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勁戰7代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仔細比較台灣推出的6代勁戰WGP特仕車,車上可見到的白色車底為基礎,搭配上「紅色、黑色、黃色」等紋路來點綴,車頭黃色區塊是致敬賽車選手號碼的底色,車身部位還有紅白相間的線條在外框以黑色勾勒輪廓,一路延伸至車尾端;此外,車頭斜板部位還有紀念徽章,使車輛整體更凸顯WGP紀念版與一般版的差異。 勁戰6代雖然有了Blue Core水冷引擎,搭配VVA可變汽門正時系統,馬力與扭力也雙雙升級,價位仍讓許多期待的人不敢領教,就有網友嘆「勁3再戰10年好了」「一台125要10萬不如捏上黃牌」「真的賣信仰」。 耐久賽除了需要靠選手的耐力與團隊的合作,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比賽車輛的給不給力了! 六代勁戰有著全新開發的水冷引擎配置,在耐用度與速度上相較其他比賽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標示之油耗測試值係在實驗室內,依規定的行車型態於車體動力計上測得。 實際道路行駛時,因氣候、路況、載重、駕駛習慣及車輛維護保養等因素影響,其實際油耗值常低於測試值。 除此之外,在前後輪框也改採用金色樣式,帶來更加搶眼的視覺效果。 勁戰7代2023 不過,若仔細比較先前台灣山葉銷往日本的車輛與台灣在地販售的車輛差異,就是在前土除部位,日本版本的前緣有輔以白邊設計,台灣版本則是直接採用全黑色樣式。 先前這輛6代勁戰特仕車,預計只會生產1,000輛並銷往日本,如今台灣也提供1,000輛讓消費者能買到,有興趣的民眾可洽詢五區經銷商相關銷售與優惠資訊。 講番ABS和UBS,第六代的ABS仍是Advics重車級雙迴路ABS系統。

勁戰7代: 編輯精選

排氣量仍是125c.c.,最大馬力12.24ps / 8,000rpm,最大扭力1.14kgm / 6,000rpm。 對於我來說,更換懸吊之後的確在舒適度上大幅提升,一般道路上的坑洞都給予相當正面的路感回饋。 在山道上不僅提供相當足夠的支撐性,也不會有過度激烈的反應。

還記得在2021年尾,Yamaha發佈了全新Cygnus Gryphus WGP 60th Anniversary特仕車,要紀念Yamaha於1961年首度在法國參加WGP已經屆滿60週年這件事。 這輛以6代勁戰為基礎推出的特仕車,雖然在動力與傳動系統上並沒有特別作出調整,但外觀上以經典的賽車配色為主題,帶來更具活潑視覺感受。 當時這輛特仕車是由Yamaha Motor Taiwan製造再銷往日本市場,如今台灣山葉也在國內開始販售,官方建議售價為99,000元。 因其擁有優異的操控表現,以前深受年輕車迷重視,現在則被外送車手所追捧。 第六代CYGNUS GRYPHUS雖然轉做捕獵猛禽,配以全新設計的非對稱式車架、全新水冷Blue Core引擎,在食物鏈上爬升了幾格。

勁戰7代: SYM三陽「全新前雙輪機構」專利曝 可望推出3輪版Maxsym 400

中文名為「勁戰」的YAMAHA CYGNUS-X自2002年推出以來,受到不少騎士青睞,在國內速克達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這次的全新6代造型大改,感受不到過往的勁戰風格,甚至遭到許多網友嫌棄「醜出一個新高度」「龍頭太醜」「看不出來是勁戰了」。 對車主而言,打造這樣一台車,就是要來賞心悅目,名副其實的其帥不騎快,慢慢的從你眼前經過,卻讓你的視線無法從他車上移開。 隨著最新世代的水冷引擎六代勁戰的推出,也昭告著勁戰車系的大改款時代降臨,究竟這台六代勁戰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可以在一推出之後便擁有多變的改裝風格。 今天我們就要特別來介紹這三台分別用有外觀、精裝以及賽道三種風格的六代勁戰。

