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體重減輕定義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體重減輕定義

據統計,約有6成與慢性疾病有關,約2成與癌症有關,約1成與精神疾病有關,剩下1成原因不明。 甲狀腺位於喉嚨下方,掌管著身體的代謝速度,如果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代謝過快就會形成甲亢,太慢則會形成甲衰。 除了體重下降外,甲狀腺亢進較常見的症狀還有心悸、手發抖、流汗、緊張、失眠等。 絕望、失去身份、缺乏社會互動或是精神上的痛苦都可能導致憂鬱症,也會和營養攝取的減少有關,也會造成疲勞[3]。

營養不良會導致體重下降,消化道的瘺管、腹瀉、藥物和營養素的交互作用、酵素消耗和肌肉萎縮也都會造成體重下降[3]。 肥胖認同運動主要的目的是減少對過重與肥胖者的歧視[230],有些認同運動者甚至試圖主張肥胖與身體健康並沒有負相關性[231]。 國際體型認同協會(英語:International Size Acceptance Association)則是創立於1997年的非政府組織,它的宗旨是推動體型認同並消除體重歧視[234],活動範圍廣及全球。

體重減輕定義: 體重半年降5%早檢查,醫:恐疾病、癌症等所致!

最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癌症在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體重減輕可能是少數或是唯一症狀,例如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初期僅有容易讓人忽略的貧血,又或者位置深且沒有痛覺細胞的胰臟所長出的胰臟癌,體重下降往往可能是這些癌症的唯一症狀。 新竹安慎健康管理中心呼籲:體重減輕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病症,卻也是最容易自我檢視身體健康的方式之一。 體重減輕定義2023 只要能夠時常注意自己的飲食均衡,配合適度運動習慣,不菸不酒,並時常量測體重。 如果有持續體重減輕的情形,應馬上就醫檢查,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體重急速減輕、頻尿等是糖尿病常見症狀,其實糖尿病發病初期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易發現,隨時間病情加重,血糖逐漸升高,會出現頻尿、口渴、飢餓、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

體重減輕定義

若心臟病患者有肥胖以及其他疾病風險因子,會建議接受密集的行為諮詢[182]。 若一些疾病進展(英语:progressive disease)較嚴重的階段,身體的代謝可能會發生變化,即使攝取了足夠的營養,身體無法利用,因此造成體重的下降。 厭食性惡病質綜合徵造成的體重下降症狀包括嚴重的肌肉流失、沒有胃口、吃了少量食物後就覺得飽足、恶心、貧血、虛弱及疲倦[3]。 非刻意的體重下降可能是因為體脂肪的減少、體內體液的減少、肌肉萎縮(英語:muscle atrophy)、或是這些原因組合引起的[1][2]。 若是體重已較六個月前的體重輕10%[1][3],或是比上個月的體重輕5%[4],可能就有健康上的問題。 另一個評估體重過輕的標準是身高體重指數(BMI)[5]。

體重減輕定義: 體重減輕

所以,有一些營養學家和社會學家,呼籲減肥一定要適度,以免影響健康,造成危害。 不過根據統計,將近40%的體重減輕查不出確定原因,有些可能是老化過程的一部份,有些則可能是疾病的初期以致表現不明,因此定期的追蹤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很多,以生理上的疾病最為常見,而心理上的疾病、隱藏性的感染症,也是需要列入考慮的可能原因。 研究顯示,普通體重者在糖分或脂肪進入到消化系統時,紋狀體內的訊號發送會變得緩慢,證明大腦識別出身體正在攝取食物,與此同時,多巴胺的分泌上升,代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已被激活。 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腸胃,導致大小腸發炎,甚至侵犯到腸道外的腹膜及淋巴結,最終導致腸道變窄甚至阻塞。

體重減輕定義

1996年,人均每日熱量供應最高的國家是美國,高達3,654卡路里(15,290千焦耳),到了2003年更來到了3,754卡路里(15,710千焦耳)。 1990年代晚期,歐洲人平均每人每日購買3,394卡路里(14,200千焦耳)的食物,而亞洲的開發中國家每人每日的食物購入量有2,648卡路里(11,080千焦耳),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是2,176卡路里(9,100千焦耳)[95]。 體重減輕定義 節食方法很多種,常見有高蛋白(只吃瘦肉)、或者限制熱量攝取。 但是基本上,節食只可以輔助減重,如果沒有搭配有氧運動,節食減肥失敗率很高,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體重減輕定義: 肥胖症

