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北環線15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港深西部鐵路的走線圖顯示,流浮山站可接駁施政報告中提出興建的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擬沿海建6個站,包括下白泥、上白泥、流浮山及尖鼻咀站等。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於尖鼻咀至白泥建設約145公頃的海岸保護公園,設約12.5公里的海濱長廊,提供戶外生態康樂空間。 而二零一四年九月推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文件中指出,因應新界東北發展,建議於二零一八至二零二三年落實興建北環綫,並預留新田站、牛潭尾站及凹頭站,以作日後發展之用。 而長遠方案則包括興建直接前往落馬洲的分支,與及將北環綫延伸至粉嶺北,坪輋與打鼓嶺一帶。 另外,在早期提出方案中指出的洲頭站,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文件中經已不再提及,因此原作為提供東鐵綫與北環綫轉車的車站落實機會應該相當渺茫。

北環線

透過在北部都會區內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既可令區內居民無需長途跋涉前往市區上班,亦可善用鐵路網絡的剩餘運力接載市區居民前往北部都會區就業,不會加重現時繁忙路段的擠迫情況。 我注意到社會上普遍歡迎發展策略內所建議的新鐵路項目,但同時關注到這些項目會否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會否造成「一鐵獨大」,以及會否令東鐵線及屯馬線兩條貫穿南北的大動脈更加擠迫。 這個總面積達三萬公頃、可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65萬個工作職位的北部都會區,將成為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並藉着都會區的發展加強香港與深圳合作,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北環線 「換綫」方案:即北港島綫原方案,東涌綫將經港島北岸延長,並設置添馬、會展、銅鑼灣北站,之後從銅鑼灣北站向東延長至港島綫炮台山站月台,並與現時港島綫路段相同,繼續向東行駛至柴灣站。

北環線: 北環線歷史沿革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有關項目仍處於港深政府討論階段,暫未清楚造價及走線。 1995年,地鐵公司自行研究北港島線走線,並得出觀塘綫經紅磡延伸到天后,並與鰂魚涌支線連接,形成一個環狀系統,同時延伸東涌線,經添馬、會展到天后。 但此方案之弊病爲天后站需要承受來自觀塘線及東涌線的乘客,可能會導致車站嚴重擠迫,因此擱置此計劃,並改爲研究以東涌線經添馬、會展,並向北跨越維港到紅磡站的計劃,同時延伸觀塘線到會展。 但後來,由於《將軍澳及鰂魚涌支線可行性研究》中決定由將軍澳線使用鰂魚涌支線,並以北角作終點站,因此此計劃亦遭到摒棄。 2004年,政府欲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北環線計劃又成為政府和議員討價還價的籌碼。

北環線

古洞站建造工程預計於二零二三年展開,並預計於二零二七年隨著古洞的發展而啟用。 而北環綫支綫則由新田站向北延伸,經洲頭站前往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後,再接入重置後的深圳皇崗口岸之地下預留位置,並以一地兩檢形式與深圳通關。 北環線2023 2014年9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正式落實興建北環綫,初步預計將於2018年動工,2023年通車。

北環線: 環狀線路線

我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充滿期盼,我和我的團隊定必努力落實有關工作,為市民締造安居樂業的家園。 當建議得到落實後,由於東涌綫與港島綫所使用的列車類型和信號系統有所不同,需要作出調整及接合,極可能需要更換現時港島綫的信號系統,甚至月台和隧道結構,因此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竣工。 香港現時一年的房屋需求約43 000個單位,70 000個單位大約是我們20個月的需求,而當中會以70:30公私營房屋比例作為規劃目標。 按最新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七倍至120.56平方公里。 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到2035年,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並預留土地以作鐵路工程,在沿添馬艦邊界北面預留建造車站的用地,不能興建任何建築物或其他結構在保留地之上,以備將來動工。 除了古洞站附近新發展住宅受惠外,其他二手屋苑包括Park YOHO(接近凹頭站),以及加洲花園及錦繡花園(接近牛潭尾站)於將來受惠。 港深雙方將共同研究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的走線及口岸地點,探討融資及營運模式,目標是以最短距離橫越深圳灣。 該鐵路將設四個車站,沿途經過厦村及流浮山車站,並探討在前海實施「一地兩檢」 。

