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城巴1號6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城巴1號

中巴持有65年的地區專營權最終在1998年9月1日結束,除12條路線一再交由城巴營運外,餘下88條路線交予投得經營權的新營辦商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接辦。 新巴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與英國另一交通集團第一集團(First Group)合資成立,利用積極進取的經營手法,令港島巴士服務進入與城巴激烈競爭的「戰國時代」。 配合青嶼幹線於1997年5月22日通車,首條服務東涌市中心的北大嶼山路線E21亦投入服務。 1998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開幕,城巴特地為新機場而設的「城巴機場快線」亦同步啟航,提供往返市區的豪華巴士服務,採用客車級低地台巴士,車廂配以多項頂級設施。 城巴更委託知名公關顧問公司「哲基駱華」(Citigate Lloyd Northover),設計與別不同的全新車隊形象。 2019年11月13日凌晨約1時,一輛停泊在屯門時代廣場對面、B3X線屯門市中心總站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城巴1號2023 500 MMC(6448,車牌號碼VU9112)車頭位置被人放燃燒彈縱火,消防員接報後需徒步前往救火;消防開喉時,全車陷入火海。

5號線早於1928年投入服務,歷經大酒店、中巴及城巴3間營辦商營運,是服務西區87年的老牌流水線。 運輸署以港鐵港島綫西延段全綫通車為由,以行政指令於2015年5月10日強行停辦此路線。 城巴5號線是一條已取消的香港島日間巴士路線,取消前來往摩星嶺及銅鑼灣(威非路道),途經堅尼地城、石塘咀、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大坑。 重組後,分為兩個營運部,分別為「營運及工程部(港島)」及「營運及工程部(九龍及新界)」。 城巴1號 前者負責港島、九龍紅隧及南區西隧路線(包括過往屬營運貳部的629線,但不包括南區城巴機場快線路線),後者負責所有九龍、新界及大嶼山之路線及城巴非專利服務,包括前者未有涵蓋的其餘過海路線。 後來兩者和「非專利部」進行重組,成立「營運壹部」及「營運貳部」,前者管理城巴港島區專營路線,而後者則管理新界、北大嶼山及機場專營路線及非專營服務。

城巴1號: 車隊編號

因中型貨車突然停下,結果收掣不及,撞向中型貨車尾部,巴士車頭嚴重損毀,車長重傷不治,另37人受傷[44];肇事巴士不獲復修,同年8月23日正式除牌退役。 2012年7月1日,城巴、新巴與Buspak合作,在約1,200輛已安裝液晶體電視屏幕的巴士上,播放預錄節目,EyePress的即時新聞走馬燈,Webus App的優惠等,而該媒體命名為Buzplay。 8月5日,城巴根據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為年滿65歲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客提供優惠,每程收費只需港幣2元。

另外,本線曾作出路線改動遭打回原形,為配合M16線取消,由2003年4月18日起早上班次改於中環三號碼頭開出,並繞經金鐘,但由於中環碼頭已有新巴2號線前往金鐘,加上需求不大及影響原有乘客,於2004年8月30日起取消繞經金鐘。 承上段所述,此路線在港島綫西延後並沒有落實往石排灣方向修改香港仔一帶走線,不途經東勝道的安排。 2018年3月,南區區議會委託顧問公司研究減輕香港仔區內交通擠塞,顧問公司建議此路線往石排灣方向改經香港仔大道前往香港仔水塘道而不再途經東勝道,以香港仔大道聖伯多祿堂外的分站取代東勝道近湖北街之分站[39][40],相關改動在2019年2月24日起實施[41][42]。 城巴1號2023 在路線表令中,19線屬8X線之特別班次,兩者行車路線相若,並提供聯合班次,分別在於前者兼顧跑馬地(上)一帶。

