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公屋分數15大分析2023!內含公屋分數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最新調查顯示,過去一年150名居於劏房或板間房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當中以深水埗區居民為主。 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月入中位數為8,800元,近4成入息用作租金支出, 受訪者獨居的時間中位數為5年。 而今年四月一日起,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獲提高,單身人士月薪在九千二百元內、總資產淨值不多於十九萬三千元。 公屋分數2023 表二內所列的最高編號只供參考,並不表示在該編號之前的所有申請書已接受或獲得公屋編配。 由於個別申請的情況不同,表二內所列的最高編號之前的申請可能仍未獲得編配,例如:未符合居港年期限制、家庭人數增減、因健康或家庭理由而獲得推薦的特殊編配要求,以及我們須重新覆核其申請配屋資格的個案等。 20歲的Tommy考慮到「非長者一人申請」的漫長輪候時間,有意與家中6旬父親經「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上樓,便可大幅縮減輪候時間至數年間。

扣分制涵蓋 28 項不當行為,各項扣減分數不同,視乎違規的嚴重性,分別扣減 3、5、7 或 15分。 各項違規行為之中,再細分為「預先警告才扣分的違規行為」及「違例時立即扣分的違規行為」,後者性質較前者嚴重。 公屋扣分制早於 2003 年推出,當時只針對破壞屋邨環境衞生的違規行為,及後於 2006 年,延伸至其他屋邨管理範疇,整理成現在的「屋邨管理扣分制」。 從以上種種看來,年輕人要排公屋確實是十分困難,不過又並非無計可施,只要年輕人願意盡孝心與袓父母同住,就可參與「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分數: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上限2022

雖然政府宣佈推出現金津貼,但計劃卻同時不涵蓋10萬名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人。 事實上,當中已經有數以萬計非長者單身已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更甚是十年或以上時間,但依然上樓無期。 可是,政府一方面表示要協助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人士,但同時間又不理會上述單身群組,政策出現嚴重矛盾。 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斷放風表示將不再推行關愛基金「N無人士津貼」,如是者,不少非長者單身一族失去將可能最後一根稻草,再次跌入N無漩渦。 53.7%受訪者表示以非長者一人身份輪候公屋,接近七成受訪者已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

公屋分數

近年公屋輪侯時間普遍長達5年以上,早前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討論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將會上調;1-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下調。 公屋「富戶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 富戶政策收緊交還公屋條件,由單軌制改成雙軌制,即使住戶在港未持有物業,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逾限額,便須補繳租金,甚至遷出單位。 面對天價物業,有人不甘於花2、30年青春償還供樓貸款,成為樓奴,有人寧揀公屋,欣賞其租金廉宜,無需加重個人的經濟負擔。 公屋分數 以下文章詳細講解一般申請者(即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資格、輪候時間、資產限額,以及如何快速上樓。 公屋分數 TOPick根據房委會的《公屋申請須知》計算,在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由18歲開始申請,需到48歲才有420分(截止2016年9月),符合詳細資格審查要求,至於要得最低分數(426分)獲編配公屋,就要多半年,即48.5歲。

公屋分數: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2021年 11月)

申請者所得的分數是按照一系列因素決定,包括申請者的年齡、申請者是否公屋居民,以及申請者的輪候時間。 公屋分數2023 公屋分數2023 公屋分數 由於個別申請者的輪候時間、是否公屋居民和所選擇的公屋編配地區等情況有所不同,加上不時有新申請者加入而他們的情況也各有不同,我們不能預計個別申請者何時能夠獲編配單位。 除此之外,公屋編配的進度亦會被預留可供編配的單位數目、各區新建成和翻新公屋單位的供應量,以及申請者是否接受編配等因素影響。

根據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單身人士18歲申請,底分為0分;另外輪候時間每多1個月可額外加1分,在新制下滿45歲的申請者可獲加60分。 社區組織協會協助2名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人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挑戰房委會就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將於明天(15日)在高等法院開庭審訊。 換言之,若申請人於18歲開始申請公屋,以底分0分計算,直至50歲才可累積444分,即苦候32年才可「達標」入住市區公屋。 同時,市民越遲申請公屋,其分數起點便越高,由於累積分數越高,便越早獲編配租住公屋單位,故一眾年輕申請者隨時被人「插隊」,輪候時間有機會更長。

