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9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2003年11月,地鐵大幅修改南港島綫走綫規劃,為此提出三個初步方案,首次建議以海怡半島站作總站。 海怡半島站月台位處海怡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外一段怡南路地底,採用島式月台設計,兩個月台處於同一月台島上,設有月台幕門。 此站位於南港島綫路軌盡頭,往海怡半島之列車駛入月台開門後,便會改為相反方向。

  • 海怡半島站(英語:South Horizons Station)是一座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鴨脷洲海怡半島及鴨脷洲邨一帶,屬於港鐵南港島綫的鐵路車站,亦是南港島綫的南行終點站。
  • 港鐵公司在規劃此站時,曾建議於漁安苑設置出口,惟最終因未能與漁安苑業主立案法團達成協議而告吹。
  • 第一代90號線(為豪華巴士路線)於1974年10月7日投入服務,收費$4.0,來往中環總站至石澳,因客量不足於1974年10月14日起停止服務。
  • 1987年4月13日,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啟用,90M線便遷往該處,並更改編號為90。
  • 本站專利車坑數目更達到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車坑的傳統坑狀車站。
  • 提供穿梭嘉亨灣、愛秩序灣、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銅鑼灣、灣仔、金鐘及中環的流水線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海怡路「海怡半島美暉閣」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車站結構

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數碼港,再經華富邨及香港仔,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西段將會興建5個車站,其中黃竹坑設有轉車站,可轉乘東段列車。 根據「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南港島綫(西段)將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以華富站作為分段點。 諮詢建議可先興建香港仔段,再根據實際情況才興建薄扶林段。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現時,鴨脷洲往市區的路線愈來愈多,而且590線(由新巴營運)則經常以特快作招徠(經堅拿道天橋及告士打道),搶去本線不少乘客。 好似南港島綫海怡半島站同黃竹坑站,呢個站係首批全站不設客務中心嘅港鐵重鐵車站,近乎無人車站管理,大堂設有資訊台同三部自助客務機,乘客如果遇上票務疑難,須要透過自助客務機嘅視像通話功能向站外職員求助。 海怡半島站大堂設於怡南路及海怡路交界、海怡東商場牌樓前之地底,垂直處於月台與路面間。 如同利東站及黃竹坑站,車站亦是首批不設客務中心之港鐵重鐵車站,大堂僅設資訊台及三部自助客務機,乘客如遇票務疑難,須透過自助客務機之視像通話功能向站外職員求助,而付費區內並設有洗手間。 2002年,特區政府邀請地鐵公司重新研究規劃南港島綫,其中建議興建「海怡半島站」。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港鐵

2009年2月,有南區區議員引述港鐵稱將採用方案二,其後在刊憲方案得以確認。 同年7月[8]及2010年6月版本[9]之刊憲方案圖則切面圖均顯示車站大堂與月台處於同一層,大堂設於月台(路軌盡頭)西面。 由於南港島綫班次並不頻密,故大部分時間只需使用一個月台,而繁忙時間才會使用兩個月台。 在車務安排上,每晚8時前,列車通常使用2號月台,而1號月台通常只於每晚8時後使用。 為進一步加強B出入口防水能力,港鐵公司於B出入口進行改善工程,在適當位置加設鋼板,加強車站結構及其他地底公共管線的分隔,並於B出入口天花加鋪防水物料,改善工程於2017年5月中完成。

車站旨在改善利東區內的交通工具,並為利東邨至鴨脷洲主街之間的當地居民和海濱地區提供有蓋的行人通道。 2019年,政府邀請港鐵為南港島綫西段提交建議書,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於2020年11月25日表示港鐵將於年底向政府提交項目建議書、屆時有關部門將展開研究並適時推進項目,港鐵於2020年末提交相關建議。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2023 唯政府於2021年一次立法會會議中表示,基於預計華富邨重建後,當地對公共交通要求才會有『較明顯增長』,而且亦必須等到華富邨重建後土地釋放才可展開相關鐵路工程,因此就相關項目的落實時間尚未有確實的時間表。 2022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政府正積極研究港鐵提交的建議書,並會因應華富邨重建的時間表,在騰出車站所需的用地後動工。 2023年,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南港島綫西段發展需視乎華富邨一帶發展進度,預計2027到2028年起,首批華富邨居民遷移後,可展開建造工程[13]。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港鐵路綫圖

