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上皮性卵巢癌2023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如果疫苗有效,2年存活率是百分之百;如果疫苗無效,存活率為25%以下。 另外,當併用樹突細胞疫苗與Bevacizumab及Cyclophosphamide時,更能促使樹突細胞疫苗產生反應,2年存活率也更高(78%)。 上皮性卵巢癌2023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然而卵巢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約有7成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進展到晚期(第3期或第4期)。

  • 国产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有甲磺酸阿帕替尼,是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Ⅱ期临床研究中,与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显露出优于单纯化疗的效果。
  • 本研究为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提供新的靶点,为下一步研究APOBEC-1相关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 对生育期年龄的单侧肿瘤患者,应尽可能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 卵巢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Ⅱ级属于中分化。
  • 为何血 CA125 升高,又常在非恶性疾病和某些生理状况下出现?
  • 这不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而是来自于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宫颈内膜型、苗勒氏管型)以及原来的混合性浆液-粘液性肿瘤,区分二者没有临床意义,故统称为浆粘液性肿瘤。
  • 由于疾病非特异性的过程,没有有效的筛选方法和未知或不明显的癌前病变临床阶段的存在,75 %的患者直到疾病晚期才被诊断出来。
  • 罕见情况下,浸润性成分似乎直接起源于良性Brenner瘤,不伴交界性成分。

研究表明,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帕利可使BRCA突变和BRCA野生型/HRD阳性患者获益,但对BRCA野生型/HRD阴性(双阴性)患者没有额外获益。 无论手术时机或术后残留病灶状况如何,与贝伐珠单抗相比,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均改善PFS,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肉眼无残留病灶者获益最显著。 在HRD阳性患者中,无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年龄大小,在贝伐珠单抗基础上联合奥拉帕利患者PFS均明显改善。 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是对新诊断卵巢癌患者完成初始化疗后达到临床CR或PR者所给予的后续巩固治疗,旨在推迟复发,改善生存预后。 应用化疗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难以肯定,目前不再推荐临床应用。 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前需与初始化疗联合应用,除高复发风险患者外,一般人群的PFS时间延长不够理想,仅3~4个月。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治療的現況與瓶頸

对于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分期要求进行了修改,2018年版中“如果患者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对于IA、IC期卵巢上皮癌(低级别浆液性癌、G1子宫内膜样癌)、可行单侧附件切除+全面分期手术,保留健侧附件和子宫”。 2022年版为“如果患者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对于IA或IC期卵巢上皮癌、可行单侧附件切除+全面分期手术,保留健侧附件和子宫”。 上皮性卵巢癌2023 (3)盆腔MRI,2022年版中将盆腔动态增强MRI延迟期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并结合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对卵巢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删减。 2022年版更正后内容:“盆腔动态增强MRI延迟期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辅助临床对患者行肿瘤原发灶减灭术的术前评价;结合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可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进行预测和评价”。

上皮性卵巢癌

也可以进行血液测试,以测量肿瘤标志物(卵巢癌患者中蛋白质水平会增加)水平(如CA125,HE4)。 腹部和骨盆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扩散范围。 目前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的卵巢癌筛查,但应重视一些卵巢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腹围增加、易饱感、尿频或尿急,特别是这些症状为新发,或经常出现,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持续排卵

卵巢上皮癌是化疗敏感肿瘤,一线铂类、紫杉类联合化疗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但即使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人仍有50-70%复发,使晚期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 肿瘤对铂类疗法产生抗性是成功控制晚期卵巢癌的一个重大挑战。 纯粹的未分化癌和去分化癌的未分化成分的鉴别诊断包括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淋巴瘤和横纹肌肉瘤。 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最常见于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组织学可能类似未分化癌;前者几乎总是失表达SMARCA4,后者部分病例也是如此。 前者WT1表达率高于后者(见“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原书p149)。

