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加息對供樓影響12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因而,導致買樓人士在申請按揭的時候,只能借到比過去低息週期較少的貸款額,惟改選其他稍為平價的單位。 在香港置業,除了居屋買家一定要用P按,任何按揭申請人可以選用P按或是H按供款。 P按 是「最優惠利率」,顧名思義就是銀行以「最優惠利率」為計算基準來提供按揭計劃,計算方法是「最優惠利率– 固定的百分比」,例如花旗銀行現時的P按為P(5.875%)-2.5%。 由於香港聯繫匯率與美國掛鉤加上美國的利息口對全球的的金融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銀行,香港的利率跟隨美國走動,因此美聯儲加息或減息都會影響香港銀行的「最優惠利率」波動。 是次滙豐銀行加息,供樓負擔及壓力測試入息要求將逐步調升。

對比去年同期拆息為0.15厘,每月供款增加了361元或2.1%,可見供樓負擔未算大增。 換言之,本港加快進入加息周期,市場料年底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有機會升至1.8厘至2厘,較目前0.2厘大幅提升。 有分析指,料隨著美國加息,年底按息封頂利率有機會升至2.8厘,較目前2.5厘有所提高,因為只要本地最優惠利率向上調,封頂利率自然要向上。 對實際加息影響方面,以購入約425萬元新盤為例,貸款年期為30年,做8成按揭,貸款額約340萬元,每加息0.25厘,每月供款負擔會增加438元。

加息對供樓影響: 拆息升跌影響

布少明指,尤其是中細價的中小型單位物業,更可受惠於息口穩定及政府調整首置人士的印花稅措施。 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本年迄今(截至3月21日)一手成交量共錄得超過2,700宗,1,000萬元或以下佔當中約77%,料調低印花稅配合港息不變下,比率有望突破8成水平。 與此同時,假若香港年內能放寬旅客入境,或中港落實通關,吸引外地資金重新流入,相信不但有利本港經濟復甦,連帶樓市亦會受惠。

加息對供樓影響

換言之,居所利息貸款利息扣稅可用足20年,間接減輕業主的長期樓按利息開支。 倘若業主堅持加息周期才使用「扣稅額」,息口又要上升幾多,第六至十年的「扣稅額」才可跟首五年「扣稅額」看齊呢? 加息對供樓影響2023 答案是樓按要攀升至2.75厘,亦即較現息口有16%升幅才可以。 但當然,若業主有換樓打算,樓價愈貴,供款額愈多,理應利息支出也相應提升,都是應否保留日後使用的考慮因素。 但陳永傑相信,此兩措施僅對置業人士心理上稍為有正面作用,但不足以扭轉樓價下跌趨勢,始終物業市場與整體經濟環環相扣,如失業率、港股、匯率等表現皆直接左右樓市走向,港股跌低於18000點,相信對樓市亦造成一定壓力。

加息對供樓影響: 美國加息2022|美聯認為加息幅度如預期 香港樓市購買力釋放

因為在審批按揭時,因為你需要通過加息兩厘的壓力測試,也就是要在3.625厘基礎上上調2厘息口,去到5.625厘來計算你的抗壓能力,供款要低於入息的60%才可以,故每月有9,595元便可通過壓力測試。 加息對供樓影響2023 如果你向銀行借100萬元,以現時息率3.625厘計算,攤分30年還款期,你每月需要向銀行償還4,561元,供款佔入息不多於50%的原則下,入息要有9,122元才過到第一關。 有些人會節衣縮食都要儲到一筆首期;有些人會靠自己投資致富,而滾存到一定資產;有些人可能獲公司突如其來的花紅、獎金等等;有些人可能透過賣舊樓套現而獲得資金。 至於第二部份銀行貸款額,這一部份可以透過自己每月收入倒轉推算出來。 而即使拆息將會上升但封頂息率未有上升,按揭申請人的供款入息要求未變,換言之用家現時的借貸能力(按現時入息可借的按揭額)其實未變(見下表)。

