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懶人包!(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他解釋起前因後果——在2019年特區政府因未能在新界北大量建屋,所以當年選定了發展高球場用地,但現時政府已有「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政府應重新整理現有土地發展計劃,「在粉嶺高球場用地建屋是否仍然合適?」。 而另一區議員李冠洪亦反對高球場發展,認為現時已有北部都會區,毋須強硬發展粉嶺高球場。 此外,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日前表態,解決房屋問題,需要大量製造土地,但無必要犧牲高球場,建議現屆政府審慎考慮。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至於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修訂建議,將粉嶺高球場北端約9.5公頃的擬建屋用地暫時修訂為未決定用途地帶,發展局指,經徵詢法律意見,法庭的決定不會影響城規會下月初就修訂建議刊憲和邀請進一步申述。 香港哥爾夫球會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推翻環境保護署有條件批准環評報告的決定,並申請暫時擱置決定。 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之後頒佈書面判詞,以書面形式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並下令臨時擱置環保署決定直至案件聆訊為止。 香港哥爾夫球會上周五(21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推翻環境保護署有條件批准環評報告的決定,並申請暫緩執行該報告的臨時禁制令。 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今(25日)頒布書面判詞,以書面形式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並下令臨時擱置環保署決定,直至案件聆訊為止,聆訊將排期於8月中進行。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政府檢討評級制度 但一級歷史建築仍非強制保留

球會最近宣布已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粉嶺球場申請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以冀確保此「活古蹟」得到適當保育。 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地契本於上月底到期,但政府最終決定續租,並以每年一元當作租金。 這不但意味着政府須推遲收地,連帶在上址興建的公營房屋亦要延遲。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本港的住屋問題水深火熱,港府不但要搞清楚富人打球重要,抑或是較為大眾的基本需求迫切,更要敢於善用閒置土地,還市民一個安居樂業的城市。

  •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則指,任何人均可以就《城市規劃條例》之下的圖則作出司法覆核,城規會昨日會議紀錄出爐之後,可藉此了解各人發言內容,以及城規會有否盡其職責處理所有申述提出的關注,有意者可根據條文提出法律挑戰。
  • 當局嘗試推行有利民生和公眾利益的政策時,但凡觸及權貴們的私利,必然是舉步維艱。
  • 粉嶺高爾夫球場佔地172公頃,面積幾乎等於荃灣,土地由「香港哥爾夫球會」承租,租約將於2020年到期。
  • 項目所涉公屋單位是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的重要構成部分,而在高球場用地建屋並不影響香港推動高爾夫球運動發展。
  • 政府去年5月宣布計劃其中北端約9.54公頃會用作興建公營房屋,提供單位數量約1.2萬伙,3個月之後向環境諮詢委員會提交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目前有關消息只是由媒體引述,未有更具體內容,現階段並未引起法律問題。 從政府施政的角度出發,應該按原有計劃於明年9月收回高爾夫球場的土地並進行發展。 香港急需新的房屋供應,粉嶺高球場的發展實不應再有所拖延。 北區區議會昨日討論相關事項,會上多名區議會均對項目作出批評。 侯福達形容政府急於發展球會用地,質疑土拓署的交通評估報告未有反映現時北區的交通問題。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其中水松、古樹、蝴蝶園、珍稀動物,更是大自然給予香港的獨特饋贈。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申請公務員及教師職位 基本法及國安法測試及格成績可互通

北區區議員溫和達認為政府應基建先行,才可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事實上,環諮會本月8日曾開會,討論高球場發展的相關環評報告,但討論超過6小時仍未有結果,今日繼續審議。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出,環諮會一般在一天會議中便能完成審議環評報告,今次要分兩日審議,情況少見。 吳希文指,環諮會作為諮詢機構,可以就環評報告向政府提供意見,決定是否通過報告,或加附有條件通過。

水松、古樹、蝴蝶園、珍稀動物,是大自然給予香港獨具價值的自然饋贈。 居民的住房需求要考慮,同時也要兼顧粉嶺高球場的整體構成。 究竟該拿出多少土地來構建房屋,房屋所產生的社會價值是否可以用所犧牲的生態價值來抵消? 有媒體對比相對於面積相若的荃灣,提出粉嶺高球場的可建單位,比荃灣市中心少近7成。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歷史

在土木工程署及規劃署發表的「發展新界北部土地初步可行性研究」中,認為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有不少重大限制,例如要處理包括超過3萬棵樹,當中可能有古樹及3座歷史建築等。 根據香港哥爾夫球會網站數據,粉嶺球場的三個球場種植了超過六萬株成齡樹木,其中184株樹木屬於受香港法例保護的三個樹種,另80株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古樹名木」準則。 當中只有9.5公頃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或社區發展,預計提供約1.2萬伙單位,約3.36萬人入住,擬建樓宇高度不高於主水平基準上170米。 建屋集中在北部用地,鄰近北區醫院及清河邨;南部地段共約21.65公頃土地,因環評報告指範圍內有東亞豪豬、赤麂及天然沼澤等植物及動物,被評為屬於中至高級的生態價值,故將會劃分為保育區域。