北環線: 環狀線北環及南環

北環線第二期工程預計於 2025 年動 工,目標於 2034 年竣工。 北環線 台北捷運局表示,首都捷運環狀線橫跨台北市與新北市,全線分為第一階段、南環段、北環段和東環段4段興建,第一階段已於2020年1月31日通車;目前招標興建中的環狀線第二階段南、北環共分為8個土建區段標及1個機電系統標;東環段則待中央核定後即可進行設計、施工。 市長侯友宜表示,本次開工的北環線蘆洲三重段CF680B區段標橫跨蘆洲及三重地區。

北環綫將連接東鐵綫和屯馬綫,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縮短車程時間。 北環綫亦將為一些現時主要依靠路面交通工具的地區帶來便捷的鐵路服務,為新界居民及乘客提供更多出行的路綫選擇來往各區,有助疏導新界東北的鐵路客流及減輕路面交通負荷;更能促進跨境人口流動,尤其方便新界西居民使用東鐵綫的跨境鐵路服務過境。 擬建的北環綫將建於古洞站及錦上路站之間,連接東鐵綫及屯馬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興建三個中途站。 擬建的北環綫將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完善新界東西的鐵路連接,並有助釋放沿綫土地的發展潛力,帶動香港的長遠發展。

北環線: 鐵路走綫

東鐵綫古洞站將設於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現時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之交界,即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 擬建的古洞站將成為區內公共交通運輸樞紐,方便現有及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居民享用高效便捷及低碳的鐵路服務。 負責招標施工的北市捷運局第一區工程處表示,環狀線北環段CF680B區段標工程,沿線共設3座地下車站(Y21站至Y23站)、3段潛盾隧道及1段中央避車線。 歷經5次公告招標流標, 13日再次開標,今日辦理評選會,投標廠商皇昌營造評分合格已符合最有利標資格,後續將評選結果報核,以儘速完成最後決標程序。

  • 至於其他未來路線,還有北環線、東九龍線、南港島線(西段)、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洪水橋及元朗南運輸環保運輸服務。
  • 添馬 TamarTAM東涌綫車站名稱及套色車站代碼路綫轉乘啟用日期註釋QUB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因應港島綫通車而啟用,觀塘綫 部分(現將軍澳綫部分)則於1989年8月6日啟用。
  • 政府翌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14》,採納「交匯」方案,並建議以添馬站作交匯點。
  • 北環線延線發展亦是《施政報告》的重頭戲,政府建議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由新田出發,經過州頭後進入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再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 跟現時官方的路線圖比較,這個 2030 年 + 版本,多了即將出現,併合出來的屯馬線,如果不轉線,可以由馬鞍山烏溪沙乘車至最遠的屯門南。
  • 目前,難料日後通車時間,以及通車前是否可入伙,而古洞區內社區及購物配套不足,要乘車前往上水一帶,區內置業後都要守一段時間。
  • 擬建的新田站將設於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的中央位置,為現有社區及發展樞紐內的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交通基建網絡,提升當區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連接,有助推動新田成為宜居且暢達方便的住宅社區及就業樞紐。

新鐵路建成後,現時被視為山旯旮地方的打鼓嶺和流浮山,將來只需在西鐵錦上路站及新建的洪水橋站轉車,便可穿梭兩地。 北環綫項目團隊早前參與由古洞村公所舉辦的「粽香滿古洞 情濃迎端午」端午節愛心活動,為古洞居民送上窩心的「北環綫防疫包」及端午節應節食品。 縱使工程規模龐大而複雜,我們重視每個細節,每一環,均以可持續發展為大前提,旨在為我們的持份者創造價值。