加息對供樓影響

由於下半年美國已預期有機會於7月份加息0.5厘,屆時聯邦基金利率已達2%,而其後落實加息之幅度視乎經濟走勢,不排除下半年港P有機會上升,但估計本港按息即使上升年底仍較大機會低於3%水平。 布少明認為,息口走勢只是影響樓市的因素之一,現時本港樓價主要是受疫情及環球經濟兩大因素左右,只要資金未大幅流走,相信美國加息對樓市的影響並不顯著。 另外,更有大行估計,美國至2024年為止,將加息共2.7厘,故預期本港屆時的按揭利率,將達到4厘左右。 那麼每月供款將變為23,871元,較現時高6,639元或39%。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美國加息步伐放慢,目前由各項數據看,今年內美國最多再加息0.25厘,但年內減息機會不大,香港銀行或仍要跟隨加息一次。

加息對供樓影響: 美國加息影響|1. 供樓人士壓力上升

# 貸款一筆清額高達月薪21倍或港幣2,000,000(以較低者為準),當中包括額外提取高達月薪12倍現金為所提取總貸款額中的部分貸款,以轉賬形式提取並無須用以償還信用卡或私人貸款結欠。 實際年利率乃根據《銀行營運守則》所載之指引計算,並已被約至小數後兩個位。 實際年利率是一個參考利率,以年化利率展示出包括銀行產品的基本利率及其他費用與收費(如適用)。 對於正在供車的人,由於貸款一般採用定息,所以受加息的影響不大。 不過對於未買車、但有計畫在短期內買車的人,便有機會要採用加息後的貸款計畫,比已在供車的人支付較高利息。 若按息增加1厘,以30年期按揭為例,借500萬元每月供款增加約2524元,開支增加14.6%,相當於每100萬元需每月額外支付504元利息。

加息對供樓影響

因此簡單來說,第二套房買家借取100萬元,要有更多入息支持,按現息口水平要有11,514元。 如果你借取200萬元,則要在此基礎上乘以二,也就是23,028元,如此類推。 之後再加上自己儲到的首期資金,也就是自己可以負擔的樓價。

加息對供樓影響: 美國加息2022|20大主要屋苑二手買賣 較前4星期增23.3%

近日新盤混戰升溫,發展商採取「先求量,再求價」的銷售策略,刺激市場購買力,為樓市增添動力。 在香港,業主自住的物業的供樓利息的扣稅年期為20個課稅年度及扣稅最高限額為每年10萬港元。 加息對供樓影響2023 業主/納稅人可以選擇連續使用20年的扣稅年期或是中斷式使用都可以,這方面是沒有任何强制性的限制條例。

  • 事實上,早前本港有大型銀行已降低二手物業H按封頂息,相信港息未來未會大幅上升。
  •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
  •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例如:如以樓價HK5,000,000計算,如按揭成數為60%,假設供款年期為30年,只要將上述資料輸入按揭計算機,再選定銀行,你就可以即時知道你的每月供款/ 最低每月入息要求和首期等資訊。
  • 邦民日本財務(香港)有限公司保留貸款批核之最終決定權及在沒有預先通知下隨時更改是次推廣活動之條款 。

他指,去年貸款需求由升轉跌,主要是佔比較大的境外使用貸款減少,貿易融資跌幅亦較大,雖然最近有輕微恢復,但業界對有關需求仍不太樂觀,仍要視乎今年外圍環境表現。 如果你正計劃到加拿大生活,到埗後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立當地銀行戶口和辦理日常生活必需的扣賬卡和支票簿。 本文會介紹在加拿大銀行開戶的詳細資訊,以及如何精明地從香港匯款到加拿大戶口。 在加拿大租屋有個好處是,當地設有租金管制,通常每年上限為 每月供樓 2% 每月供樓 – 3%,而業主想加租都要給予租客最少90日的通知期,對租客有更大的保障。 截至2021年1月,加拿大的全國平均每月租金為C$1,714,但不同城市存在著極大的租金差異。 而一房公寓為例,最貴的城市是溫哥華C$1,901,而最便宜的地區是聖約翰斯(St. John’s, NL),只需C$888。