隨後當局會因應研究結果,展開改劃和其他法定程序,以及詳細設計,配合日後公營房屋發展。 但香港哥爾夫球會亦可能會就發展粉嶺高球場用地的環評報告提請司法覆核。 從法律而言,政府不能阻止其他人作司法覆核,相對比較被動。 假若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再陷入當年港珠澳大橋因環評而拖延日久的困境,因此政府應該及早為此做好準備。 一方面,政府應該對環評質疑的問題先行做好研究,在技術上想定應對策略。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歷史與傳統

甯漢豪又說,過去數年,不少造地項目引起爭議,每當進入環評、城市規劃等程序,爭議往往白熱化。 她認為,社會不應放大爭議,應實事求是進行討論,政府也有能力做好解說,現階段她對爭取上述公屋單位如期落成有一定信心。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在上屆執政期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經民望低落,當時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的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報章撰文指出,如果「林鄭一聲令下,鏟高球場,她的民望立即登天」。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粉嶺高球場也是目前全港唯一有設施、有規模能舉辦香港高球公開賽的高球場[7][8]。 碼頭最後仍逃不過清拆命運,在同年8月初,當局派員清場展開拆卸程序。 拆卸後,碼頭部分具紀念價值的組件,包括最經典的「皇后碼頭」牌匾、屋頂、船柱等,現時仍存放在大嶼山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等待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完全解決後,在中環9號及10號碼頭之間的海濱重置。 她提到,該項目涉及的32公頃土地現以短期租約租出,並非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當局早前已表明有關租約於2023年8月屆滿後,用地將歸還政府。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林筱魯指,根據「修訂為 『未決定用途』」只是第一步,進一步申述之後會再發多少爭議仍屬未知。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高球商店

他強調總會將以推廣高球活動、體育發展及旅遊發展為本,就粉嶺高球場發展一事向城規會表達意見。 他承認本港正面對房屋供應緊張問題,但認為當局須同時思考如何推廣體育發展、吸引年輕人參與,以建立香港的國際城市品牌。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土地的業權分散在眾多的私人、財團及族群手上,這些地主若不配合,政府將徒喚奈何!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根據資料顯示,球場內共有463棵潛在古樹名木,當中114棵為稀有及受保護品種(71棵土沉香、9棵油杉、4棵白桂木、38棵水松)。 據一項在2013年進行的樹木研究,至少80棵胸高直徑達1米、2棵高度逾25米的古樹有潛質被納入「古樹名木冊」。 與此同時,當中有213棵高度介乎20米至24米的樹,於過去5年,預計已生長至超過25米高。 園藝專家徐玉珍介紹,其中品種比較特別的樹木,如野生水松,只在香港和福建有。 環諮會主席黃遠輝提到,希望當局於規劃階段仔細考慮提升樓宇高度,可能更容易保育樹木。 粉嶺高球場為香港高爾夫球代表隊的主要訓練場地,代表隊平均每個月在該球場集訓10至15日[5],全國運動會前更免費開放逾20日予代表隊集訓[6]。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憂粉嶺高球場建屋致區內「塞上加塞」 議員怒轟:有冇用腦

如今到建築物位於高球場內,就忽然變成碰不得,實在令人費解。 況且,就算場內真的有多幢歷史建築,如此具歷史價值,其實都可以用搬遷重置的方式解決。 粉嶺高球場建屋爭議不斷,其中絕大部分的反對聲音均圍繞在「該地生態價值高」的事實上。 擁有香港哥爾夫球會會籍的葉劉淑儀同意,香港需要興建公屋,但同時亦要平衡各方面的需要,指該處土地有保育的考慮。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雖然林鄭政府曾誓誓旦旦要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去年又大搞土地辯論作勢聆聽民意,但政府除了袒護高球會會員打球的權利,亦不見得有積極覓地,設想市民生活在劏房的窘困。 雖然當粉嶺高球場公屋動工之時,林鄭五年任期早已過去,不必再為競選承諾負責,但當局看待高球場的態度,先是公然放生另外140公頃土地,後再推遲收回興建公建的土地,不但是倒施逆行,更是懼怕既得利益的懶政。 另外,該組數據所公佈的204公頃短期租約土地僅換來每月8千多萬元租金回報,而審計署報告更指出2014至2018年間短期租約所得租金收入每年只有約13至16億元,反映它們對庫房收入的效益不彰。 因此,在房屋需求殷切時,政府倒考慮不如見縫插針,善用閒置資源覓地建屋。 場內有逾150棵古樹以及多座祖墳,並有多座古蹟,包括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行政長官粉嶺別墅、二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會所及三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小食亭。 同時,對於擁有更多古樹、以及更有保育價值的農地和鄉村,政府都應該一視同仁予以保育,而不是以保育之名,行官商共謀之實。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香港哥爾夫球會

