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前次移轉現值2023必看介紹!內含前次移轉現值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莊瑜敏會計師答:土地稅法規定,因繼承取得的土地再次移轉,計算土地漲價總數額的前次移轉現值,以繼承時的土地公告現值為準。 依照前面的說明,計算持有土地期間增加多少自然價值,再來判斷適用的稅率。 至於稅率,土地增值稅是採累進稅率,會依照土地的「漲價倍數」來判斷所適用的稅率;而漲價倍數是指「本次移轉現值-前次移轉現值」/前次移轉現值×臺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免徵土地增值稅後再移轉: 1. 繼承後再移轉:因繼承取得之土地再行移轉者,以繼承開始時該土地之公告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

  • 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年1月1日地政機關公告之每平方公尺土地現值乘以移轉土地面積。
  • 本表估算之稅額,係依土地稅法及土地稅法施行細則有關土地增值稅應繳稅額之計算公式估算,僅供概算之用,實際應納稅額仍應以申報時核定之發單資料為準。
  • 輸入土地所有權人統一编號可自動估算土地增值稅及查詢最近一次申報地價、當年期公告土地現值與公告地價及歷年前次移轉現值等資料。
  • 諸如買賣交易所付的仲介費(有發票)、廣告費、搬運清潔費、售屋延遲交屋產生的違約金等等,都可以在賣屋繳稅時列舉扣除。
  • 即該筆土地前一次移轉時向稅捐機關申報之移轉現值,如果沒有移轉過的土地就以政府第一次辦理規定地價之地價為準。

臺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可以去行政院公佈的統計表中的:各年月為基期之消費者物價總指數-稅務專用查詢。 規定,以政府給付之地價核計土地增值稅者,以政府給付之地價為前次移轉現值;其年月以收買日或購買日之年月為準。 前次移轉現值2023 日內申報者,以訂約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前次移轉現值,但申報移轉現值經審核超過公告土地現值者,應以其自行申報之移轉現值為準;其年月以訂約日之年月為準。 除了憲法和平均地權條例,土地稅法第28條也針對土地增值稅的徵納定有規定。 一塊土地當要移轉時(如出售或贈與),依法土地所有權人要「申報移轉現值」(申報時可以參考公告現值),而當年度申報的移轉現值,就是「本次移轉現值」。

前次移轉現值: 土地增值稅

若您使用的瀏覽器為IE,在選擇行政區別後,未自動帶出選擇行政區下的段別或查詢後頁數無反應,請啓用IE功能表上的[相容性檢視] ,有關啓用相容性檢視可連結微軟說明網頁。 段別另可按行政區別後面的[更新段別]按鈕進行更新。 前次移轉現值 6.因協議不成或土地所有權人不願或不能參與分配,由實施者分配予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地上權人、永佃權人或耕地三七五租約承租人之土地,視為土地所有權人獲配土地後無償移轉,其土地增值稅減徵40%並准予記存,於權利變換後再移轉時一併繳納。 在公式的最後一個扣除項『土地漲價總數額』,是為了防止有心人士利用土地增值稅與所得稅之稅率差異來避稅,在房地合一2.0修法後增設土地漲價總數額的減除上限。 所稱原規定地價,係指中華民國53年規定之地價;其在中華民國53年以前已依土地法規定辦理規定地價及在中華民國53年以後舉辦規定地價之土地,均以其第一次規定之地價為原規定地價(平§38Ⅱ)。 要言之,原規定地價係指第一次規定地價。

前次移轉現值

第一次規定地價後,未經過移轉之土地,採原規定地價為原地價。 第一次規定地價後,曾經移轉之土地,採前次移轉現值為原地價。 此部落格想要分享,若我自行創業,設立公司怎麼選擇、需要注意的稅務議題和相關的費用。 另外,會有各個行政程序申請的SOP分享,自己辦比較省錢。 作者於台大會研所畢業、持有會計師證照,加上六年的會計財務職涯,曾任職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知名外商公司,目前協助朋友創業,作為他們的財務顧問。

前次移轉現值: 房屋稅

4.前次移轉現值或原規定地價,應按土地稅法第30條審核申報移轉現值所屬年月已公告之最近臺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調整之。 另如經查明係重劃後始辦理共有土地分割者,其於分割後移轉依上揭規定核稅時,准依土地稅法第39條之1第1項規定減徵土地增值稅,其實際支付之重劃費用及增繳地價稅,並得依同法第31條第1 項第2款及第3項規定扣減漲價總數額及抵繳土地增值稅。 民眾常有疑問,繼承人可否要求保留被繼承人以高於土地公告現值購買土地原登載的前次移轉現值?

