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12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1.生命預後 近200年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生命預後已有很大改善。 1個世紀前病死率為100%,由於診斷和治療技術的改進,目前在歐美及其他工業國傢,本病病死率已下降到5%以下。 生命預後與許多因素有關,如腫瘤的大小和部位,診斷和治療的遲早,治療措施是否合理等。 預後亦與組織學改變有關,一般來說,分化程度好的較分化程度低的預後好;腫瘤限於視網膜者較侵犯脈絡膜、視神經或已有眼外擴散者好。 死因分析,50%的患者死於腫瘤的眼外轉移,50%是由於發生瞭第2惡性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3.房水酶的測定 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房水及血漿的乳酸脫氫酶(LDH)增高,房水與血漿的磷酸異構酶(PGI)亦增高,但是在Coats病晚期,視網膜破壞較廣時,房水和血漿的乳酸脫氫酶及磷酸異構酶亦增高。 分化型:又稱神經上皮型,由方形或低柱狀瘤細胞構成,細胞圍繞中央腔環形排列,稱菊花型(rosette)。 此型分化程度較高,惡性度較低,但對放射線不敏感。 雙和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李岡遠舉肺癌為例,20 年前醫師只有化療可用,病人承受極大副作用仍活不久。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現在每 3 個月,就有 1 個肺癌新藥上市;每 3 ~ 6 個月,就有 1 個新的治療建議版本,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治療指引,1 年可改版 6 次。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癌症標靶的基因檢測,自費數萬元,到底該不該做?

冷凍的溫度宜在-110~-90℃,每個冷凍點每次持續冷凍1min,解凍1min,如此循環重復3次。 腫瘤包括在冷凍形成的冰球內,解凍時銳利的冰晶可破壞腫瘤結構。 有效的治療一般在2~3周後腫瘤消退,脈絡膜萎縮,形成扁平的有色素包圍的瘢痕組織。 (1)光凝治療:光凝治療系將強光源發出的光經光學系統聚焦在視網膜腫瘤區,借光熱(大約75℃)凝結作用截斷進入腫瘤的血管,或直接凝結腫瘤組織表面,以促使腫瘤細胞壞死萎縮。 主要適用於未侵及視盤、黃斑中心凹、脈絡膜及玻璃體的局限性小腫瘤。 常用的是532nm間接激光、1064nm連續波長Nd:YAG間接激光、810nm間接激光、810nm二極管經鞏膜直接激光。

  • 眼底檢查可見腫瘤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不清,呈白色或黃白色的結節,表面有新生血管或出血。
  • 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是一種眼底廣角攝像機RETCAM,可在術中應用。
  • 由於腫瘤生長迅速,血液供應不足,在遠離血管處的瘤組織可大片壞死,而圍繞血管外圍的存活瘤細胞可成珊瑚樣或指套樣排列,稱為假菊花形排列。
  • 在雷射治完後,視網膜原先的腫瘤會呈現結痂,相對地此處的視力就喪失了。
  • 冷凍治療適用於較小的腫瘤,特別是放射和光凝治療較困難的赤道部以前的周邊部腫瘤。
  • 黃斑是視網膜上的小區域,但是許多感光細胞都集中在這裡,所以假使腫瘤直接侵犯黃斑,儘管局部治療成功之後,視力仍可能會有缺損。
  • (1)眼球摘除術:腫瘤充滿眼球,有向視神經、脈絡膜轉移的危險且無保留有用視力希望(RE4~5期),或合並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以眼球摘除為首選治療。

(2)眼壓增高期:眼內腫瘤生長增大,特別是影響脈絡膜和前房時,可導致眼壓升高,引起明顯的頭痛、眼痛、結膜充血、角膜水腫等青光眼癥狀。 增大的腫瘤也可導致眼球後節缺血,引起虹膜新生血管,從而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由於兒童眼球壁彈性較大,在高眼壓作用下,眼球膨大,角膜變大,形成“牛眼”或鞏膜葡萄腫,大角膜,角鞏膜葡萄腫等,所以應與先天性青光眼等鑒別。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簡介

