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2023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揭露了舊式商住樓宇的防火標準過時與市民防火意識不足的問題。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2023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消防處後來進行全港樓宇查勘,發現只有28%私人樓宇在消防裝置和大廈消防管理方面獲得「滿意」的評級。 屋宇署的查勘結果相似,查勘顯示80%的綜合用途樓宇的逃生路線不足。 在4級及5級火警時擔任指揮官的時任新界總區消防總長郭晶強(後為消防處處長)在美國探索頻道節目《災難鑑識》中受訪時表示他從未想過香港會發生傷亡那麼慘重的火災。 在3級火警時擔任指揮官的時任高級消防區長張賢椒(後為消防總長)在美國探索頻道節目《災難鑑識》和香港電台節目《拯救行動999》中受訪時表示此火災的快速和大型是他入職24年來第一次見到。

  • 消防處表示,今日全港消防局會下半旗致哀,又指3名受傷的消防員已全部出院。
  • 有住在嘉利大廈附近居民表示,睡覺時常有「畀鬼責」的感覺,最終為免夜長夢多,重建平怨氣事在必行。
  • 災情警報亦適用於非火警、範圍廣闊、或一連串同時發生之災害事件,如大型民航客機墜毀於民居、人煙稠密的地區、工商大廈或者有大量危險品的處所則會立即列為災難級火警。
  • 大火燒至翌日下午1時多方被救熄,最終奪走41條性命,當中包括殉職二級消防隊目廖熾鴻,而受傷人數亦達80人,由於火災中多人遺體被嚴重燒焦,鑑證人員僅能以DNA等知識辨認死者。
  • 當火警現場的形勢變得更為惡劣時,例如火勢猛烈、大量濃煙、高熱,以及受傷人數增加,而現場居民有生命危險,現場在五樓以上,需要增加人手及裝備時,便可能需要把火警升至四級火警。
  • 4名市民逃往大廈天台,最後由政府飛行服務隊出動西科斯基S-70A-27黑鷹直升機,在冒著大火及濃煙的危險下救離現場。

有關部門加強採取執法行動,積極清拆天台僭建物,並要求大廈業主和住客自行清理走火通道和把防煙門關上。 此外,1998年6月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及《消防安全(商業處所)條例》,並提供財政上的援助,協助業主提高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標準,包括增建灑水系統等消防設施。 消防處於同年6月1日成立消防安全大使計劃,推動社區防火宣傳運動。 火災後,該大廈一直空置,直至2003年9月12日,大業主華潤創業成功統一業權,現時該大廈已拆卸,在2007年發展為銀座式購物商場「佐敦薈」。 此外,1998年6月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及《消防安全(商業處所)條例》,並提供財政上的援助,協助業主提高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標準,包括增建灑水系統等消防設施。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事件發生

12年後,旺角嘉禾大廈大火同樣都是發生於彌敦道的五級大火,其大廈名稱亦出奇與嘉利大廈幾乎重疊(嘉字及禾字)。 無綫電視《城市追擊》節目訪問了寶麗金唱片公司旗下監製葉廣權和旗下歌手湯寶如在嘉利大廈火災現場期間的情景。 火災後,該大廈一直空置至2003年9月12日,大業主華潤創業成功統一業權。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嘉利大廈後來被拆卸重建,於2007年重建為「銀座式商場」佐敦薈(JD Mall)。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1992年2月3日農曆年三十晚約11時,元朗八鄉石崗船民中心(難民營)的南越和北越人,疑因買賣私酒及爭用熱水等問題爆發衝突,雙方先是持利刀、鐵通及汽油彈等武器廝殺,其後北越人放火燒營,更封鎖出入口阻人逃生,有營房被燒通頂。 石崗難民營現時已拆卸,大部份人被遣返或送往外國,但有刑事紀錄者,不被他國接收,不少留港成為「遺民」。 無綫電視在火災後,拍攝1998年電視劇《烈火雄心》,當中於第39至40集之鴻運大廈大火場景參照了嘉利大廈五級火警,在1998年播放。 巧合的是,劇中鴻運大廈這一名稱,在嘉利大廈庇利金街對面,都有一座同名大廈。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本廈3號、4號電梯之拆卸工程將於十一月一日(星期五)起展開,在拆卸電梯過程中,會有黑煙冒出並有異味散發,各業戶請勿驚慌,工程期間造成滋擾及不便,敬希見諒。 ,亦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香港火警分級制度

