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長沙灣道149號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長沙灣道149號

長沙灣道在1950年代起多次擴建,終於在1960年代末擴建至美孚,與荔枝角天橋交接,並取代元州街及青山道成為深水埗區的主幹道。 長沙灣站位於九龍深水埗以北至美孚新邨以南一帶的一片於19世紀末填海土地上的南面,該處原為一長長的沙灘及海邊,故此地名為長沙灣[10]。 本站於規劃初期被稱為蘇屋站[11],而「蘇屋」一名本來是指當時位於現今李鄭屋邨一帶的一條村落[12],但最後落成前改為現名。 長沙灣道荔枝角一帶,好早經已填咗海,作軍事用途[4]。 之不過,當時唔叫做長沙灣道,只有青山道同荔枝角道。

長沙灣道149號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海頌,丰滙,黃金大廈,東廬大樓,太子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490,年齡中位數為 39.8歲。 長沙灣道(Cheung Sha Wan Road;灣讀環)係香港新九龍一路, 起自旺角太子尾,貫通深水埗、長沙灣,去到荔枝角。

長沙灣道149號: 中學:深水埗區

長沙灣道深水埗一段,黃竹街去到欽州街,佢西南便係深水埗最舊嘅市區[3]。 最舊區邊界喺鴨寮街,而長沙灣道就同佢平行,隔個街口。 所以呢段長沙灣道來講,市區西南係舊過東北。 小學校網為校網40,中學校網為深水埗區。 長沙灣道雖呈南北行雙向,但因結構問題,美孚至甘泉街一段屬單向東行,甘泉街至光昌街的路段呈東西行雙向,使九巴在長沙灣工業區一段東行偏北的巴士站以南行識別(反之亦然)的怪現象。 長沙灣道的形狀呈勾狀,美孚至甘泉街一段屬單向東行,甘泉街至光昌街的路段呈東西行雙向,其餘路段南北行雙程行車。

開埠初期,港府已在荔枝角填海作軍事用途[6]。 長沙灣道149號2023 長沙灣道149號2023 1960年代末期,政府延伸長沙灣道至荔枝角一帶,道路與青山道及荔枝角道平行。 長沙灣道荔枝角段起源於甘泉街、長順街、蝴蝶谷道與荔枝角道交界處,與先前三段不同,這一段是單程路,只有東行方向。 從長沙灣段西行而來的車輛須行經與之平行的荔枝角道或葵涌道天橋。 道路西端連接美荔道、美孚巴士總站及荔枝角大橋,最終經葵涌道進入新界。 長沙灣道深水埗段從黃竹街開始連接至欽州街,穿越深水埗舊市區,沿路多唐樓,南面有電子產品集散地鴨寮街,北面則有電腦廣場高登電腦中心。

長沙灣道149號: 大廈資料:元州街149號

50年代初建成目前欽州街至東沙島街一段,中期建成光昌街至甘泉街一段,至60年代初道路才打通至今荔枝角一帶。 深水埗區的長沙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9,54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31,18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麗翠苑,李鄭屋邨,南昌邨,美居中心,幸俊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000,年齡中位數為 46.2歲。 長沙灣道旺角段,東南起自彌敦道、大埔道同界限街交界,係旺角北部[2]。 過塘尾就係最舊嘅深水埗市區,以黃竹街為界[3]。

今日長沙灣道同葵涌道、荔枝角道、青山道平排呢佈局,係1960年代尾到1970年代頭嘅事。 由欽州街到長沙灣郵政局近光昌街一段直路,主要有長沙灣政府合署、麗閣邨、九龍工業學校、長沙灣遊樂場、長沙灣消防局、元州邨、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體育館,成段多數係公屋同公共設施,有少數私人樓。 長沙灣地鐵站響東京街同發祥街之間嘅地底。 成條路都喺原長沙灣個海灘,對出海灣嘅填地上便。

長沙灣道149號: 長沙灣道145-149A號

長沙灣道去到甘泉街邊,經已係條明渠,由蝴蝶谷流落來,後尾封咗變暗渠。 長沙灣道149號 呢段主要路口有南昌街,欽州街,過欽州街就入長沙灣,入填地。 舊底南昌街有明渠,長沙灣道有短橋過渠,家下條渠經已係暗渠,完全冚密。 長沙灣道149號2023 長沙灣道沿路開設了不少批發及零售成衣及布疋的店鋪,以欽州街至黃竹街一段最密集,為香港同類店鋪的集中地,有時裝街及成衣街等別稱。 長沙灣站設有不同類型的車站商店,包括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外賣店、時裝店等。 站內亦設有各樣自助服務,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及自動照相機等[2]。

