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荔灣花園交通2023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荔灣花園交通

荔灣花園業主立案法團會所在B座地下旁,會所設有乒乓球枱、康樂棋及足球機等設施租用、和每日報章供住戶閱覽,法團委員會的例會和業主大會也經常在會所中舉行。 荔灣花園地下及閣樓共有商鋪28間,經營各種行業;地庫B1及B2停車場由易泊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有月租和時租車位供各住戶租用。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簡稱荔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9]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現今要在荔枝角西北面分辨九龍和新界會較爲困難。 192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現為埃克森美孚)在荔枝角灣填海興建油庫。 戰後該油庫仍然繼續運作,1959年至1969年期間,該處曾為香港商業電台的總部,其後遷往廣播道。

荔灣花園交通: 路線資料

而其早上特快班次243P線則由美景花園單向往愉景新城,不經青衣北而改經青衣南橋及荃灣路。 荔灣花園位於荔景山路272號,發展商為恒隆,入伙日期由08/1977開始。 荔灣花園共有4座,提供600個單位,實用面積由426呎至1,445呎。 葵青區的荔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4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4,283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荔欣苑,荔灣花園,曉峰豪園,九華徑,九華徑新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2,900,年齡中位數為 41.0歲。 雖然屋苑位於葵青區,但荔灣花園通往盈暉臺的樓梯以南一段荔景山路為葵青區與深水埗區的分界線,而巴士站剛位於該樓梯以南的東面路旁,故屬深水埗區。 專綫小巴站位於巴士站後方,通往盈暉臺的樓梯以北,該段全屬葵青區。 荔灣花園交通 1982年5月17日地鐵荃灣綫通車,卻將長沙灣工業區一帶的車站稱為荔枝角站;而位於荔枝角一帶的車站稱為荔灣站,其後於1985年依美孚新邨而改稱為美孚站。 1980年代,荔枝角灣進行填海工程,荔枝角灣水體的位置現在是荔枝角公園(附設硬地足球場、游泳池、圖書館和體育館)、港鐵美孚站(前稱荔灣站)和美孚新邨的一部分。

荔灣花園交通: 服務時間及班次

回歸後政府維持原殖民地政府的原居民政策,造成九華徑、華荔邨等荔灣一帶仍被視為新界,不能隨意劃入屬九龍的深水埗區。 土地其後發展成荔枝角公園及現今的荔灣花園、華荔邨等住宅,縮短九華徑,清麗苑和美孚新邨的距離,三邊居民來往更容易。 荔灣花園交通 而位於葵涌中心地帶的葵芳、荔景跟華荔邨一帶相距又較遠,進一步模糊葵青區和深水埗區的分界。 荔灣花園交通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荔枝角分屬葵青及深水埗兩區,亦為新界及九龍(新九龍)的邊界。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而港鐵荔枝角站及其周邊的地方,包括長沙灣廣場及深水埗運動場等,其地理位置其實是在長沙灣工業區,而不是荔枝角。
  •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提供荔灣花園放盤資訊,若想在荔灣花園物色樓盤或了解荔灣花園放盤的樓價水平,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
  • 此外,荔灣花園生活配套完善,除了底座開設多間商舖外,住客也可前往鄰近屋苑盈暉臺的商場。
  • 本線開辦時以豐田Coaster 24座位小巴(AT)行駛,後來因客量增加而改以三菱MK(AM)行駛,由於單層巴士無法應付不斷上升的客量,因此後來增派雙層空調巴士。
  • 1982年5月17日地鐵荃灣綫通車,卻將長沙灣工業區一帶的車站稱為荔枝角站;而位於荔枝角一帶的車站稱為荔灣站,其後於1985年依美孚新邨而改稱為美孚站。

1968年美孚油庫遷往牙鷹洲,原址發展為美孚新邨,1968至1978年美孚新邨八期先後分落成入伙,合共99座提供13,149個單位,成爲為香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 荔灣花園交通2023 自1970年代,美孚新邨是中產人士的聚居地,亦是香港步入小康社會的一個標誌。 荔枝角灣(英語:Lai Chi Kok Bay),簡稱荔灣(Lai Wan),是香港昔日海灣,位於九龍荔枝角西北,下葵涌九華徑以南,1980年代因進行填海工程消失,今爲荔枝角的一部分。 九龍巴士243M線是香港新界一條來往青衣(美景花園)及荃灣(愉景新城)的巴士路線。