城巴1號: 巴士轉乘優惠

值得一提,本路線在戰前已更改總站點達四次(第一次更是1933年6月11日「獨有專營權」(即地區專營權)生效前實施的),戰後更改總站次數更達11次,創下香港專營巴士路線更改總站點次數最多的紀錄──共15次,可謂一個特別的紀錄。 而且,雖然本路線在政府的《路線表令》中被稱為「半山區路線」,但收費與同區其他流水線看齊,而沒有如其他半山區路線般收取較高的收費。 踏入廿一世紀本路線逐步與多條城巴路線提供轉乘優惠,使乘客能更方便地往來港島中西區、銅鑼灣及荃灣、屯門、天水圍、東涌、機場、域多利道及華富。

城巴1號

經過多年悉心經營,PTS成功由顧問公司轉型為巴士營運商,因此於1983年5月13日正式易名為「Citybus Limited」,翌年11月20日增補中文名稱「城巴有限公司」,確立該公司以巴士營運為主的新方向。 各車廠地方有限,晚間大部份巴士都須泊在巴士總站,而營運貳部的車輛亦會停泊於上環中區警署側的巴士停車場、由營運壹部管理的柴灣車廠、黃竹坑車廠、海洋公園車廠及啟德世運道泊車場(九龍灣泊車場)。 如果營運貳部車輛收車時停泊在由營運壹部管理的車廠和停車場,收集錢箱、添補燃油、洗車等日常工作就會由營運壹部管理的車廠負責;車輛大修及年檢等工作則全數在營運壹部柴灣車廠處理。

城巴1號: 「城巴1號」面臨劏車 粉絲惋惜

於鐵路通車當日,22及22M線同步增設港鐵轉乘優惠,方便乘搭港鐵屯馬線一期的乘客接駁往返九龍城、啟德發展區、麗晶花園/啟業、九龍灣商貿區、香港兒童醫院及啟德郵輪碼頭,22及22M線於啟德郵輪碼頭至麗晶花園一段提供15分鐘一班的聯合班次。 運輸署和新巴城巴在《2012-2013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指出此路線和新巴4號線服務範圍重疊,建議縮減該線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其餘時間由此路線來回程繞經華富邨取代[29]。 但建議出爐後,南區區議會指出此路線行車時間長且經常出現脫班問題,擔心此路線在更多時段繞經華富邨後脫班情況將更趨嚴重,故反對相關方案[30]。

城巴1號

計劃包括:購買28輛全新歐盟四型環保巴士、主動加快換車進度(以最新型環保巴士取代歐盟前期及歐盟一型巴士),以及為歐盟二型巴士加裝柴油微粒隔濾器。 可望在2012年,提升其車隊(包括新世界第一巴士及城巴)的排放表現至歐盟四型或以上的標準。 1963年6月21號,1號線總站搬去蟠龍道(即跑馬地上,家下1號線總站),呢個改動對1號線影響深遠,以後嘅改動,都以當時嘅路線版本作為藍本。 1972年7月1號,中巴調整收費制度,將路線分為「市區平路路線」、「市區斜路路線」以及「郊區路線」,1號線收費由兩毫加到三毫。 1號線係香港島歷史最悠久嘅巴士線之一,1928年11月5號由香港電車公司開辦,來往西環同埋跑馬地,用嚟疏導電車客量。 城巴1號線係香港島一條巴士線,來往跑馬地(上)同埋摩星嶺,主要途經跑馬地、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上環同埋西營盤等地。

城巴1號: 營運一部

不過,由於8號線沿線途經的地方皆是人口密集的地區,流水客量高,故仍可以大量流水客去維持8號線的地位。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摩星嶺/堅尼地城方向,第二程可獲 $2.30 的折扣優惠。 隨著乘客對B3X線的需求日漸殷切,屯門公園巴士站已無法容納大量乘客,以致候車環境惡劣;同時,該路線在屯門市中心已經上滿乘客甚至頂閘,引致新墟及紅橋的乘客久候多時仍未能登車。 鑑於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尚有空間,適逢港鐵屯門站上蓋物業「瓏門」基座的大型商場V City於2013年落成開幕,城巴因而建議開辦新路線B3M,以分流B3X線的乘客[10]﹐B3M綫於7月21日投入服務[11][12]。 城巴接辦12A線後不負眾望,實施多項措施改善服務,派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試圖吸引乘搭的士或駕車人士改乘新線,此舉對當時空調巴士數量稀少的中巴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