發展商為求安心,在大廈改建前夕,特意舉行最後一次大型超渡亡魂儀式,殊不知在進行「破地獄」儀式時,天氣卻突然轉壞,風雨大作,圍觀的市民亦議論紛紛,有說可能是亡靈感動所致,亦有人說是冤魂離開前灑下不甘的淚水。 另一宗怪事傳聞指有死者家屬在殯儀館守夜時,發覺棺木內不斷發出怪聲。 消防處表示,今日全港消防局會下半旗致哀,又指3名受傷的消防員已全部出院。 另外,消防處職工總會稱會繼續跟進事件,為2名死者設立慰問金戶口及發短訊予員工,希望他們收拾心情。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2023 發言人表示,初步知道2名殉職消防員事發時,身上所有安全裝備都有使用。 中午12時,大概60人已被救出,當中18人需要送院,當時仍有人致電要求救援。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事發期間香港傳媒大篇幅報道,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躍下逃生及被烈火吞噬的畫面,震撼整個香港社會。 「第二級」是由漁護署的滅火隊及消防處協助滅火,現場總指揮也會自動由消防人員擔任,但如果火勢還未能控制,現場總指揮或山火控制中心便會把山火升為「第三級」。 而一直纏繞嘉利大廈的怪事,最終隨2007年拆卸,並重建成商場後,雖然已告一段落。 玄學家建議經過時手握平安符、菩薩、佛陀等飾物,入夜後經過附近亦不要在升降機內張望玻等反光物,亦忌穿紅衣或亂念經,以免難以辟邪卻反招惹陰魂。 除了火災後鬧鬼之說不絕,原來在火災前嘉利大廈已有鬧鬼傳聞,地點正是當年的寶麗金錄音室。 據說有人在錄音室外面走廊的長櫈上看到「不速之客」,亦有人表示見到該長櫈無故升起。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香港尖沙咀大樓失火如巨型火柱 波及喜來登酒店燒6小時未救熄

火災後,該大廈一直空置,直至2003年9月12日,大業主華潤創業成功統一業權,該大廈已於2004年拆卸,在2007年發展為銀座式購物商場「佐敦薈」(JD Mall)。 政府亦重新修訂相關消防條例,以改善早期私人樓宇的消防設施。 香港女歌手陳慧嫻在嘉利大廈未發生火災前接受電台訪問,訪問透露有一日在大廈乘搭升降機時,按了寶麗金唱片公司所在的10樓,但到達時沒有停下來卻上了樓上15樓(後來發生火災的樓層),一開門只見15樓一片漆黑,像被大火燒過一樣。

  • 1997年4月8日中午約12時,居於美孚新邨2期3座的前香港溜冰代表黎月和,在家中客廳吸煙飲酒期間,疑煙蒂燒著梳化,加上其中一間房租予他人作貨倉之用,瞬即波及大批塑膠等雜物,終引發一場三級大火。
  • 不少市民逃生無門,迫使有人跳窗逃生,有人更在眾目睽睽下被大火吞噬。
  • 是次火災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 嘉利大廈火災發生於1996年11月20日,與發生在同年2月10日的八仙嶺山火成為當年最轟動的火災。
  • 石崗難民營現時已拆卸,大部份人被遣返或送往外國,但有刑事紀錄者,不被他國接收,不少留港成為「遺民」。

大火迅速沿電梯槽內竹棚向上燃燒,消防到場後火舌已從高層13樓及15樓冒出,由於電梯槽當時只以木板隔開,所以火勢燒穿木板波及各樓層電梯大堂,令樓層轉眼間濃煙密布,大廈高層內市民均爭相逃命。 有市民以褲結繩爬到旁邊金陵大廈逃生,其中15樓一名男子爬窗逃生時,因體力不支跌落5樓平台,但13樓一名男子在窗邊呼救期間,當場被身後烈火吞噬。 2008年8月10日上午9時許,旺角彌敦道嘉禾大廈發生踏入21世紀以來首宗、2000年代唯一一宗五級大火,一間夜總會疑因冷氣漏電起火,該處部分地方亦因無防煙門及間隔曾作改動,造成「煙囪效應」,火勢迅速蔓延。 最終大火焚燒約6小時,造成4死55傷,包括2名殉職的消防員蕭永方及陳兆龍。 尖沙咀中間道興建中的「海員之家」大廈,周四(2日)晚上11時許發生大火,大廈高層位置冒出火光,消防經現場評估後,於11時39分將火警升為三級,並加派人手前往營救,至凌晨1時46分火警升為四級。 現場火勢猛烈,港島區居民隔着維港都能看到對岸發生火警,目擊的市民形容:「好似拍緊災難片」。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嘉禾大廈4死五級火 2名消防員殉職