《香港01》較早前已提出高球場重置的兩大選擇,以及其背後的可行性,還望社會各界未來討論高球場去向時,能以理性、關心公眾利益的方向推進。 有主張保留粉嶺高球場的人士,指出現時場內及周邊有許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包括一級歷史建築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如收回此地建屋將會造成破壞,故反對回收球場。 但同樣地,當年皇后碼頭也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卻要因為灣仔中環繞道工程而「冇得留低」,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曾主理此事,並換來「好打得」之名,但最後碼頭也照拆不誤。

不少父母都希望帶同家人和寵物在周日到郊外放空,但夏日炎炎,要攜帶的用品也不少,例如飲料、小朋友替換的衣物、玩具等,揸車出入自然較為方便。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球會在舊球場變身公園期間提供免費車位,讓父母可以輕鬆帶老少出行。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早上球場下午公園」恆常化 市民可攜毛孩入場遊玩

在愛國者治港的新管治格局下,香港由治及興,高球會即使不希望歸還政府土地,繼續續租,也應主動提出繳交市價租金,為政府去除污名。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球會不僅沒有提出,更反其道而行,動員各會員、權貴等不斷向政府施壓打輿論戰。 明明是用地租約期滿,歸還政府,當局自有權決定續租與否,卻被抹黑成好像政府強搶民產。 政府不過是希望今年9月高球會先歸還32公頃土地,用作解決民生迫切的房屋問題。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美利樓於1846年建成,座落中環,設計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 該處先後當過軍官宿舍、軍官俱樂部和政府辦事處,日治時期曾當過監獄及刑場,1978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後來因為大樓結構出問題,政府打算拆卸,但遭到民間反對,因此將大樓分拆成3,000多部分,以便日後重建。 林鄭月娥一直有處理皇后碼頭爭議,古物諮詢委員會由民政事務局管轄,林鄭在2007年政府換屆前,正是民政局常任秘書長。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具合理基礎

近年也有規劃界人士拋出全新的「兩用方案」,即不將高球場改建為公屋,但是將其用地發展為可供市民入場參觀的「中央公園」。 除了讓市民了解球場內的生態外,亦可騎馬、爬樹、打球,與不同團體合作舉辦活動,同時又可在需要時變回球場,藉此提升球場的社會價值,又能保留全個球場。 資料顯示,房屋局計劃將其中約9公頃用地劃作「住宅(甲類)」用途,樓高可達170米,意味大廈有機會建成樓高逾50層的「摩天公屋群」。 據房屋局向北區區議會提交的布局圖所見,擬議公營房屋分布於12幢大廈,部分建於設施平台上。 計劃讓大約36000人入住,並設有學校、幼稚園、長者同幼兒託管中心及商舖等社區設施,其餘超過20公頃土地就建議作為保育用途。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我們歡迎訪客周一至周五上午7時至日落前到球會打球(公眾假期除外),閣下可最早於七天前預約開球時間。 為方便訪客享受高球體驗,球會內所有消費一律以預付消費卡形式結算。 訪客可於球會接待處購買消費卡,接待處及高球用品專門店均接受現金及信用卡結賬。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粉嶺高球場|建公屋成功闖首關 料行會通過 司法覆核恐成攔路虎

球會一邊以超廉價租金向政府租用土地,另一邊發售以千萬元計的會籍。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 這類「不平等條約」為人詬病,一向都是政府施政上的痛點,白白蒙受「官商勾結」污名。 城規會上周就粉嶺高球場用地舉行最後一場公聽會,權貴們連日來除了自行發聲支持保留高球場,希望繼續「圍爐打波」之外,也發動不同團體到場請願及遞交反對建屋的所謂意見書。 發展局長甯漢豪早前重申,會於今年9月如期收回高球場32公頃土地,覓地建屋的初心不變。 「我不希望任何人用權貴來描述球會,或者『扣帽子』,因為球會始終是運動設施。」葉劉指,所有擁有高球會會籍的行會成員都不會參與高球場用地有關的決定,因而不會存在利益衝突。

高球會質疑環評報告沒有找出潛在可識別的古樹,低估場內樹木的市容價值;又指報告建議移植的34棵樹木,位置不對,政府的規劃與樹木保育相沖,令土地難以有效開發。 五是根據遮光影響評估,興建高樓大廈會影響附近生態、球會鄰近高爾夫球場的草地,對香港日後能否主辦國際高爾夫球錦標賽及其他高爾夫球盛事構成重大風險。 香港現時急需發展用地,而填海造地的計劃始終需時,粉嶺高球場的土地鄰近粉嶺公路,發展起來比較分便,能於短期內緩解香港住屋不足的燃眉之急。 而且,有關於粉嶺高爾夫球場用作於發展住宅在社會已有充份的討論,包括其生態價值、以及高球場本身的價值等等。 政府已放棄了收回整個高球場170公頃的土地,只選取了其中生態價值較低的北部地區作發展。 粉嶺高爾夫球場爭議2023 同時,委員之一、立法會議員、嶺大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指出,現時發展粉嶺高球場如同「刻舟求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