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鼻咽腫瘤切片9大優勢2023!內含鼻咽腫瘤切片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鼻咽腫瘤切片

鼻咽癌則是指源自於鼻咽部覆蓋粘膜的上皮細胞癌。 4.內分泌說:鼻腔血管瘤可於懷孕期突然出現或增大,產後又縮小,且常出現於妊娠後期,可能與當時血循環障礙或內分泌活動有關。 鼻咽腫瘤切片2023 2.慢性炎症說:如出血性息肉,可發生於肉芽組織的血管變性,亦有人以為上頜竇海綿狀血管瘤系息肉扭轉、靜脈瘀滯等營養障礙所致。 鼻咽腫瘤切片 鼻咽腫瘤切片2023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鼻咽癌在微觀主要分為三類,角化性癌(keratinizing型),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型)及未分化型。 茅根蘆根茶:用鮮茅根與鮮蘆根各六錢,煎湯代茶飲。

鼻咽腫瘤切片

此外,我們也發現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預後好,年紀輕者(小於40歲)比年紀大者(大於60歲)預後好。 其他如EB病毒血漿中DNA (去氧核糖核酸)濃度,是否有遠隔轉移,是否有復發以及病患之一般身心健康狀況等,也會有相關。 鼻咽切片通常採用局部麻醉方式,經由鼻部夾下懷疑的組織送病理檢查,如腫瘤很小或位置特殊時,最好在鼻咽內視鏡監視下操作,必要時需要重複切片才能得到診斷。 鼻咽切片是診斷鼻咽癌必要之檢查,通常不太疼痛或出血,也不會造成癌細胞擴散或轉移。 鼻咽癌在中國大陸長江以南沿海各省有較高的發生率,台灣居民的祖先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因此台灣也是發生鼻咽癌的高危險區。 根據我國2011年至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好發年齡群趨勢穩定約為50歲左右。

鼻咽腫瘤切片: 症狀

耳部症狀則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影響。 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對於經過治療後的鼻咽癌病患的療效評估,除了臨床上及實驗室各項檢查外,影像的追蹤檢查也是重要的步驟。 鼻咽腫瘤切片2023 這些追蹤檢查除評估治療效果之外,也可偵測是否有腫瘤復發或遠端轉移。 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都有相當不錯的敏感性,而因為鼻咽癌手術不易且鼻咽癌容易有淋巴結轉移,所以手術並非治療的首選,通常手術用在診斷、放射線治療之後遺症、合併症之處理以及鼻咽癌復發之治療選項等。 初診斷為鼻咽癌之病患通常採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來治療鼻咽癌。

鼻咽腫瘤切片

在特殊情況下,較局部的病灶可考慮接受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 鼻咽癌是華人特別容易罹患的癌症,和種族遺傳因子有不可忽視的關係性,而它容易發生在40歲至50歲之壯年期,易對家庭造成沈重的負擔。 除了少數病人在開始治療時就已有遠隔轉移,其病情較難控制之外,鼻咽癌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甚至治癒的疾病,治療後還需維持密切的觀察與治療後的照護。 鼻咽腫瘤切片2023 本院以仔細的檢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並且提供與國際標準相同的療程與追蹤,同時注重身心靈的變化與需求,以求給予患者最好的照護。 一般而言鼻咽癌的預後不錯,其中臨床分期是影響鼻咽癌預後的最重要因子,早期病人預後較好,晚期病人則較差。

鼻咽腫瘤切片: 分期

近年來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檢查的流行,可以幫助鼻咽癌病人遠隔轉移的正確診斷。 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種發生於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 在世界的某些地區,例如東南亞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過去認為主要是膳食的影響,目前傾向為遺傳基因為主要的影響因素。

因此,當鼻咽癌腫瘤侵犯耳咽管時,就會產生耳塞、耳鳴、中耳積液、聽力障礙等症狀。 鼻咽腫瘤切片2023 (二)鼻咽部炎症:常見粘膜粗糙,分泌物多,可見表面高低不平,多數濾泡增殖為0.2~0.3厘米大小的結節,呈紫紅色,有時橙黃色,常伴鼻腔粘膜炎、喉炎、副鼻竇炎及咽後壁淋巴組織增殖呈小結節狀。 配合適當的治療,非keratinizing型和未分化型鼻咽癌,五年存活率約65 %。