城巴1號

1935年4月1日起配合中巴首次網絡重整而延長至西營盤(東邊街),並設頭等及二等收費,1939年1月1日起縮短至油麻地碼頭,但於二次大戰期間停駛。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於2020年1月17日宣佈,港鐵屯馬線一期(原稱馬鞍山線,往返烏溪沙站至大圍站,延長至啟德站後改稱「屯馬線一期」)定於同年2月14日通車。 為配合該段鐵路通車,城巴將於鐵路通車當日同步開辦22線全日短程班次,編號為22M,走線與本路線相約,惟來回程中途加經承啟道(德朗邨)、沐安街(啟朗苑/啟德站),於九龍城迴旋處折返,不經主線22線途經的太子道西/界限街、九龍塘學校區(喇沙利道、窩打老道)及又一城。

城巴1號: 巴士轉乘計劃

各車廠地方有限,晚間大部份巴士都需要泊在巴士總站,而營運壹部的車輛亦會停泊於上環海傍警署(現中區警署)側的巴士停車場及位於啟德世運道泊車場(九龍灣泊車場)。 城巴2015年在政府基金贊助下購買3輛華夏神龍沂星SDL6120EVG純電動單層巴士,首部巴士已從陸路抵港,並於2016年5月27日出牌,車牌UC8125,車隊編號1584。 為了讓旗下華夏神龍及比亞迪電動巴士時刻補充電力,城巴柴灣車廠特別在廠內劃設四個有蓋泊位。

  • 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或由本路線轉乘上述路線往皇后山,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 杏花邨開經:盛泰道、迴旋處、盛泰道、永泰道、柴灣道、東區走廊支路、寧富街、利眾街、康民街、康翠臺巴士總站、康民街、柴灣道、東區走廊、興發街、永興街、英皇道、高士威道、伊榮街、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及菲林明道。
  • 港督會同行政局在同年8月27日[11]宣布,城巴擊敗有豐巴士、冠忠巴士、雅高巴士及泰豐遊覽車奪得有關路線的專營權,並在1991年9月11日重辦12A路線[12],成為繼九巴、中巴、嶼巴後,香港第四間專營巴士公司。
  • 此路線於停辦前主要使用富豪奧林比安12米( 、5XX-6XX)及Enviro500/MMC 12米(81XX-84XX)行走,用車共8輛。
  • 可望在2012年,提升其車隊(包括新世界第一巴士及城巴)的排放表現至歐盟四型或以上的標準。

會展站開經:會議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興發街、東區走廊、柴灣道、康民街、康翠臺巴士總站、康民街、祥利街、吉勝街、柴灣道、永泰道、翠灣街、順泰道及盛泰道。 杏花邨開經:盛泰道、迴旋處、盛泰道、永泰道、柴灣道、東區走廊支路、寧富街、利眾街、康民街、康翠臺巴士總站、康民街、柴灣道、東區走廊、興發街、永興街、英皇道、高士威道、伊榮街、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及菲林明道。 深圳灣口岸開經:深港西部通道、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屯興路及屯門鄉事會路。 深圳灣口岸開經:深港西部通道、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海榮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龍門路及湖翠路。

城巴1號: 轉乘優惠

1985年,隨著地鐵(今港鐵)港島綫通車,各條柴灣巴士線的客量開始下降,中巴開始削減班次及停辦部份路線。 但因8號線沿線途經的地方皆是人口密集的地區,流水客量高,故客量不致下跌太多。 因小西灣沒有地鐵,居民出入都要依靠巴士,加上8號線能直達港島心臟地帶,客量進一步上升,1995年2月27日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1 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往石排灣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屯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城巴1號

