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西高山行山路線

這座界石逾百年歷史,在1903年,立法居通過《維多利亞城界址條例》,香港政府在港北的半山區豎立了6塊界石,標明維多利亞城的範圍。 這6塊界石分佈於堅尼地城、黃泥涌道、寶雲道、舊山頂道、薄扶林道及克頓道,石上刻有「CITY BOUNDARY 西高山行山路線 1903」的字樣。 沿斜路上行,再過馬路,經研究生堂的樓級繼續上,行到大學道的馬路,過對面就會見到行山徑。

  • 辛辛苦苦撐完這條樓級,山路開始平緩,景色豁然開揚,映入眼簾的是西高山觀景台。
  • 下車後向山頂廣場方向前行,廣場旁邊有一條小徑盧吉道,沿路前行便會見到涼亭,這裏便是西高山的登山口。
  • ~路線:大埔頭>衛奕信徑8段>九龍坑山頂>沙螺洞>鳯園~需時:約3小時(不連拍照)​~難度:中級~靚景:5/10~補給:太和、大埔市中心餐廳~注意:1.
  • 有人會留在觀景台上等日落,但大家記住,觀景台沒有遮風地方,長留的話要帶多件褸。

這條路線由港鐵香港大學站出發,最好就在A2出口入港大,但行山當日A出口封閉,故改由C1出口入港大。 沿港大平台上的大路一直行,行經賽馬會教學樓、周亦卿樓、黃克競樓及圖書館大樓後,來到一處露天廣場,留意右方的紅磚牆位置有斜路,路口會有路牌指示往龍虎山行山徑。 九龍坑山不在九龍,在太和、大埔,又名雲山(Cloudy Hill)。 攀上山巔之前先有1500級「天梯」恭候,是香港數一數二的登山天梯,梯級依山脊而建,氣勢不凡,不過慢慢地拾級而上,可放膽挑戰!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行山路線【西高山山頂】

到達西高山山頂便會看見觀景台,向兩邊俯瞰會分別看到維港景色、及薄扶林水塘之景。 西高山山頂的觀景台也設有打卡位,讓遊人可以透過修改骰子來組合當天的日期進行打卡,另外,也有很多攝影龍友會在此等候日落。 大家到達山頂後,可先作補給或上廁所,然後就可往「太平山餐廳」及「凌霄閣」之間的「夏力道」或「盧吉道」開始前往西高山的行程。 選擇夏力道的話,則路途較短以及可觀賞到「盧吉飛瀑」之景;而選擇盧吉道的話,則路途較長及看到維港兩岸開陽的景色。 厭倦了人山人海的傳統西高山路線,這次我們決定略增一點難度。

由玉桂山頂落去連島沙洲較為崎嶇,皆以碎石路為主。 山頂上設有觀景台,景色開揚,360度海景盡收眼底,可飽覽附近美景,包括薄扶林至南丫島一帶,景觀超優美! 新手路線輕鬆悠閒,體能相對要求較輕,很多人可以駕馭。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行山路線|30分鐘到山頂 睇日落+俯瞰維港全景 附交通詳情

起初這部分路程比較容易,山徑鋪設十分平整,沿途也有林蔭,走起來十分輕鬆。 在西高山山頂觀景台原路折返至山頂公園,沿夏力道離開,途中不可錯過小瀑布,繼續行10分鐘左右就回到山頂廣場,可到山頂廣場觀光或乘車返回市區。 看完風景後,就原路折回,經樓級落到夏力道旁的休憩處。 最快回到有交通工具的地方,是沿夏力道行,往凌霄閣及山頂廣場。 這段夏力道平坦好行,長約1.2公里,20分鐘左右就行完;沿路有街燈,就算等完日落才離開西高山,這段路都有照明。

西高山行山路線

下車後向山頂廣場方向前行,廣場旁邊有一條小徑盧吉道,沿路前行便會見到涼亭,這裏便是西高山的登山口。 穿過涼亭,在右手邊會見到一條小山徑直通西高山山頂。 由香港站出發,坐15號巴士去山頂廣場落車。 之後沿住山頂餐廳右邊,夏力道行10 分鐘,見到涼亭和指示牌轉左繼續行,即可上山。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行山路線|港島新手路線2小時行完 賞維港靚景+日落好去處