公屋分數: 香港公共屋邨

另一議員張欣宇則建議,提早讓市民申請「簡約公屋」,以確保單位可分配給有需要人士;又詢問是否可以將技術要求列明在標書上。 筆者相信,在政府的「精準扶貧」方針下,應該將有限的公共資源,用更有效和可持續的方式協助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政府要重建置業階梯,必先確定公屋應只給予最基層市民入住,大刀闊斧改善富戶政策,加強審查制度,嚴懲違規者,綠表買居屋亦一樣,總言之要以提高公屋流轉率為最大目標。 事實上,當公屋越來越多,私樓變得稀有,即使近年樓價下跌,但供求理論下,一定也不會跌得太多。 由於土地有限,現時政府審批土地改劃、重建為住宅需時很多年,私樓落成量嚴重落後下,樓價與租金已升至與市民負擔能力脫節的情況。

此外,對於通過查核而申請公屋資格得以保留的申請者,從查核日期起計五年之後,倘若屆時仍屬查核目標之內,需再次接受查核。 申請是暫準,如到審查是一定要絕對,因為你呢幾年有排輪不到,所以無人會睇你資料,可不可以好似超收入咁hold起半年至2年,直到你小朋友夠18歲再審查一次? 公屋分數 沒懷疑自己不合資格該單親媽媽指大仔已滿18歲,細女在今年4月中才滿18歲,近3年仔女自願搬來跟媽媽住。

公屋分數: 命名空间

若家中並無合資格親屬可加入申請,或「一般家庭申請」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可留意「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中籤者可自選單位,不過可供揀選的單位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例如有部分單位曾涉及不愉快事件(包括自殺、兇殺、自然死亡等),又或層數、座向、以至單位的設計等較為遜色。 其間,署方委托的社工隊一直與有關住戶保持密切溝通,為他們提供適切協助,並協助不符合安置資格的住戶探討解決其居住需要的可行方法,包括轉介社會福利署跟進。 為免影響有關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的進度,政府必須盡快完成餘下的清拆行動,並將有關用地轉交工程部門。

公屋分數

很多人認為,年輕人一到十八歲未畢業便去排隊申請公屋是濫用公共資源,最近某智庫更指公屋戶經常借「分戶」多佔單位,令公屋平均居住人口不斷下降。 但雖知道很多年青人在公屋輪候冊中等候經年,部分更在輪候期間因薪金增長而被剔出輪候冊外,部分則向公司要求減薪或不升職,以換取符合公屋申請的入息資格。 事實上,受訪獨居人士中,超過一半表示獨居主要原因為離婚,而只有不足一成表示是因為「希望獨自生活」。 而他們認為未來十年仍然維持獨居生活情況比率亦明顯較高,離婚人士中有46.8%受訪者指未來十年會維持獨居生活,遠比未婚人士37.8%高。 如果政府維持一貫忽視單身人士政策,並以為他們很可能成立家庭,只會繼續錯判形勢,導致政策未能到位。

公屋分數: 最高瀏覽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另由於配房的先後次序須視乎申請者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分數而定,而此分數亦與申請者成功登記輪候公屋時的年齡有關;故若於某一時段內有較多較年長的申請者到達編配階段,可導致某月份某區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數較上月不降反升。 公屋分數2023 不過,招國偉話計分制有一個特別安排,申請人年屆45歲可額外加60分,變相令排隊縮減5年,換言之,申請人等33年左右就有機會上樓。

公屋分數

房委會在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後,已即時於二○一四年十月十四日發出新聞稿,公布有關詳情。 公屋分數2023 經修訂的計分制度,申請者申請時年齡每添一歲,分數由每年三分加至九分,年屆四十五歲的申請者可有額外六十分,以加快中年人士上樓。 可是在新公屋數目沒有大增,反之是四十五歲至五十尾的申請個案懷疑增加,推高首次審查分數的門檻,令原來不少年屆五十的申請者即使獲額外加分,輪候時間反被大幅拖長。 另外,房署亦有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供輪候冊上合資格人士申請,包括非長者單身人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