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公務員薪金6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以IT工種為例,某些數碼專才及職位如軟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網絡保安工程師,雲端工程師,數碼產品經理等職位因市場對該類人員迅速增長,薪酬增幅普遍多於3% – 13% 不等。 公務員薪金 此類工種的薪酬增幅都以「追通脹」或「超通脹」為目標,務求挽留人才。 而部份行業如金融,數碼營銷,資訊科技界別中至高層職位,因行業需求增但移民潮引起的人才外流問題,令相關人才相當吃香,平均加薪3% – 9% 不等。 有行會成員指,薪酬趨勢調查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政府會從整體角度出發,包括社會反應,因政府作為全港最大僱主,若帶頭減薪或會引起私人市場連鎖反應。 他稱明白社會對公務員表現有不滿,不少人亦認同葉劉淑儀早前指公務員「少做多得」、「過分注重薪酬」,但一旦減薪須考慮對社會的整體影響。 她提到,疫情期間公務員工作量大增,除了維持必要服務外,有一部分公務員需要抽調出來,進行圍封強檢、接聽熱線、管理隔離設施等抗疫工作,若因為有行業受疫情影響而要扣減公務員薪酬,並不公道。

另外,新巴城巴早前公布2020年業務狀況,指稅前虧損達8.13億元,即使去年獲政府抗疫補貼,仍蝕2.62億元。 兩巴於3月經裁員削減人手及暫停兼職車長工作,以及於4月4日加價後,仍無法扭轉虧蝕情況,最新宣布連續第二年凍薪,希望同事體諒公司困境。 讀者亦應注意,實質工資指數與就業人士實質平均薪金指數是根據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而編製的,以配合該兩項指數所分別涵蓋的職業範圍。 具體來說,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作為總體消費物價指數,是適用於涵蓋所有職業階層員工的薪金總額的平減物價指數。 至於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作為較低開支組別的消費物價指數,則適用於涵蓋督導級及以下職業階層僱員的工資的平減物價指數。 政府發言人表示,隨着勞工市場繼續改善,名義工資和勞工收入在二零二二年第四季的按年升幅加快。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職位|公立醫院護士

華員會會長利葵燕亦表示,沒聽過減薪傳聞,指華員會早前已建議政府今年凍薪及停止薪酬趨勢調查。 此外,當局已將薪酬調整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以及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公務員薪金 因應職方代表在今年薪酬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局方會邀請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進行下年度調查前,按機制檢討調查方法,並在過程中徵詢職方意見。

公務員薪金

現時計劃每年提供1,000個公屋配額和500個綠表配額。 前者主要編配予將於10年內退休並居於部門宿舍的紀律部隊初級人員,後者編配予不合資格申請特別配額的紀律部隊初級人員、第一標準薪級人員和初級文職人員。 獲聘的應徵者並非公務員,並不會享有獲調派、晉升或轉職至公務員職位的資格。 為避免郵件過期或未能成功派遞,在投寄前請確保信封面已清楚寫上正確地址及已貼上足夠郵資。 所有郵資不足的郵件將不會派遞至有關招聘學校,並會由香港郵政按情況退還寄件人或銷毀。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的年度薪酬調整

般行政支援、地區行政及委員會和議會支援服務、行政和政策支援、計劃管理、規管職責和投訴管理、財政資源管理、活動統籌、以及系統/項目規劃與發展。 她認為,本地經濟和就業市場需時復元,外圍經濟狀況也不明朗,目前建議的加薪方案已取得較好平衡,相信公務員會理解和明白。 就業人士的名義平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非固定性花紅及其他非經常性發放款項)於二零二二年第四季按年上升2.3%,升幅亦較上一季快。 所有選定行業的就業人士名義平均薪金均上升,大部分行業的升幅較上一季快。