加息對供樓影響: 拆息升股市跌

因此,拜登政府極需要在經濟上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表。 拜登剛委任鮑威爾連任聯儲局主席一職,相信鮑威爾一定會不負拜登所託,在加息與維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 估計美國的利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不會加得高過通脹率。 再者,所謂聯儲局在加息問題上由鴿轉鷹,只是一種表象,骨子裏聯儲局在加息問題上仍是鴿派當道。

由於美國聯儲局已預告會持續加息,打算買車的話,要計清楚持續加息下能否承擔供款。 滙豐在加P當日上調美元儲蓄存款戶口利率0.25厘,年利率由0.25%升至0.5%,恒生、渣打、中銀和東亞都把港元儲蓄戶口年利率由0.001厘加至0.125厘。 嘉華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認同,本港市場資金充裕,不會即時跟隨美國加息步伐,發展商會繼續貨如輪轉、按原有步伐推盤。

加息對供樓影響: 每月供樓: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在19年美息下調3次後,香港最優惠利率打回原形,再下調0.125厘。 回顧上一次美國加息周期,當時美國經濟形勢,與目前大相徑庭。 現時美國面對高通脹及疫情,11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6.8%,為自1982年6月來新高,美國不得不急加息回應。

加息對供樓影響

本港方面,本港龍頭銀行匯豐(0005.HK) 率先宣佈不跟加,最優惠利率維持在5.625厘,是該行連續兩次在美國加息後,沒有上調息率;對上一次加息是在去年12月16日。 樓市走勢2023|美國聯儲局剛宣佈加息0.25厘;本港匯豐銀行則宣佈不加息,料其他大型銀行加息機會亦不大。 雖然不加息暫未對供樓人士的支出造成影響,但美國已預告今年內不會減息,本港息口仍有上行風險,香港樓市又面臨甚麼前景? 一文睇清業界對是次議息結果的回應,按揭相關資料及各大代理行對樓市走勢的看法。 王美鳳指出,由於香港經歷逾十年之超低息環境,不少人已習慣以超低按息供樓,今年進入加息周期息率上升步伐較以往加快,令部份置業人士入市決定趨審慎,最近樓市氣氛轉淡,市場早已準備進入加息周期。

加息對供樓影響: 計算方法

實情只要你懂得善用坊間銀行或財務公司提供的「按揭計算機」,你就可輕易準確計算出「每月供款」,及所需要的入息來通過「壓力測試」。 當然,也有一些資料是「按揭計算機」無法計算的,屆時就需要人手操作去作出評估。 每月供樓 我們希望透過一文來解釋「按揭計算機」的運作,在運用計算機前需預備的資料,以及有什麼地方需作人手操作,從而達至最精準的計算。 信用卡是採用預先透支然後每月還款的方式,因此加息當然也會影響你每月遲找卡數的金額。 由於大多數信用卡的利率是可變的,加息會令你的信用卡利率在一、兩個帳單周期內上升。

投行高盛預料本地銀行最快於在8月或美國聯儲局9月再次宣布加息之前調高最優惠利率,成為4年來首次商業利率加息。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在一個訪問表示,估計銀行9月加P機會十分高,幅度約為0.25%,屆時按息封頂位將達到3%。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也相信9月有機會加P,並相信滙豐的首年定息按揭計劃會受歡迎,因為定息期短及不會有較高溢價。 除了直接增加H按或是P按利率外,銀行在拆息上升,亦有機會減少按揭的優惠,如現金回贈,以及存款掛鈎戶口等,間接增加了還款額。 作為投資者要從中獲利好簡單,只要港元的利息低於美國利息,就可以借港元,買美元投資,賺取差價。 因為多人借港元,銀行之間港元的數量減少,所以拆息便會上升。

加息對供樓影響: 每月供樓: 【按揭迷思】兩星期供款 VS 每月供款 應如何選擇?