  • 而勁戰六代則是維持一貫的沉穩調性,長軸距以及溫和的傳動設定下,比起 JET SL 的激進,勁戰六代反而顯得和緩許多。
  • 不過由於懸吊設定較為溫和,因此讓勁戰六代的調性更偏向通勤及長途騎乘,要享受殺彎樂趣還是要對懸吊進行升級或調整比較理想。
  • 為維護民眾居住生活品質及環境安寧,請配備有「運動/競技模式」等車輛(含跑車、大型重型機車)之車主,勿於市區及住宅區使用或行使急加速、拉轉速行為,而高輸出功率會製造噪音之車輛,亦請車主盡量避免於市區夜間21時至上午7時間行駛。
  • 後懸吊改裝H3R掛瓶後避震,獨特的外斜30度角的旋鈕設計與市面上避震調整機構設定不同,擁有大油道、閥門、壓側高低速等全新機構。
  • YAMAHA旗下熱銷的勁戰Cygnus-X車款昨(21日)發表全新第6代新車,除了最新的外型,最大賣點便是首度搭載的Blue Core水冷引擎,廠商喊出年銷5萬輛目標,售價也隨之曝光。
  • 置物空間也是車友們關心的項目之一,我們將透過全罩安全帽與雨衣等雜物來測試坐墊下置物空間的大小與差異。

UBS是前後煞車聯動系統,沒有ABS,所以重量也比ABS版輕了1kg。 LCD新錶板相當花俏,撻車時相當安靜的SMG智能啟動系統,都是吸引人的賣點。 除了以上針對動力的升級,舒適配備中YAMAHA也為其配上了SMG智能啟動系統,減緩引擎發動時的震動感受。 2020年的夏天,台灣125級距市場上相當重要的車款「YAMAHA勁戰」正式推出期待已久的第六代車型Cygnus Gryphus,對比前幾次改款總被酸是改殼車的勁戰車系,本次YAMAHA從BLUE CORE水冷引擎到新設計車架,多項大改變證明「六代戰」絕對不是簡單的改殼速克達,而是扎扎實實的全新車款。 阿銘作為「勁戰」資深用家,受YAMAHA澳門總經銷商躍馬車行邀請,進行六代「勁戰」澳門首試。

勁戰7代: 編輯幕後

據他講述,新車動力令人印象深刻,搭載的VVA系統的六代「勁戰」相比上一代車型加速來得更快、更有力。 而搭載全新水冷系統引擎,則被描述成為本地車迷夢寐以求的設備,終於可以免去引擎過熱的煩惱。 細節方面,車頭避震最有驚喜,調教更為適中,而尾碟直徑增大30毫米,讓直線道路剎車效果更為有效,ABS介入的時間也恰到好處。 今年小改款的 JET SR ,以魚眼 LED 勁戰7代 大燈與新造型的尾燈亮相,除了外觀外其實引擎與傳動系統更是看不見的改款重點,實力強勁的底子,更是在賽車場上大放光彩,有著成為新一代 125 級距改裝之王的潛力。 若以 SHOEI X-14 當作標準,六代勁戰的置物箱比較好放安全帽。 不過每種安全帽的帽型不同,尺寸也有差異,建議各位帶著自己的安全帽到車行實際測試比較準確。

勁戰7代

CYGNUS Gryphus六代勁戰搭載Blue Core引擎,有著節能、高燃燒效率的特性,使它給人最深刻的印像便是「省油」,而這確實也是這顆引擎的特色之一。 YAMAHA官方數據顯示,CYGNUS Gryphus的油耗測試值達48.9km/L,車主回饋的實際油耗也大多落在40km/L以上,以運動速克達而言,這樣的油耗表現算是相當優秀。 雖然加速感受稱不上猛爆,但在本次試乘中卻是樂趣十足,在直線底約莫近百公里的時速,仍感覺引擎還有動力尚未榨出,同樣的感受也出現在出彎加速表現,順暢飽滿的輸出特性的確與過往的氣冷引擎有些落差。 如果單看動力數據,六代勁戰的水冷引擎加上 VVA 可變汽門,在尾速的表現較佳,但整體表現較為溫吞。 但若是注重操控性與騎乘樂趣,以及起、中段的加速性來看,JET SR 的表現則相對優異,相當適合喜歡輕巧靈活的操控本格騎士,在大多數的山路與市區也能有較多樂趣。

勁戰7代: 台灣「TOYOTA休旅車」配備換新名2023-03-29

或許是結構考量,勁戰六代的扶手在抓握時容易被扶手支架擋到,讓乘客在抓握後扶手時略顯尷尬。 值得關注的是 JET SL 在強調碟盤加大後的確有長足的進步,與 JET SR 相比大幅縮減了煞停距離,也連帶提高了道路駕駛的安全性。 標榜碟盤加大的 JET SL,想必在制動性能方面能夠有明顯的進步。 經由兩次的煞停測試可以發現 JET SL 的制動效能相當優異,ABS 的介入時機也十分精確,重扣前煞時也不會有大幅度的後輪浮舉現象。 起跑前,將兩台車的胎壓打至建議數值也是相當重要,不足的部分就以打氣機補足。 JET SL 的原廠建議胎壓為前輪 26psi、後輪 33psi。

