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微塑膠2023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微塑膠

天地間有浮游生物吞下一粒微塑膠,原本沒有什麼好說,但是如果一尾磷蝦吞下十隻浮游生物,一條小魚吃掉十尾磷蝦,一條中魚噬下十條小魚,大魚吃掉很多中魚後,自己再被灒滿熟油端上餐桌⋯⋯坐在食物鏈頂端的你,敢說自己肚裡沒有膠? 近日政府表示,可透過檢測污水中新冠病毒的載量來預測某幢大廈或某個地區的感染情況。 面對無所不在的微塑膠、日益嚴重的塑膠汙染,世界各國已積極採取對策,台灣政府何時採取下一步行動,各界都拭目以待。

  • 有鑑於塑膠汙染的廣泛,英國最活躍的海洋保護團體之一Surfers Against Sewage甚至認為,塑膠汙染造成的危機,不輸給氣候變遷,因為它汙染了每一個生態系統,並且在持續惡化中。
  • 在海洋環境中可發現不同源頭產生的微塑膠,既有微小的顆粒(例如來自磨砂皮膚護理產品),也有從大件塑膠廢料分解出來的碎屑。
  • 歐盟之外,加拿大也將從明年起禁用多項有害的一次性塑膠產品,紐西蘭和中國等也將在2025年起禁用多項一次性塑膠產品。
  • 微膠珠則通常用於個人護理產品中,充當清潔皮膚的研磨劑,但現在由於自願或政府立法而被天然成分所替代。
  • 雖然此方法已通過概念驗證測試,但要應用到實際環境中仍充滿挑戰。
  • 他認為,關於微塑膠和納米塑料如何影響人體結構及其過程,以及它們是否會轉化為細胞並誘發癌病變,這些問題一天比一天迫切,尤其在塑膠產量增長的情況下。

鍾博士亦是鵬程慈善基金的創辦人和主席,該基金以培育兒童和年輕人為主要目標。 雖然科學家正研究怎樣從水裡阻截和移除微塑膠,可惜至今仍未找到有效而可持續的方法;這確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微塑膠: 環境影響

到了2021年,預估寶特瓶的銷售將突破5,833億支,但以往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寶特瓶被成功回收。 這意味著每年至少數千億支的寶特瓶進了掩埋場或流入自然環境。 而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的一般垃圾回收率是56.27%,被回收的塑膠垃圾中,有許多是屬於價值低、無法再利用的粗塑膠。 這些粗塑膠進了焚化爐,成了有毒氣體飄散至大氣中,反而會製造更多塑膠汙染。

微塑膠

它們可以是「原始」,指本身被製造成該體積,例如其他塑膠製品的顆粒原材料;或是「次生」,指因暴露於風、浪和紫外線下而分解或變形的塑膠碎片。 微小的碎片來自較大或整個塑膠物品,包括硬塑膠(例如瓶子,容器等)或軟塑膠(例如包裝紙,袋子等),也可以來自發泡膠(例如外賣盒或釣魚浮標)。 它們也可以通過輪胎的磨損和合成材料製成衣物的洗滌而產生。

微塑膠: 台灣塑膠袋用量是歐盟3.3倍,限塑成效待檢驗

史東甫表示,團隊由去年開始,將新方法用於檢測香港12處不同水域岸邊的微塑膠含量,比如白沙灣、維多利亞港、后海灣等,結果發現每公升海水有約10萬至40萬粒微塑膠,這個數目包括1微米至5毫米範圍內的微塑膠。 生物可分解的產品在合理的時間內,應該能被微生物分解成自然界的原料。 ,現今許多塑膠所聲稱的可分解只代表可以變成更小的塑膠碎片。 目前對於要標示產品生物可分解的標準並未統一,這表示沒辦法清楚定義,而且生產者使用時機並不一致。