除可疑部位取活检外,还应对膀胱腹膜返折、子宫直肠陷凹、双侧结肠旁沟腹膜、膈下腹膜(也可使用细胞刮片进行膈下细胞学取样)进行活检。 原发肿瘤若局限于卵巢,应仔细检查包膜是否完整。 彩色多普勒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同良性肿瘤相比,卵巢恶性肿瘤表现为更高的峰值流速、更低的血流阻力指数。 超声造影可见观察肿瘤内部血供情况,特别是与微血管的显示优于多普勒,有利于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特别是抗血管生成等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 另外可以用超声微泡对比剂介导靶向药物及基因治疗。 旧版分类中将次要成分比例超过10%的这类肿瘤归入混合性上皮性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遗传因素

囊性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好发于生育年龄,约12%为双侧性。 肿瘤通常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灰白色,壁薄质韧。 切面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和骨质。 囊壁常有实质性突起如乳头,此处常含有多种组织成分。 肿瘤细胞的种植和侵袭取决于肿瘤与腹膜细胞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非蛋白因素。 上皮性卵巢癌 然而,腹膜肿瘤传播不同方式的分子机制和免疫过程仍有待充分阐明。

2006年Fagotti等建立了以腹腔镜探查结果为基础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完整切除可能性的预测评分系统。 研究将7个肿瘤发生部位进行赋值,累加计算预测值(PIV)(表3),提出预测手术完整切除的可能性。 结果发现PIV≥8分时,100%患者不能完成满意减瘤术。 从生存结局上看,NACT-IDS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逊于PDS。

上皮性卵巢癌: 病理学/卵巢上皮性肿瘤

结核菌素实验、B超、腹部平片、抗结核实验治疗有助鉴别。 腹部平片检查对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可显示牙齿及骨质。 如发现盆腔孤立钙化灶,提示曾有盆腔淋巴结结核,可作为卵巢癌与结核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依据。 上皮性卵巢癌 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肠镜检查可了解盆腔肿物是否为消化道转移癌。

上皮性卵巢癌

②大部分不良反应出现在服药前期(前3个月),随着用药时间的逐渐延长,患者耐受,不良反应的程度逐渐减弱。 ③PARP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剂量相关性,大部分不良反应通过减量、对症治疗等方法可控制。 大部分3~4级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且是调整药物剂量、中断和停止用药的最主要原因,0.9%~27.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用药,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用药维持治疗。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转移途径是肿瘤直接蔓延至周围脏器以及大网膜和腹腔各脏器表面的种植转移。 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转移途径,最初为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晚期可累及左锁骨上淋巴结。 往往外观局限的肿瘤,已有腹膜、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的转移。 上皮性卵巢癌 1、卵巢上皮性肿瘤指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生发上皮由胚胎发育的时候所具有的原始体腔上皮衍生而来,具有分化为各种内生殖器上皮的潜能。

  • 最近的数据表明,血小板增多症与疾病晚期和生存期缩短有关。
  • 经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认为卵巢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高危因素有关。
  • 1、不孕:有报道显示卵巢癌的患者不孕的几率可高达百分之四十,因为卵巢癌会影响卵巢功能,肿瘤较大时压迫输卵管造成输卵管不通等情况,都会影响受孕。
  • 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于2021年11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注册批准,由公司自建商业化团队主导中国市场的销售推广。
  • 卵巢癌的发病是否与饮食习惯或成分(胆固醇含量高)相关,目前还无定论。
  • 盆腔动态增强 MRI 延迟期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辅助临床对患者行肿瘤原发灶减灭术的术前评价;结合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25 检测,可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进行评价。
  • 一般在临床上对于卵巢癌的患者,当出现胸水时多见于卵巢肿瘤的晚期。

总之,CA125 急剧升高,表明原本不能产生 CA125 的卵巢表面上皮,获得了产生 CA125 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的获得,则提示卵巢表面上皮可能发生了恶变。 Bast 上皮性卵巢癌 后来发现,健康人中,凡是由胚胎期体腔上皮发育而来的组织(卵巢表面上皮除外)基本都产生少量 CA125。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分类