在香港,2009至2012年間,每年新增病例平均為六宗。 黃斑是視網膜上的小區域,但是許多感光細胞都集中在這裡,所以假使腫瘤直接侵犯黃斑,儘管局部治療成功之後,視力仍可能會有缺損。 熒光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即動脈期,腫瘤即顯熒光,靜脈期增強,且可滲入瘤組織內,因熒光消退遲,在診斷上頗有價值。 4.眼底圖像采集 定期對眼底腫瘤進行照相、攝像,有助於診斷及病情判斷,可很好地指導治療。 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是一種眼底廣角攝像機RETCAM,可在術中應用。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目前可以在兩個水平上開展視網膜母細胞瘤的遺傳咨詢。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疾病,一般在15000名新生兒中有1人罹患此病,但該病確實最常見的遺傳性幼兒惡性腫瘤。 在英國,每年大約會有40到50名患者被查出此病。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視網膜母細胞瘤專欄

多種基因突變檢測技術如Southern雜交、SSCP、DGGE等,基因劑量檢測技術如定量PCR,直接DNA測序均可應用。 由於費用、時間的限制臨床上不可能對Rb基因全長180kb的序列進行全部檢測,一般集中在27個外顯子和外顯子附近0~20bp的內含子序列上(共約4kb)。 Rb基因突變類型可是整個基因的缺失,也可小至點突變。 一般可在瘤組織中發現兩個突變(可相同也可不同),如果在外周血白細胞中也存在其中的一個突變則可判斷為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在外周血白細胞中不存在突變則可判斷為非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 對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的親戚可采血檢查是否有相同的Rb基因突變,若有此突變則其本人及子女有90%患病的風險,若無則風險較低。 在用DNA檢查進行遺傳咨詢時要註意嵌合(mosaic)和低外顯率(low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penetrance)現象。

  • 一些細胞突頂端有纖毛伸向中央腔內,其橫切面為9+0型,有的纖毛頂端有球形膨大結構,其內有少量平行排列的膜結構。
  • 早期視網膜小動脈變細,靜脈迂曲擴張,新生血管形成。
  • 也因為如此,腫瘤內部的壓力很大,一碰撞就會出血,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人更是如此,常常看到在玻璃體中腫瘤出血。
  • 在進行治療時,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數量都必須納入考慮範疇。

有光感受器分化成分的瘤細胞呈環形排列,中央為含抗玻璃酸酶的酸性黏多糖腔隙,相鄰的細胞以中間連接方式相連。 瘤細胞為柱狀,核較小,位於遠離中央腔的一端,每個細胞隻有1個核,核內1個核仁。 細胞質較多,主要細胞器為線粒體、微管、粗面內質網及高爾基體。 一些細胞突頂端有纖毛伸向中央腔內,其橫切面為9+0型,有的纖毛頂端有球形膨大結構,其內有少量平行排列的膜結構。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治療

在嬰幼兒眼病中,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對視力和生命有嚴重的威脅和危害。 發生於視網膜核層,具有傢族遺傳傾向,多發生於5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腫瘤的位置會有很大不同,因此腫瘤被觀察的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腫瘤有可能通過使用檢眼鏡進行簡單的簡單檢查,通過對瞳孔進行觀察,就可以被觀察到。

CT掃描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幫助確定結構異常以及鈣的分佈,而超聲波檢查則可以檢查出腫瘤的大小與厚度。 通過骨髓檢查或者腰椎穿刺可以檢查腫瘤是否發生了轉移。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病是由於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的失活引起的。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基因診斷