  • 每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總指標在扣除相關的現職公務員遞增薪額開支(以佔總薪金開支的百分比表示)後,便得出該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 ......
  • 由於工作性質以至薪酬水平的差異,以薪級 34 點作為「高級」公務員的分界值得商榷。
  • 公務員事務局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高、中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2022至23年度劃一加薪2.5%,生效日期追溯至4月1日。
  • 他提到,無意將乘用車產品打入美國市場,認為當地通過的《通脹削減方案》不再補貼美國以外的新能源車企,對集團無影響,又指目前環球新能源車需求強勁,會聚焦發展南美及歐洲等市場。

對於政府會否全部接納,他指政府需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公務員士氣、政府經濟情況等。 出爐,調查結果顯示,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是負1%、中層是0.49%、低層是0.48%,理論上要減薪,有公務員工會提出,考慮到經濟和士氣等因素,呼籲政府維持凍薪。 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續指,雖然過去一年新冠病毒疫情對香港各行各業帶來很大衝擊,隨着經濟繼續復甦,尤其若本地疫情繼續受控,勞工市場的情況應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得到改善。 同時,各級公務員過去一年在抗疫工作方面的付出和貢獻值得肯定。 公務員薪金2023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平衡了所有相關因素後,提出了凍薪的調整方案。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加薪2022|加薪追溯至4月1日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主席 及替任主席由 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所提名的委員出任 。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成員亦包括 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的代表 、公務及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諮詢委員會聯合秘書處秘書長、 中央評議會職方代表,以及政府當局代表。 (二)高層薪金級別及首長級公務員,加薪幅度為1.88%(相等於高層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加0.5%),但高層薪金級別內的任何一個薪點均不應低於67,270元。 比亞迪股份去年11月擱置分拆比亞迪半導體在內地上市的計劃。 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分拆上市的計劃不變,但會調整上市進程。

公務員薪金

以較熱門的行政主任為例,新入職的起薪點為總薪級表第15點(HK$32,545),若表現良好便可在翌年增加1個薪點至第16點(HKD$34,185),然後繼續因應工作表現按年加薪至頂薪第27點。 薪酬趨勢調查按年進行,以量度 私營機構年度之間的 薪酬變動 。 調查根據私營機構內 三個 薪金級別 ,由上一年的4月2日至當年的4月1日止的變動,計算出薪酬趨勢總指標。 當 局會從薪酬趨勢總指標(該總指標已把年終獎金等 額外酬金計算在內)中,扣除公務員的遞增薪額的薪酬開支(佔每個薪金級別總薪酬開支的百分比) ,從而得出薪酬趨勢淨指標。 根據二○二○年薪酬趨勢調查,高層、中層和低層三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分別為1.68%、1.98%和1.15%。

公務員薪金: 公職考試導覽 ─ 公務人員薪資

發言人又說,政府已將有關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和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並將於六月二十一日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作出匯報。 標普全球評級發表報告,認為香港住宅物業價格繼在去年調整約16%後,今年料將反彈5%至8%。 標普表示,預計樓價反彈的原因包括取消防疫限制、重新開放與中國內地通關。 標普指出,在經濟前景改善的背景下可能會提振港樓買家的信心,預計今年一手住宅物業交易量可能會由去年的10,315伙增至1.5萬至1.7萬伙。 標普維持今年年租金將下降5%至10%的預測,另表示,如加息抑制購買力,地產商可進一步減價促銷。 政府已將有關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職方代表和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並於下月19日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匯報。

