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宋王臺花園15大優勢2023!內含宋王臺花園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除三個隨同宋皇臺站通車而開放的出口外,車站原設計中尚有一個接駁至北帝街的行人隧道出入口(C出口)。 由於車站附近宋元遺蹟需要原址保留,導致整條行人隧道的走綫受到嚴重影響,需要另覓替代路綫,故未有隨同車站一併興建,暫時以臨時地面通道代替。 日治期間被一炸為三的「宋王臺」大石,散於舊日「聖山」的山腳。 幸而當中三個「宋王臺」大字,與旁邊「清嘉慶丁卯重修」七個小字,還保存完好。 後來在九龍街坊福利會的請求下,香港政府把殘石整修,並移至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覽,並在1960年正式開放。 展覽還有「宋王臺」那巨石的歷史淵源,此石所在的聖山已被夷平,成為啟德機場北停機坪的一部份,而巨石亦被切割為長方形,遷至宋王臺花園展示,看完這裏的圖輯後,不妨上站前後比較,也能對社區發展加深了解。

宋王臺花園

剷平了聖山,原有的宋王臺址,便成了啟德機場的一部分。 宋王臺花園 戰後,應趙氏族人的請求,港府在啟德機場以西修建宋王臺公園,將原來的不規則岩石,依照刻字結構,削成長方體,放置在公園內,供後人瞻仰。 修整後的殘存岩石尺寸僅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遷移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出,又於一九六零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宋王臺花園: 景點

1899年,立法局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禁止在宋王臺聖山採石。 在20世紀初期,政府接受中國商人的捐款,環山築成石基,建成一個花園。 這塊巨岩下面平滑,一半枕在山頂生成的大石上;其餘一半空虛,祇由一顆小石卵支撐。 這塊石碑正是坐落於宋王臺花園內,途經這裡,父母不妨向孩子訴說這段香港歷史故事。

港府為表尊重,更把原來的「王」改作「皇」,並由簡又文撰寫《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立於園內。 香港日治第二年,即一九四三年,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宋王臺一帶被劃入徵地,由日本的宇津木法師領導祭祀,然後經多次爆破,炸毀了整塊巨岩,連帶在宋王臺後方的珓杯石名勝亦一併炸毀。 聖山遭野蠻炸毀,山上原刻有大字的巨石炸裂而為三,丟棄在亂草叢中。 宋王臺花園2023 所幸「宋王臺」及其右邊落款七字「清嘉慶丁卯重修」完整如故。 及後日本投降,港英政府繼續推行擴建啟德機場計劃,最終把聖山夷平,並在原址建造了啟德機場客運大樓。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宋王臺花園: 香港都會海逸酒店

根據香港政府於1959年在宋王臺所立的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使用王字「實沿元修宋史之謬,於本紀附二王,致誤今名」。 宋王臺花園2023 在九龍城附近一座「聖山」上有塊巨大岩石,相傳端宗停居於九龍城一帶時,特別喜愛於石下岩洞休息,居民為紀念這段故事,便在石上刻鑿「宋王臺」(不以「皇」字乃怕得罪元朝皇帝)三個大字。 其後於日治時期,巨石幾經多次爆破,幸這幾個具紀念性的大字並無受損;戰後為配合啟德機場工程,「聖山」得夷為平地,便把其搬到現址的公園,建立石碑以紀念這段故事,而附近的宋王臺道亦以此命名。 何啟是20世紀初香港華人傑出領袖,他開辦多所醫院及書院,曾與其姻誼區德於二十世紀初年計劃發展九龍灣為花園城市住宅區,並取名啟德濱,其後計劃告吹。 之後港英政府為興建機場而回購土地,並以啟德機場命名。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宋王臺花園

是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為主,介紹宋元時期的香港,尤其是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港鐵在2017年11月27日公佈位於馬頭涌的屯馬綫車站將命名為宋皇臺站,該站已於2021年6月27日通車。 巴士站名為「宋皇臺公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巨石巍峨,矗峙其上,西面橫列元刻「宋王臺」牓書,旁綴「清嘉慶丁卯重修」七字。 一九一五年,香港大學教授賴際熙籲請政府劃地數畝,永作斯臺遺址,港紳李瑞琴贊勷其事,捐建石垣繚焉。 迨日軍陷港,擴築飛機場,爆石裂而為三,中一石摩崖諸字完整如故。

宋王臺花園: 宋皇臺站 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

民初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顧頡剛曾提出:「後人何以史籍越無徵,知道的古史越多」的說法,顧氏認為古史的特點一是:「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 宋王臺花園2023 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時有堯舜,到戰國時有黃帝神農,到秦有三皇,到漢以後有盤古。 特點第二是:「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宋王臺花園2023 例如:舜,在孔子時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後期更成為一個的聖人,而到孟子時就成為一個孝子的模範。

