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馮振業15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馮振業

研究「數學化教學」多年的學者馮振業正籌備一項研究,為特教生學習數學設計教學法,期望通過生活化的方法,協助他們循序漸進掌握數學概念,目前正在籌募二十六萬元的研究經費。 馮振業指,課程以往在逾二十所小學試行有明顯效果,期望能為特教生設計數學教學策略與工具。 香港教育學院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馮振業,多年研究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Freudenthal)提倡的「數學化教學」,並引進到本港課堂,迄今已有二十所小學採用「數學化」課程,亦以此教學法撰寫小學教科書。 他解釋,「數學化教學」強調通過生活化例子,引領學生先建構數學概念,有別於一般課程甫開始便學習數式運算,然後只顧反覆操練。 他遂邀請學者專家合作,打算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設計適合特教生的數學教學法及評估工具,過程中將有一百名特教生參與,亦會聘請一名教師協助統籌。

馮振業

鄭振初 (編輯)(2002):《 小學數學教學交流集:數有心得 》,139頁,香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鄭振初(2002):心算和速算,輯於鄭振初、梁易天編《小學數學教學交流集 : 數有心得》,頁94-120,香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梁志強、文耀光(2002):提高學習興趣──活用數學遊戲,《創思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論文專集》,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馮振業: 數學化教學的教具和學具應用

關樹培(2002):知識與教學,輯於鄭振初、梁易天編《小學數學教學交流集:數有心得》,頁 85-93,香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馮振業、葉嘉慧(2004):數學化教學:空間觀念的培養,輯於《「香港數學教育會議——2004 」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暨香港數學教育學會。 馮振業2023 馮振業(2004):數學化教學:理論、實踐與前膽,輯於《「香港數學教育會議——2004 馮振業2023 」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暨香港數學教育學會。

黃德華(2003):數學教學效益與計算機輔助教具的使用,輯於《杭州‧香港小學數學教育學術交流論文滙編》,頁12-28,杭州,中國,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及杭州師範學院數學系。 馮振業 黃德華(2003):香港小學數學教育的新趨勢,輯於《杭州‧香港小學數學教育學術交流論文滙編》,頁1-4,杭州,中國,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及杭州師範大學數學系。 與小學數學教學,輯於《「香港數學教育會議──2004」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暨香港數學教育學會,2004.06。

馮振業: 教師團隊

但他坦言,有些學生或未能受惠,「例如視覺上分辨不到加號(+)與乘號(×)、『12』與『21』等的學生,未必能幫得到。」他指學界對特教生學習研究多聚焦語言方面,數理學習較為陌生,期望研究有助加深了解。 方顧問在香港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曾於中、小學任教中文科,在任期間曾擔任中文科科主任,為學生撰寫課程,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校內、外不同類型的中文科比賽。 方顧問退休前,擔任課程主任一職,曾與本地不同的大學合作推動校內課程;她亦樂於與教育界同工分享,擔任課程規劃的講者;在教育局的課程焦點小組、大學機構的講座中,常有方顧問的足跡。 資深教學顧問駐校

馮振業

除不斷進修外,亦到訪世界各地觀摩各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回港培訓不少教師將各地的優良教學法成功應用於香港學校課堂教導學生,成效卓著。 馮教授和圓方學苑顧問團隊,除了為本校數學科老師提供支援,亦為家長們提供講座,令家長更了解「數學化教學」,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方顧問在本校擔任中文科顧問一職快將四年,除了為本校中文科老師提供支援,亦不時到課室進行示範課,與學生進行互動,也把教學技巧示範予各位老師。 作為顧問,方氏希望在她的指導下,可強化老師教學實踐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習中文的能力、加強學生對中文學習的興趣。

馮振業: 樂在牛津 小學數學

公司主要在深圳從事房地產開發,較著名的物業包括六約振業城、和深圳市地鐵集團合作發展的橫崗車輛段上蓋項目。

梁志強、潘建強、文耀光及史創立(2002):《小學數學解難策略》(錄像光碟),香港,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 梁志強(2004):資訊科技與數學解難,輯於《「香港數學教育會議──2004」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暨香港數學教育學會,2004.06。 黃德華(2002):另類數學教學工具(二)WinPlot的應用,《數學教育期刊》39期,頁 馮振業2023 27-36。 馮振業2023 潘建強、文耀光、梁志強及史創立(2003):《幾何簡史與互動教材庫》(光碟),香港,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 黎耀志、黃德華(2003):再探MathML──中學數學題的處理,《數學教育期刊》40期,頁39-43。 葉嘉慧、馮振業(2003):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以線段表示開創教學空間,《數學教育》17期,頁57-62。

馮振業: 香港數學教育學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本校為確保優質的課程及高水平的課堂教學質素,分別聘請資深教育專家督導中文、英文及數學科課程發展。 並為教師及家長開設講座和工作坊,帶領老師備課,進行示範教學和觀課及評課,以進一步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鄧博士定期到啟基學校與老師進行教學講座、分享、備課、觀課和評課。 馮振業2023 英文科在鄧博士的督導下已完成一至六年級的課程改革,並建立有系統的英語拼音課程,積極推動閱讀,活化英語課堂,使學生樂於學習,老師愉快教學,大大提升本校的英語水平,為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成效顯著。 鄧博士在香港從事小學教育工作逾五十年,是香港小學基礎教育改革的先鋒,對推動基礎教育不遺餘力。

馮振業

她畢業於香港英華女校、羅富國教育學院,考取香港樹仁學院社會科學院輔導系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香港大學教育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博士。 鄧博士於1999年為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創校校長直至2010年退休。 方月媚女士於2018年9月起至今擔任本校中文科顧問,與本校中文科老師進行共同備課、教學示範、教學工作坊、觀課等促進教學效能的活動。

馮振業: 專業資格

馮振業教授和圓方學苑顧問團隊於2019年9月起至今擔任本校數學科顧問,與本校數學科老師進行共同備課、教學工作坊、觀課等促進教學效能的活動。 馮振業教授在香港從事教育工作近四十年,統籌數學教師培訓超過二十八年,曾任香港教育大學助理教授及香港數學教育學會會長,現為圓方學苑首席顧問。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數學運算涉及抽象概念,一般學生要理解不易,對患有專注力不足、自閉症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更是障礙。

馮振業

﹝註一﹞有興趣參與的香港數學教育學會2015及2016年度會員:請在網頁右方報名(免費),非香港數學教育學會會員亦請在網頁右方報名及填妥報名表,每位$50,連同抬頭「香港數學教育學會」劃線支票,寄回「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6139號」。 ﹝註二﹞適逢學會二十週年誌慶,本屆執行委員會特別預備了一份精美且別具數學意義的紀念品。 所有參與一月三十日活動的2016年會員(包括當天新入會及續會的會員)均可免費獲贈紀念品乙份。 黃德華(2003):教學改革實驗報告:較複雜的速率應用教學,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主辦之「Second 馮振業2023 Symposium on Field Experience」,香港,2003.10。 文耀光、史創立、梁志強及潘建強(2002):《資訊科技與小學數學教學》(錄像光碟),香港,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