香港火警分級制度是香港消防處為每宗在香港境內發生的火警評級其嚴重程度及影響的制度,以作為調派消防車輛及裝備的準則。 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香港發生連場火災,包括木屋區、木樓、唐樓及工廠大廈等。 適逢1961年,香港政府接納了副布政司戴麟趾的檢討報告,決定成立獨立的政府部門消防事務處。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7分,一名正在電梯槽1樓至2樓之間工作的焊工報案,指在嘉利大廈2樓電梯大堂發生火警;1分鐘後,下午4時48分在14樓一間牙科診所的員工報案,指14樓走廊有大量濃煙傳出。 消防於下午4時49分接報後隨即派出4輛消防車及1輛救護車,並於4時52分到達現場。 下午4時59分消防員在清查大廈頂層時,查至8樓發現大量濃煙及被熱氣逼退後,遂把火警升為三級;火警升級後不足20分鐘,下午5時17分大廈15樓燒出明火,因而升為四級大火;近2小時後,於晚上7時15分,大火進一步被升為五級。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嘉禾大廈大火

而電梯槽內亦因高熱氣體在高層的散逸而產生低壓,形成煙囪效應,將戶外空氣經窗戶抽入低層火場,令火勢非常猛烈。 網友看過火警現場圖片,指火勢非很難迅速撲熄,反而指附近有許多高樓大廈,要小心防範火勢蔓延。 事實上,附近的喜來登酒店頂樓被火屑波及,有雜物被焚毀,消防到場開喉救熄,幸無人受傷,而大火附近的大廈亦有多名居民疏散,當中緬甸臺恆星樓有50名住戶須強制撤離;重慶大廈及遠東大廈各有40人自行疏散。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嘉禾大火大廈過後,消防處隨即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屋宇署及民政事務總署組織聯合行動。 當局在八月十八日起巡查開設在舊式樓宇的卡拉 OK 場所,檢查大廈的消防設施。

為警惕大眾、統籌救援工作及改善救援效率,消防事務處最終於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實施火警分級制度,並依據實際情況分為一至五級。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2023 火警級別會按當時在場指揮人員判斷發出,只會升級而不會下調,直至火勢撲滅,現場指揮官下令停止消防動員為止。 當火警升至第五級後仍無法有效控制或火勢持續擴大,則會考慮發出「災情警報」,亦即最高的災難級,火災級別書寫時應該使用羅馬數字;山火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自1976年起負責分級並只劃分為3個等級。 消防接報到場後不久將火勢升為三級,18分鐘後升為4級,至晚上更升為5級大火。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消防處

消防接報到場後不久將火勢升為3級,18分鐘後升為4級,至晚上更升為5級大火。 如果發現現場冒出大量濃煙,或者有多人被困,首批到場消防員未能有效地控制火勢,火警有蔓延趨勢,便可能需要把火警升級至三級火警。 首宗最高升至三級的火警發生於1964年2月10日的牛頭角合浦膠珠廠。 消防人員在事發當晚初步調查認為火警無任何可疑,但指首先起火的夜總會曾改裝、火警發生時防煙門并無關上,令煙霧迅速蔓延,當局正展開調查。 另一方面,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在視察後,認為大廈結構無危險,亦無收到有僭建的報告,署方稍後會再派人到大廈,與業主商討維修工作。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消防處處長盧振雄在事件發生當日下午3時表示消防員在搶救時,發現夜總會的防煙門被上鎖。

