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菁雋發展商6大著數2023!內含菁雋發展商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菁雋發展商

綜合市場消息及媒體報道,近年新盤管理費平均約每呎4元,個別則達到5元,如北角「尚譽」及啟德「嘉匯」,管理費更分別為5.7元及5.3元。

菁雋為單幢式物業,提供356個住宅單位,約八成的單位是開放式間隔,面積介乎128至178平方呎。 佳源國際回應稱,銀行承造樓花按揭一直設有額度限制,相信並不是針對菁雋項目。 按發展商與銀行的溝通,目前市場上仍然有銀行開放樓花按揭申請。 據悉東亞、創興銀行尚未滿額度,發展商會密切與銀行溝通,讓買家能順利完成申請。

菁雋發展商: 中學:屯門區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由於批出樓花按揭有一定風險,銀行於對中小型發展商的按揭審批會較為慬慎,亦會定下額度分散風險。 她指出,即使部分銀行不批出即供按揭,業主仍可以轉為轉用建築期付款計劃,待入伙後申請現樓按揭。 她認為,發展商亦不希望買家因無法「上會」,而被逼撻訂,故建議發展商可與銀行協商延長按揭期限。 創興銀行亦稱,目前,該行有為菁雋提供樓花按揭及現樓按揭服務,現仍接受該樓盤的樓花按揭申請。 菁雋發展商2023 風險管理方面,該行對於每個發展商的樓盤項目均會經過一系列審批程序,包括風險評估及樓花期等而設定貸款總額上限。

  • 因此一手銷監局較早前提醒,一般來說,發展商會在售樓說明書中列明不同單位的管理/業權份數,而業主需按照份數的比例,分擔相等比例的管理及維修費用。
  • 恒生發言人則稱,該行於提供樓花類型之按揭服務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市場情况、風險評估、物業質素、樓花期等,從而提供相關安排,亦會設定貸款總額上限。
  • 如外牆鋪設玻璃外牆及/或玻璃幕牆,須留意檢查、清潔、保養及維修時可能會使用吊船,這些額外開支或會計入管理費,由業主分擔。
  • 他表示傳統而言,管理公司以「量出為入」的方法,去釐定管理費。
  • [1]
  • 按建築期付款計劃,買家須於收到滿意紙後14天後支付餘下九成樓價,反而有可能提早至少半個月付尾數。

東亞銀行則表示,該行接受項目即供按揭計劃的申請。 滙豐發言人表示,公司與其他銀行一樣,在每個樓盤皆受制於按揭貸款額,假如客戶希望申請有關項目的按揭貸款,可以用現樓形式申請。 恒生發言人則稱,該行於提供樓花類型之按揭服務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市場情况、風險評估、物業質素、樓花期等,從而提供相關安排,亦會設定貸款總額上限。 2014年5月,俊和發展集團及益兆興業以2.328億港元投得屯門井財街限量地,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530元,創下屯門區近12年地價的新低。 菁雋發展商 [1]

菁雋發展商: 菁雋 按揭計算

換言之,轉用建築期付款計劃,令業主上會難度增加,加大撻訂風險。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主席兼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接受報章時訪問亦曾指出,難以評論新盤管理費是否「收得太高」,認為管理費水平,或與其所包含的服務質素較高,例如住戶能免費享用會所設施或泳池等,收費會較會所設施按次收費為高;又或者豪宅需要更高質素的管理人員有關。 當局舉例,某類外牆裝修物料的管理及保養開支較高,提醒準買家從樓書內的「裝置、裝修物料及設備」部分查閱。 如外牆鋪設玻璃外牆及/或玻璃幕牆,須留意檢查、清潔、保養及維修時可能會使用吊船,這些額外開支或會計入管理費,由業主分擔。

例如馬鞍山薈晴,每方呎管理費亦為5.1元;而「單幢樓」的每呎收費,似乎亦較大型屋苑為貴,例如大坑單幢盤瑆華,該盤共103個單位,最細面積由383方呎起,以每呎管理費7.6元計算,每月最少要支付近3,000元管理費。 對新盤業主而言,第一次與管理處「交手」可能是單位執修,逾5元一呎表現又如何?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菁雋發展商回應《香港01》時表示,已逐一向提出執修的業主聯絡,並派專人跟進。 目前發展商正加緊執修,爭取12月份內完成工作;發展商又指,菁雋管理費平均為每平方呎4.8元。

菁雋發展商: 屯門 青棉徑2號

由於不少買家事先只申請了滙豐及恒生的按揭計劃,得悉兩間銀行「爆Quota」後,已立刻前往東亞及創興等銀行申請。 惟張小姐擔心道︰「就算今日開始重新申請,銀行批核需要3至4星期時間,與發展商9月13日交尾數(樓價九成餘額)的期限非常接近!已經有買家擔心最終未能審批按揭,想趁8月中旬未交另外5%訂金前,提早撻訂離場。」假如此刻選擇撻訂,即張小姐要放棄約15萬元訂金。 買家購入單位翌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再向發展商提供的四間銀行,即滙豐、恒生、東亞及創興銀行申請樓花按揭。 張小姐透露,上周她往恒生銀行申請時,職員向她表示該行未有已「滿額」的情況,理應可順利申請。 怎料,昨日(24日)起業主卻陸續接獲滙豐及恒生銀行電話,以「爆Quota」為由拒絕按揭申請,甚至連售樓日翌日申請的業主亦遭拒,一眾業主因而大失預算,彷徨非常。 菁雋早前於7月中旬減價重推,由於不少伙數低於400萬元,可承造九成按揭,而受到年青上車客歡迎,消息指港姐麥明詩與家人亦是業主之一。

