑第七段 Tim Sir 的努力!

衛奕信徑第七段: 衛奕信徑第八段標距柱:W088 - W105

景色方面,衛奕信徑二段渣甸山至小馬山沿途亦可俯瞰到大潭水塘及有石礦場等景色,渣甸山和小馬山山頂都有開揚的維港景色,風景不錯。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路線大致由香港島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轉接至隔海的藍田後,再北上至南涌畢,沿途共經過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的第七段,由城門水塘的燒烤場出發。

衛奕信徑第七段

傍八仙嶺郊野公園指示牌的小徑下行,接馬路續走,不久會見到遠處的鶴藪水塘。 在桔仔山坳沿流水響郊遊徑離開,再乘52B小巴到粉嶺火車站。 在大埔頭有清楚指示上九龍坑山的石級,遊人走在此段千萬別心急,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力選擇前進的步速。 這段路到山頂共有4個由政府興建的涼亭,可以此作為目標,每到達一個亭便稍作休息,欣賞吐露港以及大埔一帶的景致,到達第一個亭時,可以俯瞰整個康樂園範圍。 在第二個亭和第三個亭中間,在一個名為「傻人樂園」的地方,是一些晨運人士開闢的園地。 接着是一處設施極佳的休憩地點,即第三個亭,在此上行不久,便抵山崗上的第四個亭。

衛奕信徑第七段: 衛奕信徑第5段

第九段由九龍坑山開始,進入八仙嶺郊野公園,途經鶴藪水塘、屏風山、黃嶺、犁壁山和八仙嶺八個主峰,並以仙姑峰作為終點。 第五段由沙田坳出發,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沿雞胸山山腰往沙田方向下行至九龍水塘引水道,並沿九龍山健身徑到達九龍水塘側的大埔公路為止。 第二段由陽明山莊出發,經過渣甸山,再經畢拿山的石礦場、小馬山後下抵金督馳馬徑。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之後往北落山,沿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到康怡花園和康景花園之間的水塘公園,再步行往太古站。 衛奕信徑第七段會先繞城門水塘而行,之後上山往鉛礦坳,再落山往大埔元墩下,路程有上有落,而且有城門水塘風光,是一條頗為平均的路線。 衛奕信徑第五段的起點是位於獅子山及慈雲山之間的沙田坳。

衛奕信徑第七段

過了東邊主壩後,便得離開馬路,拾級而上,登上約533米高的針山,景觀漸變開揚,沙田及城門水塘漸可見到,然斜度頗大,走起來很是費力。 由下山至引水道一段的景觀受阻,但只要細心留意,沿途也有多種植物可供觀賞,如梔子、耳果相思、紅背山麻桿、金銀花、木荷、粉葉羊蹄甲、白花燈籠和百花鬼針草等;後段的視野一度轉寬,可望見大圍市區。 衛奕信徑第七段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最後隨著引水道走至九龍水塘旁的大埔公路,完成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的路線由南往北,與連接東西的麥理浩徑恰似一個十字劃分港九。 沿途走經市區、鄉郊、水塘與高山,景觀多樣。

衛奕信徑第七段: 衛奕信徑第10段

繼續沿山脊前行,會看見寫住「玉秀峰」的路邊石,向前遠望便是發射站,亦是九龍坑山頂。 到達元墩下後,時間許可的話,還可以考慮多步行一小段第八段,途中經過半春園和敬羅家塾,並以大埔頭為終點。 從第七段終點經碗窰到大埔頭,共5公里,約需2小時,除了碗窰到半春園一段有少許上山路段外,其餘都是平坦的小徑。

  • 至於碗窰至太和邨的一段則因爲缺乏特別的景觀而少人步行。
  • 此時右方豁然開朗,大埔及九龍坑山盡皆入目。
  • 徐徐上走,在支路續左走(右方可前往城門標本林)。
  • 衛奕信徑於1996年正式啟用,它的名字是為紀念一位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港督-衛奕信爵士而起的。
  • 如有興趣一探此石,也可在稍後左方的一道支徑上攀。

這處較為開揚,回身可見遠處的船灣淡水湖。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從公廁側的山徑下降,踏著石塊,在林蔭下行走;稍後視野漸廣,間中可窺見左方的大帽山及右方的草山,以及遠方的九龍坑山。 隨行路段轉為水泥級,很快便可下達馬路。

衛奕信徑第七段: 第一段

衛奕信徑第一段,由赤柱峽道走至大潭水塘道(近黃泥涌水塘),沿途可欣賞到赤柱半島、俯瞰大潭水塘,風景相當不錯。 難度方面,路線要垮越孖崗山及紫羅蘭山兩大座高山,有一定上坡落坡,初手要留意體力。 沿途設有數個涼亭,也能下瞰康樂園以及大刀屻。 沿脊走過幾個山丘後,最後接山徑登上衛奕信徑第八段的終點─ ─九龍坑山。 衛奕信徑第七段前段的城門水塘塘畔徑路徑平緩,在林蔭下的山徑輕鬆好走,途中輕嘗白千層倒影及水塘的姿采。

景色方面,衛奕信徑第八段會經過碗窰及大埔頭一帶的古蹟,而九龍坑山上山時沿途都有開揚的大埔風景,但衛奕信徑下山路視線會被樹林遮擋,景色較遜。 嚴格來說,第九段途徑的山徑在香港衆多山徑中不算崎嶇難行,但由於第九段起點和終點設於海拔數百米以上的山頂,換句話說不論此段開始前還是結束後,遊人都需要額外多走一段山路。 除此以外,本段翻越新界東北部多座山嶺的山脊線,其中包括有八個山峰的八仙嶺,上落坡度極大。 這些因素都使第九段成爲衛奕信徑中最消耗體力的一段,對遊人具有較大挑戰性。 難度:★★★★☆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5小時衛奕信徑第九段涵蓋了大部份傳統的八仙嶺行山路線,只是起點變成由九龍坑山山頂出發。 難度方面,衛奕信徑第八段難在要一口氣由海平線登上陡峭的九龍坑山,而衛奕信徑第九段的八仙嶺雖然沒有九龍坑山的急促上山,但整體距離及上落坡會更多,難度比九龍坑山會略略提高。

衛奕信徑第七段: 衛奕信徑七段|城門水塘主壩行到大埔元墩下 巧遇牛牛兼賞白千層

衛徑第七段從城門水塘主壩出發,繞水塘而行,並在大城石澗分岔口,上行經過城門標本林後,到鉛鑛坳下元墩下終點。 全程都是十分平坦易走的路線,初段在樹蔭下暢遊欣賞城門如鏡子平滑寧靜的水塘,途經半閒亭,有機會一睹水浸白千層的美景;後段走在柏油路上,可欣賞標門林中不同的植被狀況。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衛奕信徑第七段2023 交通資料起點:於荃灣兆和街乘搭專線小巴82號,在城門水塘總站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便到達起點。 終點:下走至新屋家,乘搭專線小巴23K號或23S號至港鐵大埔墟站。

差不多完成了山路的三分之二,到達一個小丘,從那處看針山(上圖),雖覺得它不及蚺蛇尖「尖」,但它也算得上是個尖山,見到前路還要「筆直」地伸到山頂,只好努力加油,烏龜再跑。 路線後段獮猴聯群結隊,部分警覺性甚高,須多小心。 隨石級下降,走過涼亭,很快便會到達獅子山北麓的引水道。 如有興趣一探此石,也可在稍後左方的一道支徑上攀。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