訊拍物業首席銷售主管羅顯桂認為,目前可以借到8至9成按揭的買家,在申請按揭時均已通過壓力測試,即按照利息上升3厘,供款對比每月收入仍在一半或以下,因此他相信,假如業主收入沒有變化,單是利息上升對他們影響不大。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美息上升0.5厘後,預期1個月港元拆息逐步上揚,由目前約0.2厘升至0.4厘。 與拆息掛鈎的按揭(簡稱H按)利率,將由1.5厘升至1.7厘左右。 後市方面,隨着美國6月再加息半厘,實際按息亦逐步上移,估計接近2厘水平,較現水平高出半厘。 加息對供樓影響 (大公報記者邵淑芬)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5厘,力度為2000年以來最大,市場估計美國今年最少仍有1.5厘至2厘的加息空間。 儘管本港主要銀行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但地產界人士預計,隨着美息急步上揚,本港無可避免有加息需要,今年有可能加息1厘。

加息對供樓影響: 最新文章推薦

曾淵滄為香港資深財經分析員,曾出版多本財經書籍,發明「曾氏通道」用以分析恒生指數走勢,亦是中原城市指數創始人之一,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管理科學副教授。 上述利率走勢只是左右樓價的一個變數,另要考慮負擔能力及未來失業率,換言之,樓價高定低,都要睇你供唔供得起。 以上一次加息周期為例,一個月拆息由2015年0.23厘,最多一度升至19年年中2.9厘,波幅有2.67個百分點,多於美息加幅2.5個百分點,不過期內一個月拆息平均只升多1.9百分點,仍低於美息升幅。 陳永傑指,今年首季樓市跟隨經濟復甦而進入轉角市,樓價升幅相對較快,料第二季經濟復甦進入中後期,樓價升幅將稍後放緩。 今期綠置居一共3個新屋苑,分別是油塘高宏苑、粉嶺清濤苑、馬鞍山錦柏苑,共4,693伙新單位,以41折推售,售價由75萬至271萬元。 如綠表買家付5%首期計,最平3.75萬元首期即可上車榮升業主。

加息對供樓影響: 銀行結算

現時銀行轉按現金回贈介乎1.2至1.8%,即每HK$100萬貸款額,可取約HK$1.2萬至HK$1.8萬現金。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指出,目前銀行提供的現金回贈仍有上升趨勢,有意轉按的人士,應把握其他大型銀行未上調封H按頂息率之前,趕及尾班車辦理轉按,以鎖定較低的按息及封頂息率。 加息對供樓影響 銀行制訂私人貸款息率都會參考資金成本,而拆息是銀行資金其中一個成本指標。 當拆息上升時,銀行對私人貸款的利率亦有機會上升,或是減少現金回贈。 此外,信用卡雖然還款息率高,可是不會因拆息上升,而再增加信用卡的利息,但信用卡最吸引的迎新優惠,以及簽帳回贈等優惠亦會減少。

隨著本港大型銀行息率不變,相信有助本周末新盤銷售進一步火熱,全月有力突破2,000宗水平,預計全年交投按年有望升逾6成至約1.5萬宗。 馬泰陽指,近日新盤混戰升溫,發展商採取「先求量,再求價」的銷售策略,刺激市場購買力。 加息對供樓影響2023 綜合讓該行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3月迄今(截至21日)新盤成交量共錄1,345宗,較上月的867宗按月增加逾55%,暫已創7個月新高。

黃詠欣指,中小型銀行早前推出快閃「時光倒流價」3.125%的息率優惠,客戶流向較低息的銀行做按揭,令大型銀行都要出招迎戰,3月中起陸續有大型銀行下調二手物業H按鎖息上限0.25%至3.375%,與一手物業看齊。 另外,由於疫情對經濟影響未完全減退,黃詠欣建議政府加快考慮為樓市減辣,包括放寬額外印花稅(SSD)及放寬壓力測試要求。 曹德明又預料,年底前聯邦基金利率有機會升穿4厘水平,年尾香港銀行亦有可能再調升P,預計加息幅度約為0.5厘至0.75厘左右,甚至或早於下次議息會議前再次加息。 在這種狀態下,把錢存在銀行所得利息,沒法抵銷鈔票在購買能力方面的損失。 人們一向都視投資地產為對抗通脹的良方,因此,只要通脹持續,仍會有資金源源不絕地流入房地產市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