北環線: 方案 / 批准方案 (只供繁體版本)

西環段起始於大坪林站,自大坪林站穿越新店溪,經中和區景平路、中山路、板南路、中正路及板橋區板新路、板橋車站、文化路與民生路、新莊思源路、終於五工路,終點站為新北產業園區站,可以轉乘機場捷運線。 北環線2023 南北環線總經費1369億元,新北境內545.9億元,本市負擔357.6億元(中央補助188.3億元),經費不足部分,請新北捷運局務必協同臺北捷運局儘速檢討財務計畫修正,加速推動南北環線早日完工。 大陸工程承攬許多大型交通基礎建設專案,欣陸指出,目前大陸工程正在進行的捷運工程專案包含台北捷運環狀線、台北捷運萬大線、以及桃園捷運綠線等。 東涌綫與港島綫使用的列車(目前港鐵ADtranz-CAF列車闊度不能正常駛入港島綫月台)和信號系統以至月台幕門/月台閘門和隧道結構不同,可能涉及更換港鐵ADtranz-CAF列車,鐵路工程期間或會影響港島綫運作。

  • 透過在北部都會區內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既可令區內居民無需長途跋涉前往市區上班,亦可善用鐵路網絡的剩餘運力接載市區居民前往北部都會區就業,不會加重現時繁忙路段的擠迫情況。
  • 109年7月30日「變更大漢溪北都市計畫(第一階段)(三重及蘆洲地區)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Y19B站)」案發布實施。
  • 古洞北新發展區全面發展後將容納119,700人口和33,300個職位。
  • 運房局表示,北環線的落實可為沿線地區創造更多發展機遇,令該區一帶土地用途更為高效,從而實現本屆政府提倡基建先行和創造容量的規劃方式。
  • 按照新發展策略,政府應興建北環線,將西鐵與東鐵要連接起來,為新界西北部的「策略性增長地區」提供方便的鐵路接駁。
  • 而北環線支線則由新田站向北延伸,經洲頭站前往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後,再接入重置後的深圳皇崗口岸之地下預留位置,並以一地兩檢形式與深圳通關。

於2022 年捷運環狀線的捷運聯合開發案中,秀朗橋站、景平站皆以開工,其餘聯合開發案尚在徵求投資人中。 住在捷運附近雖可享受便利機能,但對於容易被聲音干擾的民眾來說,卻可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新北市板橋區有居民自行用分貝機器觀測環狀線捷運行經時的噪音,分貝竟高達 北環線 95 分貝高音! 民眾表示捷運局在 2019 年即允諾會協助改善,至今卻仍無成效,另其感到相當頭痛。

北環線: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以及3個跨境鐵路項目優化、增強及添加跨境連接的交通基建及通關安排,逐步擴大港深一小時通勤網絡的動態範圍,擴大兩地的連接面。 《發展策略》提出了5個新鐵路項目,連接洪水橋、流浮山及新田等多個新發展區,以減低區內的往來成本。 北環線2023 在2022施政報告中政府再次強調,將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 目標是五年內為所有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十年內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並提高發展密度,採用較高地積比率,善用「北部都會區」土地資源。 政府在2021施政報告提出了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區—「北部都會區」,透過加強深港合作發展,發揮國家發展戰略中的獨特優勢。

