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藍田金城戲院7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藍田金城戲院

伊朗的《地球詩篇》(Terrestrial Verses)則用多段獨角戲集錦,諷刺從出生、就學、求職到穿著、言行、信仰都被限制的荒謬。 我也頭一次看到蘇丹電影,《再見茱莉亞》(Goodbye Julia,一種注目單元自由獎)透過兩個不同信仰的女子各自帶著祕密卻傍著對方生存的故事,道出蘇丹分裂的緊張狀態,同時為女性喉舌。 藍田金城戲院2023 對照刻在台灣上映,把深櫃丈夫、癌末妻子和俊美學徒三角關係拍得唯美悠長的《雙手的溫柔》,我對摩洛哥的認知終於不再只是《北非諜影》的浪漫背景了。

藍田金城戲院

電影院位置便利,就近堅尼地城地鐵站和電車站,相信會成為西環街坊蒲點。 電影院計劃未來在九龍和新界開分店,不求大規模擴張。 也許沒有連鎖大戲院的光鮮和精緻,小戲院有自己的味道,低調路線說不定更有感染力。 藍田金城戲院 雖然是小型放映院,三號院只有五行座位,坐在 C 行也不會太近,銀幕的距離感適中,戲院座椅舒適挺身。

藍田金城戲院: 九龍城戲院

戲院設有四個影院,共有283個座位,各有58個至81個座位。 我們在開幕第二天中午去戲院體驗,走入門口感覺空間比較小,除了售票處也可以到旁邊兩部售票機購票。 臨近入場看戲,有不少戲迷聚集在門口,疫情期間須先量度體溫並填妥個人資料或使用「安心出行」 app,人多的話難免要站到街上排隊;上樓梯入場前需讓職員掃描戲票上的 藍田金城戲院2023 QR code。 可能因為剛開幕,樓上小賣部暫時沒開,輪椅電梯設施也正在維修,未能使用輪椅座位。 位於藍田港鐵站A出品近啟田道的金城戲院已經結業超過十年,雖然原有的建築業曾作重建,可是重建出來的模樣及高度,卻跟未拆建時相距不遠,仍然只能作一座兩層建築物。 但因地理因素和交通不便的關係,加上自1998年啟德機場遷離以來,戲院生意一直虧損,其後UA宣佈結束九龍城的業務。

  • 戲院內部以黑色和灰色為主,指示及室內設計都十分簡潔,第一次到訪的觀眾也許會錯過影院的指示牌,找不到方向有職員為你帶路。
  • 及後於2009年4月1日在九龍灣淘大商場百老匯九龍灣戲院原址重開,並於2018年3月28日因租約期滿而結業。
  • 影迷不但能跳上哈利第一次遇見榮恩的霍格華茲特快車,與可以穿越牆壁抵達的9又3/4月台留下紀念,還可前往能找到霍格華茲所需一切的斜角巷,展開一場驚奇的探險。
  • 雖然是小型放映院,三號院只有五行座位,坐在 C 行也不會太近,銀幕的距離感適中,戲院座椅舒適挺身。
  • 金城戲院的舊址不能興建住宅或大型商場,其實也許跟其地契條款有關。
  • 觀影過程舒適,小院環境私密度較高,而且戲院禮儀影片有驚喜。
  • Golden Scene 負責人曾麗芬入行多年,一直希望能擁有自己的電影院,2021年終於實踐願望,兩層高的高先電影院進駐堅尼地城吉席街。
  • 另外,啟田大廈地下亦設有不同性質的商舖及設施,其中包括零售、醫務所、藥房、自助提取貨物櫃「順便智能櫃」[4]等。

2005年再度易手為之前的街坊戲院,戲院名又變回「九龍城戲院」,但始終未能提升戲院人流,後來戲院更變成只上映一些較冷門的電影,最終於2006年隨著九龍城廣場的大翻新而結業。 坎城的影響力大,自然吸引無數影人將它視為第一戰場。 它本來就有競賽跟非競賽片,今年又多了個不知如何定位的「坎城首映」(Cannes Premiere)單元。

藍田金城戲院: 香港已結業戲院列表

2019年12月27日,戲院在九龍城廣場二樓原九龍城戲院位置重開。 而定位開始由放映藝術電影過渡至藝術及商業電影各佔一半。 金城戲院的舊址不能興建住宅或大型商場,其實也許跟其地契條款有關。 因為地契會列明有關地段的地積比例與用途,間接地限制了該地段可發展的高度。 這也許同時解釋了一些舊戲院即使是單幢式建築也好,何以結業後不能作大型發展。