  • 準買家同時應向賣方查詢,保養、維修或更換這類住宅物業的冷氣機時,會否涉額外開支或工程。
  • 例如馬鞍山薈晴,每方呎管理費亦為5.1元;而「單幢樓」的每呎收費,似乎亦較大型屋苑為貴,例如大坑單幢盤瑆華,該盤共103個單位,最細面積由383方呎起,以每呎管理費7.6元計算,每月最少要支付近3,000元管理費。
  • 業主於7月中簽訂買賣合約,假如選用60天即供付款計劃,可獲得樓價22%折扣。
  •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幾乎全部買家選取60天即供計劃,換言之,業主要在簽署臨約後60天內,即在9月13日前「上會」,繳付其餘九成樓價。
  • 除了菁雋,即使不屬傳統貴價地段,部分新界盤亦可能收取貼近於豪宅的管理費。

同時,近年推售的新盤往往標榜設豪華會所設備,酒店式管理服務等予住客享用,以單棟樓計,菁雋會所設施也算不俗,設有KTV房、健身室、瑜珈房、宴會廳、可供燒烤的平台,以及淋浴設施等。 且看發展商、測量師及一手銷監局如何拆解管理費計算準則。 菁雋發展商 地下、3樓及5樓為安老院部份,住客會所室內外合共面積6,124方呎。 局方強調,多次鼓勵賣方在樓書以外的刊物或宣傳物品,向準買方提供管理費款額或預計款額範圍,以供準買家參考。 菁雋單位細,平均管理費逼近5元,實在「拍得住」市區。

菁雋發展商: 屯門景峰花園2房戶 裝修企理享山景 區內分支家庭自由市場403.7萬元承接

大廈有3部電梯出入,一層共有36個單位,尤以只有128方呎「龍床盤」最受關注。 記者上月曾與資深驗樓師賴達明實地考察,部分單位景觀尚算開揚,一邊可望見河景及鐵路景;另一邊的單邊一房單位,則可遠望附近足球場。 因此一手銷監局較早前提醒,一般來說,發展商會在售樓說明書中列明不同單位的管理/業權份數,而業主需按照份數的比例,分擔相等比例的管理及維修費用。

菁雋發展商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御半山,景新臺,景峰花園,怡樂花園,偉景花園。 菁雋發展商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000,年齡中位數為 44.8歲。 菁雋為單棟樓,合共356伙,由開放式至3房間隔。

菁雋發展商: 屯門新墟 @中原樓市片區

除了使用樓花按揭外,發展商也提供建築期付款辦法供買家選擇。 同時,又「派定心丸」預計項目可於八月初獲批滿意紙。 由於菁雋有機會於8月初發出滿意紙,並最快於9月30日入伙,若買家無法申請樓花按揭,理論上可轉用建築期付款計劃,即待物業入伙時,再找銀行申請現樓按揭,惟樓價折扣將由22%減至19%,以300萬樓計多付9萬元。 一眾業主短期「上會」無望,轉而向發展商求助,希望可以延長60天即供付款計劃,讓買家可以延遲支付餘下的九成樓價。 不過,據張小姐稱,致電銷售熱線無人接聽,再經發展商辦公室轉介至一位聯絡人,對方卻回覆稱,已授權地產代理去處理求助個案,「好似將個波踢畀地產代理咁」。

菁雋發展商

準買家同時應向賣方查詢,保養、維修或更換這類住宅物業的冷氣機時,會否涉額外開支或工程。 菁雋發展商 香港測量師學會物業設施管理組主席黃貴生接受《香港01》訪問,拆解管理費釐定準則。 他表示傳統而言,管理公司以「量出為入」的方法,去釐定管理費。 但現時由於政府法規上的改變,如與環保相關的法規、通脹等,管理公司會預先估算,再釐定管理費。 除了菁雋,即使不屬傳統貴價地段,部分新界盤亦可能收取貼近於豪宅的管理費。

菁雋發展商: 龍床盤樓花按揭爆額 恐掀撻訂潮 90後業主︰第一次買樓好黑仔!

菁雋(英語:T 菁雋發展商2023 Plus)是座落於香港新界屯門區青棉徑2號的單幢式住宅大廈,於2019年9月入伙,由俊和發展集團、益兆興業合作發展,現由鄧成波旗下陞域集團及佳源國際控股持有。 業主於7月中簽訂買賣合約,假如選用60天即供付款計劃,可獲得樓價22%折扣。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幾乎全部買家選取60天即供計劃,換言之,業主要在簽署臨約後60天內,即在9月13日前「上會」,繳付其餘九成樓價。 屯門區的屯門新墟@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75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5,095人。

菁雋發展商

張小姐為首次置業,形容當時非常幸運抽到較前的籌號,斥資約300萬元,買入170方呎的開放式單位,終可一圓「上車夢」,卻萬萬想不到,申請按揭的一刻反遇到阻礙,恐上車夢碎。 菁雋發展商 菁雋發展商 賬目可入住後留心,但新樓管理費在買樓時,卻未必可了如指掌,原因是發展商銷售時,不會公布管理費水平,準買家只可「靠估」,入伙後亦只能「硬食」。 菁雋的發展商於記招中曾表示,目標收取每呎4.5元管理費,但最終平均收費為4.8元,個別單位更收逾5元。 按建築期付款計劃,買家須於收到滿意紙後14天後支付餘下九成樓價,反而有可能提早至少半個月付尾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