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常見食用魚2023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常見食用魚

體灰色,背部較深色,腹淺銀色;體側佈滿黃白色斑點及黑色小斑點;側線起點下方具一深色斑。 紅目鰱又稱大目鰱、剝魚皮,最大身長可長到30、40公分,有招牌大眼睛和大嘴巴,北台灣春、夏兩季最常見,肉質纖細,是非常鮮美的食用魚,料理方式多變化,但因魚鱗堅硬難以處理,所以需要連皮一起刮除,所以被稱為剝皮魚。 龍脷 (Sole) 是食用魚類之一,它泛指多種生物學屬鰨科的魚 (family Soleidae)。 因魚身扁平,狀似我們的舌頭,廣東地區稱舌頭為「脷」,所以該類魚叫龍脷、方脷,撻沙是屬於細品種的鰨科魚。

香港常見食用魚

隨年齡增長、背鰭,臀鰭及尾鰭成為鐮刀形。 體銀色,腹較淺色;大成魚通常橙金黃色,尤其是在腹部;背鰭鰭葉及基底暗色,其餘部分黃色;臀鰭黃色,鰭葉橙色。 體延長;頭寬及平扁;口大,端位,下頜凸出。 第一背鰭具不相連之短棘,藏於溝內;成魚尾鰭新月形,上葉較長。

香港常見食用魚: 骨舌魚目 Osteoglossiformes

繁殖強:羅非魚性成熟早,產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自然繁殖。 羅非魚6個月即達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魚,懷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間,雄魚有美麗的婚煙色彩,腹部有肛門和泌尿生殖孔兩個口,擠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魚腹部有3個孔,即肛門、生殖孔和泌尿孔。 水溫18℃-32℃,成熟雄魚具有“挖窩”能力,成熟雌魚進窩配對,產出成熟卵子並立刻將其含於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發育,水溫25℃-30時4~5天即可孵出幼魚。 幼魚至卵黃囊消失並具有一定能力時離開母體。 羅非魚食性廣泛,大多為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甚貪食,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

在 2022 年 , 水 產 養 殖 業 的 產 量 達 2,764 公 噸 , 價 值 約 1 億 2 千 9 百 萬 元 , 佔 漁 業 總 生 產 量 的 3 % , 及 總 生 產 值 的 6 % 。 綠鰭馬面魨(學名: Thamnaconus modestus),硬骨魚綱,單角魨科。 分布於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渤海、上海地區見於長江口等海域,屬於外海近底層魚類。 白姑魚為石首魚科白姑魚屬的魚類,別稱白米魚、鰃仔魚、白梅、白姑子、沙衛口等,棲息於水深40公尺內之砂泥底海域,產卵季來臨時有集結洄游之習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主要分布於屬熱帶、亞熱帶、暖溫帶的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南海、東海及黃海南部。

香港常見食用魚: 淡 水 魚 的 主 要 生 境

蝦蛄(蝦姑)為口足目甲殼動物,依據外型可分為捕食爪為短棒狀(棲息岩礁或珊瑚礁)及齒狀(棲息泥沙底質)兩類,目前全世界及台灣在漁業上會利用的多為棲息泥沙底質的類群,因為這類蝦蛄具有在泥沙底挖掘U型棲管的習性,因此採集方式皆以底拖網來撈捕。 香港常見食用魚 因底拖網為不永續的漁法,加上考慮其沿岸的資源量已經明顯枯竭(參見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 雖然仍可由其他地區如遠洋底拖漁獲取得蝦姑,但當該漁場也枯竭後又會轉移至其他地區,對資源永續利用沒有幫助益,故將蝦蛄列入避免食用清單。

大 蠔 河 的 淡 水 魚 品 種 極 之 豐 富 , 有 共 68 種 記 錄 。 河 道 內 和 堤 岸 的 濱 水 帶 生 境 極 佳 , 並 且 整 條 河 流 從 高 地 支 流 至 低 地 河 口 均 沒 有 被 人 工 設 施 斷 開 。 大 蠔 河 是 本 港 唯 一 已 知 有 香 魚 紀 錄 的 地 點 , 同 時 亦 孕 育 了 一 些 不 常 見 的 魚 類 品 種 , 包 括 花 鰻 鱺 、 日 本 鰻 鱺 、 黑 首 阿 胡 鰕 虎 魚 和 雜 食 豆 齒 鰻 。 洄 游 性 魚 類 ( 包 括 溯 河 洄 游 、 降 海 洄 游 及 兩 側 洄 游 品 種 ) 則 遷 棲 於 河 溪 與 海 洋 之 間 , 洄 游 性 魚 類 只 佔 所 有 淡 水 魚 品 種 的 百 分 之 八,共 16 種 。

香港常見食用魚: 觀 察 淡 水 魚 類 的 要 點 及 守 則

潮汕很多人稱它為馬面魚,或是“迪仔”,資源豐富,無毒,營養價值高,不比其他魚的營養差,只是外層得表皮看起來不太美觀,所以不太人們得喜歡,但確是一種價效比較高的魚,需要剝皮之後才可以食用。 有些人叫不懂,也有很多人,只會叫本地話,並不知道這些魚的學名怎麼叫,今天就跟系統的跟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常吃和常見的海魚的稱呼。 香港常見食用魚 其實凍肉店所售賣,價錢並不昂貴的所謂龍脷柳 (特別是越南產的),只是鯰魚柳 香港常見食用魚2023 (一些較老實的店舖會清楚說明是越南鯰魚柳而不會用上令人誤會的名稱)。