東京華納兄弟哈利波特影城擁有4大特色主題餐廳,讓影迷們在冒險的同時也能盡情享受美食的樂趣,無論是以哈利在火車上打開巧克力蛙為靈感的巧克力蛙咖啡廳,或是魔法世界為主題的英式下午茶咖啡廳,以及充滿英式風味餐點的影城食堂,都別具特色。 戲院於1988年創立初期,在灣仔港灣道30號新鴻基中心開業,定位原為專門播放非主流藝術電影的戲院,服務香港18年,於2006年11月30日結業。 及後於2009年4月1日在九龍灣淘大商場百老匯九龍灣戲院原址重開,並於2018年3月28日因租約期滿而結業。 戲院內部以黑色和灰色為主,指示及室內設計都十分簡潔,第一次到訪的觀眾也許會錯過影院的指示牌,找不到方向有職員為你帶路。 高先電影院主打本地電影和文藝小眾片,同時放映主流電影,新開幕放映電影有自家製作《狂舞派3》、劉德華和劉青雲主演的《拆彈專家2》、台灣金馬獎愛情片《消失的情人節》、奧斯卡最佳動畫大熱《靈魂奇遇記》(Soul)等等。

藍田金城戲院: 九龍戲院

啟田大廈(英語:Kai Tin Tower)位於九龍東觀塘藍田啟田道51-67C號,鄰近啟田邨、康田苑、港鐵藍田站及藍田(西區)社區中心,發展商為合和實業 ,並由公司主席胡應湘建築工程師設計。 啟田大廈共有2座住宅樓宇,均為一梯八伙設計,合共提供502個住宅單位,於1979年落成並於同年5月入伙。 值得一提是以前的金城戲院曾開設於啟田大廈的基座商場[1]。 啟田大廈共提供兩種面積的住宅單位,分別為建築面積538方呎(02、03、06及07室)及603方呎(01、04、05及08室),當中因每座頂層(33樓)使用退台式設計而令該層設有四個特大過千方呎的單位。

逛完整個東京華納兄弟哈利波特影城大概需要4個小時,最經典的電影場景絕對要優先拍好拍滿! 影迷不但能跳上哈利第一次遇見榮恩的霍格華茲特快車,與可以穿越牆壁抵達的9又3/4月台留下紀念,還可前往能找到霍格華茲所需一切的斜角巷,展開一場驚奇的探險。 一些被尊為「作者」的導演有時具備更高的人氣,因為他們的作品醍醐灌頂,擴展了電影世界的疆域和深度。

藍田金城戲院: 單位間隔及景觀

久違數月可以在大銀幕看戲,聽着《靈魂奇遇記》(Soul)的 jazz 藍田金城戲院 音樂,特別感動。 觀影過程舒適,小院環境私密度較高,而且戲院禮儀影片有驚喜。 防疫衛生方面,小賣部和售票處都提供消毒搓手液,不過廁所裏沒有廁板消毒液或即棄坐墊紙。 到了後來,隨著油塘工業區沒落及屋邨重建,戲院名曾兩度更改,九十年代先稱為油塘戲院,並曾播放過日活院線的三級情色電影,在短暫結業後改稱金海城戲院,到了九十年代中還是因為長期虧蝕結業,結業時首一年於欣榮街的一方的畫板,仍掛著《陽光地獄之人肉市場》手繪畫板。 警告︰本網誌內容可能令人反感,如閱讀後有任何不適,請馬上停止閱讀。

藍田金城戲院

全部單位均為方正兩房間隔,全部不設窗台,配呂字客飯廳設計[2],以高近九成實用率見稱[3]。 雖然屋苑建在半山,但90年代向海方向先後建成大型屋苑滙景花園及麗港城,昔日屋苑近半單位均座擁開揚維港景觀,現時部分向南的高層單位可以享有部分香港島以及部分維港煙花海景,而其他向南的中低層單位則望滙景花園為主。 哈利騎著飛天掃帚,繞著球場疾速飛行捕捉金探子的畫面,身為波特迷一定知道;東京華納兄弟哈利波特影城也特別採用電影中常見的綠幕技術,讓影迷們騎上飛天掃帚,在霍格華茲城堡周圍翱翔,捕捉金探子贏得比賽的同時,也能穿越魔法世界的鏡頭,留下令人羨慕的紀念照。 滿堂戲院於八十年代以播放嘉樂線的電影為主,跟當時播放金公主線的藍田金城戲院及觀塘播放邵氏電影為主的寶聲戲院有不同路向。 客源方面則主要位當時油塘邨、高超道邨及油塘中心一帶為主,間中也會有藍田的居民為看嘉樂線電影剪來。

藍田金城戲院: CINEMA CITY • JP 戲院

雖然這種方法作地產發展的確有利可圖,可是不是每家戲院原址也可以作這種做法。 九龍城戲院是香港一家已結業的戲院,位於九龍城廣場內,1993年12月開幕,早期是由九龍城當地街坊會所建。 藍田金城戲院 藍田金城戲院 其後於1996年2月19日改由UA接管,戲院名稱遂更名為「UA九龍城」,成為該地一帶唯一的戲院。