例如:買賣、交換、政府照價收買。 土地為無償移轉時取得所有權之人指移轉時,取得所有權人並未付出代價。 前次移轉現值 例如:贈與或遺贈。

前次移轉現值: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大約多少?自用、贈與、重購退稅試算詳解

如需查詢確切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或須由系統自動估算土地增值稅,請以土地之段小段及地號查詢。 前次移轉現值 前次移轉現值 對賣方來說,於接近年底出售時,在12月底前完成產權移轉手續登記可以避免次年度的土地公告現值調漲,進而節稅。 土地如果未移轉過,也會因地政機關有作過規定地價的程序,會有一個「原規定地價」;如果曾移轉過,就代表曾申報過「移轉現值」,此又稱「前次移轉現值」。

前次移轉現值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第53條:「依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計算土地增值稅應徵稅額之公式如附件五。」也可以參考財政部(2020),《土地增值稅試算》。 13. 針對自用住宅用地,土地稅法定有10%的優惠稅率,也就是「一生一次」和「一生一屋」的節稅方式,詳細內容請參閱:張捷誠(2020),《土地增值稅(二)——一生一次和一生一屋的優惠稅率》。 因公告現值每年1月1日皆須公告,公告地價則是原則二年一次,而所適用規定地價之地價調查估計程序實務上屬同一,故重新規定地價之程序,雖然平均地權條例第14條規定是每二年一次,實則地政機關是每年都在進行,可同時參平均地權條例第15條及地價調查估計規則第3條規定。

前次移轉現值: 不動產專區

依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23條、第24條規定,已規定地價之土地分割(合併)時,其公告地價並未在地價改算項目之內,故上開地號土地於公告地價後如有分割、合併者,並未隨之改算,特此聲明。 查詢結果門牌對應坐落基地為2筆以上土地者,其各筆土地歷年地價資料如有年期數不一之情形,係因該坐落基地曾有土地分割等異動情形所致。 請依土地重劃負擔總費用證明書、工程受益費繳納收據或改良土地費用證明書上所記載金額依移轉持分比例覈實填寫。 因此對賣方來說,在年底前完成交易較有利;但對買方來說,於年初時購買較有利,因其土地價值可能較高,後續再出售可節省土地增值稅。

前次移轉現值

如果你有多戶自用住宅且未使用過一生一次的自住優惠稅率,可以安排在同一時間點出售、同一天申報,可多戶同時享用一生一次的優惠。 經政府核定照價收買或協議購買之土地,以政府收買日或購買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準。 但政府給付之地價低於收買日或購買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者,以政府給付之地價為準。 經法院拍賣之土地,以拍定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準。 前次移轉現值2023 但拍定價額低於公告土地現值者,以拍定價額為準;拍定價額如已先將設定抵押金額及其他債務予以扣除者,應以併同計算之金額為準。 17.

前次移轉現值: 土地增值稅(一)——什麼是土地增值稅?該如何計算?

但繼承前領回區段徵收抵價地之地價,高於繼承開始時該土地之公告現值者,應從高認定(土稅§31Ⅱ)。 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後再移轉: 1. 配偶相互贈與後再移轉: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

前次移轉現值

12. 前次移轉現值 重劃後第一次移轉時,可提出地政機關核發之重劃負擔總費用證明書,申請稅捐稽徵機關依平均地權條例第36條、第38條暨同條例施行細則第54條規定,自土地漲價總數額減去重劃負擔總費用後計徵土地增值稅。 如重劃負擔總費用證明書遺失時,可洽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申請補發。 前次移轉現值2023 輸入土地所有權人統一编號可自動估算土地增值稅及查詢最近一次申報地價、當年期公告土地現值與公告地價及歷年前次移轉現值等資料。 因各級政府贈與、及私人捐贈供興辦社會福利事業或依法設立私立學校使用,經依法免徵土地增值稅而取得之土地,以贈與契約訂約日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前次移轉現值;其年月以贈與契約訂約日之年月為準。 土地所有權人於移轉或設定典權時,據以核課土地增值稅所採認該土地前次取得、設定典權時申報之現值或未經移轉土地第一次規定之地價,稱為前次移轉現值或原規定地價,作為起算土地漲價總數額基礎,以課徵土地增值稅之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