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環荷李活道10號2023詳解!(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1887年9月3日,Possession Street(早期音譯為「波些臣街」,後中文改稱水坑口街[5])從荷李活道分拆出來,同時間鋤斷山街被併入荷李活道,成為荷李活道的新起點段;[6]而發興街則因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聯發商業中心而遭縮短。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副董事余振宇表示,是次出售的物業佔金荷大廈不可分割份業權分數 33% 以上,商鋪擁有三街寬闊店面和超過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3 米的樓底高度,適合各行業自用及營運。 該物業曾經租予日本餐廳及法國餐廳,一樓則出租予藝術畫廊。

今日荷李活道亦是著名的旅遊地點,街道兩旁聚集眾多古玩店和藝廊,很多遊客慕名前來購買古董,其中有不少是珍貴文物,貨品來源備受爭議,所以香港政府對外推廣旅遊時極少提及荷李活道的古董買賣。 街道上另一地標舊式糧油店「振隆白米」現已結業。 簇新而現代化的小餐館,佇立在蘇豪區之中,裝潢以灰色作主調,內外都型格十足。 儘管老闆的定位是澳洲餐廳,卻選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食材,菜式具有歐洲和亞洲元素,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十分出色,而且服務員親切友善,價錢也物有所值。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使用情況資訊

大多數建築物都是以維持過去的面貌為目標,因此某些建築物可能比較不方便使用。 訪客可於03座營房大樓的訪客中心和賽馬會藝方的畫廊接待處借用輪椅。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餐廳的室內設計由本地獲獎無數的COLLECTIVE Studio主理,由於每一件現有石塊和磚頭均受到嚴格的規管與保護,不能隨意修葺與改動,或對任何現有設計作加固裝置,所以餐廳內的每個著眼點都經過仔細的思量,務求不破壞古蹟結構。 設計團隊特意搜羅獨特的紅色大理石作餐桌,令餐廳跟建築物原有的花崗岩及灰磚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同時以米灰色織物包覆牆壁和椅子,與現有的花崗岩柱完美配襯,使冰冷剛硬的空間添上柔揚舒適的暖意。 大館位於香港島中環核心地帶,彼鄰中上環區其他重要的歷史古蹟,與荷李活道、蘭桂坊及蘇豪區緊密相連。 我們的周邊社區熱鬧繁華,遍佈畫廊、古董店、餐廳和酒吧,散發濃厚的文化生活氣息。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後的首條街道,早在1841年英國人登陸香港島時便開始興建太平山一段,早年港島尚未填海時仍接近海邊,經過百多年來不斷填海,荷李活道現已遠離海傍甚遠。 大館除了有歷史活化建築群外,還建有2座全新的現代化建築,分別是賽馬會立方(原亞畢諾綜藝館)以及 賽馬會藝方(大館當代美術館),分別作為 表演廳和美術館的用途。 荷李活道靠近中環一段以南一帶稱為蘇豪區(官方名稱爲荷南美食區),取自英文「Soho」或「SoHo」除了取源於倫敦蘇豪區外,也來自「South of Hollywood Road」,意即「荷李活道以南」。 今天的蘇豪區有不少外國特色的餐廳和酒吧,尤其吸引居港外藉人士或遊客光顧。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館 餐廳

荷李活道東端連接着蘭桂坊,而舊中區警署(前香港警察總部,現大館)亦位於此街上。 在舊中區警署側中央廣場的夜店Dragon-i,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訪港時到此消遣。 而全球最長的戶外有蓋行人扶手電梯、連接中環與半山區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亦途經荷李活道。 在荷李活道與樓梯街交界的文武廟,早在香港開埠前已落成,二十世紀初乃香港平民處理經濟糾紛的地方,並有不少華人參拜。 在荷李活道中環部分的舊中區警署(現大館),早在1864年落成,1919年進行過擴建,今日亦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原來,這棵芒果樹又被稱為「升官芒果樹」,相傳芒果樹每2、3年結一次果,每次結果都會有人事升遷,或發生重大事件。 不得不提在西班牙傳統烹飪文化中有長遠歷史的Candeal麵包,它起源於最古老的Castilla y Leon小麥產地,從前西班牙的祖母們會在家中準備Candeal麵團,然後帶到市鎮的烤爐烘焙。 由於麵包數量眾多,因此麵包師會使用木印章在每一個麵包印上記號來作區別,Antonio把這個傳統帶到AGORA,配以來自馬拉加Axarquía地區的百年橄欖樹精煉而成的Verdial特級初榨橄欖油,試過之後絕對沒齒難忘。 荷李活道建於1844年,是本港開埠後新建的街道之一。 無論就其本身或是其上的文武廟、舊中區警署、卅間等建築而言,皆深具歷史意義。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現在的荷李活道亦以成行成市的古董商販馳名,有「古董街」(Antique Street)之稱。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廈資料:鴻豐商業中心