劉話北部都會區嘅定位係發展創科產業,其中落馬洲河套地區嘅港深創科園首3座大樓將於明年底陸續建成,落馬洲新田一帶將興建新田科技城,而北環線係日後北部都會區重要嘅交通基建,新田站更係重要戰略發展位置,如果到時北環線配合唔到呢啲地方,就難以推進創科產業同其他發展。 所以佢建議要檢視北環綫嘅時間表並提速興建,包括早日完成刊憲工作,提前進行工程,令北環綫完工期提前到2030年前,以應付居民需要、配合當區發展。 北環線將連接西鐵錦上路站至古洞站,項目去年尾上馬,分兩期推展,預計2034年竣工,現正進行詳細規劃及設計。 有關項目仍未動工,《施政報告》即提出於北環線建支線及東延線,由新田轉支線可跨境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古洞站將東延服務至上水以東的坪輋、香園圍和打鼓嶺等新發展區。 最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將增加兩條全新鐵路項目,共在香港增設10個新車站。 當中北環線將在新田設支線,跨境前往皇崗的新鐵路線,沿途將於港深創科園及洲頭建兩個新站;北環線東延線亦設有8個新站,將於羅湖南站接駁現有東鐵線,終站設在粉嶺安樂村,並建無縫行人系統讓乘客步行至粉嶺。

北環線: 施政報告2022|擬建「三鐵三路」 包括港深西部鐵路促進大灣區融合

南環段十年前就已規畫要在國立政治大學莊敬外舍興建車站出口,校方也答應配合施工而拆除宿舍大樓,然而莊敬外舍拆除至今都不見南環段動工的身影,引發政大學生諸多不滿。 此外,學生也相當不滿校方規畫的替代宿舍方案,認為新宿舍的費用過高且通勤距離相當遙遠,因此頻頻對校方提出抗議。 ,內部將規劃商場、旅館、企業總部及 A 級辦公空間,未來更預計與國家兒童未來館連接,打造新北市「環線核心‧時尚都心」。 「十四張站」:十四張站是「環狀線+安坑輕軌」的轉乘車站,周邊多為農業用地,未來潛藏開發計劃多,目前周邊進度最快的是央北重劃區,新建案開價落在每坪 58 ~ 65 萬元,房價直逼新店的大坪林站。 環狀線第三階段(東環段):東環段在 2022 年 3 月 30 日通過環評,目前仍在積極辦理綜合規劃作業,預計最快要到 2031年才能讓全線完工通車。 環狀線第二階段(南北環段)機電系統工程招標作業,在 2021 年 9 月 30 日確認由法國商阿爾斯通承造,共計生產 29 列列車。

北環線

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曾委託房協研究大欖郊野公園邊陲作房屋用途,有關選址正正位於錦上路站以南,當時的研究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基線研究,但政府在2019年上旬叫停研究。 時任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曾指,當時處於實地視察生態情況階段,未展開公眾參與。 惟就錦上路以南未見政府有何規劃需要港鐵於錦上路南有潛在擴建進行備置工程。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現時於錦上路以南附近棕地作公屋的選址規模較小,一定不足以支撐多一個站,很可能配合港鐵上蓋物業,及前特首梁振英早前重提的郊野公園邊陲發展。 北環綫方面,向北伸延過境的支線將設有4個車站,分別是新田站、洲頭站、港深創科園站及位於深圳新皇崗口岸的皇崗站。

北環線: 港深建雙城三圈格局

2020年11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會加緊落實北環綫,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公營房屋入伙,帶動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一帶發展。 政府至今在沿綫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相當於4個太古城)的房屋用地並陸續進行研究,當中包括新田/落馬洲樞紐,若落實北環綫,土地可望帶來超過7萬個房屋單位。 近年,北環綫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合併為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共用通道方案」下,高速鐵路列車將會行經北環綫錦上路至洲頭附近一段的路軌;然而共用通道方案在2007年8月香港政府決定採用「專用通道方案」的同時被否決。 北環綫原本是《鐵路發展策略》中西部走廊鐵路近郊客運綫的一部份,後來政府將此段暫緩興建,稱之為西鐵第二期。 及後在香港政府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被重點提出,為6個主要新鐵路計劃之一,目標在2011年至2016年完成,計劃連接羅湖站。