有本地媒體在上年訪問了安俊人力資源(AMAC Human Resourcs Consultant) 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她分析,政府突然擴大公務員編制,對此是否可行則有保留,因連月來政府已出現財赤,影響公共財政穩健性。 如果之後數年持續出現財赤,最先做的可能就是公務員減人工,屆時將很有可能會以公務員減薪作為手段。 梁家騮表示,醫管局上下都希望跟隨公務員薪酬水平,「一來運作會變得更簡單,二來因為公院醫生面對龐大公營服務需求下的壓力,理應獲得更多保障」。 他促請政府檢討薪酬制度,甚至長遠將公院醫生薪酬與公務員掛勾,以挽留公院醫生。 由於近年因應薪酬水平調查和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現職同事本身職系的起薪點可能已經改變了,應該用入職時的起薪點去計還是現時新入職的起薪點去計算「舊工入職人工」呢? 如上面所說,是有文件例明每個職系用作計算的起薪點和職級的,而根據筆者細閱該文件所得,應該是每個職系皆以現時新入職的起薪點去計算。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2023|公務員總薪級表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形容有關決定「傷透大家個心」,令到公務員感到非常痛心。 梁指自從凍薪以來,過去3年累計通脹達5%,現時加薪幅度根本追不到通脹,等同減薪,質疑為甚麼政府不跟隨機制調整或中間落墨加薪4%至4.5%。 他又認為,機制調查得出的加幅並非員方要求,而是反映市場情況,去年私人市場薪酬已增加了那麼多,公務員調整薪酬已屬滯後,擔心如果今年經濟不好,一定會反映在明年的調查。 公務員薪金2023 公務員事務局已將今年薪酬調整決定通知四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和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公務員薪金

利葵燕接受《香港01》查詢時指,網上經常有不同消息流傳,自己沒收到相關消息,政府亦未開始與職方團體討論薪酬調整事宜。 她希望政府澄清消息,避免人心動盪,「唔出聲唔代表議題消失」,無視謠言並不妥當。 委員會主席李鑾輝指,連帶增薪額,低級公務員的加薪幅度是2.31%,中層是3.01%,高層則是2.72%,需待下周開會通過後,再將建議交予政府。

公務員薪金: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數據可靠和合理

公務員加薪: 人力資源顧問 Dicky Yuen 認為部份疫情受惠公司能夠跟隨。 (圖源 Venturenix )第二類公司是疫情底下無法受惠公司。 這些公司可能是必需實體消費如酒店,旅遊,或可以受惠線上流動但因數碼化技術發展落後而失去擴長線上生意先機的公司。 此類公司大部份近兩年都會有較負面影響,較難跟隨2.04% – 7.26%的加幅。 行業除了縮減部份職位外,去年或前年分別都有可能實施無薪假,第五波後開始取消無薪假「已當加人工」。 政府人員協會主席馬志成會見聶德權時表明訴求,希望政府計劃調整2022政府人工時要考慮以下政府加薪六大因素。

公務員事務局指,進行相關工作期間,局長會按一貫安排與職方代表會面,聽取他們的要求,並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反映他們的意見。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會全盤考慮和小心平衡既定機制下的所有因素才作決定。 利葵燕指,當時薪酬趨勢調查是正數,按機制理應加薪,但2020年香港受到疫情影響,如果公務員加薪會令社會出現反彈,考慮疫情和社會情況而提出凍薪的建議。 利葵燕指,第五波疫情對社會有很大影響,而私人市場不少企業亦會參考公務員薪酬調查,擔心如果公務員減薪,私營機構會跟隨,到時會打擊消費信心,無助經濟復甦。 本港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行業大受影響,社會關注政府薪酬趨勢調查,因為結果除了影響18萬公務員的薪酬調整,私營機構也會參考。 網上流傳,公務員之間正談論今年全體減薪的消息,如果屬實將是繼2009年後首次減薪。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加薪2022有機會?快看公務員加薪歷史 公務員薪酬調整歷年表曝光!

故此,即使說公務員加薪幅度「跑贏」私人市場也絕非無稽之談。 基本薪金指標包括生活費用、一般經濟繁榮和公司業績、薪酬市值普遍變動,以及級內遞增薪額及勞績獎賞。 另一方面,額外酬金指標涵蓋基本酬金以外的薪金調整,例如「第13個月薪金」、年終花紅酬金、佣金及其他非固定/酌情發放/一次過發放的花紅酬金等。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則指,今次討論及「摸底」經驗有助雙方改善溝通,望政府日後重視與4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及4個跨部門公務員工會代表的溝通。 他又指外界過往將政府施政不滿的訴求加諸在公務員上,期望政府做好解說工作,讓大眾公平審視公務員的表現及貢獻,至於薪酬調整風波將告一段落。