至2006年為止,已認定人類基因體上有超過41個基因在特定情形下會造成肥胖[123]。 擁有兩套肥胖基因(脂肪與肥胖關聯基因)的人比常人平均重了3-4公斤,患上肥胖的機率是沒有該等位基因者的1.67倍[124]。 因遺傳造成的BMI差異會隨族群而不同,差異可以6%至85%[125]。 肥胖是全世界主要的可預防死因(英語:Preventable causes of death)[1],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7]。 目前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都在上升,且女性較男性更常發生。 2015年,全球有6億名成人(13%)和4200萬名五歲以下的孩童有肥胖問題[1]。

  • 人體生理中,運動初期的能量來源為血糖,隨後代謝肝糖補充血糖,並逐漸增加脂肪的供能比例。
  • 在當代西方文化中,肥胖經常視為不受歡迎的同義詞,也與許多負面刻板印象相關。
  • 體重急速下降、頻尿等是糖尿病的常見症狀,其實糖尿病發病初期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易發現。
  • 一項研究指出手術能在十年間減輕患者14%-25%的體重(視手術方法而定),且相對於一般減重方法,還能減低29%的死亡率[192] 。
  • [131],但在食物供應穩定的環境下,這種儲存脂肪的能力卻會變成一種適應障礙[132]。

例如對肝癌只有一半的診斷率,也就是說正子掃描正常也不代表沒有癌症,倒是各種不同器官的癌症都有最特別而正確的檢查方法。 文中指出,這位55歲的王先生,體重下降後醫師為他進行檢查,先就引起體重下降最常見的兩個原因進行檢查,一是擔心有糖尿病因此驗了血糖,此外也驗了甲狀腺看有沒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果兩項都正常。 王先生不放心,擔心會不會得了癌症,因當初他親人得癌症也是體重下降才發現的,於是他跑去大醫院求診,醫師幫他安排了胃鏡、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輕微食道逆流,大腸長了息肉,順便做了息肉切除術。 他想他伯父當初得了胰臟癌,超音波沒看出來,於是主動要求自費電腦斷層,但結果腹腔內器官包含胰臟都正常,最後聽人家說正子掃描可以檢查癌症,又做了正子掃描,結果也沒發現異樣。 肥胖不僅對健康產生影響,也帶來許多其他面向的問題,比方說就業困難[211]。 有研究指出,肥胖程度會與個人的薪資高低呈現負相關[212]。

體重減輕定義: 體重減輕的定義 Definition of weight loss

在希臘與羅馬的藝術創作中,幾乎見不到肥胖的人物,這或許與他們文化對於適中的追求有關,而希臘羅馬傳統也由多數的基督教歐洲文化所繼承,在他們的創作中,只有低社經地位的角色才會是肥胖的[18]。 體重減輕定義2023 在非洲許多地區,仍視肥胖為富裕與健康的象徵,尤其在HIV疫情發生後,這樣的看法變得越來越常見[2]。 流行病學資料指出認知障礙與肥胖風險相關[149],但究竟是認知障礙造成肥胖,或者是反過來,則尚不明朗。

體重減輕定義

以下療日子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敬睿分享,體重下降速度多快要小心,以及體重無故變輕有哪些原因。 無法進食的原因有:意識減弱或混亂、因為手部或手臂的身體問題所影響、其他影響吞嚥或咀嚼的身體問題、飲食限制也可能是治療或調查的一部分。 缺乏食物可能是因為貧窮、不易購買或烹調、或是膳食的品質不佳。 在許多國家,寵物肥胖(英語:Obesity in pets)是常見的問題。 在美國,有23到41%的狗過重,當中有5.1%達到肥胖的程度;貓的肥胖率則稍高一些(6.4%)[238]。

體重減輕定義: 體重下降速度多快須注意?醫師整理體重減輕10原因,2成源自癌症!