勁戰7代

而勁戰六代的腳踏空間相對來說則是寬闊許多,不僅能夠輕易置入登機箱,與坐墊還有大約一公分的差距,也允許騎士放置較大的物品。 JET SL 在前置物空間上以寬闊、使用彈性較大的方向設計,讓騎士在塞下寶特瓶的同時旁邊還可以擺手機大小的雜物。 深度而言也是在水準之上,幾乎不用擔心前置物的飲料會有跳脫的疑慮,但是旁邊的空間深度就略顯不足,需要擔心內容物跳脫的狀況發生。 相當有趣的是兩種懸吊設定版本竟然在編輯部裡就有不一樣的擁護者,且讓我們看看卡普大叔怎麼說! 前軟後硬的差距甚大,以至於出現前後懸吊不匹配的狀況發生,直到新款料號的零件換上去,雖然後懸吊變軟了,但是整體變得十分協調,這才是印象中的勁戰。 在減速部份兩台車的表現都差不多,勁戰六代最佳的秒數是2.47秒,而JET SL最佳的成績是2.39秒,但如果我們單從最佳的數據其實還無法看出兩台車性能表現的全貌,站長在最後會把所有的數據一起來分析。

勁戰7代: 加速表現大躍進!- KOSO六代勁戰傳動組

2012 SUPERMOTO8 超級摩托幫 正式成立, 我們除了愛車成痴,更想給所有人不一樣的資訊,一個具精采度‧迅速正確‧並且有品味的資訊平台。 8並不只是數字而是一個符號,一個毫無界線‧無極限,不停擴張散佈的意念。 本次因應全新六代勁戰上市,YAMAHA也跟過往相同,一並推出多項外觀、性能配備提供消費者選購,其中KYB避震器目前僅需3,000元即可加購,數量有限,我認為是相當划算的配件。

勁戰7代

而這次改款不僅僅有動力上的變革,外型也多有著墨,前方一改過去「單頭燈」的傳統,這回改採左右分離的LED燈具,使得前臉造型更為有神,車後則援引了TMAX 560的「T型」排列,夜間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且整體來說多了幾分MAX家族的神韻,再搭配全新設計的全數位冷光儀表板,無論在氣勢或豪華感都有進步。 首先是上下車的部分,阿娟覺得 JET SR 相當容易上下車,側殼對於小腿的干涉不太明顯,坐墊的硬度稍稍硬了些,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的飲用水冰沒有太大問題,同時旁邊還可以塞入一隻 iPhone 7 Plus ,置物箱左側的延伸空間還可以放入小毛巾或其他小物。

勁戰7代: 商品說明、商品評價、問與答、購買人次

而在卡丁賽道的最後一彎、第一彎屬於較為高速的彎角,但因為六代勁戰軸距加長到1,340mm,在彎中的穩定性有著顯著的成長,但卻保有前述的靈活性,這樣的設定相當適合台灣街頭與山路騎乘,也展現出『勁戰』18年來一貫的優異表現。 雖然六代勁戰實車比例並無明顯放大,但在帳面數據上還是帶來有感提升,例如整體車長增加55mm、軸距增加35mm等,許多騎士關心的坐高也僅提升10mm來到785mm。 產品簡報指出,勁戰經過18年的發展研發後,今天正式推出第六代車型,根據研發時的調查顯示,有許多車主喜歡CYGNUS這個車款商標,另外在車主滿意度方便,引擎動力是大家相對不滿意的部分,這也是本次換上BLUE CORE水冷引擎的原因之一。 六代「勁戰」可分為ABS煞車系統和UBS煞車系統兩個版本,全新優化煞車系統,可讓駕駛出行更有保障。 新車亦充分考慮車主駕駛感受,包含增大後煞車碟盤、增長座位、加設USB充電座等多項舒適和人性化改良,為駕駛者和乘客帶來更安全的保障及更方便舒適的感受。 不僅如此,全新的蛻變將為車主節省汽油開支,亦為環保貢獻一分力量。