政府於1996年12月17日委任胡國興法官為嘉利大廈調查委員會主席,調查大火起因及發生經過、檢討當局應變措施及提出防止慘劇重演的建議等。 報告指電梯更換工程造成的特別危險環境是引發是次災難的主因,而中藝百貨擅自更改1至3樓的消防梯作為貨倉及改裝大閘,則使大火在低層得以持續並迅速蔓延。 由於嘉利大廈缺乏自動灑水系統及封閉式的防煙門,火勢未能被即時控制,加上工人及住客在電梯工程進行期間的防火意識不足,在火警初期未有立即警覺逃生。 報告同時批評不少同期落成的商業大廈存在消防設施不足的問題,並提出改善建議。 總督彭定康於1996年12月17日委任胡國興法官為嘉利大廈調查委員會主席,調查大火起因及發生經過、檢討當局應變措施及提出防止慘劇重演的建議等。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報告指電梯更換工程造成的特別危險環境是引發是這次災難的主因,而中藝百貨擅自更改1至3樓的消防梯作為貨倉及改裝大閘,則使大火在低層得以持續並迅速蔓延。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三級火警

行動於10 月 8 日完成,其間各部門合共巡查了 224 幢樓宇內共 303 間卡拉OK場所。 此外,當局發出了48 封警告信及188 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 事件發生翌日,香港警務處西九龍重案組著手調查,並希望在六週內完成調查報告。 另一方面,增援隊伍在毗鄰大廈的天台搭起鋁梯,前往嘉禾大廈進行救援。 他們發現消防員蕭永方及陳兆龍倒臥在12樓的樓梯口,隨即替兩人作心肺復甦。 在二十分鐘的急救過程中,二人均無起色,期間陳兆龍更口噴鮮血。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香港政府亦重新修訂相關消防條例,以改善早期私人樓宇的消防設施。 當消防處接到一般商住大廈的火警警報後,會先當作是一級火處理。 最接近火警現場的消防局會派出一至五輛消防車;一輛泵車、一輛旋轉台鋼梯車/梯台車、一輛油壓升降台、一輛細搶救車/大搶救車及一輛緊急輔助醫療救護車,俗稱「四紅一白」,聯同20多名消防員前往火警現場。 女歌手陳慧嫻在嘉利大廈未發生火災前接受電台訪問,她透露有一日在大廈乘搭升降機時,按了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樓層,但到達時沒有停下來卻上了樓上,一開門只見一片漆黑。 她後來乘搭升降機回到寶麗金公司便問同事:「上面裝修嗎?」,同事稱整幢嘉利大廈當刻並無裝修。 後來,陳慧嫻一個人走上未發生火災的樓層,發覺樓層一切正常,有人指陳慧嫻當時遇見到的可能是嘉利大廈火災後的情景。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死灰復燃?尖沙咀大樓今早再有煙冒出 消防升雲梯檢查

當失控的火勢繼續加劇,預料撲救將極為困難,甚或無法撲熄,要待火勢自然熄滅,這時便有需要將五級升至最高的災難級,使全香港之消防員輪替或候命出動,軍隊亦會在香港政府要求下協助救援。 災情警報亦適用於非火警、範圍廣闊、或一連串同時發生之災害事件,如大型民航客機墜毀於民居、人煙稠密的地區、工商大廈或者有大量危險品的處所則會立即列為災難級火警。 而這一系列事件有跡象需長時間以全部資源參與,甚至或需要駐港解放軍或其他單位(如香港民眾安全服務隊)協助。 此警報只可由消防處處長指示之下,或由官階在區長級或以上之官員親自向處長要求後方可發出。 至今香港只發出三次災情警報,均發生於1972年:分別是1月9日海上學府火災、6月18日暴雨導致中午秀茂坪(現在翠屏邨位置)嚴重山泥傾瀉及晚上西半山(旭龢道旭龢大廈)樓宇連環倒塌。 當火警現場的火勢完全失去控制而且迅速蔓延,以及有大量濃煙,高熱,受傷人數增加,明顯超過四級火所需的支援時,便可能需要把火警升至五級火警。

嘉利大廈五級大火: 調查

消防處後來進行全港樓宇查勘,發現只有28%私人樓宇在消防裝置和大廈消防管理方面獲得“滿意”的評級。 是次火災是香港自1962年元州街唐樓大火引致44死21傷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 2日晚上11時11分,當局接獲多個報案,指中間道一幢正在興建中的大廈高層位置突然起火,部份報案人身處港島區,亦能肉眼見到火光。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