以下介紹各種治療方式以及可能的適應症給各位讀者參考。 (2)冷凍治療:在化學治療開始前24h進行冷凍治療可以顯著提高玻璃體內化療藥物的濃度。 冷凍治療適用於較小的腫瘤,特別是放射和光凝治療較困難的赤道部以前的周邊部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還有一些病例瘤細胞分化程度更高,已有類似光感受器的結構,惡性程度最低。 瘤細胞簇集似蓮花型(fleurette),又稱感光器分化型,最近稱此型為視網膜細胞瘤(retinocytoma),以別於一般的視網膜母細胞瘤。 在發展中國家具有更高發病率的這一現象尚沒有明確的解釋,有可能與發展中國家低下的經濟地位有關。 可能存在的因素有:孕婦在懷孕期間缺乏葉酸或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等。 在開發中國家具有更高發病率的這一現象尚沒有明確的解釋,有可能與開發中國家低下的經濟地位有關。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診斷

這樣由細胞信號、CKI、CDK和細胞周期素、Rb蛋白傢族、E2F蛋白、細胞周期相關基因共同組成瞭一個將細胞信號逐級傳遞給細胞周期相關基因的調節通路,即Rb通路。 治療方法一般有多種,包括化學療法、冷療、放射療法、激光治療以及眼球摘除等[31],根據不同情況可能會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使用。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近年來,為了尋求眼球摘除術和放射療法的替代療法,相關領域的人也做出了許多工作[32]。 隨癌症分子生物學進步,近幾年已經發展出「多突變位點檢測」自費套餐,對病人來說意義在於能把目前檢查得出來的基因突變全部、或者和特定癌症的相關基因突變都找出來。

以上結構與正常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有相似的特點,因此可以認為視網膜母細胞瘤是起源於視網膜胚胎細胞。 對於視網膜母細胞瘤,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的治療手段[29]。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一般而言治療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儘量避免患兒視力受到進一步損傷以及避免不良反應的傷害。 具體的治療過程則會根據個案的不同以及專家會診的結果而有所不同[30]。 (3)免疫組化:關於視網膜母細胞瘤起源於神經元還是神經膠質細胞,是一個長期的爭論問題,至今未有定論。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癌症預防

(2)惡變階段:經過第3次突變(M3)良性的視網膜細胞瘤惡變成視網膜母細胞瘤。 M3很可能與視網膜母細胞瘤中存在的染色體異常如i(6p)有關,可以阻止細胞凋亡和細胞分化的發生。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另外具有Rb基因突變的個體發生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幾率比其他腫瘤高2000倍,而Rb基因突變廣泛存在於其他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其組織學類型至少在23種以上,如成骨肉瘤、纖維肉瘤、網狀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皮脂腺癌、表皮樣癌、甲狀腺癌等。 就股骨成骨肉瘤而言,視網膜母細胞瘤存活者的患病率為一般人群的500倍。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2023 最初認為第2惡性腫瘤的發生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放射治療引起的,但大宗病案分析發現不少患者發生在遠離放射部位,如股骨;並且一些未做過放射治療的患者也發生第2惡性腫瘤,說明部分第2惡性腫瘤的發生與放射無關。 另一方面,絕大部分第2惡性腫瘤(88.2%~97.5%)發生於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雙眼患者,或有傢族史的單眼患者),有些患者還可發生第3、第4甚至第5惡性腫瘤。 目前一般認為第2惡性腫瘤的發生與Rb基因改變有關,但對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進行的早期(小於12個月齡)外放射治療可以顯著增加第2惡性腫瘤的發生率。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內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療、局部治療(光凝治療、冷凍治療、加熱治療、淺層鞏膜貼敷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等。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發病頻率與流行病學資料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抑癌基因[21],其蛋白質產物在人體內發揮着例如調節分化、轉錄、細胞周期等重要的作用。 ● 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檢查 200 ~ 400 個以上基因位點。 建議適用於實質固態瘤癌症、第 1 次診斷出癌症、第 1 次決定使用標靶藥物、診斷出復發或發生轉移的癌症、各項第一線治療效果不彰的病人。 腫瘤基因檢測是經由穿刺、手術或抽血,取得病人的癌細胞檢體做分析,找出癌細胞是否帶有該種癌症特有的基因變異或過度表現,以判斷有沒有可精準消滅癌細胞的標靶藥物。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一般確診的診斷都需要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檢查(EUA)。 僅憑「白瞳」症狀並不能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因為還有可能是由光的反射或者是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等疾病造成的。 假若細胞是處於快速分裂的狀態,更對放射線的暴露更為敏感,癌細胞因為生長快速,大部分處於分裂期,相對於正常細胞而言,對放射線敏感,所以才能利用放射線治療癌症。 2.Coats病 多發生於6歲以上男性兒童少年,病程較長,發展較慢。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視網膜母細胞瘤