另外於總站東面,設有公共小巴總站、專線小巴總站、的士總站和公眾上落客區。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因為直接繼承前中環總站,已被大眾視為中環的中央車站。 本站專利車坑數目更達到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車坑的傳統坑狀車站。 2013年2月,香港政府路政署展開「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把南港島綫(西段)再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根據分析,可先興建香港仔段(黃竹坑站至華富站一段),因該區人口密度較高,料未來有較大運輸需求增長,透過香港仔段已能夠滿足南區西部大部分居民的需要。 而薄扶林段(香港大學站至華富站一段)該區居民較常以私家車代步,但仍需預留發展空間以便未來可考慮興建薄扶林段。

提供穿梭嘉亨灣、愛秩序灣、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銅鑼灣、灣仔、金鐘及中環的流水線巴士服務。 於2023年3月20日起投入服務,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途經百勝角、日出康城、將藍公路、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銅鑼灣(只限回程)、灣仔及金鐘,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1933年6月投入服務,現由新巴營辦,來往黃竹坑及中環之間,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外的班次則以循環線形式運作,不經此總站。 2009年7月23日,南港島綫(東段)設計方案刊登憲報[9],同時港鐵宣佈會於赤柱舂坎山設置臨時的爆炸儲存倉庫。 同年11月,港鐵回應位於黃竹坑惠福道的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之要求,修訂復康中心對開一段的走綫,將兩條架空橋合併為一條,並將架空橋降低高度及移離復康中心。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利東站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本站設有4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以上升降機全部設有兩邊機門,升降機抵達各樓層時,會先開啟其中一邊機門供機內乘客離開,另一邊供乘客進入升降機的機門則稍遲開放,以疏導人流。

  •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利東邨道「利東邨東興樓」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利東站設有一組島式月台,兩個月台均已裝設月台幕門,而月台與大堂則以兩部扶手電梯、一條樓梯及一部升降機連接。
  • 同年7月[8]及2010年6月版本[9]之刊憲方案圖則切面圖均顯示車站大堂與月台處於同一層,大堂設於月台(路軌盡頭)西面。
  •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海怡路「海怡半島美暉閣」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1]。

呢個站最高點比海平面高70米,係港鐵系統當中海拔最高嘅地底車站。 根據港鐵於2009年7月版本[11]及2010年6月版本[12]的刊憲方案,其圖則之切面圖均顯示車站大堂與兩個月台均處於同一層,而大堂位於月台(路軌盡頭)的西面,與新加坡地鐵樟宜機場站樓層佈局相近。 港鐵公司曾為車站選址提出兩個方案,原本的選址在鴨脷洲邨旁的海怡路,屬於一個半沉降式車站[10],特色是車站大堂與出口均處於同一層,並預計2015年落成。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後來因原本選址有港燈公司的電纜阻礙而預計須延遲至少3年啟用。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故港鐵公司提出另一個選址,則在怡南路與利南道交界,屬地底車站。 2009年2月,有南區區議員引述港鐵將會採用後者,即車站會如期落成,有關選址在刊憲方案得以確認。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 車站象徵

2005年2月,地鐵在詳細考慮立法會議員及公眾對南港島綫建議的意見後將有關計劃重新調整,完成分段興建的可行性研究及將有關的分段興建方案遞交政府審議。 「西港島綫」將會成為港島綫的延綫,而非南港島綫(西段)的延綫。 鴨脷洲地鐵站出口2023 而南港島綫則落實分為東西兩段,全長約7.4公里的西段由香港大學出發,經數碼港、華富及香港仔前往黃竹坑,乘客可於香港大學站轉乘港島綫,或於黃竹坑轉乘南港島綫東段。 海怡半島站設有3個出入口,其中A、B出口均各設有扶手電梯及樓梯連接路面及車站大堂;而C出口則設樓梯及兩部升降機連接。 海怡半島站設有一層車站大堂及一層月台,而連接大堂的扶手電梯位於月台(路軌盡頭)的西面,因此車站的大堂及出口均是在車站西面。 2011年7月8日,南港島綫(東段)工程項目正式動工[10]。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