沿斜路行5分鐘,會發現右邊有樓級,並指示往松林砲台歷史徑,我們亦不用理會,繼續跟斜路行。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 行多一會兒,又來到分岔口路,不用理會右邊支路,跟住指示牌往山頂方向,繼續直行上斜。 港島徑稍後要繞經田灣山腰,但此時將近入黑,決定取道引水道直往香港仔郊野公園,再快速看看香港仔下水塘。 香港仔下水塘亦建成約一百三十年,本來作為紙廠的私人水塘,亦提供部分食水予鴨脷洲居民,三十多年後水塘收歸政府,以減低附近的薄扶林水塘供水壓力。

西高山行山路線

再登上一段樓梯接「高西郊遊區」,那裡可登上西高山或太平山,為港島西多道山徑的交匯點。 事實上,從這裏才是登頂的起點,也是整條路線最難的一段。 雖然起點隱蔽,但接下來的路徑尚算清晰,不易迷路。 或許因為時值夏天,加上登山時已是正午,烈日當空下攀西高山,體力消耗頗大,短短25分鐘,途中也停下數次補水。 建於1913至1914年間的盧吉道是百年環山路徑,以香港第14任總督盧吉爵士命名,部份山徑以棧道形式建成,沿盧吉道行,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及港島一帶的美景。 一路上盧吉道都是平坦石屎路,十分好走,甚至有人會在盧吉道輕鬆緩跑。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行山路線|新手輕鬆行港島第4高峰 2小時盡覽維港靚景

下山的路有2條選擇,沿夏力道下山,途中可看到西高山炮兵觀察所,以及夏力道西端郊遊場地的日落景色,終點則可以欣賞薄扶林水塘的風景。 沿克頓道下山就可以觀賞抗日時期的松林砲台及松林砲台戰鬥掩蔽體。 由於西高山山頂沒有阻礙物遮擋視線,到達最高點後可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亦可遠眺南丫島、大嶼山、尖沙咀以及青衣,因此成為欣賞日落的熱門地點。 在山腰處的輕鬆小徑走著,旁有海港景色相伴,很快便走至夏力道的休憩點(直走可返回爐峰峽)。

西高山行山路線

先提醒行山人士要預計好時間,帶齊糧水及充足裝備,並加合適的裝束上山,不宜輕視山野間變幻莫測的天氣或環境。 行山新手記得要多搜集資料,了解行程及時間,評估自己的能力才計劃行程,找富經驗的同行者隨行,再度提醒大家請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 此文另附行山飲食,看清營養補充及食物宜忌,有足夠的體力及精神對安全地行山十分重要。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行山路線【交通/前往方法】

由北潭涌起步上大枕蓋路線,某部分路段極賦挑戰,山路陡峭筆直,浮沙碎石,宜騰空兩手作攀爬準備,幸當天發現繩索助一臂之力。 山上風光旖旎,前段辛苦勞動,後段漸入佳景,值得細味。 香港仔水塘為香港法定古蹟,分成上、下水塘,兩處建築別樹一格,上水塘主壩氣勢磅礡,下水塘則湖光山色清麗脫俗。 西高山高494米,是港島第4高的山峰,由山頂盧吉道出發,就可以登上爐峰自然步道,全程只有少量斜路,沿途可遠眺九龍半島及維多利亞港。 西高山位於香港島以西,山頂顧盼港島南、西及北方景致。 在西高山之南坡則設有座一歷史古蹟──西高山機槍堡。

離開休憩處,沿緩緩上斜的克頓道繼續走,大家可以留意路旁,途中會經過一座「維多利亞城」界石。 喜歡探索生活的各種可能,行山以外,路跑馬拉松、車中泊露營、初嘗鐵索攀岩,當中有喜歡的,也有放棄了的;確信無論結果如何,得着總比錯失更多。 李嘉怡 Kylie Li「影響我們一生的,並非偶爾為之的事情,而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喜歡行山、酷愛挑戰、更愛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急性子、好奇心旺盛、興趣是探索未知的世界。 原本的三分鐘熱度,漸漸愛上行山並接觸路跑 、行澗、綑邊、泳綑、潛水、航拍。 每年都為自己定下Bucket List,尋找更好的自己。 玉桂山位於鴨脷洲,高196米,由一道連島沙洲相接。

西高山行山路線: 西高山 介紹

到達西高山的交通方式可先於山頂沿山頂道向凌霄閣方向步行至盧吉道起點,終點則可於薄扶林水塘道離開,步行約10分鐘到達薄扶林道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離開,或於旭龢道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離開。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 小時候就聽過香港「四面環山」,不過對教科書裏的描述無甚感覺。 近年因為多了行山,才感受到這四個字的意思—雖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無論你身處任何一區,總會有一座山在你附近。