實驗證明pRB的失活會使其無法與E2F結合,因此活化的E2F就會促進G1/S細胞周期的進行。 從蛋白水平來說,正常細胞中具有活性的RB蛋白(pRB)在細胞中保持著低磷酸化或無磷酸化的狀態,它與細胞周期調節因子E2F結合,抑制E2F的活性從而抑制了G1期到S期的進行,也就抑制了轉錄活性。 在一張照片中,由於攝影問題造成的紅眼現象,如果該現象只在一隻眼睛中出現,則有可能會是視網膜母細胞瘤造成的。 遠距治療是指放射線源距離腫瘤數十公分以上,治療機器很大台,包含了高能X光產生器,準直器(collimator),調整最終輻射出來的block,還可能加上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的造影器。

視網膜對Rb基因突變如此敏感,很可能也與M3有關。 在1958年,Reese-Ellsworth(R-E)分期率先提出,當時是針對"放射線治療的預測效果"而提出的,之後有更多不同治療方法出來,原先分期方法逐漸不合需求。 1960 年代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以放射線治療為主,治療的成效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及位置,Reese and Ellsworth (R-E) 的分級可以作為預後的參考。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治療

約15%為單眼發病,其原因可能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外顯不全。 臨床上將雙眼視網膜母細胞瘤、有傢族史的單眼視網膜母細胞瘤或多病灶的單眼視網膜母細胞瘤歸入遺傳型。 ②約60%的病例屬於非遺傳型,其發病系患者視網膜母細胞發生突變所致,不遺傳,發病較遲,多為單眼發病,單個病灶,不易發生第2惡性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基因診斷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多數腫瘤細胞具有神經元分化的特點(如NSE染色陽性),也有神經膠質細胞分化的特征(如GFAP染色陽性)。 轉基因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小鼠模型中,腫瘤都來自內顆粒層,常有無長突細胞的特征。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可能起源於一個能分化成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更原始的視網膜細胞-視網膜母細胞。 (3)加熱治療:通過激光將腫瘤局部溫度提高到45℃左右,可增加卡鉑(carboplatin)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殺傷作用。 常用與手術顯微鏡或間接檢眼鏡相連的二極管紅外線激光,光斑直徑0.4~2.0mm,能量150~1500mW,持續10~20min。 2.遺傳咨詢 如何預測患者後代或其雙親再育子女罹患的風險,是減少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出生及指導隨訪的一個重要問題。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癌症預防

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和發育遲滯,還可出現小頭畸形、多指畸形及先天性心臟病。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自發消退應與“視網膜細胞瘤(retinocytoma)”相區別。 視網膜細胞瘤在1982年被認識以前一直被認為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自發消退的一種主要形式,但目前被認為是一獨立病種,是Rb基因失活導致的一種視網膜的良性腫瘤。 沒有證據表明視網膜母細胞瘤可以不經治療而“自發消退”為視網膜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檢測: 診斷

對有脈絡膜、鞏膜、篩板轉移的病例,化學治療可防止腫瘤進一步向全身轉移。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化學治療常產生全身性副作用,臨床應用時應有兒科和腫瘤科醫生配合進行。 (2)通過對Rb基因突變的檢測來進行遺傳咨詢:DNA樣本可取自外周血白細胞和視網膜母細胞瘤瘤組織。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