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行山準備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行山準備

香港給人的印象多是昂然聳立的摩天大廈,但其實香港山多平地少,郊野山林佔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三,是名副其實的郊遊天堂。 香港公共交通網絡發達,要到郊野尋幽探秘毋須舟車勞頓。 以下為你介紹香港10條初級行山路線,適合情侶及一家大小遊玩,只需輕裝上陣,就可飽覽山海美景。 白崖其實只佔地貌面積大約10分之1,大家想拍攝更美的景色可能需要用高空拍攝,才知景色有多漂亮。 如果你是行山新手又沒有裝備的話,可以先遊覽東龍島,選擇環島行,大約需時3小時,但路程較為輕鬆易行。

行山準備

要留意鶴咀屬海岸保護區,區內不設公廁及垃圾筒,沿岸及水上活動亦一律禁止。 行山準備2023 偶爾郊遊行山固然可使身心健康,但行山時除了要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也要保護郊野的大自然環境,切記把帶來的物品、垃圾帶走,這樣大家去行山也可行得安心放心。 而褲款則應按行山的程度去挑選,一般運動leggings或是行山褲已可,最重要都是以輕便、可簡單保護自己為主。 就算沒有預計會中途休息吃東西,都要帶備少許乾糧,以防有意外要留在山野,或是突然血糖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行山準備: 行山好去處2023|12. 城門水塘行山路線

在攻頂途中,行走在暗黑的雲海裏,記得一定要準備頭燈或電筒,而且每步也要小心,並記得留意天氣變化帶上風褸和食物,多飲水。 挑戰虎吼石河前請做足準備,衡量清楚自己及隊友的能力。 由於部分碎石有機會是鬆散浮動,因此登山人士要十分小心,盡量將腳下石頭踩實才一步一步上去。 行山準備 登上大金鐘山峰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 但如果遲出發,又或者下午才出發長征,到了差不多四、五時,天色漸暗才發現路線比預期長,就太遲了。
  • 如果你想挑選一款經濟又實用的行山背囊,Vans的Snag Backpack可是最佳選擇。
  • 多口袋設計或間隔好的背囊可方便新手輕易在行山過程中拿到想要的物品,或是有可放水樽位置,方便隨時補充水分。
  • 可以參考已經去過那條路線的人,而量度自己是否適合。
  • 香港群山雖然不算高聳,但通常都要大約兩、三小時才能完成整個路程,而且其中斜崖亦帶險要,有時還需要手腳並用游繩而上,絕不稱得上輕鬆。

不過沿山徑行走,就會到達第一個觀賞破邊洲的打卡位。 在古洞街市落車後,過去對面馬路「古洞南路」的村口石屎小路前進。 見到公廁後,再向前走大概2分鐘,就是到達分叉路,右邊是走上配水庫,左邊是直達古洞水塘。 輕鬆行1小時打卡路線的話,建議大家走左邊的路,直去水塘。 行東澳古道絕對是一個簡易之旅,大部分都是石屎路,只是路程就比較長。

行山準備: 【Pinkoi 香港優惠攻略】2023 年 7 月 Pinkoi 優惠碼 + 官方折扣大集合!

葉沃暉 註冊營養師(澳洲) 澳洲私人執業註冊營養師,網上營養平台Doses.of.healthiness創辦人,同時亦任職於悉尼修徳倫醫院的營養醫療團隊。 要在香港行山,難度有高有低,雖然天氣並不如外國嚴峻,但裝備方面同樣需要準備充足! 因疫情的影響,有很多運動都逼不得已暫停了一段時間,球隊運動首當其衝,所以很多市民惟有往山上跑,嘗試與大自然更親近。

行山準備

另外如果確認行山的路途中有適合的自然水源,則可以選用具有濾水功能的水袋,這樣就可以不用從山下背負過多的水上山。 這條行山路線由龍蝦灣石刻出發,岩壁上刻著的幾何圖案和抽象鳥獸形態,相信源於3,000年前。 穿過龍蝦灣郊遊徑到達大嶺峒,該處景觀開揚,若算準時間,可看到日落釣魚翁山肩的美景。