北環線: 新田站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捷運三環六線之一的北環線蘆洲三重段CF680B區段標,今天由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台北市長蔣萬安共同主持開工動土典禮,北環線蘆洲三重段預計2030年完工,屆時三蘆地區的居民前往雙北市區將可節省約20分鐘時間。 古洞北新發展區在全面發展後,將容納合共 人口和33 300個職位。 陳帆局長說,古洞站落成後,將便利區內居民使用鐵路運輸系統,減少出行所需時間。 目前在繁忙時段,由古洞北前往上水站的路面車程需約15分鐘,當古洞站建成後,當區居民以鐵路前往上水站,預料只需三分鐘。 「北環線必須與鐵路沿線規劃中的發展互相配合,才能確保為乘客提供更妥善的服務,以及更有效地運用有限的公共資源。」變相認為,北環線要在區域人口增長到一個基數之後,才有規劃興建的需要。 立法會今日召開交通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及會議,民建聯劉國勳擔心洪水橋站及北環線要10年或以上才能落成,要求壓縮工程進度及考慮引入競爭。

北環線: 環狀線東環段

港鐵公司歡迎政府按《鐵路條例》(第519章),在憲報刊登東鐵綫古洞站的相關鐵路方案。 109年7月31日「變更三重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第一階段)(配合臺北捷運系統環狀線第二階段)」核定實施(Y19B站)。 北捷局相關人員表示,由於目前國內公共工程數量多,有能力與資格承接工程的廠商業務量較大,因此對於工程投標會較於保守、觀望,所以這次的流標應該與預算金額關係不大。 未來也會持續檢討、修正相關標案規劃,盼能儘速讓環狀線南北環段順利動工,以加速完成環狀線成圓的目標。 「 環狀線西環段 」是環狀線興建的第一階段,又可稱為「新北環狀線 」或「 中環段 」,全線落自在新北市境內,採高架及地下車站形式建置。

「新埔民生站」:新埔民生站附近有「江翠北側重劃區」,隨著江翠北重劃區的開發,目前房價行情每坪約在 60 ~ 65 萬,最高甚至有人喊到 8 字頭,可見房價增值的驚人潛力。 南北環通車後可串連新店區、新莊區、五股區、蘆洲區、三重區及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區、文山區等行政區,並與捷運文湖線、蘆洲線、淡水線與五泰輕軌、深坑線轉乘,強化捷運路網的完整性與便利性。 南北環段總開發經費約為 1,369.06 億元,不過因為南北環段多個站點已歷經三次流標,因此北市捷運局預估增加 200 多億元的經費以加速環狀線的推動。 [周刊王CTWANT] 基隆市消防局27日上午11時10分接獲民眾報案,表示有一部賓士轎車在萬瑞快速道路東向2.6公里處,也就是國道3號瑪東交流道下來的引道交會處的路肩起火燃燒。 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發現一部白色的賓士轎車,已經冒出熊熊烈火,並冒... 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宣告自4月1日啟動城市試駕活動,讓買家可以先行一睹RZ 450e魅力。

北環線: 北環線可服務新發展區

截至110年: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土建細部設計、機電系統細部設計、土木工程招標、機電系統招標作業及用地取得作業。 東環段全線為地下車站,部分路段因「地質較軟」、「堅硬的岩盤交雜」且車站面臨「狹窄路段」,因此施工較為困難。 而南北環段在施工中也同樣有類似的岩盤問題,再加上要穿越高速公路、基隆河、景美溪下方,整體來說工程困難度更為提升。 許多營造廠更傾向於投入工期短、收益高的國內科技廠房建造,導致環狀線遲遲無法順利招標(近期桃園鐵路地下化以及高捷黃線工程招標時,也同樣面臨無廠商投標的窘境)。 不過,目前雙北政府針對環狀線的主導權尚未有較全面的共識,因此除了西環段確定在 2023 年移交經營權給新北市府,南北環段的營運權則仍待觀察。

