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衣市政街市15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青衣市政街市

三樓設Pizza Express及提供逾600個座位的UA戲院(已結業),已於2018年1月開幕,是青衣城1的「GH青衣電影城」結業後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運輸設施都集中在這裏,如青衣島最大型商場—青衣城、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港鐵青衣站、青衣島首個市鎮公園—青衣公園以及青衣海濱公園等。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包括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青衣邨巴士總站及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基於歷史及地理原因,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區域,分散在青衣市中心、門仔塘與牙鷹洲、三支香、寮肚山。 青衣島在新市鎮發展以前,已經有墟市和多個農村和漁村聚落,青衣墟(又稱青衣大街)就是當時青衣島上的墟市,島上現在還有聖多默宗徒堂天主教堂、真君廟、天后古廟和達摩祖師廟及青衣大王伯公廟等宗教建築。 1974年後,隨着青衣大橋(青衣南橋)及青荃橋(青衣北橋)先後通車,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亦隨即展開。

青衣市政街市: 發展

戲棚附近有大量熟食攤檔擺賣,初期主要為島上居民光顧,並逐漸演變成夜市,而近年因受傳媒廣泛報導[9],令青衣戲棚夜市開始受到島外的市民關注。 另外兩誕節慶還有島上的會景及花炮巡遊,主要為原居民參與。 市政大樓內設有街市等公共設施,宏福花園、海悅花園、青衣市區普通科門診診所、青衣碼頭等地亦信步可達。

青衣大橋通車前,舊青衣碼頭的渡輪服務是青衣島唯一的對外交通,故當時墟市—青衣大街設置於碼頭附近一帶,加上島內大多數的漁民都聚居在青衣灣內,所以該區在發展成為新市鎮青衣市前後,皆為青衣島的中心地帶。 青衣市政街市2023 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交通設施都集中在這裡,如青衣島最大型商場—青衣城、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港鐵青衣站、青衣島首個市鎮公園—青衣公園以及青衣海濱公園等。 其他重要設施包括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市區診所、青衣運動場、青衣渡輪碼頭、青衣警署、青衣消防局、青衣鄉事委員會、天主教聖多默宗徒堂等,都設設於青衣市中心地區內。

青衣市政街市: 青衣市政大廈

然而,扒王之王潛艇世界前身為潛艇餐廳,餐廳在2002年結業後,由扒王之王接手經營,部份潛艇裝飾得以保留,可惜最後扒王之王於2012年結業,由Pizza 青衣市政街市 Stage代替。 至於稻香酒家前身為豉啤酥主題餐廳,以50-60年代香江景物為主題,於2001年結業。 2017年12月中起,原有之麥當勞、元気壽司、及丼丼屋食堂分別搬遷至青衣城2及1期2樓,而Pizza Stage則因生意欠佳而結業。 2019年初翻新後改為餐廳、小食店、銀行和健康產品店。 1期一樓至三樓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而地下設通道連接青衣海濱公園及幼稚園;一樓則設通道通往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公園。

青衣市政街市

香港首个室内街市旧上环街市于1858年诞生,商户在划好的档口里营生。 古典建筑风格的第一代街市大多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拆卸,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街市为第二代或第三代街市,设计以实用功能为主,如湾仔街市、必列啫士街街市为当中佼佼者。 青衣市政街市 墟场的中心地点通常都是一块广阔摆卖的地方,不少老照片里常看到妇人们挑着两个大竹箩,放下板凳,叫卖自家种植的菜蔬,这种路边摊就是露天墟市的原型,例如大埔墟、联和墟等。 而街市则通常是街巷,两边为店铺,摆卖则在街头巷尾或水井旁边,例如嘉咸街露天市集。

青衣市政街市: 商場及街市

1996年,原址牙鷹洲的華潤油庫遷走後發展成私人屋苑—灝景灣。 區內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為青衣區最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長安巴士總站。 青衣市政街市 區內還有領展的重點商場及青衣島上第二大型商場—長發廣場、青衣東北公園、青衣海濱公園等。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三所小學,分別有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皇仁舊生會中學、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及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青衣市政街市 青衣市政街市 區內設有一個公共交通交匯處,為青衣區最大的公共交通交匯處—長安巴士總站。 發展區位於三支香北面的半山,青康路及涌美路為幹道,是青衣新市鎮最早發展的區域。

1980年代後期,香港製造業日漸息微,加上9號貨櫃碼頭啟用,島上的工廠大廈大多改作貨倉用途。 另外青衣路、青鴻路及青衣航運路一帶,亦建有物流中心或倉庫,為9號貨櫃碼頭提供後勤物流服務。 青衣市政街市2023 另外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分別於1998年及2009年先後通車。 青衣市政街市 3號幹線、青嶼幹線、汀九橋及青沙公路的啟用,接通了青衣至大嶼山、機場、新界西北、沙田、西九龍及香港島的陸路運輸,使青衣島成為香港重要的運輸樞紐。 青衣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多層停車場、社區會堂、體育館、商場、籃球場及兒童遊樂場。

青衣市政街市: 青衣城

[3] 青衣城2工程更是港鐵第一個獨資發展的商場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元。 工程於2014年展開,於2017年12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 場內佔地超過29,000呎,設6個影廳的UA戲院,商店有35間,面積由200至800呎不等,食肆面積由3000至10000呎不等,當中大多為青衣城1的地下商戶遷入。 於1989年10月,當時港督衛奕信爵士落實將啟德機場的香港國際機場遷往遠離市區的大嶼山,並提出了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負責興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 除了欣澳站、荔景站及南昌站外,地鐵公司聯同長江實業、中信泰富及和記黃埔等地產發展商,發展機場快綫車站上蓋商場及物業,青衣城隨之出現。 而青衣站的上蓋物業除了青衣城外,盈翠半島亦是青衣站的上蓋物業。