微塑膠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微塑膠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 IUCN) 的調查報告,微塑膠造成的污染遠超過我們想像。 危害海洋的塑膠問題中,家用及工業排放的微塑膠佔 15%-31%,比大型塑膠製品降解分裂後造成的污染更甚。 依 IUCN 統計,35% 微塑膠2023 的微塑膠污染來自合成纖維,也就是說,我們光是洗衣服,就會讓塑膠纖維釋放到自然環境中。 單就歐洲和中亞的數據推估,清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纖維,等同每人每週往海洋丟棄 54 個塑膠袋。 微塑膠(英語:Microplastics,又稱塑膠微粒),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1]。

微塑膠: 塑膠

他們的研究成果在 2021 年 英國微生物學協會網上週年大會中廣受關注,並刊載於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期刊中。 2018年5月,歐盟禁塑法案起草人、來自比利時的歐洲議會議員里斯(Frédérique Ries)強調,該禁令可大舉淨化歐洲海灘、搶救海洋生物。 她並指出,該法案可為日後省下220億歐元(約新台幣7,315億元)的環境損害成本,影響巨大。

微塑膠

歐盟之外,加拿大也將從明年起禁用多項有害的一次性塑膠產品,紐西蘭和中國等也將在2025年起禁用多項一次性塑膠產品。 歐盟未來更將逐步擴大減塑的範圍,PET塑膠瓶在2025年前至少要有25%的再生塑膠,2030年前則所有的塑膠瓶都要含有30%的再生塑膠。 歐盟區內人口達4億4千6百多萬,是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人口區,該禁塑令的執行意義重大。 在淨灘行動中檢拾過無數個「甩皮甩骨」的破膠樽,禁不住浮想聯翩:許許多多「失落的一角」究竟跑到哪裡去了? 試想像:掉出來的膠塊被風吹雨打大浪衝擊不斷破碎,從大塊到小塊,從大粒到小粒,再從小粒再到微粒,然後沒入浮游生物的口中。

微塑膠: 空氣中的塑膠污染》深海到北極都逃不過 人體1年吸入5萬顆塑膠微粒!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現,市面上多牌飲用水都含有「微塑膠」,世衛專家表示,已知人體能排出塑膠微粒,民眾暫時不用太過驚慌。 但專家也強調,目前科學界對微塑膠污染影響的認知極為有限,呼籲更多人投入研究。 過往研究發現,香港地表水及沉澱物中均含大量微塑膠。 每日經污水處理廠及雨水排放系統排放到維多利亞港中的水,每立方米中就含超過10,000 顆微塑膠。 而在維港捕獲的食用魚體內,亦發現含有中等數量的微塑膠。 一支塑膠飲管需要200 年才完全分解,一個膠樽更需時450 年。

海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如多氯聯苯,二噁英及阻燃劑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很容易與微塑膠結合,成為高毒性的塑膠塊。 鍾志平博士 是傑出的工業家和領袖,致力回饋社會,廣受尊敬。 微塑膠2023 他於1985年與工作夥伴合力創辦了創科實業,業務蒸蒸日上,後來更發展成為跨國企業,在電動工具市場上佔據領先地位。

微塑膠: 每年150萬噸

對於那片白茫茫的灘岸,以及親手撿拾、親手拯救自己家園的辛勞,不少香港人依然記憶猶新。 太平洋垃圾帶是海洋中塑膠垃圾的主要分佈地之一,這一垃圾帶其實是一團海洋廢棄物組成的巨型漂浮物,因為其中大量的塑膠垃圾而聞名。 微塑膠2023 而以塑膠袋減量的急迫性來說,歐盟平均每人每年使用200個塑膠袋,台灣則在「未計入年增量」下以年用155億個購物塑膠袋計算,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即超過670個,幾乎是歐盟的3.3倍,台灣實際上存在更大的減塑急迫性。 依環保署目前規畫,四類一次性的塑膠產品如塑膠袋、吸管、餐具和外帶飲料杯等,在2030年起才會全面禁用。