大樓裡的一些房間已被改造成商店、服飾店或是餐廳。 在這裡,訪客可以蓋紀念章兌換小禮物,辦公室、報案室、健身室、飯堂寢室等房間門口,都會設有蓋紀念章的地方,每一個圖案都代表著不同的房間,只要蓋滿了14個紀念章就可以兌換不同的小禮物。 監獄朝向贊善里一面的圍牆,是另一打卡地點。 當年域多利監獄正正建於中環中心,周圍都是民居。 中環荷李活道10號2023 為了避免囚犯越獄、引起民眾不滿等因素,監獄三番四次建高圍牆,並滿佈心思設計圍牆的大石,以有效阻隔監獄與民居。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以香港法定古蹟「中區警署建築群」為前身,活化成為新的文藝地標,以及展覽及活動的展演場地。 整個中區警署建築群由17世紀開始使用,包含警察總部大樓、中央裁判司署、域多利監獄等多個部分。 除此之外,還新添兩楝大樓,包括賽馬會立方,及賽馬會藝方,加入了當代藝術展覽廳、電影院等元素,亦會定期舉行展覽、舞台劇,工作坊等文化藝術活動。 近年,活化工程的興起,一些歷史建築得以妥善保存並活化作其他用途(大多數是展覽用途),而大館便是其中之一。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歷史

D倉巧妙地結合一間餐廳,展示當時監獄膳食的空間。 B倉位於整個建築群的中央,囚室建設於走廊的兩旁,裡面有8個囚室向公眾開放——囚室裡以投影方式重現當時獄中的景象,有的囚室甚至擺了三張床,根本就沒有任何活動的空間。 樓前的空地為檢閱廣場,中間的芒果樹是現存大館中區警署建築群中的活文物,已有60年樹齡,也是整個的標誌物之一。

建築物兩面運用了不同設計,面向檢閱廣場的一面牆以紅磚築砌而成;面對荷李活道的另一面牆則為純白色建築,正中間「1919」的數字代表著落成的年份,「G」和「R」則是George Rex的簡稱,代表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置身於古蹟的氛圍之中,吃的當然不單是美饌,還有文化藝術的高尚情操。 中西區的上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32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756人。 主要街道包括皇后大道中(上環段)、皇后大道西(上環段)、荷李活道(上環段)、德輔道西(上環段)、德輔道中(上環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帝后華庭,聚賢居,荷李活華庭,康威花園,中源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43.8歲。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中環 @中原樓市片區

沿皇后大道中步行往上環方向,於域多利皇后街交界左轉,經「100QRC內之自動扶梯」以及「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直達大館。 你可在AGORA享用兩款嘗味餐單,分別為10道菜的Menú Ágora及11道菜的Menú Gran Ágora,兩款餐單均以西班牙優質時令食材的新鮮美味為重點,用味蕾帶領你遊走西班牙各處,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總廚Antonio推薦了幾道一定要仔細品嘗的菜式,先以餐單上的清新小品「Erizo」海膽布丁作為開端,以西班牙烹調手法處理,上層為鮮甜的日本海膽,下層為香滑的海膽布丁配西班牙松子冷湯,頂部以麝香葡萄作點綴,鮮甜微酸的味道和軟滑的口感配合得天衣無縫。 「Ventresca」是Antonio的最愛之一,他先以鮮嫩的吞拿魚腩包裹煙燻茄子蓉,上面鋪上奧賽佳魚子醬,再佐以兩千年前古羅馬流傳下來的Garum魚醬調味,絕對是一道見證文化與歷史的西班牙名菜。 另一道「Merluza」以夏季盛產的Hake無鬚鱈魚入饌,其肉質軟嫩鮮甜,佐以西班牙北部海鮮特產Percebes龜足,咬下鮮甜味道湧溢,點一口Salsa Verde青醬,讓你猶如置身西班牙海岸。