山頂可飽覽大埔及大埔海景色,下山前往鳯園一段,放眼是屏風山一帶山谷平原,遼闊寧靜,景色開揚。 西高山行山路線2023 在西高山上欣賞夕陽之美,天空紅彤彤一片,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薄薄的紅暈,窮天瀰漫奇妙的色彩,海面上波光鱗鱗,閃爍著斜陽的光環,海天一線的美景延展,實在美崙美奐。 攀上西高山的一段梯級較吃力外,其餘也相對易走,路段也不乏遮蔭。 這段克頓道斜路幾好行,路面寬闊,兩旁多樹蔭,不少街坊會帶狗散步。

西高山行山路線: 港島行山路線7大推介:初級必去西高山看日落、大潭水塘百年石橋好去處

總結而言,這條路適合新手嘗試,沿途指示清楚,大部分是石屎路,克頓道是馬路,而最後登西高山的樓級,也是以石屎鋪設為主。 當然,西高山高494米,由夏力道上西高山頂需要行一大段樓級,行山的人都要一定體能支持。 繼續行樓級上,你會見到標示二分一的木牌,此時山路逐步變得開揚,你回頭看看,可在樹叢中見到奇力山的風景,再行上一點,連扯旗山頂都見到。 西高山行山路線 不久,就會再見到小木牌,代表你已經行了四分三段樓級,快到西高山山頂。 經過兩個屋苑後,克頓道的馬路收窄,正式離開城市,進入郊野。 沿斜路行一會兒,就來到克頓道休憩處,有涼亭及公廁。

西高山行山路線

該機槍堡是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政府為防止日軍南下而在港島建築的防衛設施之一。 離開公廁,再行多幾步,就來到夏力道的分岔口,轉左行,便見到一個休憩處在右邊。 在休憩處,有長凳、健體設施及涼亭外,還有一部飲水機。 休憩處後便是西高山登山徑的入口,現在有路牌指引,不算難找。 這段斜路在密林之中,沒有什麼風景好看,大家可以專心上山。

西高山行山路線: 山頂 西高山

這段斜路長約700米,帶大家由約280米高之處,行到上約380米高。 當大家在斜路的右邊發現公廁時,便可鬆口氣,因為很快就行完這段斜路。 西高山行山路線 如果打算在西高山留一段時間影相及等日落的朋友,不妨在這裏去一去廁所,因為之後的路就沒有洗手間了。

  • 鶴咀海岸位於香港南端,在石澳旁邊,因為鶴咀交通沒有石澳一樣方便,所以曾有秘境之稱。
  • 在牌上,一人在第一級,代表這是樓級路的開始。
  • 薄扶林水塘是境內歷史最悠久的水塘,建成超過一百五十年,塘水經薄扶林村、華富邨附近,最終流向瀑布灣。
  • 當然,西高山高494米,由夏力道上西高山頂需要行一大段樓級,行山的人都要一定體能支持。

行山練習漸多,漸熟悉山路,嘗試挑戰中階行山路線,需要提升體能及耐力,心理包袱未算很大,帶備足夠糧水應付,與行山友人作伴照應,沿路景色更廣闊壯麗。 西高山觀景台十分開揚,往北望是維港西部,可見山下西環及堅尼地城,還有對岸的西九龍及昂船洲大橋,如果天色清朗的話,還可望到獅子山、畢架山、大帽山的山脊線,並見到青馬大橋及大嶼山。 【2020年10月12日更新】香港大學加強保安措施,如果外人經過港大校園範圍上山的話,需要向門口的保安出示身分證登記。

西高山行山路線: 交通

跟住石砌小路走,落幾級樓梯,在密林之中走過一段小徑,會行至一個分岔路口。 好奇行上左邊的樓級,會到山頂練靶場郊遊區,入面只得一張圓枱,不太值得上去,所以建議大家不用上,沿右邊的斜路繼續行即可。 本網誌大部份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不過,上登途中,中西區的高樓大廈漸漸映入眼簾,再望到摩星嶺,接着再見南港島的薄扶林水塘和南丫島,每次見到這個絕色市景,都令我精神一振。

西高山行山路線

有人會留在觀景台上等日落,但大家記住,觀景台沒有遮風地方,長留的話要帶多件褸。 辛辛苦苦撐完這條樓級,山路開始平緩,景色豁然開揚,映入眼簾的是西高山觀景台。 值得留意的是觀景台前新建的木牌,除有西高山的大名及高度外,漁護署還很有心思地在下面造了個日期牌,是個打卡的好位置。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