十多年前的油塘,其實主要是以公屋為主,主要的私人樓宇便只有油塘中心,八十年代,油塘中心商場其中一處闢作戲院之用,名為滿堂戲院,並以電影《摩登保鑣》為開幕電影。 相比起當時大部份戲院而言,位於商場內的油塘中心只設堂座,沒有超等,在大堂購票後便沿樓梯向下到達影廳。 近年來香港不少戲院因無法收支平衡而結業,部份戲院便會原址拆卸,重建成商業大廈或是住宅商場等,樓面面積大為增加。

藍田金城戲院: 香港戲院列表

結果踢到鐵板,西班牙傳奇導演維克多艾里斯(Victor Erice)時隔31年才推出新片《閉上你的眼》(Cerrar los ojos/ Close Your Eyes)卻缺席首映。 原以為大師身體欠安,或是不喜歡鎂光燈,結果他投書指出坎城總監耍了他,故意掩蓋未將它列入競賽的決定,又讓他錯失接受其他影展或單元提供更佳條件的時機。 影展不可能滿足每個影人,但盤算策略如何拿捏也是學問。 區內(觀塘區)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包括啟田商場、滙景廣場、麗港城商場、apm、德福廣場、淘大商場及大本型等。 啟田大廈位處藍田啟田道之上(可能亦是大廈命名的靈感來源,亦比毗鄰的啟田商場早了18年使用「啟田」之名),是藍田首個建成的私人屋苑。

藍田金城戲院

由曾麗芬與其他股東投資打造,電影院以簡約設計為主,門外白牆黑線條,「Golden Scene Cinema」的招牌很搶眼,半開放式入口吸引路人內進一探究竟。 藍田金城戲院 雖然隨著油塘重建完成及地鐵將軍澳線通車,油塘區的人流也許比起八十年代更盛,可是觀乎戲院的發展情況,油塘區若要再設立戲院,恐怕機會不高。 今年在坎城看的最後一部片是肯洛區的《老橡樹酒館》(The 藍田金城戲院 藍田金城戲院 Old Oak),快過87歲生日的老先生依然關心難民與工人,犀利指出某些「相煎何太急」的悲哀,但透過可愛的主人翁,鼓舞著我們不要失去善意和希望。 就電影成績來講,實在排不進他作品的前段,卻還是感動到我。 對我而言不是紅毯上的明星風采與奇裝異服,而是一間又一間影廳裡可能藏有的寶藏。

藍田金城戲院: 戲院重建不一定能蓋高樓

本網誌上一切留言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誌之立場。 坎城只有21部競賽片,地主自己保障了5部,除了越南裔的陳英雄,其餘全數給女性導演(其實美國也占了4部,其他國家能分到有多少?可想而知)。 移民、女性,感覺是政治正確凌駕於上,但這種望文生義的標籤也不公平。 奪得最佳導演的陳英雄《火上鍋》(Le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 / The Pot au Feu)拍一對醉心烹飪的男女,劇情有如調味料消失於無形,他則用光影調度出屬於電影的佳餚,有點走鋼索,卻也藝高人膽大。

近年香港的戲院發展,可以用「貧富懸殊」來形容,就是旺區更旺,淡區更淡。 不過於七、八十年代,那是很多地區都有一家戲院以服務坊眾。 影藝戲院(Cine-Art House)是香港一間以平價平民化路線招徠觀眾的戲院院線,由銀都機構旗下公司銀都娛樂營運。

藍田金城戲院: 九龍城區

最終拿下金棕櫚獎的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一場墜樓的剖析》(Anatomie d’une chute/ Anatomy of a Fall)描述德國女作家因法國丈夫墜樓身亡而從未亡人變成嫌疑犯,劇力萬鈞卻也不落俗套,場面調度確是眾女導演之最。 至於先前呼聲極高而最終抱回評審團大獎的強納森葛雷澤(Jonathan Glazer)的《利益區域》(The Zone of Interest)也以全新角度開展出二戰電影的新視野,也是好名單。 即使中途眼鏡架突然壞了,也不曉得是不是神經質地擦拭所致,讓我錯過了一場;但在膠水膠帶及室友巧手拯救下,得以繼續上陣,還硬是補回以為無緣的巴西原住民片《布里提之花》(Crowra/ The Buriti Flower,一種注目單元整體演出獎)。 藍田金城戲院 影展期間,除了被拖出去吃了一次飯,我的旅程就只在出租公寓和固定報到的放映廳之間。 另外,啟田大廈地下亦設有不同性質的商舖及設施,其中包括零售、醫務所、藥房、自助提取貨物櫃「順便智能櫃」[4]等。 Golden Scene 負責人曾麗芬入行多年,一直希望能擁有自己的電影院,2021年終於實踐願望,兩層高的高先電影院進駐堅尼地城吉席街。

藍田金城戲院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