如果我陪同使用輪椅的訪客到訪,我應該使用哪個入口? 大館設有適合輪椅使用者進出的公眾入口:紫荊樓閘。 如果我是輪椅使用者,我能夠使用大館的所有設施嗎? 大館致力於古蹟保育,特別是保存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歷史空間和物理特徵。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免費法律諮詢】法律係有錢人嘅玩意?非也 – 香港免費法律諮詢一覽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董事韋志強表示,中環蘇豪區荷李活道 金荷大廈地下低層、地下及一樓3層樓面,總建築面積約7300方呎,物業入口分別面向荷李活道、樓梯街及摩羅上街,將按現況並交吉出售,意向價1.3億,截止日期為2023年10月18日。 由中環站D1畢打街出口出發,右轉往皇后大道中後,直行至砵典乍街(又稱石板街),然後沿着這一級歷史建築而上,步行至荷里活道抵達大館。 大館擁有一支優秀的訪客體驗團隊,樂於隨時解決訪客的疑難。 訪客亦可以到訪位於03座營房大樓的訪客中心 - 服務處,索取有關大館節目和門票的最新訊息。 附例的條例提供了一個管理框架,以助我們為每位訪客提供更佳服務。 請花點時間閱讀該條例,或向我們的工作人員查詢。

近年研究推斷,荷李活道可能有另外一個出處,是謂以第二任港督戴維斯(John Francis Davis,又譯「爹核士」)的家鄉小鎮定名的說法:戴維斯出生於英國告羅士打郡布里斯托區(Bristol)的荷李活鎮(Hollywood),他是該鎮的第一位男爵,也是他退休後晚年定居的地方。 這個小鎮從未受到注目,當年他以家鄉小鎮命名香港第二條大道的做法也顯得十分低調,在政府記錄和通訊中從沒有說明為何用上Hollywood一名,連英國街道歷史研究書籍都沒有記載。 荷李活道(英語:Hollywood 中環荷李活道10號2023 Road),有時亦作荷里活道,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及上環,是香港開埠後第一條完成興建的街道,連接中環與水坑口。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荷李活道的名字據說來自早年附近一帶的冬青樹(英語:holly)樹木[1],與美國電影業重鎮加利福尼亞州的荷里活(大陸及台灣譯為「好萊塢」)無關。 監獄建築分成A至F六座囚倉以及獄長樓和紫荊樓。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香港巴士大典

位於荷李活道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屬於後維多利亞式風格建築,建築群包括前中區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合組成為香港早期的司法中心。 中西區的中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96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8,511人。 主要街道包括皇后大道中(中環段)、德輔道中(中環段)、荷李活道(中環段)、卑利街(中環段)、士丹頓街(中環段)、花園道(中環段)、些利街(中環段)。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3,000,年齡中位數為 48.0歲。 警察總部大樓位於營房大樓對面,主要為複合式展區。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不少藝術工作者都聚集於大館,Spin art Workshop推出AURA ART THE ORBIT 旋轉畫工作坊,可以於畫布上塗漆,可以緩解壓力。 此外,這活動都好適合兒童可以有趣地接觸藝術創作的過程,這是所有年齡的人都可以享受的活動。 必定要細味的還有西班牙海鮮鍋巴「Soccarat」,以西班牙東部盛產的圓米Bomba Rice製成,它是一種西班牙海鮮飯的專屬用米,堅實短身且富口感,能吸收大蝦蒜香蛋黃醬濃郁的味道,香脆可口的鍋巴製成圓形,配上鮮紅色的西班牙深海大紅蝦Carabinero,讓你品嘗到最精緻西班牙風情。 「Txuleta」的意思為「肉扒」,Antonio特別選用被譽為世上最優質的西班牙Rubia Gallega牛肉,並以帶有一整條骨的部分炮製這道經典,Rubia Gallega擁有完美的脂肪比例,以及令人垂涎的大理石花紋,煎過後滲出傳統的辛辣與微微鹹香的風味。 壓軸甜點有Flor de Azahar,以西班牙國民最愛的橙花為創作靈感,將橙花搭配甜美肉厚的Marcona西班牙杏仁,以及全西班牙唯一能通過PDO拉曼查品質認證的藏紅花品種,雪白的橙花給人愉悅感,以迷人香氣為時令嘗味菜單劃上完美句號。 這裏的商店我也不作多介紹了,因為可能當你下次來的時候可能就是不一樣的店舖了,哈哈,不是我懶惰啦,因為….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餐廳