1982年,此路線延長至石排灣後,利蘭勝利二型便加入行走此線,聯同原有之佳牌阿拉伯五型以應付香港仔水塘道極為陡斜的路段[5],用車減至15輛[52],翌年再減至13輛[53]。 6號是港島其中一條主要旅遊路線,途徑多個港島南區的主要泳灘,所以在適合游泳的季節,本線在假日的客量很高。 本線與後來開辦的6X最大不同之處,是本線使用傳統路線黃泥涌峽道進出港島北岸及港島南區,至於6X則取道香港仔隧道,所以6X的車程較快,而本線因為行經須要攀斜及曲折的山路,因此車程較長,但本線能夠服務黃泥涌一帶的民居,而且收費較低,所以客量依然穩定。 城巴1號 城巴1號 城巴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赤柱市集和中環(交易廣場)的巴士路線,是赤柱居民來往灣仔和中環的路線,亦是港島區老牌巴士路線之一。 由於此路線為8X線的影子路線,同時與之提供聯合班次,因此行走此路線而配備電子路線牌的車輛均會顯示「19與8X同路」(19 and 8X same route)之轉頁,以提醒乘客兩者之行車路線幾近一致,欲乘搭該路線之乘客可以上車。

城巴1號: 公司網站

而城巴專利二部(即機場及北大嶼山專利巴士路線)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245部,其中138部為城巴機場快線車輛,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特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 城巴1號 1997年,城巴亦開始在中國內地範圍內營運,當年1月31日使用富豪B10M開通成渝長途巴士線,同年與北京市電車公司合作成立北京電車城巴有限公司[3][4][5],1998年更與北京市長途汽車公司合作成立北京長運城巴客運有限公司[6],亦與天津市公交集團合作成立天津城巴[7],但均於2000年代初期結束在內地的業務[5][8]。 本線係連接跑馬地至摩星嶺嘅唯一路線,而且途徑灣仔、中環等重要嘅商業區,亦都吸引咗唔少流水客,因此本線客量好大。 2015年,因應西港島綫通車,本線延長到摩星嶺代替停辦嘅5號綫,同時同10號巴士新增八達通轉乘優惠畀乘客往來摩星嶺同銅鑼灣。 1993年9月1號,政府將中巴26條巴士線交畀城巴接辦,包括1號線,並全線改派冷氣巴士行。

  • PTS於1979年以「城市巴士」(City Buses)之名開展業務,以一輛艾莎富豪B55(車隊編號V1)雙層巴士起家,為香港聯合船塢提供員工穿梭巴士服務,和記、讀者文摘等企業均是城巴早期客戶。
  • 1977年8月5日,前中華汽車公司交通經理李日新創辦城巴有限公司的前身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Asia)Limited,在香港提供公共交通管理顧問服務。
  • 兩部丹拿珍寶(車隊編號L15及L17)經文錦渡口岸進入中國境內,成為自日佔時期上海的雙層巴士被毀後,再次有雙層巴士踏足中國土地。
  • 每逢有郵輪泊岸時,碼頭營運商會安排旅遊巴士服務,接載旅客到尖沙咀(九龍站及酒店區)、港島區(灣仔、銅鑼灣與北角酒店區)及機場,船公司亦會安排觀光旅遊巴士;鄰近購物商場(例如MegaBox)亦會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前往就近三個港鐵站(九龍灣、觀塘及鑽石山);上述巴士會在旅客落船前在碼頭巴士上落客區等候。
  •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1 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 由於此路線客量甚高,中巴於1968年7月開始探討此路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之可行性[49],同年10月25日,佳牌阿拉伯五型28呎雙層巴士開始在此路線服役,是首批行走此路線的雙層巴士[50]。

城巴及運輸署在《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A23線位於機場的總站遷往航天城[33];同年6月的修訂方案中,則改為建議此路線維持原有起訖點,來回程繞經航天城[35]。 城巴1號 當年中巴車隊的空調雙層巴士均為正常車高,受制於渣甸橋的高度限制,中巴只能派出丹尼士飛鏢單層巴士行走。 在中巴專營權結束前,此路線有字軌車7輛,分別為5輛利蘭珍寶(SF)及2輛丹尼士飛鏢(DC)。