微塑膠

進一步還可分為奈米塑料(1-100 nm)、亞微米塑料(100 nm-1 μm)、微米塑料(1 μm-5 mm)[2]。 2004年由英國科學家Richard Thompson等人提出[3]。 在2016年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微塑膠的污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4]。 2017年,二十國集團漢堡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海洋垃圾行動計劃」,將微塑膠問題上升到了全球治理層面[5]。 而上述食鹽樣本中的微塑膠,可能就是來自受污染的原料或產品的塑膠包裝。

微塑膠: 環境行動與應對

研究倫敦塑膠汙染的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員萊特(Stephanie Wright)認為,僅管倫敦空氣中的微塑膠濃度高到令人驚訝,但她相信世界上任何城市的情況多少都會相似。 據環保署估計,2019年全台一共消費了10億瓶的瓶裝水,加上其他飲料,則總共消耗了約50多億個寶特瓶,等於每人每年平均使用了約250個寶特瓶。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僅以提供人均所需熱量15%的食物來統計,因此研究認為,實際每人每年攝取的塑膠量應遠高於5萬個微塑膠。 既然環境中塑膠無所不在,你知道你吃進了多少塑膠嗎?

研究團隊分析了22名匿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樣本,結果在17人的血液中發現微塑膠,比例佔了近80%。 近日荷蘭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發現微塑膠,其中一半樣本含有常見於飲品膠樽的塑膠。 科學家擔心,這些微塑膠有機會殘留人體器官,損害細胞,甚至有可能引發癌症。 TOPick早前委託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本港市面有逾9成品牌樽裝水含微塑膠。 經年累月在大自然碎化的塑膠,包括洗衣服時脫落的纖維、輪胎摩擦釋出的微粒、用來覆蓋農田但最後碎化的農膜、船身剝落的塗層、路面脫落的標線等,都叫「次生」微塑膠。

微塑膠: 台灣好消息

每年有逾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塑膠不能自然降解,在水中分解成體積比沙粒、塵埃更細的「微塑膠」,被海洋生物吸收後進入食物鏈,均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其中,有一半血液樣本的微塑膠含有PET塑膠,是常用於製作飲品腸樽的原料。 微塑膠 另有1/3樣本含有聚苯乙烯,是常於用包裝食品和其他產品的。

首先我們可以減少使用膠袋,及停用含有微膠粒的個人護理產品。 其次,我們在購買新衣服前要三思,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潮流。 消費者購衣時往往買得快又多,但實際穿著的機率卻很低。 2015 年綠色和平調查就發現,德國人衣櫃裡近 4 成衣服從未或甚少穿著。 根據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的調查,臺灣人衣櫃裡有高達 20% 的衣服很少穿或是根本沒有穿過,有 72% 的人曾在衣櫃中發現吊牌未拆的衣服。 我們的消費模式不是無法改變的,若放下新衣至上的想法,購衣前先回頭思索衣櫃裡現有的衣服,或者選擇購買二手衣、參加交換衣服的社群;或動手重新修補或是從舊衣中找到翻新靈感,都是很好的方式。

微塑膠: 因為好 bite,所以好弊

當我們在報導和研究《國家地理》雜誌6月號的塑膠專題時,發現塑膠的世界有許多令人混淆的詞彙。 即使立意最良善的消費者在分辨「好」和「壞」的塑膠時,都會感到頭痛,因此我們準備了這份簡要的名詞解釋,來幫助讀者了解部分相關術語。 然而,微塑膠也有「原生」的,例如工業原材料顆粒(pellet),和被大量加入化妝 / 沐浴用品的微膠珠(microbead)。 如果你用含微膠珠的個人護理產品,便自動成為黑手之一;此外,「原生」微塑膠因意外釀成生態災難的新聞也不時發生。 2012 年,颱風韋森特把中石化油公司七個貨櫃吹落香港水域,裡頭 168 公噸的塑膠原料被大海翻了出來,「攻陷」愉景灣、南丫島、赤柱等多處灘岸,激起民間連場自發清除行動。