(5)为实现满意减瘤术,可根据转移灶所在部位,切除部分肠管、阑尾、脾脏、胆囊、部分肝脏、部分胃、部分膀胱、胰体尾、输尿管及剥除膈肌和其他部位腹膜。 此病也可形成盆腔包块伴血清 CA125 升高。 但此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可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不孕等,血CA125 多为轻中度升高,查体可伴有盆底、骶韧带触痛性结节。 ④ I 期 2、3级及Ⅱ~Ⅳ期的未成熟畸胎瘤、任意期别的胚胎性肿瘤、任意期别的卵黄囊瘤和Ⅱ~Ⅳ期的无性细胞瘤化疗后的随访监测。 上皮性卵巢癌2023 粘液性囊腺瘤因经常遇到“粘液性囊腺瘤,局灶增生”,国内习惯称为“局灶交界性”的病变,有时甚至可见到局灶上皮内癌的病变。

目前国内HRD检测产品尚未获批,但已有相关研究探索基于中国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数据开发HRD算法,相关检测平台已应用于一些临床研究。 临床手术对卵巢癌分期的准确性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腹盆腔CT扫描可弥补手术分期的不足,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可达到70%~90%。 肿瘤可由单一细胞构成,也可由不同细胞成分组合形成。 许多类型的性索间质肿瘤能分泌类固醇激素,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 上皮性卵巢癌2023 脊柱肿瘤的病理分类,从发病来源通常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 原发性肿瘤是发生在脊柱骨附件的肿瘤,继发性肿瘤是来自于其他器官,通过转移到脊椎骨的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肿瘤的分类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为初始减瘤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术后以铂类为主的辅助化疗。 减瘤术的结局主要分为无肉眼可见残留肿瘤(R0),最大残留肿瘤直径≤1cm(R1),最大残留肿瘤直径>1cm(R2),R0及R1被认为是满意的减瘤术[2-5]。 近年来,Vergote等[6]临床研究及CHORUS研究[7]关于PDS与NACT-IDS的研究结果表明,NACT+IDS的预后并不劣于PDS。 上皮性卵巢癌 NACT+IDS具有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围术期优势,且更可能做到R0切除。 而R0切除为晚期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保护因素[6-7]。 近年来,妇科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宫颈癌和卵巢癌因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尤为值得关注。

科研成果:发表妇科肿瘤相关SCI论文3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基金、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妇产学会外阴阴道疾病分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会长。 已发表研究结果的四项临床试验中,EORTC55971和SCORPION研究入组患者均为IIIC期和IV期患者,CHORUS和JCOG0602研究还纳入了少量IIIB期患者。 SCORPION研究为单中心优效性设计,其他三项为多中心非劣效性设计。 (1)单一药物化疗:①马法兰2mg,口服,2/d,10d为1个疗程,间隔3周重复用药。 ②噻替哌2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1/2d,共8次;或40mg加生理盐水300ml腹腔灌注,2/周,总量200mg,均间隔4周。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肿瘤怎么分类

BRCA1或BRCA2 突变型女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率为40–60%。 因此,如果BRCA突变女性没有生育需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是比较好的选择。 组合使用napsin A(表达于透明细胞成分)和PR(表达于子宫内膜样成分)有助于分开显示这两种成分。 混合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癌常显示错配修复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错配修复缺陷子宫内膜样癌常显示形态学异质性,可能误认为混合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癌。 肿瘤由高级别癌和肉瘤组成,一种或另一种成分为主。

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癌生殖细胞瘤

2.4 APOBEC-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中NF-1的表达 APOBEC-1在A2780中的表达显著高于IOSE80(见图3A),与组织检测结果相一致。 ,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卵巢癌腹腔转移的可能机制。 本文就性卵巢癌腹腔转移分子途径、 转移分子机制、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5.交界性肿瘤(BORDERS OF TUMORS):占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5%,主要是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其它类型交界性肿瘤少见,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在外观上与良性或恶性肿瘤不易区别。

上皮性卵巢癌: 相关文章

因此对有这些癌家族史者除常规体检外,更应提高警惕,密切监测,甚至预防性卵巢切除。 来源于卵巢的特异性性索间质,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卵巢睾丸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等。 一般情况下,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其它为低度恶性肿瘤。 最近,研究人员分析了三个因素(CCNE1基因的表达和扩增,TRAP1蛋白的表达以及pfak-y397的丰度)。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