目前已經知道正常體重者與肥胖者身上的腸道菌叢組成是不同的,證據顯示腸道菌叢可以影響代謝能力。 正常體重者與肥胖者有明顯的代謝能力差異,因此推測從腸道中吸收熱量的能力可能會影響肥胖的發生,但目前還不確定這些差異是否會直接造成肥胖,或者這些其實是肥胖造成的結果[150]。 在開發中國家,都市化在肥胖率上升的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在中國,平均肥胖率只有不到5%,但在某些都市肥胖率卻高達20%以上[147]。

體重減輕定義

早年營養不良和開發中國家的肥胖率上升也有一定的關聯[148],營養不良時期造成的內分泌變化可能會誘使身體在有食物時傾向堆積脂肪[148]。 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以及治療它們的藥物會增加患者罹患肥胖症的風險。 即使肥胖與部分的精神疾病相關,但肥胖不被視為精神疾病,因此並未將其列入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129]。

體重減輕定義: 減肥與兒童

常見症狀還包括胸悶、心悸、頭痛、失眠、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甚至覺得絕望與無助。 陳醫師再次強調,體重變輕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病症,但也是最容易自我檢視的方式之一。 平常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持續注意體重的起伏,當發現體重不明原因下降,且「半年內下降5%以上」,就該找醫師詢問病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英國有多達5%人口的體重過輕,其中有10%有肺部或是消化道的疾病,而且才進行過手術。 依照英國使用營養不良通用篩選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簡稱MUST)篩檢非刻意的體重下降,65歲以上的人口有有超過10%有營養不良的風險。 住院病患中有高比例(10-60%)也有營養不良的風險,和住在看護中心中的比例相近[5]。

在已開發國家中,收入越不平均的地區,成人肥胖率與青少年過重率越高,這個現象在美國也能觀察到:在收入不平等的州,即使是較高社會地位的人也容易有肥胖問題[139]。 顏正中醫師進一步提到,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例如在6個月內體重減輕至少5%或4.5公斤以上),就需要好好注意。 統計上來說,導致體重減輕的可能原因包括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症、腸胃道疾病、老年因素的營養不良都很常見。 顏正中醫師舉例,門診遇過一位50多歲的中年男性病人,因為體重3個月來減輕5公斤而前來就診。 詢問病史沒有長期用藥,但有抽菸病史,平時應酬多大餐也會飲酒。 體重減輕定義 安排檢查後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轉診至消化內科進一步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發現有約1公分的息肉。

體重減輕定義: 生薑削皮塗腋下治狐臭? 醫師告訴你「狐臭」如何治療

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在西方國家,家庭撫養的孩子越多,家長的運動量就越少[146]。 患有早發性嚴重肥胖的人(其定義為在十歲前就發生肥胖,且BMI較平均高出3個標準差以上)有7%帶有核苷酸的單點突變(SNP)[127]。 體重過重與許多疾病的發生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某些癌症、退化性關節炎、以及氣喘[2][41],由於上述疾病的緣故,研究也顯示肥胖者的預期餘命較短[2]。 一般簡稱為減肥、纖體、瘦身或秀身,是指採用人為手段故意降低體重,特別是減少體內的脂肪。 減肥的原因主要有:健康考慮,例如糖尿病、心臟病患者和四肢關節有疼痛症狀的人;更好的身材;參與對體重、外形有限制的職業和活動。 生活中偶爾會發現自己的體重不斷減輕、逐漸變瘦,原因可能是出自減重,也可能是生活調整,不過若是體重持續不明的減輕,恐怕要留意背後疾病的可能,因為這是許多疾病常有的初始症狀,甚至是唯一症狀,例如癌症。

體重減輕定義

盧泰潤醫師建議,民眾若有發現自己體重不明原因下降,可先量測體重並記錄。 若有疑慮,建議可先前往各大醫院的家醫科檢查,作為第一道防線找出可能原因,再更進一步轉診至相關科別,如風濕免疫科、血液腫瘤科等,後續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體重下降最害怕聽到的想必就是癌症,如前述所提到的,癌症占體重減輕原因當中約20%,約五人就有一人是罹患癌症。