  • 當中最關鍵的薪酬趨勢總指標是負1%、中層是0.49%、低層是0.48%,而由於該指標計及2020年下半年的市場狀況,早前已有公務員團體認為,在扣減遞增薪額開支約1%後的薪酬趨勢淨指標,有機會是負數,亦即公務員理論上有機會要減薪。
  • 【公務員加薪2022】公務員事務局月初提出公務員不論任何職級,均劃一加薪2.5%。
  • 網上流傳,公務員之間正談論今年全體減薪的消息,如果屬實將是繼2009年後首次減薪。
  • 顯然今年受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和環球經濟不明朗等因素,各位要有心理準備加薪幅度不大,甚至凍薪。
  •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則指,今次討論及「摸底」經驗有助雙方改善溝通,望政府日後重視與4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及4個跨部門公務員工會代表的溝通。
  •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已於今年2月初授命進行2022年薪酬趨勢調查。

撇除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以及2021年出售嘉里物流聯網所錄得的一次性收益20.9億元後,去年基礎溢利45.2億元,按年跌28%,受人民幣兌港元貶值、發展物業銷售組合變化,以及疫情導致去年物業租金和酒店收入縮減所致。 另外,期內物業銷售總額99.7億元,包括在香港及內地的合約銷售53.5億元,及出售香港兩個貨倉的總代價46.2億元。 碧桂園服務公布,去年盈利按年跌52%至19.4億元人民幣,派末期息每股14.4分人民幣,雖然按年減少52%,但派特別股息22.81分。

公務員薪金: 二級行政主任 (EO II / EO

有見及職方代表在今年薪酬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公務員事務局會邀請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進行下年度調查前按機制檢討調查方法,並在過程中徵詢職方意見。 政府重視與公務員團隊的合作,亦會向社會各界如實反映公務員在不同範疇的貢獻,以期大眾公平公正地審視公務員團隊的表現。 公務員事務局今日(七月十二日)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在二○二二至二三年度,劃一上調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的薪酬2.5%,生效日期追溯至二○二二年四月一日。 顯然今年受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和環球經濟不明朗等因素,各位要有心理準備加薪幅度不大,甚至凍薪。 據搵工平台中介JobsDB去年十一份最新報告《招聘﹑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香港打工仔平均加薪幅度為2.7%,當中電訊行業加幅最高,達5%,電子商務及醫療/製藥行業分別加薪4.8%及4.1%。

公務員薪金: 公務員加薪指標2020

部分人因為環境轉變工作模式,因此今次架構調整有大部分人手屬自然流失,不認為是一個大型裁員動作。 行政主席許濤提到,受經濟環境、疫情、歷史遺留因素影響,去年集團財務表現未如理想、持續出現虧損,推動成本優化方案目標是減輕營運壓力,今年將會繼續推行有關工作。 他又提到,過去3年更換或勸退57%最頂層高管人員,目前的團隊更年輕和專業,有能力把握未來機會和面對挑戰,認為集團經已走出最黑暗時間。 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出爐,提除遞增薪額後,各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皆呈負數,低層-0.68%、中層-0.54%,而高層公務員為-2.04%,意味公務員需要減薪。 薪政府一般會依據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淨指標調整公務員薪酬,但目前仍需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下周開會審核報告,然後由行政會議及立法會審批。

公務員薪金: ㊟ 公務員薪水最新公告 ㊟

陳沛然指,公院醫生普遍不敢輕易請假,因怕增加同事的工作量。 他認為政府明知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足,仍不願花錢聘請更多醫生,令每名公院醫生工作量極大。 他的妻子本來亦是公院醫生,但在懷孕期間因工作壓力太大而轉到私營醫院工作,陳沛然說這些例子並非冰山一角。 公職人員福利制度真的算不錯,​薪水也高又穩定調薪,各種補助都對未來很有幫助! 想要一份工作有保障、薪資福利優渥、上下班時間較固定的人,公職是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對於想成家立業的人來說,少了隨時可能被裁員的風險與壓力。 香港01記者亦以考生身份向內地公務員培訓機構查詢,了解到5個職位中較好的職位年收入(稅後)約有20萬人民幣(約23萬港幣),即月收入近2萬元港幣。