現時城巴26線與人力車觀光巴士H1線皆行經全條荷李活道,前者更是以荷李活道為其折返點。 另有數條半山區巴士路線為服務中環核心地帶,不採紅棉路上山而行經德己立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及亞畢諾道登上堅道,該等路線行經擺花街起的一段荷李活道,至盡頭處轉上亞畢諾道。 荷李活道由英國皇家工兵團(The Royal Engineers)於1844年建成[1],是英人開始管治香港後新闢的街道之一。 訪客可利用多個公眾閘口輕鬆進出大館,或從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經荷李活道及奧卑利街交界處的行人天橋步行即達。

  • 在舊中區警署側中央廣場的夜店Dragon-i,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訪港時到此消遣。
  • 荷李活道(英語:Hollywood Road),有時亦作荷里活道,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及上環,是香港開埠後第一條完成興建的街道,連接中環與水坑口。
  •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副董事余振宇表示,是次出售的物業佔金荷大廈不可分割份業權分數 33% 以上,商鋪擁有三街寬闊店面和超過 3 米的樓底高度,適合各行業自用及營運。
  • 設計團隊特意搜羅獨特的紅色大理石作餐桌,令餐廳跟建築物原有的花崗岩及灰磚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同時以米灰色織物包覆牆壁和椅子,與現有的花崗岩柱完美配襯,使冰冷剛硬的空間添上柔揚舒適的暖意。
  •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董事韋志強表示,中環蘇豪區荷李活道 金荷大廈地下低層、地下及一樓3層樓面,總建築面積約7300方呎,物業入口分別面向荷李活道、樓梯街及摩羅上街,將按現況並交吉出售,意向價1.3億,截止日期為2023年10月18日。
  • 今日荷李活道亦是著名的旅遊地點,街道兩旁聚集眾多古玩店和藝廊,很多遊客慕名前來購買古董,其中有不少是珍貴文物,貨品來源備受爭議,所以香港政府對外推廣旅遊時極少提及荷李活道的古董買賣。
  • 荷李活道靠近中環一段以南一帶稱為蘇豪區(官方名稱爲荷南美食區),取自英文「Soho」或「SoHo」除了取源於倫敦蘇豪區外,也來自「South of Hollywood Road」,意即「荷李活道以南」。

AGORA是香港少有的西班牙高級食府,最近選址洋溢歷史文化氣息的大館開業,把摩登的西班牙滋味與風土人情串聯起來,演繹出文化交匯、新舊共融的味道,讓你體現西班牙美食的精髓和價值。 初時荷李活道東起自雲咸街及亞畢諾道,向西伸延並連接發興街及皇后大道。 [2]現時由皇后大道西至水坑口街的一段荷李活道本稱「鋤斷山街」(Gap Street)[2][3];現在的水坑口街,在當時仍屬於荷李活道的一部分[4];而發興街,當時則連接皇后大道及摩囉下徑(即現今一部分摩羅下街及樂古道)[2]。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我們的位置

免費輪椅可以在位於03座營房大樓的訪客中心 - 服務處和賽馬會藝方内的大館當代美術館接待處借用。 來訪期間,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協助,請向大館職員查詢。 請幫助我們保持地方乾淨整潔,保護歷史古蹟免受損害。 因為在這裏,每一堵牆、每一扇門都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 請幫助我們保護那些曾經為在這裏工作或生活過的人提供遮蔭和好運的一樹一木。

  • 免費輪椅可以在位於03座營房大樓的訪客中心 - 服務處和賽馬會藝方内的大館當代美術館接待處借用。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帝后華庭,聚賢居,荷李活華庭,康威花園,中源中心。
  • 不得不提在西班牙傳統烹飪文化中有長遠歷史的Candeal麵包,它起源於最古老的Castilla y Leon小麥產地,從前西班牙的祖母們會在家中準備Candeal麵團,然後帶到市鎮的烤爐烘焙。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43.8歲。

在家鄉榮升至副主廚及糕點主廚後,Antonio決定衝出西班牙,先落戶新加坡的Binomio及Iggy’s,再來到香港,在灣仔的西班牙餐廳22 Ships紮根,今年5月再與佳民集團合作,打造出傳統卻具創意的西班牙高級食府AGORA。 「很感恩擁有這些經驗,讓我透過食材及烹調手法,更深刻了解自己的家鄉。」Antonio如是說。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進食有時不只是為了果腹,也是想吃一口蒼穹下各地域的歷史、文化與滋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