鼻咽腫瘤切片: 臨床症狀

(七)鼻咽壞死性肉芽腫:其特徵為鼻咽頂部中央有肉芽狀壞死邊界清,具有特別臭味臨床過程與鼻咽未分化癌相似。

依據我國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該年初次診斷鼻咽癌的個案計有1560人,佔當年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29%。 發生率的排名為於男性的第14位,女性20位。 發生年齡中位數男性為52歲,女性亦為52歲。 鼻咽癌的致癌原因比較有關係而較常被提及的有種族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EB病毒感染三種,其中在種族遺傳因素方面,華人的鼻咽癌被公認發生率最高,縱使是移居國外的第二代,仍比當地人發生機率高,更讓我們不能不小心。 而臨床上也發現鼻咽癌頗有家族集簇性,鼻咽癌患者第一等親之內罹患鼻咽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0倍,除了遺傳因素造成這種家族集簇性之外,親屬間具共同的環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鼻咽腫瘤切片: 表一 鼻咽癌的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與鼻竇、顱腔相隔,當鼻咽癌腫瘤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顱腔時,便會造成頭痛現象,此種頭痛通常是單側性。 腫瘤復發的病人約有 80%是在兩年內發生,此後逐年遞減,超過五年以後,疾病復發的機會低於5%。 所以,前兩年追蹤回診應該較為密集,一般建議一到三個月回診一次。 由於放射治療之範圍常包括唾液腺,所以治療後唾液 (口水) 之分泌減少,口乾是無法避免之副作用。 口乾會增加蛀牙之發生,彼時牙齒治療效果不好,難度增加,因此放射治療前宜會診牙科醫師,有些病人甚至需要拔牙,才能達到口腔衛生保健之要求,這方面有賴牙科醫師提供專業之診療服務。 耳部症狀主要是因為耳咽管功能受損所產生,耳咽管具有平衡中耳腔壓力的功能,比如登山或搭飛機時會有耳部悶塞的感覺,經由吞口水、打哈欠等動作來打開耳咽管平衡中耳腔壓力,便會讓我們有豁然開朗的感受。

  • 耳部症狀則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影響。
  • 較常被提及的為含硝化物的醃漬鹹魚,以及較常耳聞的菸、酒、檳榔等,在鼻咽癌的致癌因子方面,則不若肺癌、口腔癌顯著。
  • 除了呈現鼻咽癌在鼻咽處的腫瘤大小外,CT及MRI可幫助確認腫瘤的擴散情況,如鼻腔、鼻竇、鼻咽旁、顳下窩、頸動脈鞘、脊椎及脊椎周圍肌肉群、口咽、顱底及顱內等。
  • 除了少數病人在治療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其病情較難控制之外,它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及治癒的癌症。
  • 治療主賴放射治療,初期 (第一、二期) 單用放射治療之結果就很好,但末期 (第三、四期) 或復發之病人可能需要併用化學及手術治療(Q&A)。
  • (三)鼻咽良性腫瘤:少見,病程較長,好發於項前部,呈圓形隆起或分葉狀,表面光滑。

通常發生內臟轉移時,一般以化學治療為主,部分的病人於化學治療後可有長期緩解之機會。 較常使用藥物有 5FU、cisplatin、anthracyclines、mitomycin C等。 依臨床狀況及權衡其副作用,如血球降低、粘膜發炎、聽力或腎臟功能的影響等,可給予單一或複方化學治療,複方化學治療之緩解率約為50%。 新的藥物如gemcitabine、paclitaxel,目前仍在臨床試驗中。

鼻咽腫瘤切片: 治療方式

總之,及早發現鼻咽癌復發,施以適當治療,病人較有第二次治癒的機會。 部份晚期鼻咽癌病人,可考慮使用一天兩次或多次之放射治療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可提高放射治療之劑量,並減少神經組織之延遲性傷害。 其局部控制的效果是否優於一天單次之治療,目前亦無定論。 少數的病人在治療後 2至3個月仍可摸到殘餘之頸部腫塊,此時可考慮進一步治療或觀察。

鼻咽腫瘤切片

至於環境因素則種類繁多,不易有共同一致的結論。 較常被提及的為含硝化物的醃漬鹹魚,以及較常耳聞的菸、酒、檳榔等,在鼻咽癌的致癌因子方面,則不若肺癌、口腔癌顯著。 放射線照射是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但與所有癌症治療一樣,仍不免有少數復發的現象。 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再度體外放射治療國內仍然約有 15 ~ 35%的五年存活率,但是第二次的放射治療很可能造成較嚴重的放射線傷害,因此病人需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鼻咽腫瘤切片: 鼻咽癌

因此,有上述症狀之病人,就必須作鼻咽部檢查,以確定是否罹患鼻咽癌。 由於鼻咽部之特殊解剖位置,無法直接目視,需借助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才能檢查。 鼻後鏡檢查是利用壓舌板壓住受檢者舌部,再將一小鏡子放置於口咽部深處,檢查者利用燈光與頭鏡來檢視鼻咽部。 而鼻咽內視鏡是一種特殊的光學儀器,直接由前鼻孔放入,經過鼻腔直接檢視鼻咽部。 鼻咽內視鏡可分為軟式或硬式,前者較舒適,而後者則較方便做鼻咽切片。

  • 因此,臨床上對鼻咽癌的診斷,須依靠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與醫學影像的幫忙。
  • 由於鼻咽癌淋巴轉移出現較早且較頻繁,醫生需仔細觸診檢查鼻咽癌患者的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位置,大小,軟硬程度和數量,並對檢查結果作仔細記錄。
  • 頸部殘留腫塊或復發,則施行頸部廓清術或放射治療。
  • 慢性非特異性淋巴結炎,無論細菌或病毒引起的頸部淋巴結腫大,局部皮膚色澤正常,體溫不高。
  • 其他舌下神經、迷走神經障礙,則會造成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的症狀。
  • 而持續較久的亞急性副作用,如口乾、頸肌肉纖維化及中耳炎等,則時有發生,但不嚴重。

治療主賴放射治療,初期 (第一、二期) 單用放射治療之結果就很好,但末期 (第三、四期) 或復發之病人可能需要併用化學及手術治療(Q&A)。 經正規治療之結果,全部病人五年之治癒率存活率約有60%,鼻咽癌初期症狀病人可高達90%以上,而晚期病人也有50%以上。 鼻咽腫瘤切片 除了少數病人在治療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其病情較難控制之外,它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及治癒的癌症。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