所有選定行業的平均名義工資率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按年上升2.6%,升幅較三個月前快。 公務員薪金 實質工資指數方面,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除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和個人服務業分別錄得0.3%和0.6%的按年跌幅外,其他選定行業主類均錄得按年升幅,由0.2%至1.5%不等。 公務員薪金 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約60%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上升,37%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下跌,其餘3%公司的平均工資率與上年同期相若。 該三級別的基本薪金指標為2.78%、4.06%、4.53%,而額外酬金指標則為0.42%、1.52%、3.77%。

每逢政府公開招募新血,投考人數都會數以萬計,平均近500人爭一個空缺,競爭非常激烈。 市民之所以如此渴望加入政府部門,皆因政府工薪高糧準、穩定性高、醫療及住屋福利完善等。 醫科學生需在公立醫院實習,正式成為醫生後,普通科醫生須每月輪班留守醫院6次;而專科醫生則是4次。 專科醫生要兼顧醫管局轄下的專科門診工作,而手術則在醫院進行,故有時需在手術後立即趕往診所繼續工作,陳沛然坦言忙得不可開交。

公務員事務局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在2022至23年度,劃一上調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的薪酬2.5%,生效日期追溯至2022年4月1日。 公務員事務局回覆查詢時表示,每年的公務員薪酬調整都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從年度薪酬趨勢調查得出的薪酬趨勢指標、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狀況、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以及公務員士氣。 公務員薪金2023 局方指,年度調查一直按照經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確認的調查方法和議定的公司名單,以專業客觀的方式進行,而委員會已於2月初授命進行2022年薪酬趨勢調查。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於5月29日表示,公務員已凍薪兩年,2022年「薪酬趨勢總指標」錄得正數,調整薪金是合理需求。 不過加薪幅度需要考慮6大因素包括薪酬趨勢淨指標、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狀況、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及公務員士氣作最終考量。 行政會議日前將公務員加薪議程抽起,今日特首林鄭出席行會前亦表示公務員加薪具爭議,需待下屆政府處理。

有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就認為薪酬不夠吸引,不過亦有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就認為今年香港就業市場不景氣,11月中仍未搵到工的應屆畢業生或許會去報考。 除了CRE外,由2022年7月1日起,所有公務員職位均要求申請人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 無論公務員職位申請人過往曾否參加由公務員事務局舉辦的《基本法》測試或在個別局/部門公務員職位(學位╱專業程度職系)招聘過程中安排的《基本法》測試及取得何等成績,都必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中取得及格成績,方會獲考慮聘用。 每年調查私人機構薪酬調整幅度,作為公務員事務局調整公務員薪酬的參考指標。 按慣例中低級公務員加薪幅度會看齊,如建議獲通過,中低公務員加幅劃一為1.98%,高級公務員為1.68%。

公務員薪金: 首長級薪級表 (Directorate Pay Scale)

華員會早前去信公務員事務局,促請當局考慮中止2022年薪酬趨勢調查,因私營公司業務受疫情嚴重扭曲,公私營企業均處於非常時期,認為薪酬趨勢調查指標不具參考價值。 華員會會長利葵燕表示,薪酬趨勢調查難以客觀反映各行業實況,又稱疫下公務員工作量大增,若扣減薪酬並不公道。 局方又指已將今年薪酬調整決定通知4個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和4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工會的代表。 有見及職方代表在今年薪酬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局方會邀請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進行下年度調查前按機制檢討調查方法,並在過程中徵詢職方意見。 又強調政府重視與公務員團隊的合作,亦會向社會各界如實反映公務員在不同範疇的貢獻,以期大眾公平公正地審視公務員團隊的表現。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