青衣市政街市

青衣市場(前稱:長發街市)的設計概念以船塢為藍圖,並以海洋為主題。 場內掛上超過5,000個魚類装飾,如海豚、漁網和救生圈等;中庭則設有450吋大型顯示屏展示動態海底場景,令人仿如置身水族館。 青衣综合大楼由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荣获香港建筑师学会1999年年奖的优异奖,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1999年度结构设计优异奖[1]。 香港街市除了是生活的一部分,亦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发展,同时承载着不少香港特色的老店。

青衣市政街市: 香港市政大廈

青衣綜合大樓由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1999年年獎的優異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1999年度結構設計優異獎[1]。 青衣街市位于地下,设有约70个档位;大厦一楼为图书馆及办事处;二楼是青衣体育馆。 街市附近有不少住宅,故无论何时都有很多人前往,虽然后来位于宏福花园的超级市场启用,人流稍为减少,但是平日繁忙时间仍会显得拥挤。 渣华道街市位于渣华道市政大厦,1993 年启用,街市共有两层,店铺众多,地下设有鲜鱼、肉类、家禽、烧味档口,还有金鱼店等各种售卖湿货的店铺。 七十年代末开始,新街市会预留熟食中心,分租给几家不同的商户。 而二楼是熟食中心,最多的是泰国菜的档口,是附近居民饭堂之一。

青衣市政街市

在新機場啟用初期,由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段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 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1989年時任港督衛奕信勳爵於施政報告上,宣佈興建玫瑰園計劃,後來正名為機場核心計劃,當中的機場鐵路、3號幹線(青衣段)和青嶼幹線都建在青衣島上,是青衣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自1961年港府刊憲宣佈發展荃灣衛星城市後,本來停泊荃灣和葵涌的漁民艇戶,都遷移至青衣灣及門仔塘,令青衣的艇戶急劇增加,環境擠逼惡劣,美國經援會和香港明愛,先後建成漁民村和聖保祿村,協助漁民上岸居住和改善生活質素。

青衣市政街市: 設計

隨着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興建、香港國際機場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擴建以及擬建於青衣島西南面的十號貨櫃碼頭,使青嶼幹線可能因此而出現飽和,政府於2007年開始研究興建第二條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的可行性。 機場核心計劃於1990年代展開,機場鐵路正式興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均於1998年通車,並在青衣島設青衣站。 隨著香港房屋委員會公共屋邨內設的街市以及大型超級市場數量增多,近年新建的一些市政大樓已不再設置街市。 踏入21世紀,大量公屋商場和街市由房委會出售予上市公司領展後,政府無法阻止領展大幅加租,導致部分地區物價高漲,加重市民負擔。 有地區團體、政黨和議員要求政府增建市政大樓街市設施,以打破地產商壟斷香港零售物業,舒解民困[1][2][3]。 青衣戲棚,以慶祝真君寶誕及天后寶誕,自1961年開始舉行「一棚兩誕」,每年農曆三月十二至十六及農曆四月初一至初五舉行,在青衣市政大廈附近的球場及空地搭建臨時戲棚,真君及天后兩誕會共用戲棚,以作粵劇表演,青衣原居民會為兩誕節慶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

青衣市政街市

中心的現行管理和營運工作由衡力化學廢料處理有限公司承辦。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同年落成的青嶼幹線,是香港英治時期最後一項完工的大型基建工程,通車儀式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主禮。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市政大樓等設施皆為區域市政局籌劃興建。

青衣市政街市: 青衣街市

而多個住宅屋邨或屋苑青衣邨、偉景花園、海悅花園、宏福花園、盈翠半島、青怡花園、翠怡花園、海欣花園等。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包括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青衣邨巴士總站及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四所小學,分別有明愛聖若瑟中學、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保良局世德小學、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荃灣商會學校及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 青衣大橋通車前,舊青衣碼頭的渡輪服務是青衣島唯一的對外運輸,故當時墟市—青衣大街設置於碼頭附近一帶,加上島內大多數的漁民都聚居在青衣灣內,所以該區在發展成為新市鎮青衣市前後,皆為青衣島的中心地帶。

  • 香车街街市是一个传统老风格的街市,位于荃湾香车街,3 层街市共设有 223 个档位,下层为公众街市,上面两层有 40 个熟食档位服务外围居民。
  • 1期一樓至三樓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而地下設通道連接青衣海濱公園及幼稚園;一樓則設通道通往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公園。
  • 新湾仔街市位于太原街以东尚翘峰基座下,街市附近的露天市集售卖不少本土特色货品、生活百货,极具历史意义,连同市集一带成为湾仔的特色旅游景点。
  • 直至到1990年代後期,機場核心計劃及多個大型屋苑完工,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青衣市政大廈、大型購物商場青衣城以及青衣站等主要社區設施也都相繼落成啟用,青衣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新市鎮。
  •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包括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青衣邨巴士總站及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 基於歷史及地理原因,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區域,分散在青衣市中心、門仔塘與牙鷹洲、三支香、寮肚山。

1941年進入香港日佔時期,青衣島隨荃灣區被歸入九龍地區。 青衣市政街市2023 英國收回香港後,恢復理民府制度,青衣島再度劃入南約。 青衣市政大厦位处于青衣青绿街,于1999年9月启用,为区域市政局杀局之前最后一次建成的市政大厦。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