荔灣花園交通: 香港巴士大典

愉景新城開經:美環街、西樓角路、大河道、沙咀道、聯仁街、楊屋道、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青荃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涌美路、青康路、青衣路及細山路。 由於車站周邊有泛海拉菲花园,汉京确悦等住宅区,且靠近荔湾小学,因此周边居民和学生会利用本站,使得本站为5号线南延段少有的人流大站。 荔灣花園交通2023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提供荔灣花園放盤資訊,若想在荔灣花園物色樓盤或了解荔灣花園放盤的樓價水平,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

  • 土地其後發展成荔枝角公園及現今的荔灣花園、華荔邨等住宅,縮短九華徑,清麗苑和美孚新邨的距離,三邊居民來往更容易。
  • 荔灣花園交通便利,鄰近美孚港鐵站和西鐵美孚出口僅需步行10分鐘。
  • 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於2012年6月22日開幕,並於逢星期二、四、六免費開放公眾參觀。
  • 荔枝角灣填海前主要用作康樂用途,20世紀初葉至中葉有大量泳棚供人遊泳,也有小艇出租。
  • 因此屬九龍深水埗區的界線向北移約10米,現時以盈暉臺及華荔邨之間的消防通道為界。

此外,荔灣花園生活配套完善,除了底座開設多間商舖外,住客也可前往鄰近屋苑盈暉臺的商場。 該商場設有超級市場及餐廳等民生商舖,方便荔灣花園住客購買生活所需及用膳。 若住戶想有其他選擇,可到距離荔灣花園10分鐘路程的美孚商場及街市購買各式日常用品、食品及服飾等。

荔灣花園交通: 住宅車位買賣合約登記統計分析 (2020年9月份)

荔灣花園交通便利,鄰近美孚港鐵站和西鐵美孚出口僅需步行10分鐘。 設於盈暉臺巴士總站巴士分別有6、905、904、171、32H總站月台。 直達巴士(九巴)有30、42、45、46、46X和N241號於荔灣花園站下車。 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於2012年6月22日開幕,並於逢星期二、四、六免費開放公眾參觀。 展館展出饒宗頤教授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文玩及一系列學術著作。

荔灣花園交通

呈祥道以西北一帶,包括全個荔景山(即舊稱磨石山及穿鼻山),在舊地圖中可見稱作荔枝角[4],惜此說法日漸息微,但荔景山上兩個水務署設施(荔枝角海水抽水站和荔枝角食水配水庫[5]),仍保留荔枝角之名;而瑪嘉烈醫院的官方地址,亦是使用荔枝角為記[6]。 位於荔灣的荔欣苑、華荔邨及荔灣花園,常被誤認為屬於深水埗區,但其實都屬於葵青區的行政範圍;反而位處較西面的清麗苑(在荔景山路以南呈祥道以北)卻是歸屬深水埗區,但旁邊的荔景臺高級公務員宿舍則屬葵青區,而盈暉臺更曾發生一屋苑分屬兩區的情況(已於2007年全面劃入深水埗區)。 荔枝角(英語:Lai Chi Kok)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處界限街以北,是新九龍及新界的分界點。 行政上主要屬於深水埗區,西北面近荔景山路一帶則屬新界葵青區,為全港現時唯一橫跨九龍及新界界線之社區。 荔灣花園位置優越,鄰近港鐵美孚站,屋苑附近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途經,往來長沙灣、荔枝角、九龍城碼頭、西九龍站及美孚等多個地點,讓住戶輕鬆前往港九新界多處地方。 荔灣花園位於荔灣荔景山路,由恒隆地產負責發展,由1977年8月開始入伙。

荔灣花園交通: 荔枝角灣

由於車站周邊有泛海拉菲花園,漢京確悅等住宅區,且靠近荔灣小學,因此周邊居民和學生會利用本站,使得本站為5號線南延段少有的人流大站。 該區有一個景點叫做嶺南之風,位於荔枝角公園內,屬於一個中式公園,以嶺南風格造園的原因是由於地點位於荔枝角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 荔灣花園自設住客會所,提供乒乓球桌、康樂棋及足球機等休閒娛樂設施。 荔灣花園交通 如要使用其他康體設施,可前往附近的荔枝角公園,鄰近配套設更有荔枝角公園游泳池、荔枝角公園硬地球場、荔枝角公園體育館和荔枝角公共圖書館等。

荔灣花園交通

除了美孚新邨之外,其他主要的發展包括西北面呈祥道一帶的清麗苑、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以及美孚新邨東面的九巴荔枝角車廠重建項目曼克頓山。 2020年末,時任美孚北區議員李俊晞指,位於荔枝角公園體育館門外,原為慶賀千禧年而於1999年末埋下的文物時間囊,被康文署稱不對外公佈後突然被掘起,至今仍然未公開當年嘉賓和議員所儲存的物品[10]。 荔灣花園交通2023 於該處擺放時間囊的原因,是該地屬當時臨時區域市政局及臨時市政局轄區交界點,亦即表示此地毗鄰新界和九龍的分界。 事實上,埋下時間囊的距離與當時新界葵青區的舊邊界(景荔徑、荔景山路、荔灣道之交界點[11])只有約100米。