體重減輕定義: 相關條目

行為學療法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也就是透過改變飲食習慣、飲食結構以及運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90][170]。 合理的飲食控制能在短期內使體重明顯下降[171],但要維持減重的成果經常相當困難,常需要搭配運動以及配合低熱量飲食的生活方式[172][173]。 各種低碳水化合物與低脂飲食對健康的幫助似乎沒有差別[174]。 在心臟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控制上,這些飲食策略也表現地不相上下[175]。 長期的減重成功率與生活形態改變率並不高,約為2-20%[176]。

對兒童來說,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範圍會因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 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標準(英語:Childhood 體重減輕定義2023 obesity)是BMI超過95百分位[25],然而該參考常模來自於1963年至1994年間的研究資料,因此並未計入近年來肥胖率的上升[26]。 兒童的肥胖在二十一世紀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不論是在開發中國家或是已開發國家,兒童肥胖率都不斷上升。 在加拿大,兒童肥胖率自1980年代的11%爬升到1990年代的30%,在此同期,巴西的兒童肥胖率則自4%上升到14%[235]。 美國醫學會在2013年將肥胖列入慢性病[19],希望藉此鼓勵健康保險業者將更多針對肥胖的治療、諮詢、及手術列入給付,如果保險業者願意投資,減肥藥物或基因療法的發展成本門檻也會降低。

體重減輕定義: 減肥代餐

治療效果上的問題或是復原期間出現的情形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體重下降,因此產生惡性循環[1]。 以往認為肥胖只是已開發國家的文明病,但事實上,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肥胖比率都在上升[51],城市地區的上升比例更為顯著[196]。 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部份赤貧國家和東亞的日本與韓國之外,肥胖在世界各地都已是常見疾病[2]。 因此,肥胖政策與行動框架(Obesity Policy Action (OPA) framework)將對策區分為:上游、中游、與下游策略。 上游策略主要試圖改變社會;中游策略則試圖改變個人行為以預防肥胖;下游策略則是治療已經肥胖的人口[169]。 人體生理中,運動初期的能量來源為血糖,隨後代謝肝糖補充血糖,並逐漸增加脂肪的供能比例。

現下還沒有資料能闡明這些減重藥物對肥胖的長期併發症(比方說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的影響[5]。 減肥的好處顯而易見,在一項前瞻性調查研究中,主動減肥,不論其體重下降的程度,都能使任何原因所導致的死亡率減少20%[180]。 若要控制懷孕期間的體重增加與改善母嬰健康,透過飲食與生活形態的調整是有效的[181]。

體重減輕定義: 兒童肥胖

惡病體質和餓死不同,惡病體質和體內全身性的發炎反應有關[6],後續情形 多半不佳[1][6][7]。 體重減輕定義 若一些疾病進展(英語:progressive disease)較嚴重的階段,身體的代謝可能會發生變化,即使攝取了足夠的營養,身體無法利用,因此造成體重的下降。 這會造成厭食性惡病質綜合徵(anorexia cachexia syndrome,簡稱ACS),而且無法靠額外的營養或是膳食補充劑來改善。

體重減輕定義: 成人肥胖防治

厭食性惡病質綜合徵造成的體重下降症狀包括嚴重的肌肉流失、沒有胃口、吃了少量食物後就覺得飽足、噁心、貧血、虛弱及疲倦[3]。 嚴重肥胖者接受手術後能夠長期減輕體重、改善肥胖相關問題[191]、並降低死亡率。 一項研究指出手術能在十年間減輕患者14%-25%的體重(視手術方法而定),且相對於一般減重方法,還能減低29%的死亡率[192] 。

(圖/達志示意圖) 體重減輕定義2023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壓力大,三餐時間不固定,營養也不均衡。

體重減輕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

而造成肥胖的主因常包括熱量攝取過多、欠缺運動及體質問題等,其他如基因缺陷、內分泌異常、藥物影響及精神疾病也可能造成肥胖。 有種說法認為「肥胖的人由於代謝慢,因此即使吃得不多也會越來越胖」,但目前的科學證據傾向不支持此種論點。 體重減輕定義 由於維持體重增加所需的能量,肥胖者的能量消耗比正常人多[13][14]。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不論是減重、生活調整,一般正常的體重下降,每周約為0.5~1公斤,超過則可能有異常疑慮,原因可能包括減重不當、疾病等,因此執行減重計畫時,也建議先留意原本體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