在這次測試之前我們編輯也規劃了來量兩台車的前輪、後輪也就是簧下重量,那實際量測結果JET SL它在前輪部分是比六代戰輕了12公克,差異其實並不大看起來後輪的差距是比較大,但實際上我們在考慮後懸吊的簧下重量時,還要把整個引擎還有傳動箱的重量一起考慮進去,因此我們還必須要靠山路的實測來了解兩台車的操控性上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道路上的實測。 首先帶著大家來細看兩車的加速成績,從稍早馬力機上的數據就可以預測JET SL能在加速成績上勝出,站長在實際測試中以GPS儀器80km/h速度作為設定目標進行連續五次測試。 而在極速部分,兩者就有蠻大的差異了,六代勁戰可以拉到107公里每小時,而JET SL則可以拉到117公里每小時,等於是在極速部分就差了10公里每小時。 相比上一代「勁戰」,新車可謂是脫胎換骨,迅速地進化到更高境界,多項全新改良體現諸多優勢,其中全新水冷引擎,使用Blue Core技術和VVA可變氣門,讓新車馬力提升30%和扭力提升17%,但油耗表現更為出色,並達至現時最高的歐盟五期和台灣七期排放標準。 不僅如此,YAMAHA特別研發的不對稱式車架,令新車整體剛性有所提升,直線及過彎操控更為穩定。

勁戰7代: 台灣「大改款TOYOTA Prius」來了2023-03-28

自2002年起,「CYGNUS」車系以「勁戰」之名享譽市場,其優異的駕駛表現,成為引領125c.c.排量電單車的流行指標。 廠方把「GRYPHUS(獅鷲獸)」作為六代「勁戰」的開發概念。 身為頂級掠食者,獅鷲獸一身獨特的銳氣,淋漓盡致地融入至六代「勁戰」之中,雙頭燈設計猶如獅鷲獸敏銳的目光,車身流線造型表現其身手敏捷。

勁戰7代

Cygnus Gryphus除了是全新勁戰外,也是一個開發平台,在BLUE CORE引擎與12吋框的彼此搭配下,故軸距會略微加長,這也與未來採用同樣平台的衍生車款有關。 彎道靈活性一直以來都是勁戰車系的強項,面對小彎較多的卡丁賽道,六代勁戰可以輕鬆切入彎角,並穩定的入彎、扶正車輛、加速出彎。 原以為加上水冷系統、車身尺碼變大的情況下,會讓六代勁戰車重明顯提升,但以ABS版來說,裝備重量僅增加2公斤而已(122kg 勁戰7代 VS 124kg)。

勁戰7代: 「台灣LEXUS RZ休旅」規格公開2023-03-27

享受著親手改裝所帶來的樂趣與騎車看風景的雅興,最重要的是只要能成功吸引住你的目光停留,就是車主最大的成就。 前懸吊改裝MSP UF2 EDS電控避震,為了整體視覺搭配將車身也降了下來,更有跑車風格! 勁戰7代 煞車改裝ACCOSSATO輻射卡箝,與內裝的螢光黃採用同色系塗裝;碟盤則為FAR青花瓷浮動碟盤。 勁戰7代2023 為了運動而生的六代勁戰搭配為性能所改裝的組合,絕對讓你能更加隨心所欲的操駕這台 CYGNUS GRYPHUS神鷹。 不只外觀,車主在懸吊與制動上的改裝一點也不馬虎,MSP 倒叉配上鍛造輪框,Brembo GP4RR一體卡鉗與PBF暴力虎T釦浮動碟盤,可以說每一項目幾乎都是到頂規的配置。 MotoR手工燒節的前段可以說技術出神入化,且經過計算的角度,並不影響安裝後方 GOWORKS水箱護罩的安裝。

勁戰7代: 加速破百!極氪「跨界休旅Zeekr X」內裝公開 預約4/12發表

CYGNUS Gryphus由前110、後120胎寬,增寬為前120、後130,再搭配全新設計的不對稱車架,即使取消了勁戰車系一貫的「狗骨頭」設計,車輛整體的穩定性卻是有增無減,同時亦兼顧了傾倒時的靈活度,車主們認為無論是直線行進,或是在彎中稍加激烈操駕,都能提供使用者相當程度的安心感,完美延續了勁戰車系向來易上手的操控特性。 雖然初代勁戰充沛的動力為它博得不少喝采,但後續幾代的發展,在引擎動力上都沒有太大的變革,一直到六代的CYGNUS Gryphus才有了重大的改變,搭載125c.c.Blue Core水冷引擎,還加入了VVA可變汽門系統,動力大躍進,最大馬力高達,000rpm,打破Blue Core給人追求省油而犧牲動力的印象,且擁有相當線性的輸出。 同時也是國內目前唯二搭載水冷引擎的125c.c.速克達,以不同的特色、取向成為SYM JET SL的好敵手。 JET SL 雖然在性能上有著亮眼的表現,不過置物空間方面似乎就差強人意。 受限於狹長車體以及底部的結構,在編輯部多方嘗試下都無法將全罩式安全帽置入其中,惜帽如金的帽奴們可能要做好隨身帶著的心理準備。