  • 初級微塑膠包括融化後用來製造塑膠產品的樹脂小粒,又稱為塑料微粒(nurdles),以及添加在化妝品、肥皂和牙膏裡當作研磨劑的塑膠柔珠(microbeads)。
  • 像所有塑膠一樣,原始微塑膠會隨著時間而分解為更小的尺寸。
  • 在海鹽和海產食物中發現的塑膠顆粒,對人類健康影響效果未明[13]。
  • 而在紐約州立大學測試的瓶裝水樣本中發現的塑膠微粒,有90%大小介於6.5到100微米之間。
  • 若以每日人均食用10公克的鹽巴估算,每人一年可能透過鹽巴攝入逾2,000粒微塑膠。
  • 在海洋中,微塑膠主要分布在海水錶層,這些微塑膠最終沉積到海底,即使在全球最深的海域馬里亞納海溝也有大量微塑膠沉積,甚至明顯高於其他海底沉積物的含量[7][8]。
  • 然而,多數人顯然忽視了微塑膠的飲用風險,寶特瓶的市場持續迅速成長,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曾統計,在2018年,全球估計消費了4,820億個一次性的寶特瓶,對比2009年,成長達50%。

依 IUCN 統計,35% 的微塑膠污染來自合成纖維。 「獎勵政策的效果趕不上每年超商和飲料店銷售增加的速度,」但近10年來,環保署未針對飲料杯再採取其他的減量措施。 2019年發表的〈全球塑膠大災難〉(The Global Plastic Calamity)報告,是目前少數完整檢視塑膠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研究。 據衛報報道,是次研究由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微塑膠2023 (Vrije Universiteit 微塑膠2023 Amsterdam)生態毒理學教授Dick Vethaak及其團隊進行,本月22日於《國際環境》雜誌發表研究結果。

微塑膠: 微塑膠對我們的影響

海洋環流是由全球風場和潮汐所推動的大型洋流系統,而地球上有五個主要的海洋環流:北太平洋與南太平洋環流,北大西洋與南大西洋環流,以及印度洋環流。 目前每個主要環流都有垃圾帶,而在其他較小的環流也經常發現新的垃圾帶。 幽靈漁具是指被遺棄、拋棄或遺失在海裡的漁具,裡面有許多是塑膠製品,包括網、線、陷阱和浮標等各種材料。 微塑膠 許多海洋生物會被這些殘骸纏住而喪命,如海龜、鯨魚、鯊魚、海豚、海豹、魚類和海鳥。 有一份估計指出,每年有數十萬公噸的漁具被遺留在海洋。

微塑膠

大洋區域的微塑膠分布主要受到大洋環流和季風影響[9],已出現了多個範圍較廣的微塑膠環流圈[10]。 海洋中微塑膠大量累積會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環境構成巨大威脅[4]。 微塑膠危害生態,它含有有毒化合物,不易分解,會長期殘留在海洋,而且體積細小,容易被魚類、貝殼類生物誤食而無法排出體外,引致腸臟變形和中毒。 由於微膠粒難以消化、分解,會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最終可能會被人類攝取。 毒素若在人體內積聚,便會影響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生殖能力,甚至致癌。 近年,不少環保團體指出,海洋中的微塑膠濃度愈來愈高。

微塑膠: 微塑膠

而且在我們呼吸的空氣和所吃的食物中均有微塑膠的存在! 這並不代表微塑膠不存在,亦不代表它們帶來的後果不嚴重。 事實上,微塑膠很可能構成了大部份的海洋污染(以塑膠塊的數量計算),所以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很大機會吞食了這些細小的塑膠塊,最終微塑膠就會出現在人類的食物鏈中。 臺灣許多中小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遽變時,選擇痛定思痛、眼光放遠並看清楚自身光景,擬好對策後決心改變,幾年後便華麗轉身,蛻變為永續經營的幸福企業。 面對海洋資源急速耗竭的局面,我們人人都應如此覺醒,看清事實,為著未來選擇升級改變!

微塑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