香港常見食用魚

現時有記錄嘅淡水魚已經超過160種,當中以鯉科、鰕虎魚科、鰍科同麗魚科為主,而海洋魚類亦都唔少,有997種可以響香港嘅海域搵到,大約佔咗南中國海海魚種類(3,365種)嘅三成。 最常見嘅魚包括隆頭魚科、鮨科、鰺科、笛鯛科、鮋科同蝴蝶魚科等等。 鱸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之,黃海、渤海較多。 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 李 麗 芬 、 林 建 新 、 吳 國 恩 、 陳 勁 東 、 楊 柳 菁 (2004) 。

香港常見食用魚: 胡瓜魚目 Osmeriformes

海水魚生活在海洋中,豐富的天然鹽分可以殺菌滅蟲。 但並非任何海魚都能生吃,鯛魚和三文魚等比較合適。 魚 苗 主 要 從 內 地 、 台 灣 、 香港常見食用魚2023 泰 國 、 菲 律 賓 或 印 尼 輸 入 。

香港常見食用魚

本 港 有 記 錄 的 淡 水 魚 約 四 分 香港常見食用魚2023 之 一 為 鹹 淡 水 魚 類 , 共 47 種 。 主 要 的 組 成 為 鰕 虎 魚 科 和 塘 鱧 科 的 魚 類 。 例 子 包 括 深 鰕 虎 魚 和 尖 頭 塘 鱧 。 香 港 鬥 魚 曾 被 誤 認 為 黑 歧 尾 鬥 魚 (Macropodus concolor) , 是 本 港 唯 一 以 香 港 命 名 的 初 級 淡 水 魚 。 香 港 鬥 魚 的 軀 幹 一 般 全 黑 至 灰 色 , 身 體 橢 圓 形 , 兩 側 扁 平 。 幼 魚 棲 息 於 水 流 緩 慢 的 沼 澤 , 成 魚 可 在 河 溪 和 沼 澤 找 到 。

香港常見食用魚: 淡水魚類

養殖魚遍身魚體深綠色,散佈黑色或棕色小點,有4-5條暗色橫帶。 香港常見食用魚 鳳鱭別稱鳳尾魚、子鱭、烤籽魚等,屬於河口性洄游魚類,平時棲息於淺海,每年春季大量魚類從海中洄游至河口半鹹淡水區域產卵,但決不深入純淡水區域,剛孵化不久的仔魚就在江河口的深水處肥育,以後再回到海中,翌年達性成熟。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純正鱈魚指鱈屬魚類,分為大西洋鱈魚、格陵蘭鱈魚和太平洋鱈魚。 通常的鱈魚的概念擴大到鱈科魚類,有50多種,大多數分布於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重要魚種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紅魽分布於台灣、日本東北地方以南,最大體長可達1.5公尺,身上中線處劃上一條黃線,黃線的周圍有明亮光澤,相當美麗。 香港常見食用魚2023 紅魽味道最鮮美的季節在秋天,海域溫度下降,魚體會充滿脂肪,其中以2到3公斤左右的中型魚最為美味。

  • 魚 苗 主 要 從 內 地 、 台 灣 、 泰 國 、 菲 律 賓 或 印 尼 輸 入 。
  • 尾鰭頂部對下1/3的範圍有橙紅色斑點,尾鰭底部對上2/3的範圍暗褐色。
  • 現 時 , 本 港 有 26 個 魚 類 養 殖 區 ( 見 圖 ) , 佔 海 域 總 面 積 達 209 公 頃 , 持 牌 經 營 者 則 約 有 913名 。
  • 大多數的魚類都被汞輕微污染過,健康的成年人體內對分解微量的汞是沒有問題的,但懷孕或哺乳的婦女和兒童應避免一些魚類和貝類,以減輕汞毒的危害,尤其體積較大的魚類含汞量最高,如鯊魚、箭魚、鯖魚等。
  • 牠 們 主 要 屬 於 鯉 科 、 爬 鰍 科 、  鱂 科 和 鱧 科 , 常 見 例 子 包 括 異 鱲  、 擬 平 鰍 、 食 蚊 魚 和 斑 鱧 。
  • 河 道 內 和 堤 岸 的 濱 水 帶 生 境 極 佳 , 並 且 整 條 河 流 從 高 地 支 流 至 低 地 河 口 均 沒 有 被 人 工 設 施 斷 開 。

黃花魚魚味鮮美,肉嫩滑且肉質呈蒜瓣狀,煮出來的湯水也很鮮甜。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香港常見食用魚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常見食用魚: 養殖淡水魚

紫 紅 笛 鯛 、 眶 棘 雙 邊 魚 、 細 鱗 鯻 和 長 鰭 籃 子 魚 是 常 見 海 洋 游 移 魚 類 的 例 子 。 弓 背 青 鱂 是 初 級 淡 水 魚 , 屬 怪 頜 鱂 科 / 青 鱂 科 。 牠 的 背 鰭 短 小 , 位 於 身 體 後 端 近 尾 鰭 位 置 。 弓 背 青 鱂 主 要 棲 息 於 水 稻 田 , 故 又 稱 米 魚 ( 拉 丁 學 名 中 Oryzias 是 稻 米 之 意 ) , 牠 亦 見 於 池 塘 、 水 塘 和 湲 流 溪 澗 。 弓 背 青 鱂 在 本 港 的 的 分 布 包 括 新 界 東 北 及 大 嶼 山 數 條 溪 澗 和 北 區 及 屯 門 的 數 個 水 塘 。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