行山準備: 新手必睇 7大 行山裝備 與物資

仲有,電話可儲存定你之前搜索好嘅行山路線、地圖,以及一個電筒嘅app,用嚟求救同照明用。 行山準備2023 行山準備 就算冇預計會中途休息食嘢,都要帶備少許乾糧,以防有意外要留在山野。

香港雖然是一個商業城市,但行山路線選擇卻非常多,讓大家在繁忙工作後,可以親親大自然呢! 行山除了可以欣賞大自然風景及打卡,更可以舒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和吸收維他命。 行山好處雖然多多,但行山都有一定危險性,所以大家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行山路線。 行山準備 本文就整合了全港超過50條的行山路線攻略,讓大家可以選擇入門級、初級、中級、高級、極限級行山推薦路線。 儘管你選擇較輕鬆簡單的行山路線,出發前仍須作好充分準備,並遵守規定,謹記「五不」:新手不要獨自遠足;不走捷徑;不亂拋垃圾;不要破壞大自然景物;不隨意生火。

行山準備: 背囊

山頂可以打卡的位置不多,可以容納到不多人士,建議大家最好打完卡影了相就離開,避免阻塞行山通道。 行山新手很多時以輕便裝備為重點,往往忽略帶備足夠食水。 食糧方面,可以選擇方便食用的乾糧,能量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行山褲方面,行山新手可以根據行山路線的長短、難度以及天氣,從而選擇不同類型的行山褲。

由於爐具的種類繁多,建議可以到行山用品店,根據自身需求請老闆推薦適合的爐具使用。 行山準備2023 港島東山上有兩個球狀的雷達站,原來就是位於海拔532米高的柏架山。 行山準備2023 由鰂魚涌港鐵站出發,大約90分鐘就可以到達柏架山雷達站,更可以欣賞港島東及九龍東一帶的美景。

行山準備: 打卡都可以救命?!行山 新手 7大注意事項|必帶裝備一覽

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指出,背囊容量以公升作計算單位,可以按路程決定容量。 一般而言,以4小時半日路程為例,一個10公升容量的背囊已足夠,如行長途或戶外過夜,最少要20公升。 行山準備 踏入秋冬,大棠紅葉把遊人引到大欖郊野公園楓香林,而從大棠出發,舊日用來連接鄉村的山徑,現在轉而引領遊客到千島湖清景台,觀賞大欖涌水塘的壯麗景色。

下山時,全身濕透,一上交通工具遇冷氣,就很容易著涼,而且換件上衣,減少一點汗味,對其他乘客也是一件好事。 除了汗水,萬一行山時落雨變「落湯雞」,都有件乾的衣服可替換,所以我會將後備衣物放在防水袋之中。 上山時熱,通常不用穿的,但行到上山頂及山脊,可能十分大風,加上你本身汗流浹背,很容易冷到。 帶備急救用品上山,以防萬一,若果自己或同行者受傷不適,都可以馬上治理,但別帶些自己都不懂得用的東西上山,否則帶了都沒有用。 藍地水塘路線鄰近屯門市中心,初段樓梯上山較耗體力,步入屯門徑後較為平坦,沿途亦有著名的「彩虹欄杆」供行山的朋友「打卡」。

行山準備: 出發前做好行山準備

大帽山植被茂盛,春夏有機會看到櫻花及野百合等,秋冬則換上金黃芒草。 大帽山頂峰並不對外開放,不過山頂仍有很多地方可讓你坐下來等待日落。 要到鳳凰山觀雲海,可以在伯公坳起步,走鳳凰徑第三段,抵達半路涼亭休息,待約清晨5點才攻頂。

行山準備

近年来,当地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挖掘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 中船邮轮科技之所以落户宝山也是看中这里的邮轮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和未来前景。 行山準備2023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岸线更亲民,城市更美丽,也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入驻。 “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万里长江口、百年吴淞口的文化新地标,也是国产大型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行山準備: 注意事項:

當然,如果行山新手選擇的是較為簡單的石屎路,穿普通波鞋亦不會造成太大問題。 建議準備以高熱量、輕便、易進食為主,如葡萄糖、提子乾、朱古力等等。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 亦不要喧譁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普遍每行2小時要0.5公升水,但最好都預多些,因為你總不能知道實際上要行多久。

行山準備

有隔熱功能的水樽一般較重,但若你希望能在山中享受冰涼清水(或冬天時享用熱水),就值得投資。 當然,若室溫水已可以,那麼水樽的重量和易於攜帶就是你需要考慮的因素了。 (上圖)Klean Kanteen 水樽樽口有防漏水設計,也有粉紅、黑色等多種顏色選擇。 不少人愛穿貼身褲(leggings)做運動,一來活動靈活,二來美觀時尚,坊間有不少產品更標榜可以提臀及收肚腩,修飾線條。

行山準備: 行山好去處2023|7.西貢破邊洲一日遊

你更可以選擇以Dri-FIT物料製成的款式,其透氣度更高,即使是出汗後也不黏身。 行山準備 還有,電話可先儲存你之前搜索好的行山路線、地圖,以及一個電筒app,用來求救同照明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將行山變成一種生活的習慣,令行山成為其中一種熱門的運動。 不過,很多人認為行山很簡單,往往輕視了行山的危險性。 但行山時,若留意或拍下路徑的標記號碼,求助時,便能提供這個號碼,甚至開啟手機定位,就能協助及加快警方尋人的速度。

行山準備

若然你喜歡行山也愛露營,何不選擇一個可以同時用於兩種活動的背囊? Deuter的這款背囊採用撞色設計,外表就非常搶眼。 行山準備 加上容量達20L,還有腰扣幫助分擔住重量,是行山、露營的好選擇。

行山準備: 不要遲出發

另外,有些行山人士會忽然轉行小路,打算抄捷徑提早完成路線,但部分小路盡頭有機會是叢林,最後又要麻煩行山隊出動搜索了,所以不要怕麻煩而選擇行小路。 出發前擬定好路線及其起點和終點的位置,並作充份的了解,包括所有可能會出現的支路、退路和地標,以減少在途中的摸索,切勿走到支路時才了解。 一件可摺疊的輕巧防雨風褸,在山上可以隨時為你遮風擋雨。 選擇時,輕便是主要考慮,也可看看自己是否喜歡有收腰橡筋和可調校鬆緊的帽,防風防雨效果更佳。 當然,冬天上山,也可多帶一件可摺疊羽絨背心,穿上立即感到暖和得多。

行山準備

走到此行終點大坑墩風箏場,入夜後你可逐漸看到銀河繁星,在漫天星宿下度過美好的晚上。 由昂平高原上走至大金鐘的路程不長,20分鐘即可到山頂。 由於山路都是浮沙碎石路,建議大家上山最好穿上行山鞋及行山仗,有時更需要手足並用攀登,上山時要多加小心。 大金鐘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好似一個大金鐘,因而得了此名。

行山準備: 鳳凰山之路:觀日出路線建議

不論個人喜好,大家最好穿着淺色的長袖衣和長褲,防曬也防蚊。 若對生態文物徑特別有興趣,你可以 download「綠遊香港 Green HK Green」,除了有文物徑路線,也可報名參加導賞團。 其他行山 app 選擇還有由 HK Discovery 開發的「野 Guide」和由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開發的「郊野樂行 Enjoy Hiking」。 假日行山人士有上升趨勢,同時求助數字都有上升,不少多為受傷、體力透支、迷路等,這不但跟事前規劃有關,與其當日裝備也息息相關。 若想開心郊遊,平安度過假期, 行山初哥必定要多加留意以下6大事項。 The North Face的Isabella背囊專門為女生而設,背墊、背帶都更貼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