荔灣花園交通: 荔灣花園 筍盤推介

青衣(美景花園)開經:細山路、青衣路、青康路、涌美路、青衣鄉事會路、楓樹窩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青荃路(長青巴士總站、青康路、青衣路、青衣交匯處、青衣大橋、葵青路、葵青交匯處、荃灣路)、荃青交匯處、德士古道、沙咀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西樓角路及美環街。 荔灣花園(Lai Chi Kok Bay Garden)巴士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美孚荔景山路近荔灣花園,屬單向北行路邊中途站。 荔枝角灣填海前主要用作康樂用途,20世紀初葉至中葉有大量泳棚供人遊泳,也有小艇出租。 192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現為埃克森美孚)在荔枝角灣填海興建油庫,油庫後來改建爲住宅美孚新邨。 本線開辦時以豐田Coaster 24座位小巴(AT)行駛,後來因客量增加而改以三菱MK(AM)行駛,由於單層巴士無法應付不斷上升的客量,因此後來增派雙層空調巴士。 在美景花園總站搬遷前,雙層空調巴士以特別循環線形式運作,依單層巴士路線行走,但不入美景花園總站而在青康路掉頭。

鄰近社區設施有荔枝角公園 、泳池、室內運動場館、圖書館及荔景社區會堂,盈暉臺商場購物和消閒飲食在兩分鐘路程。 居民出入也可乘車往返荔景地鐵站轉乘東涌線列車往青衣、東涌、機場或往中環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車站整體裝修風格提取「機艙」的元素,以白色色調為主,淡紫色為輔,以模數化、標準化的手法結合造型天花及造型燈具,結合空間的結構,打造清新、藝術與裝飾的結合,寓意着騰飛、發展。 另本線由開辦至今使用高地台巴士,至2010年5月23日起,本線換入2輛低地台巴士全日行走,以提升服務質素。

荔灣花園交通: 荔灣花園放盤

荔灣花園放盤單位的實用面積主要介乎426至570平方呎,廳型方正實用,提供1至3房單位,在樓價上提供多元化選擇,迎合不同買家預算。 荔灣花園交通2023 由於區內沒有大型重建或發展項目,區內5個選區自1999年的範圍幾乎保留一樣,唯因應填海工程而更改名稱。 基於歷史原因,盈暉臺第2、3座曾屬葵青區荔華選區,2007年起改劃入深水埗區美孚北選區。 因此屬九龍深水埗區的界線向北移約10米,現時以盈暉臺及華荔邨之間的消防通道為界。 全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佔去荔枝角灣填海區大半土地,前身為美孚油庫。

區內的屋苑及設施包括華荔邨、荔欣苑、荔灣花園、華豐園、荔景臺、美孚新邨、盈暉臺、清麗苑、瑪嘉烈醫院、葵涌醫院、前荔枝角醫院、荔枝角收押所、荔枝角巴士總站、荔枝角公園、荔枝角政府合署、荔枝角消防局、九龍巴士西九龍車廠及附近數間小型船廠。 而港鐵荔枝角站及其周邊的地方,包括長沙灣廣場及深水埗運動場等,其地理位置其實是在長沙灣工業區,而不是荔枝角。 荔灣花園交通2023 海麗邨、泓景臺、昇悅居、宇晴軒、碧海藍天等位於荔枝角道以南西九龍新填海區,而美孚站(荃灣綫及屯馬綫部分)是位於荔枝角(即萬事達廣場地底及荔灣填海區)。 此位置為目前全香港惟一能從住宅群間,不知不覺穿越九龍及新界的界線(現時住宅區中的區界為盈暉臺與華荔邨、荔灣花園之間的消防通道和瑪嘉烈醫院與清麗苑之間的荔景山路[7]),甚為特別。 產生這種頗為複雜的分界,是由於荔枝角以北一帶山脈並非九龍北面向西伸延的山脈(獅子山和大老山),而是新界大帽山向南伸延的山脈(金山和坳背山),香港政府至殖民時代以來亦沒有將金山和坳背山列作新九龍和新界的分界線,而決定在蝴蝶谷以西用公路作為兩區的分界線。 除此之外,港英政府統治期間一向視九華徑村為新界原居民村,享有丁屋權益,其村亦為荃灣鄉事委員會的屬村之一[8](葵涌沒有獨立的鄉事委員會,區內所有鄉村均屬荃灣鄉事委員會,而非葵青區內的青衣鄉事委員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