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5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此直播為免費活動,旨在希望幫助有需要的家長更深入了解 統一派位 機制及各區學額形勢。 有需要的家長可到活動列表中瀏覽,看看哪個晚上的主題或重點分析區域適合自己觀看。 筆者每晚會在公開直播後的ZOOM閉門環節中解答家長們的提問,並給予各區選校建議。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來到填寫選校表的乙部,家長要較為務實,首五個志願對子女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在首五志願未能獲派學校的話,學生可能因隨機編號差,被派到較後志願的中學。 所以就算是整體能力較高的學生,在第一和第二志願,都可以填寫心儀中學,但第三志願開始則選擇自己覺得能入讀也算不錯的學校,第四志願則要更加保守,如此類推,爭取讓子女在五個志願內獲派中學。 當然,如果家長不介意入讀其他心儀、可接受的學校,就可在甲部時填妥三個志願。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該區「加班」反應學額激爭大 家長選校不宜進取

灣仔區有7間英中,皇仁書院、香港華仁書院、瑪利曼中學、聖保祿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及香港真光中學均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共提供304個自行分配學位。 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學校,尤以女校為多,家長如想選擇男女校,可考慮英中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灣仔區以傳統名校皇仁書院備受家長追捧,每年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均大受歡迎,本學年43個自行收生學位,共收到約數百份申請,平均約十多以爭一學位,競爭情況與往年相若。

派位嘅原則就係,由 Band 1 嘅1號同學開始,盡量派第一志願嘅學校,如果第一志願嘅學校嘅學位派哂嘅話,就會將你派去第二志願嘅中學;如果第二志願嘅學校嘅學位都派哂嘅話,就會將你派去第三志願嘅中學,如此類推。 藍田聖保祿中學屬於Band 1B–1A 的中學級別,全港排名大約34 ‒ 62位,大部分課程都是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2 服務學習

TOPick記者按最新發布的《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統計,明年全港英中共提供5,124個自行分配學額,比今年5,199個少75個,約佔1.4%;推算連同統一派位,合共提供約1.7萬個英中學額,平均3.1人爭一位,競爭程度與去年相若。 教育局其實並無把「Banding」資料公開,理由是避免一些學校被標籤。 至於坊間很多中學排名榜,作者試過拿3份不同的出版社的排名榜都大有不同,因此建議家長可作參考之用。 筆者認為最客觀的標準是公開試成績及進大學百分比,這些數字性資訊是可量度及較客觀,相反老師質素及校風則包含主觀因素。

  • 想了解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請閱讀: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 一旦填妥《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便需要在指定日期到有關中學遞交表格。
  • 家長要注意,有關的通知安排不包括備取及落選學生,亦非正式的派位結果,因此毋須就通知回應有關中學。
  • 每年這個時候,不少家長都會向「升學攻略」專欄作者趙榮德(趙sir)諮詢意見。
  • 未獲派位的學童可參與下月舉行的「統一派位」(下稱「統一」),受上述因素影響,有小學校長估計「統一」階段的滿意度將隨之上升。
  • 另外,如學生成功在自行分配階段獲取學位,其家長會於明年3月31日收到學校通知;但如學生也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錄取,家長須盡快決定是否保留該直資中學的學位。

小學申請總共分咗 19 個區、36 個校網,如果想睇吓自己心水嘅小學屬於邊個校網,可以上返教育局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睇。 不過,由於「第一派位組別」會優先派位,如果肯定子女屬「第一派位組別」,亦可以將所有BAND 1 學校先填入,才填BAND 2 學校。 即使網內所有BAND 1 學校都不取錄,仍然能確保入讀BAND 2 學校機率比「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童高。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叩門

電腦會首先處理甲部不受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然後才處理乙部按校網的學校選擇。 電腦首先會按照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重要日期願次序派位,在完成審閱第一組別學生的所有學校選擇後,電腦便會審閱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的學校選擇,最後為全港第三派位組別的學生。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統一派位是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隨機編號分配中一學位。 隨機編號是在電腦執行統一派位前產生,用以決定同一派位組別學生獲分配學位的先後次序,隨機編號與「學生編號」或學生的個人資料無關。