為支持政府造地計劃和釋放鐵路沿線用地發展潛力,政府已邀請港鐵公司同步進行北環線第一、二期詳細規劃及設計。 兩期工程預計先後於2023年和2025年動工,2027年和2034年竣工。 路政署喺2009年向立法會話,北環綫嘅規劃要考慮新界新發展區嘅規劃系數,預計有關土地用途、人口/就業數據嘅初步研究結果會喺2010年初得出,到時會檢討北環綫工程計劃嘅走綫、車站選址同埋實施時間表。 而《香港經濟日報》亦喺2009年4月14號引述消息指,港府內部已確定,有需要起北環綫,以配合港深機鐵引發香港同埋深圳地區嘅經濟發展。 政府又指,當地居民十分支持這個鐵路方案,而且北環線可服務新發展區(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以及加強跨境流動性。 政府特別提到北環線「服務新發展區」這一作用,是因為按《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顯示,政府的目標是在2018年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展開建造工程,第一批居民將在2023年遷入,故北環線及古洞站的初步建議落實時間,為2018年至2023年。

同時,政府會加快推展多個規劃中的道路基建項目,包括十一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屯門繞道、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等。 註釋:北環綫第一期只興建在東鐵綫落馬洲支綫上增設的古洞站,第二期則為西鐵綫錦上路及古洞站之間的北環綫主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增設3個中途站。 計劃引入廣深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和深圳地鐵20號綫,並且預留港鐵北環綫支綫接入條件。

北環線: 施政報告|林鄭: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港深西部鐵路

現時政府建議的北環線,只有一頭一尾兩個站,即是現時的西鐵錦上路站,以及東鐵落馬洲支線預留的古洞站,中途並不設站。 而古洞北是新界東北發展區的一部份,錦上路一帶也正在進行規劃,卻沒有其他沿線地區的發展。 政府會邀請港鐵,研究以現時位處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並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運動中心到大學本部附近的地點。 政府亦會善用車站用地與毗鄰土地的發展潛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區內居民需要的泊車位、商舖和公共設施。

此方案雖然大幅增加東涌線和將軍澳線直達港島北岸繁忙車站班次及數目,但來往港島北部的車程或會因港島線被中斷而需在北角站或鰂魚涌站轉車,同時炮台山站至柴灣站在繁忙時間的班次會因應東涌綫班次限制而被減少至每小時最多23班(即每2.5-2.7分鐘一班)。 北環線2023 )是香港一條已落實興建的鐵路項目,透過將現有東涌綫及將軍澳綫分別向東及向西延長,並於添馬站交匯,以分流過海客運量及減輕港島線負荷。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嘅鐵路網已經交咗畀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有描述「北環綫」嘅路綫,但由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冇表態,北環綫嘅處理亦冇包括喺兩鐵合併嘅內容裏面,所以其實並冇確實嘅結果。

一般來說捷運的興建期間往往需要 5 ~ 10 年,而且並不是每一條捷運周圍的房價都有機會翻身,加上房價修正期漫長,所以通常要等到捷運路網接近完工階段,房價才有較大機率開始輪番上漲。 環狀線第一階段的電聯車是一款中運量分散式電聯車(繼文湖線之後,我國再度購入的中運量電聯車),由義大利商日立軌道義大利與台灣車輛共同承造,共生產 17 北環線2023 列列車。 所謂「疊式高架」設計,指的就是將捷運站體縮減(道路預留空間變大),讓月台分為上下兩層,捷運列車採「一上一下」方式行駛的設計,可以減少對周邊住宅的影響程度。 民視新聞/陳崇翰基隆報導台62線往東2.6公里瑪東系統路段,週一(3月27日)上午11點左右,一輛賓士在外側車道,疑似漏油火燒車,整輛車被燒的只剩骨架。 消防隊到場撲滅火勢後,發現整輛車空無一人,原來車上兩人已經提前逃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