  • 這次展覽展出的出土文物超過400件/片,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碎片為主,種類包括香爐、龍泉窰系青瓷、福建窰系青釉瓷等,還有宋代貨幣、宋元時期建築構件。
  • 益王駕崩後,衛王被擁立為王,是為「宋帝昺」,最後逃亡至新會崖山,蒙古軍隊仍誓要趕盡殺絕;宋軍大敗,帝昺這位南宋末代皇帝與朝臣一同投海自盡,結束了宋朝統治。
  • (今硇洲島仍有南宋古迹宋皇城、宋皇井、宋皇亭、宋皇碑、翔龍書院、宋皇村、赤馬村、南進誓師紀念碑。在西園、黃屋、那林、北港王安四村分別爲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羅文通建平天宮、調但宮等祀廟)。
  • 使用指定八達通轉乘下列指定路綫另有更高轉乘優惠:路線起訖點可享優惠的小巴車費金額每程可享優惠適用之八達通種類25A九龍塘站↔東頭邨$6.3或以下$0.5成人25B九龍塘站↔譽.
  • 然而土瓜灣站的設立有可能影響到體育場館的人流管制安排,因此,土瓜灣站興建細節仍會受該計劃影響。
  •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香港光復後,有司仍本保存古蹟之旨,在機場之西南距原址可三百尺,闢地建公園,削其石為長方形,移寘園內,藉作標識,亦從眾意也。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佔了襄樊、建康和臨安。 宋度宗第六子恭帝㬎被俘,而度宗另一兒子益王昰則被朝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擁立為帝,是為端宗,其弟昺被封為衛王。 蒙古大軍依舊窮追不捨,結果兩小末代皇兄弟被逼流亡。 宋王臺花園 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護送下,他們經過海路先後途經泉州、潮州、惠州、廣州、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等地,在多處建立行宮。

宋王臺花園: 開放時間: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持有二維碼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宋王臺花園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宋王臺花園

烏溪沙石灘近馬鞍山港鐵站,秋天去到吹海風,非常舒服。 宋王臺花園 很有名的「海之心」都是位於烏溪沙石灘,可惜早前被拆毀。 Hong Kong Climbing Park位於沙田富豪花園,佔地25,000呎,是全港最大的攀爬樂園。

宋王臺花園: 香港逸酒店

兩鐵於2007年正式合併後,港鐵在2009年5月21日宣布經修訂的沙中綫九龍城段走線,由早期建議的土瓜灣道「下路」方案,改為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的「上路」定綫。 新方案下土瓜灣站改設於世運道對出啟德新發展區邊陲(即香港飛行會舊址),走綫更靠近馬頭圍及九龍城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東西走廊(已於2018年5月正名屯馬綫)。 九鐵慮及即使在啟德發展後,土瓜灣站使用量仍會偏低,故提出將土瓜灣及馬頭圍站合而為一,成為馬頭角站。 尖沙咀站及尖東站為兩個獨立車站,分別設有出入閘機。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宋王臺花園

這裏有宋王臺花園,內有刻上「宋王臺」3字的大石,據說是紀念宋代(960年 - 1279年)最後兩位皇帝曾駐蹕於九龍城一帶的事蹟。 區內的九龍寨城公園,建於富有歷史意義的九龍寨城原址,而附近的啟德機場(即前香港國際機場),則是曾為香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昔日空中交通樞紐。 但是歷代的史家及歷史文獻均不重視宋王臺與宋帝昺的故事,直至19世紀末期。 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在立法局提出動議,要求政府立法保存宋王臺古蹟,翌年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禁止在宋王臺聖山採石。

宋王臺花園: 屯馬線│沿線有咩好玩?古蹟遊親親大自然 推介3條親子遊路線

到訪石屋家園後,不妨再到對面的侯王廟參觀,古廟供奉南宋功臣侯王楊亮節,據說在南宋末年經已存在,現在的侯王廟建築則在清朝興建,面積雖然不大,卻有雕梁畫棟的裝飾,甚具歷史特色。 說到探索九龍城景點,頭號目標當然非九龍寨城公園莫屬! 屬於寨城公園前身的九龍城寨,是極具代表性的香港重要歷史遊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清拆後,便變身成為現在清初江南園林風格園地。 並由古蹟辦挑選 400 件展品於站內展出,讓公眾了解宋元時期香港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公園是集宋代歷史及保育於一身的著名歷史景點,參觀時不妨發揮一些想像力,幻想自己是宋帝的忠臣,又或是宋室後人,暢遊時懷舊一番。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上其中一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發展區西南角與馬頭涌接壤的地帶,服務鄰近的九龍城及馬頭圍社區。 此站為一地底車站,具體位置在世運道與德高道一帶,宋王臺遊樂場之東,香港飛行總會以北。 )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馬頭涌的一塊紀念石碑,相傳是南宋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逃流亡到此。

宋王臺花園: 地點: 宋王臺 | 無障礙分類: 歷史古蹟 | 無障礙資訊: 宋王臺連接宋王臺花園及遊樂場,景點主要通道多為平路而且相當寬闊,適合輪椅/行動不便人士。

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其他轉綫車站前往同一目的地。 另外,大堂已入閘區一處天花亦預留位置,待在車站完工後重置的「J2古井」建成後,井槽的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供乘客在大堂仰望古井內裏結構。 在古蹟辦安排重置古井前,該預留位置的假天花貼有示意圖,方便乘客辨識。

  • 酒店的裝潢雅致,充分採用天然光,大堂樓底十分高,天花板懸吊名為「光之棱鏡」的枝形吊燈,聽日一條長長的樓梯,很適合打卡。
  • 藝術村附近的木廠街有間隱世雞蛋卷,名為垣記,開業逾50年,以人手明火煎烘的手工蛋卷出名。
  • 考臺址明、清屬廣州府新安縣,宋時則屬廣州郡東莞縣,稱「官富場」。
  • 相傳宋幼帝趙咼在景炎二年至三年間(1277~1278年)曾遷徙駐蹕於此,後人築台以留紀念。
  • 九龍城廣場經過3次易手,城規會上年通過重建方案,把九龍城廣場改建為兩幢31層高住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