勁戰7代: 全新CYGNUS X雙碟版 發表

因為本次YAMAHA終於將水冷引擎帶到勁戰上頭,在排氣量小幅提升至125c.c.的同時,最大馬力與扭力分別提升30%與17%,來到12ps@8000、11.2Nm@6000。 YAMAHA給的牛肉還不僅於此,引擎也導入大家期待已久的VVA可變汽門。 而昨天發表會資訊中,僅正式公開ABS版98,000元建議售價,今天試乘會官方也正式公佈UBS:88,300元、MotoGP特仕版99,000元。 不少網友都提到6代勁戰外型變醜,對年輕族群沒吸引力,反而客層多為30-40歲上班族,再加上各家125c.c產品推陳出新,還有電動車、檔車市場競爭,也讓網友有勁戰跌落神壇的感受。

幸好車尾的煞車燈向新款TMAX 560取經,煞車燈在原在的尾燈下方。 當制動時煞車燈像伸出中指一樣告訴後方:"o拿,你咪隊埋呀"。 Blue Core技術的中心思想有三點:提高燃燒效益、減低動力流失和增加散熱效益。 提高燃燒效益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增加風隔的面積,讓進氣量更平穩。 行車模組會參照引擎轉數和油門開啟角度,從而決定燃油噴咀的供油、份量和點火時間。

勁戰7代: 顯示 1 / 2 下一頁 CYGNUS GRYPHUS YAMAHA 二輪車主大調查 編輯精選 車主怎麼說

以原廠設定來比較,六代勁戰整體上有些偏向 NMAX 155 的設定,但偏硬的懸吊加上專注於後段加速的引擎輸出,較為適合均速較高的路段或是如臺三線的彎道。 如果換成市區使用或是一般的山道上,「平順」的加速沒辦法和「衝組」的 JET SR 來相比。 當然喜歡尾速表現的騎士,六代勁戰會是你較佳的選擇,前提是得再花上一筆預算來解放被封印的動力。

勁戰7代: 車主問「為何勁戰跌落神壇了」?網揭1特點無法接受

不過由於懸吊設定較為溫和,因此讓勁戰六代的調性更偏向通勤及長途騎乘,要享受殺彎樂趣還是要對懸吊進行升級或調整比較理想。 對於第一版懸吊設定的勁戰,對於我來說是樂趣十足,不僅允許我在過彎時以更激進的方式操駕,後懸吊十足的支撐性也讓我十分安心。 而新版懸吊在舒適性以及整車協調性的提升雖然十分有感,但是比起第一版的表現略顯溫吞,若喜歡激烈操駕還是建議將懸吊進行升級比較恰當。 同樣是以操控性掛帥的勁戰六代一樣也有不俗的操駕表現,優異的車架設定讓動態反應相當沉穩,不過由於稍長的軸距設定,讓勁戰六代在緊湊的繞錐測試上失去點優勢,最終成績以 6.399 秒坐收,與 JET SL 的差距相當接近。 由GPS圖表比對我們可以知道,原廠六代勁戰0-400m所需的時間為20.77秒,而安裝上KOSO傳動組的六代勁戰,則只花了19.45秒,末端速度也由時速96公里提升至時速100公里! 無論在加速、反應甚至到尾速的表現,都大幅超越了原廠傳動,絕對是一組讓你裝了有感,實際效能表現也能讓你滿意的傳動組。

接著我們取最佳成績進行結果分析,發現動力較大的 JET SL 一路處於領先位置,不過當天 JET SL 在極速方面並未突破 90 公里大關,反觀勁戰六代最後通過終點的時候,時速略高於 JET SL,兩台車也僅有 0.5 秒的差距,因此要是距離拉長至 1 公里,結果會是如何其實也很難說。 我們以 QSTARZ 6000S 作為測量機器,並且經由兩人交換車輛以及起跑位置進行交叉測試,並且取最佳成績做為測試結果。 我覺得JET SL它不管動力或者是煞車其實都是來得很直接的感受,勁戰它雖然力道也不差,可是你如果在重煞進彎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軟了一些,其實我覺得跟JET SL它的加大碟有一點關係,它擁有馬上到位的煞車力道。 另外從這次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油耗表現,加上先前曝光的ARTC檢測數據來對比,沒意外的話這次YAMAHA Cygnus Gryphus使用的新引擎,應該就是源自於Nmax 125的那顆125c.c.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