當學校網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均獲分配學位後,電腦再按同一程序處理學校網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最後是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 「結龍」中學原則上會預留不少於15%的中一總學額,供其他小學的學生循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的途徑申請入讀。 為進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全港按地方行政區劃分為 18 個學校網,學生所屬校網為其就讀小學所在地區。 簡單來說,升中派位有三個回合,第一回合叫「自行收生階段」,第二回合叫「統一派位甲部」,第三回合叫「統一派位乙部」。 第一回合會派全港學位的 30%,第二回合派 7%,第三回合派 59%。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位分配次序

在升中統一派位階段,學生能否成功獲派心儀中學,除了講求運氣,亦關乎填表策略,運氣雖然無法預計,但家長可從填表策略下功夫。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3 正所謂「知己知彼」,家長應先了解自己子女的能力和素質,不要好高騖遠,以務實方式安排選校次序,獲心儀學校取錄的機會亦會大增。 《香港01》向數間熱門英中查詢收表情況,當中港島民生書院今年收到約508份申請表,數量較去年增加約28份;而皇仁書院則收到約550份申請;兩間學校同為約13人爭一個學位。 部分家長會錯誤認為把乙部的頭三志願心儀中學,於甲部的三個志願中重複一次,認為這是多了一次抽獎的機會。 然而,這個部署仍然存在前述的問題:如果甲部的第二及第三志願獲派,家長便不能通過統一派位中獲派機率最高的乙部第一志願,讓子女入讀本區第一心儀中學。

自從男女分隊被平等機會委員會裁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後,教育署曾作出模擬,謂實施男女合併派位會導致中學男女生比例失衡,影響學生社交發展,亦對學校安排合適設施(如男女廁)不利。 ,簡稱SSPA,廣東話俗稱升中派位)是分配香港中學學位的一個程序。 香港的學生於小學教育的最後階段,須參加一套由教育局(或其前身)制定的升中程序,決定學生所升讀的中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中學,可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作自行分配學位,自行錄取學生。 中學可按本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自行錄取適合的學生,但必須預先公布收生準則。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觀塘區內今年共有近800個「英文班」名額,由區內九間「英中」和區外17間「英中」提供學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自行分配學位

香港家長會把中學劃分為Band 1、Band 2及Band 3,這個排名一般來說是用來決定中學的好壞。 中學本身沒有組別之分,我們一直說的一間學校是否屬於「Band幾」,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在統一派位時教育局會把全港學生按調整分數後的呈分試成績平均分為三組,每組都是全港升中人數的33.33%,分別就是「Band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1」、「Band 2」及「Band 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學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我們根據坊間流傳的統計資料,估計各中學大概會取錄那個派位組別的小六學生。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直屬或聯繫學校的小六學生如屬學校網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而又以其直屬或聯繫中學作為乙部的第一選擇,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如學校選擇取錄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的學生,則該組別的學生亦符合資格。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4大類別

經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在統一派位乙部階段,直屬中學可為其直屬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85% 的學位,而聯繫中學可為其聯繫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25% 的學位。 家長可留意上面各區中學已於本年度調整了「自行收生階段」的學額,由於「自行收生階段」學額佔每所中學總學額的三成,因此,「自行收生階段」的學額增加或減少的幅度,將等同統一派位階段該所中學的學額增加或減少的幅度。 然而,家長仍需耐心等候5月6日(五)公佈的統一派位學額(教育局會在即日網上公佈),各區最終的總學額仍有變數,因為育局每年均會調撥他區學位到本區,此舉將最終影響到各區統一派位階段的總學額。 最後,值得一提,自行收生階段為全港性自由跨區選校階段,不能以本區適齡兒童人數作為競爭依據。 傳統的名校區,例如港島中西區、九龍城等,將預期全港大量小六學生跨區到這些區域申請入讀Band 1學校,因此名校區競爭之大,可想而知。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成績唔錯,覺得可以應付到 Band 1A 中學 ,可以進取啲第一志願填 Band 1A 中學,第二志願就唔建議填 Band 1A 中學,要隱陣啲揀返啲無咁大競爭嘅學校。 升中放榜後,如果同學對升中派位結果唔係太滿意,覺得可以入讀更好嘅學校,就可以去心儀學校申請叩門。 大多數學校嘅叩門程序都包括面試,但係亦有少數同學唔洗面試,學校都會錄取。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申請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須知