  • 靠青山道嗰邊對住石牆,青山道喺佢上便,過青山道就係荔枝角醫院同荔枝角收押所。
  • 郵局到甘泉街一段直路,見長沙灣郵政局、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廣場,呢段主要係工廠大廈,主要係同衫有關,到咗今時今日好多變咗寫字樓同貨倉,唔少做時裝批發。
  • 長沙灣道近荔枝角,係荔枝角交匯處,呢處同甘泉街、長順街、蝴蝶谷道同埋荔枝角道交界。
  • 從長沙灣段西行而來的車輛須行經與之平行的荔枝角道或葵涌道天橋。

長沙灣道地底係地下鐵路,係港鐵荃灣綫來回兩管隧道。 條綫其中三個站都喺長沙灣道底下,分別喺深水埗嘅深水埗站,喺長沙灣遊樂場側邊嘅長沙灣站,同埋長沙灣廣場側邊嘅荔枝角站。 呢段路因為夾喺青山道同葵涌道中間好窄嘅位,並無乜特別建築。

長沙灣道149號: 長沙灣道

此外,站內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3][4]以及港鐵「會員服務站」[5]。 嘉諾撒醫院位於港島半山,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929年創立,是一所天主教私立醫院。 1991年起,嘉諾撒醫院轉為香港明愛管理,成為香港明愛轄下的兩所私立醫院之一(另一所為位於九龍的寶血醫院)。 由於長沙灣地區發展前本為一處長形海灣,因此幅距甚大,區內有不少建築物以深水埗或長沙灣命名,如長沙灣道、長沙灣廣場、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政府合署等,有些並不接近長沙灣站。 亦因此有不少市民誤以為建築物名稱有「長沙灣」即等如在長沙灣站下車。 故此,港鐵公司在長沙灣站內貼出告示,提示乘客如要到長沙灣廣場,應在茘枝角站下車;而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的乘客,應在深水埗站下車。

長沙灣道(英語:Cheung 長沙灣道149號2023 Sh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西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 這一段長沙灣道沿路建築物亦有一定程度的分別,近深水埗一帶主要是住宅區如麗閣邨及怡閣苑,亦有購物商場如西九龍中心,而光昌街至甘泉街一段則有較多工廠大廈和貨倉,亦有商業樓宇如長沙灣廣場。 荃灣綫長沙灣及荔枝角站亦位於這一段地底。

長沙灣道149號: 青山道249-249A號 近期成交

道東南駁彌敦道,西北駁葵涌道,約莫3.3千米。 長沙灣道149號2023 長沙灣道因為起得闊,替咗青山道個位,做咗旺角到荔枝角嘅要道。 1991年6月接管嘉諾撒醫院的香港明愛,則在1953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當時戰後初期社會動盪,香港明愛成立的目標正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長沙灣道近荔枝角,係荔枝角交匯處,呢處同甘泉街、長順街、蝴蝶谷道同埋荔枝角道交界。 蝴蝶谷道路到美荔道一段,係條單程路,只有去旺角方向。

嘉諾撒醫院由香港明愛接管後,易名為嘉諾撒醫院(明愛),是當時香港明愛旗下唯一一間私家醫院。 直至1993年,香港明愛再接管位於深水埗青山道的寶血醫院。 現時兩間醫院分別為香港及九龍區市民提供醫療服務。 在開埠初期,道路是沿長沙灣對出海灘填海地建造,此段亦比上述兩段較晚落成。

長沙灣道149號: 港鐵

長沙灣道最盡,伸到去荔枝角美荔道,差唔多去到美孚新邨第六期。 荔枝角大橋落橋去美孚嘅車,可以橫過美荔道直入長沙灣道。 長沙灣道149號2023 葵涌道天橋底,有路畀車由荔枝角道入長沙灣道。 嘉諾撒醫院的創辦機構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808年在意大利維羅納成立,並於1860年首次派遣傳教士到香港,到港後不久就開辦了一所英語及葡語的學校,更開設孤兒院收容無家可歸的女童。 其後修會繼續從事社會工作、教育及醫療護理等服務,並在1929年創立嘉諾撒醫院,實踐天主教的醫療理念,更設有牧靈部協助病人及家屬。

長沙灣道149號

本店特設專為嘉諾撒醫院產科而設的初生嬰兒禮籃系列及專為嘉諾撒醫院探病慰問而設的康復禮籃/果籃系列,除提供專員嘉諾撒醫院送貨服務外,更可安排代客查詢住院資料。 2012年12月12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將會與香港旅遊發展局研究將長沙灣道時裝街等批發市場重新包裝成為特色旅遊景點的可行性[4]。 長沙灣道大致反映區內工商業活動,由長沙灣工業區、深水埗中成衣批發等,還有美孚新邨、公營房屋、單幢式住宅等,一應俱全。

長沙灣道149號: 旺角段

因為填海遲過深水埗同荔枝角,呢段好遲先起。 最初係深水埗營盤,喺欽州街到東沙島街之間,即係今日長沙灣政府合署、怡靜苑同怡閣苑。 1950年代中,光昌街到甘泉街一段起好,長沙灣道係斷開兩截。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