城巴1號: 巴士路線列表

於此路線提供服務期間,兩線實施聯合班次;分別在於此路線繞經中環碼頭(4號線於假日亦有部份班次繞經),取道山道天橋直達上環,以及回程到達華富後駛至培英中學才折返總站。 本路線提供港鐵會展站、菲林明道、灣仔道往來跑馬地(黃泥涌道、成和道、藍塘道)、司徒拔道迴旋處及黃泥涌峽的巴士服務,於2022年5月15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港鐵東鐵線(紅磡至金鐘段,又稱過海段)當日起正式通車。 城巴旅遊有限公司(City Tours Limited,旅行社牌照號碼350632)是城巴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附屬機構,主要負責為城巴代理巴士租賃服務,城巴旗下的非專營巴士服務如員工巴士、學生服務、觀光路線等(沙田第一城居民巴士服務除外),皆以此公司名義營運。 2023年7月1日凌晨4時,新專營權正式生效,並從新巴手上接辦其所有路線。

期間日軍提供與戰前7號線路線相若的2號線服務,於1942年1月25日起提供服務。 城巴1號 1942年10月,來往油麻地碼頭及香港仔之間的服務改為1號線,由香港自動車運送會社營辦。 運輸署於2018年4月向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開辦3條新巴士服務,以配合香園圍邊境管制站(蓮塘口岸)即將啟用。

城巴1號: 行車時間

運輸署在《2019-2020年度屯門區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一條新巴士服務,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繁忙時間由屯門第54區單向開往九龍站,途經兆康苑、屯門公路、西九龍走廊、旺角、油麻地、尖沙咀,以配合屯門第54區的人口發展,並決定以招標形式挑選合適的巴士公司營辦此線[4]。 城巴1號2023 城巴接辦初期,也是全日繞經置富花園,直至1997年5月5日起,為配合城巴37A及37B線投入服務,本線便改為接近深夜時段才繞經置富,來回程繞經香港仔市中心,加上當時西區海底隧道通車,中巴(現由新巴接辦)970線投入服務,令到不少往來九龍區的香港仔居民不需要再乘搭本線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令客量進一步下跌,班次亦無復當年的頻密。 不過,由於本路線收費較新巴同樣途經薄扶林道往來南區的路線便宜,加上往來香港大學的乘客眾多,仍有一定的乘客支持。 本路線的客源主要為往來香港仔至薄扶林道、香港大學、西營盤及上環的乘客,及需要乘渡輪往離島的乘客,甚少乘客坐足全程。 由於當年香港仔對外巴士線並不多,本路線是香港仔的主要對外路線之一,成為中巴南區的皇牌路線。

太平洋港口收購新世界基建的傳統基建業務,以及向新世界發展購入包括新世界第一巴士的新世界創建有限公司全部股權[30]。 太平洋港口亦已得到股東同意,易名為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重組於2003年1月29日完成。 香港主權移交後,中港兩地交流更形密切,跨境巴士業務競爭亦日趨激烈,營辦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加上中國大陸交通網絡漸趨發達,種種不利好因素影響下,城巴於2001年全面撤出過境巴士業務。 1995年12月21日,首都城巴在當地的管理層從北海集團手上購入首都城巴所有股權,沿用「首都城巴」一名,僅棄用源於香港城巴的「食鬼」標誌[17]。

城巴1號: 城巴1號線

2019年10月,為配合城巴慶祝創立40週年,城巴特意安排一輛獲塗上城巴創辦初期的淡黃色背景連深啡色線條設計的Enviro500 MMC(6493/VB9800)固定行走此路線,至翌年7月改為行走20線。 雖然在路線表令中,此路線被歸類為「港島半山區路線」,其車資卻與5B、10線等西區流水線成員看齊,並沒有根據車費等級表收取較高的車費。 跑馬地(上)開經:蟠龍道、藍塘道、成和道、景光街、山光道、黃泥涌道、摩理臣山道、灣仔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中、干諾道西、德輔道西、堅彌地城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及域多利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