升中選校雖然對同學未來六年的學習有着重要影響,但也希望家長們能樂觀陪伴子女渡過這個重要階段。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2022年7月14至15日為註冊日,學生須於指定日期內到獲派的中學註冊。 另外,學生亦需於2022年如7月19日接受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 2022學年的派位結果將會在2022年7月26日公佈,若是不滿意派位結果,可留意心儀學校是否提供叩門學額,以及確切的叩門日期及詳情,以做最後的衝刺。

若符合資格的人數多於保留學位,電腦會按學生的學校網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直至保留學位額滿為止。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3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3 亦是住在大埔區的文同學,獲派第3志願大埔區一間band 1中學,文太指之前曾到九華報名自行收生,因此再來嘗試。 他們在大埔區叩門迦密柏雨中學後,便立即前來九華遞表,其後再返回大埔繼續叩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申請時間表及升中派位日期

趙sir分析:中學派位是根據小學所在區域來派,沙田區英中多,所以如上面所說,讀91網小學對升中有利。 一般人選這個校網都比較進取,目標通常為喇沙小學或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 我贊成甲部只選最心儀小學,如你只心儀一所學校喇沙小學,便在甲一填喇沙,甲二、三留空;乙二用「以退為進」方式,把第2、3心儀小學都退到龍尾,然後把第4、5心儀小學放在乙二及乙三。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分配學位」須知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現時升中需要填寫《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表格內共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不受校網限制,家長可在全港中學揀選三所中學,而乙部則只可選擇網內中學,最多可選三十所學校。 值得注意的是,各校提供予甲部的學額,只佔「統一派位」學額中的一成,這批學額更需要和全港學生競爭,成功取錄的機會較細;而乙部的學額則佔九成,並只由校網內的學生互相競爭,獲派的機會較大,所以家長應審慎填寫,不要浪費乙部的三十個志願。 直資學校資源多,自主性較強,學生相對較能於活潑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習,因此每年都引來大部分的家長爭相報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入學時間表

教育局會將學生的選校次序和學校的《正取及備取學生名單》作配對,如學生同時獲兩所申請的中學錄取,將會按學生的選校次序分配學位。 學生如獲錄取,在統一派位時不會再獲分配另一學位;但如未獲錄取,則會經統一派位程序分配中一學位。 區內的中學分佈情況亦值得申請人關注,在27間本區官津中學之中剛巧有三分之一屬於「英中」,但其餘絕大部分(即超過63%)均為「中中」,只有僅僅一間中學在部分班別設有「英文班」,對於區內屬於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生而言,在選校時將要面對極大困難。 而基於這種分佈下,這表示整體區內升中學生的成績水平略為偏低,將特別不利於打算申請跨網派位的學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觀塘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黃大仙區。 「自行」階段若一所小學的「必收生」多於學額三成,將蠶食下階段「統一」的學額,俗稱「超收」。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統一派位

曾服務於香港教育局、中學及小學,熟悉本港學制,對升中制度、中小學課程及教學有深入的認識,近年致力為家長提供升中及改善學習表現的諮詢服務。 在第一階段,各中學把大約三成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校自行決定收生準則及取錄學生。 派位程序雖然複雜,但主要是根據學生所在校網、派位組別、選校意願、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