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膝蓋內側穴道15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雲端中醫某會員T先生就曾經分享,他從來不作劇烈運動,嚴格說起來每天只有一般正常走路。 年紀約36歲的他,只要熬夜幾天之後,膝蓋內側就會自然出現疼痛,連坐著不動都會痛,讓他感到很納悶。 如果一個人出現膝蓋內側痛之後,還每天拼命三郎不休息、經常熬夜壓力大,那幾乎是無法根治的。 現代醫學統計,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75%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隨著年齡而增加愈來愈明顯,70歲以上的老人更超過90%,女性較男性患者略多,於更年期後發病機率高。 所謂「腳為人之本」,這六條腳部經絡就代表人體的根本,因此膝蓋痛表面上是只有膝蓋的疼痛,事實上是直接反應出整個體內根本經絡氣血已經出現了問題。

現代醫學治療膝蓋痛,除了服用消炎止痛藥之外,還可能會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物質,嚴重時需要進行手術。 配合服用一些健康食品(葡萄糖胺),結合復健與改善生活習慣、減重...等等,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方法。 複雜的疼痛,膝蓋的痛有主要區分為前側、外側、內側與後側,這裡討論的是「膝蓋內側」的痛,也是膝蓋痛最常見的位置。 2022年春節時,有一位網友持續寫信來詢問膝蓋內側痛,因為他痛到無法蹲下,四處看醫生效果也不好。 事實上,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適合形容膝蓋內側痛。 這可不是只有拍打膝蓋附近,大腿、小腿也都要拍打,相關的對應穴道也都要按摩(可參考下方穴道建議),至少可以延緩惡化。

膝蓋內側穴道: 相關的9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有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肝經、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胃經、大腸經)實證,體內火熱且肝脾不調,胸部氣血循環不佳現象產生。 平時只要晚睡或過度勞累,長期疲勞累積時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是「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發展極致的狀態。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有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有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 因為在膝蓋內側下方有三條肌肉:「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附著在一處,形狀很像鵝掌,所以被稱為「鵝掌肌腱」。
  • 由於現代醫學看不到經絡,也不知道什麼叫做氣脈,所以一定要等經絡出現經筋病變了,也就是看得到的肌肉、骨骼的異常,從經絡氣血的角度看來就已經發展到末期階段了。
  • 2020年7月底時,台灣地區又熱又濕,某會員B先生大約38歲,開始出現膝蓋內側疼痛現象,透過使用個人版經絡檢測之後,出現下面的經絡圖,是夏天出現的典型現象。
  • 年紀約36歲的他,只要熬夜幾天之後,膝蓋內側就會自然出現疼痛,連坐著不動都會痛,讓他感到很納悶。

鐵三角經絡型態,最容易出現膝蓋內側痛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出,這些異常經絡除了膀胱經之外,全部通往膝蓋內側,這種經絡型態最容易在中老年人身上穩定出現,尤其是中年婦女、肥胖者最明顯,完全與退化性關節炎族群重疊。 由於夏天是最容易出現鐵三角經絡型態的季節,因此夏天有一定的機率會出現膝蓋內側痛。 2020年7月底時,台灣地區又熱又濕,某會員B先生大約38歲,開始出現膝蓋內側疼痛現象,透過使用個人版經絡檢測之後,出現下面的經絡圖,是夏天出現的典型現象。 如果有一個人運動不多,也沒有外傷,隨著年紀增長自然出現,或是不明原因自然出現的膝蓋內側痛,那就很適合從中醫的經絡理論的角度來理解,提供一條新思路。

膝蓋內側穴道: 膝蓋內側痛原因?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由於現代醫學看不到經絡,也不知道什麼叫做氣脈,所以一定要等經絡出現經筋病變了,也就是看得到的肌肉、骨骼的異常,從經絡氣血的角度看來就已經發展到末期階段了。 最常見膝蓋內側痛的就是「退化性的關節炎」,常出現在老人、停經後的婦女及體重過重者。 因為膝關節在長時間的受力下,關節軟骨退化磨損,甚至形成骨刺、變形或失去彈性,進而產生關節疼痛。 膝蓋內側穴道2023 現代醫學認為膝蓋內側的疼痛的原因很多,例如:膝蓋內側退化性關節炎、鵝掌滑囊炎,內側副韌帶扭傷,及內側半月軟骨破裂,脛骨平臺的骨折、肌肉無力、軟骨退化...等等原因所引發。

膝蓋內側穴道

因為在膝蓋內側下方有三條肌肉:「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附著在一處,形狀很像鵝掌,所以被稱為「鵝掌肌腱」。

膝蓋內側穴道: 膝蓋內側痛原因?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全身經絡出現「上實下虛」現象,此種經絡現象經常是「陽虛經絡型態」,加上「鐵三角經絡型態」所綜合組成,請立即提升腳步經絡能量,以改變此經絡現象。 既然通往膝蓋內側,主要就是肝經、脾經與腎經,膝蓋內側痛一定與這三條經絡脫離不了關係(見下圖)。 膝蓋內側穴道2023 如果可以從一些健脾胃、養肝、去濕、補腎的中藥或食物調養,活化體內的氣血能量,那膝蓋內側痛至少不會惡化,甚至逐步改善至根本上痊癒,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了。 有些人由於體內臟腑氣血不協調,不論怎麼拍打、拔罐、刮痧、放血...等等都無法根治膝蓋內側痛,這就要從根源去服用一些補益的中藥或食物。

膝蓋內側穴道

隨著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膝蓋內側痛通常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有超過70%的人也會出現鵝掌滑囊炎,這是難以分開的。 每次這種狀況出現時,他就會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95%以上就會出現鐵三角,屢試不爽。 膝蓋內側穴道2023 膝蓋內側穴道 因此,他觀察了很多次,這種膝蓋內側痛完全不需要治療,只要睡飽一點之後自然會消失。

膝蓋內側穴道: 相關的9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同時伴隨肝經、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胃經、大腸經)實證,體內火熱且肝脾不調,胸部鬱熱氣血循環不佳現象。 平時只要晚睡或過度勞累,長期疲勞累積時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是「鐵三角經絡型態」的一種變化型。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40%-50%的人就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有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伴隨腎經虛證,是「鐵三角經絡型態」中出現最典型的變化型態,可視為肝、脾、腎不調的一種經絡型態。

基於此,退化性關節炎與膝蓋內側痛完全是可以被預防的,只是時間多到大家根本不在乎。 膝蓋內側穴道2023 膝蓋內側穴道2023 隨著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膝蓋內側痛 膝蓋內側穴道2023 通常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有超過70%的人也會出現鵝掌滑囊炎,這是難以分開的。 凡是需要久坐、盤坐、久蹲、跪坐或翹腳的人,需要膝蓋內側移動的運動者,或是長跑、游泳選手都很有機會出現膝蓋內側痛。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