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北角至紅磡2023詳細資料!內含北角至紅磡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北角至紅磡

但隨著將軍澳綫沿綫各站的物業逐漸落成,北角站的使用量亦因而回升。 北角至紅磡 北角至紅磡 北角至紅磡 2013年1月24日,北角站將軍澳綫3號月台的月台幕門於早上約10時20分因頂部的固定支架絕緣裝置突然短路起火冒煙,車務控制中心決定關閉車站,大批消防員接報後用滅火筒將火噴熄,並拖喉戒備。 期間將軍澳綫調景嶺站至北角站一段一度因火警而暫停服務;而港島綫列車亦一度不停北角站。

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沿綫車站的乘客需要在油塘站轉車,轉乘次數增加帶來的不便使此站的使用量稍有回落。 但隨着將軍澳綫沿綫各站的物業逐漸落成,北角站的使用量亦因而回升。 唯建造期間,工程頻頻發生工業意外,在擴建北角站及將軍澳支線工程中已有4名工人死亡,但地鐵公司從未向外交代意外數字,亦沒有主動向死者家屬提供殮葬及撫恤安排。 1967年,地鐵規劃港島綫初稿中,位於北角地區的車站名為七姊妹站,而當時車站位置擬建於鰂魚涌健康邨之下。 直到1981年,因為鰂魚涌用地規劃更改,原有位置被改為污水處理廠及水務署香港區大樓(1990年3月9日啟用),故車站位置向西移前,並改稱為北角站,北角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車站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車站大堂的承建商為禮頓;而隧道及月台則由保華建業集團負責興建。

北角至紅磡: 班次

火警中,一名尼泊爾籍工人扭傷腳,需要送院敷治[9]。 而大堂與上層月台之間為兩層機房,故此上層月台與大堂間相隔較大,而兩層月台之間則相隔較小。 現時區內大多是住宅樓宇,以私人屋苑為主,另建有少數公共屋邨,而鶴園街、民樂街一帯仍保留作工業區(中電集團把該地一帶命名為紅磡工業邨),過去一個綜合發展的區域如黃埔船塢及中電鶴園發電廠。

北角至紅磡

[13]紅磡崇潔街是一條食肆林立的美食街,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又被稱為崇潔美食街。 2015年10月19日,54岁的内地游客苗先生随某低价香港旅游团(深圳出发)前往紅磡D2珠宝店,因嫌该店内商品太贵且折扣太低而拒绝购物,未购买任何商品。 正当苗先生准备劝架时,三名內地男子将张某拖出店外并对其拳打脚踢。 被誤炸的小學則報稱約200名師生喪生,區內三分之二房屋被炸,約100名居民罹難。

北角至紅磡: 使用航线数目

港鐵事後完成調查,證實事故屬港鐵可控制範圍之內,港鐵公司需按車費調整機制,撥出港幣300萬元,在2014年6月港鐵加價以作推出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之用[16]。 實際航行時間會受維多利亞港範圍的航速限制、海上交通,天氣及海面情況等因素所影響。 北角至紅磡2023 乘客如需攜帶物品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喼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並乘搭普通渡輪(高速船不設運貨物服務)。

在通車初期,北角站只設有1組側疊分離式月台供港島綫列車使用,而車站並曾經因為月台距離地面達38米,故成為全前地鐵系統中最深的車站[註 4]。 另外由於車站轉乘通道較一般跨月台轉車站長且畢直,故亦會有乘客當留意到對面月台有列車時均會急步奔跑,因此港鐵為免乘客發生意外而於車站轉乘通道內廣播及貼上告示,呼籲乘客不要在通道上奔跑。 為了舒緩鰂魚涌站大量的轉綫人流出現近乎飽和的情況,並為之後將軍澳綫開通後客流的進一步上升做好準備,當時的地鐵公司決定耗資約31億港元,在現有北角站的南面加建兩個月台,並將觀塘綫由鰂魚涌站暫時延長至北角站。 由於地底設施密集,並且原來車站上的工地早分別於1985年及1988年發展為國賓大廈及樂嘉中心,因此若要擴建車站的話,只能另覓新的工地。 結果政府決定清拆房協的丹拿山邨,並把丹拿山(粵語:丹拿山)夷平,在丹拿道地底下興建新的月台,以通道連接現有的港島綫月台。 而擴建工程承建商為西松建設,工程遂於1998年7月展開。

北角至紅磡: 服务式住宅、酒店、商厦

向东以启德邮轮码头隔海对望,南面以维多利亚港与铜锣湾对望,西接尖沙咀,西北接京士柏,北连接何文田及土瓜湾。 此航线与新渡轮北角至红磡航线对调运作,例如由九龙城出发的声威11抵达北角时,便改行新渡轮北角至红磡航线,前往红磡,反之亦然。 北角至紅磡2023 北角来往九龙城航线的载客渡轮服务在1963年9月1日投入服务,当时班次为每10及15分钟一班,收费方面为头等$0.2和二等$0.1。 此航线与新渡轮北角至九龙城航线对调运作,例如由红磡出发的声威11抵达北角时,便改行新渡轮北角至九龙城航线,前往九龙城,反之亦然。

  • 其后油蔴地小轮与政府磋商后,此航线的汽车渡轮于1965年1月27日投入服务[12],并在当日燃一喜炮替代开幕仪式;但于1974年7月1日取消并由北角至观塘的汽车渡轮取代。
  • 而在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後,北角站成為一個轉乘站,當時是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使用量因而直綫攀升,是人流最多的轉乘站之一。
  • 红磡必嘉街与黄埔街一带为饮食小店的集中地,除著名的时新快餐店外,亦包括中日韩台美食,吸引不少年轻人。
  • 此航线主要采用2艘钢制渡轮航行,分别是声威11(A9693)及裕河(A8983)。
  • 直到1981年,因為鰂魚涌用地規劃更改,原有位置被改為污水處理廠及水務署香港區大樓(1990年3月9日啟用),故車站位置向西移前,並改稱為北角站,北角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 视乎谘询进度,运输署期望于2019年年初就中环至红磡渡轮服务进行招标,以期让航线最快于2019年第二季投入服务[2]。
  • 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沿綫車站的乘客需要在油塘站轉車,轉乘次數增加帶來的不便使此站的使用量稍有回落。

事後服務雖回復正常,但該月台的所有月台幕門需要全數打開,並由月台助理把守,列車進出車站時均需以人手速限駕駛。 港鐵在事件中,因未有安排接駁巴士而被指安排混亂及應變緩慢[15]。 北角站(英語:North Point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近樂嘉中心的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鐵路轉車站,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也是將軍澳綫的港島端終點站。 到90年代,民欣级单头车双层渡轮(民达、民耀和民清号)及双头车载客渡轮(民福号[29])亦间中航行。

北角至紅磡: 航线全长

1999年4月油麻地小轮改为牌照形式营运,船只改派声威18、海达利及声威11号航行,并辅以双层船(忠英显杰)行走。 北角至紅磡 2000年8月,有居民代表前往金鐘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控告地鐵向地鐵公司為受工程影響而損失的住戶作出合理賠償,及交出公證行檢查報告。 如身高達或超過95厘米,除非能出示有關証明,否則均當作3歲或以上小童計算。

故港鐵為舒緩車站2號月台的擠迫情況而在上午繁忙時間增加由太古側線或柴灣車廠開出的加班車,直接由北角站起載。 北角至紅磡2023 與此同時,於兩個月台樓層亦開闢多條闊度達5.6米的行人通道與原有港島綫月台連接,方便乘客以跨月台轉乘的方式轉乘觀塘綫列車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乘客在北角站毋須上落樓層即可轉乘列車。 唯建造期間,工程頻頻發生工業意外,在擴建北角站及將軍澳支綫工程中已有4名工人死亡,但地鐵公司從未向外交代意外數字,亦沒有主動向死者家屬提供殮葬及撫恤安排。 地鐵發言人則謂,地鐵工程的意外率較建造業整體意外率低,但仍會督促承建商進一步完善工業安全措施[8]。 直至2002年8月,將軍澳綫全綫通車,故此北角站成為了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轉車站。

北角至紅磡: 红磡码头

其中,2號月台(港島綫往堅尼地城)在上午繁忙時間的擁擠情況尤為嚴重[6]。 故港鐵為舒緩車站2號月台的擠迫情況而在上午繁忙時間增加由太古側綫或柴灣車廠開出的加班車,直接由北角站起載。 而在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後,北角站成為一個轉車站,當時是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使用量因而直綫攀升,是人流最多的轉車站之一。

北角至紅磡

其后于1997年,油蔴地小轮开始租用小型渡轮航行以取代自家船队,并于9月派出裕河、声威18及新华6号[30]航行。 翌年3月再加入喜利号,而裕河则调去湾仔至红磡航线[31]。 为改善营运情况及减低票价调整压力,新渡轮于2005年6月23日重整北角至红磡及此航线的航班时间表,缩减班次至每30分钟一班,而票价维持不变[22]。

北角至紅磡: 航行時間

北角站位於北角英皇道地底,由於車站鄰近多個私人樓宇以及學校等,因此在一天內的不同時間均有不少乘客使用車站。 北角至紅磡2023 而在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後,北角站成為一個轉乘站,當時是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使用量因而直綫攀升,是人流最多的轉乘站之一。 另外由於車站轉乘通道較一般跨月台轉乘站長且畢直,故亦會有乘客當留意到對面月台有列車時均會急步奔跑,因此港鐵為免乘客發生意外而於車站轉乘通道內廣播及貼上告示,呼籲乘客不要在通道上奔跑。 現時在北角站轉車的人流除了原有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的乘客外,亦有使用將軍澳綫往返將軍澳新市鎮的新增乘客量。

红磡(北)码头(Hung Hom North Pier),位于九龙半岛九龙城区红磡华信街尽头海旁,是红磡渡轮码头其中一员。 关于该航线目前的营运详情及改动沿革,请参见条目新渡轮北角至红磡航线。 此航线主要采用1艘名为“富裕”的双层渡轮(拥有权证明书号码:A143023)航行,平日繁忙时间采用“有记28”或租用“翠华203”航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