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海怡半島管理處8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海怡半島管理處

民主黨已要求在5月中的區議會跟進,將討論商場翻新及改建為特賣場的計劃。 海怡西商場大業主今次翻新商場,把小商戶趕走,但未來計劃未有任何諮詢。 記者向商場管理層查詢,助理經理劉海琪表示現時對於商場未來發展未有特定計劃,而翻新工程也還未決定什麼時候展開,部份醫務所需要搬遷只是租約問題,否認商場為翻新或改建為特賣場而迫遷商戶。 海怡半島管理處 公民黨於昨日(4月27日)舉行居民大會討論主拒絕續租相關事宜,並商討於五一勞動節舉行集體行動,要求業主與民共議。 居住在海怡多年的工黨張超雄表示,海怡西商場的店舖,一直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品,若變成特賣場,完全脫離為居民服務的原意,淪為為自由行另一個購物地點。 公民黨陳家洛提到,業主加租淘汰小商戶,只剩下大型連鎖店,例如商場內原來的百佳超市將會變成高檔次路線的Taste,最終令居民承受昂貴物價。

海怡半島管理處

商場翻新後規劃未明,在居民大會上,一眾居民、商戶擔心商場升格後,會變得面目全非,並帶來其他問題,例如交通方面,若成為特賣場,大量旅遊車會導致海怡交通擠塞,為居民帶來不便。 亦有居民發言表示,商場若變成特賣場使物價提升,而居民要到其他地區買日用品,對他們造成直接影響。 海怡半島(South Horizons),簡稱海怡,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為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位於香港島南區鴨脷洲西部,為和記黃埔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物業,約1992年至1995年落成。

海怡半島管理處: 海怡西商戶不獲續租 居民不滿改建為特賣場

周年申報表是一份具指明格式的申報表,載列截至申報表製備日期為止的公司資料,例如註冊辦事處地址、股東、董事和公司秘書的資料。

海怡半島管理處

本站提供的海怡半島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訊收集于網路公開資源,僅作為指引參考。 有關香港公司的更多詳細資訊(如檔影像記錄、董事資料、抵押情況等)請訪問香港公司註冊處網查詢(需付費)。 海怡半島管理處 海怡廣場(西翼)(英語:Marina Square (West)),又稱海怡西商場,是一幢位於香港南區鴨脷洲海怡半島的商場,於1994年開幕,是海怡半島最大型的購物中心,照顧海怡半島、以至鴨脷洲邨居民日常需要。 商舖非連鎖店較多,同樣樓高四層,多從事補習、教育、醫療、美容、地產代理行業,亦有小食店。 海怡半島的社區中心、香港小童群益會 賽馬會海怡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議員辦公室及街市也位於東商場。

海怡半島管理處: 住戶俱樂部

而海怡廣場 (西翼)側為康體大樓,提供多樣運動設施。 包括室內壁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健身中心、舞蹈室、活動室、美式桌球室及芬蘭浴室。 海怡半島管理處2023 住户俱樂部位於第2期13座及13A座側,為住戶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文娛及康樂設施。

海怡半島管理處

陳家洛認為必須要透過高透明度的機制或途徑發放資訊,才可以令所有商戶得到妥善的安排。 他又表示,並不可以把此事作為普通的商業活動,而商業行為基本上亦有一個道德責任和社會責任,這兩個責任是必須承擔。 海怡半島(英語:South Horizons),簡稱海怡、SH,位於香港島南區鴨脷洲西部的大型私人屋苑。 然而,上周五(4月25日)民主黨南區區議員柴文瀚和區諾軒舉行記者會,指在海怡半島業主委員會內部通訊中,海怡半島管理處指出商場有意改建成為特賣場。 他們認為海怡半島的西翼商場如果改建成為特賣場便可能違反《城市規劃條例》。 根據該條例規定,海怡的兩個商場要為海怡及南區居民提供基本生活服務,而海怡東商場已經有近半面積改為名牌特賣場多年,如果海怡西商場真的改成特賣場,或會違反條例。

海怡半島管理處: 廣場活動

公民黨於會上與居民商議於公眾五一勞動節舉行集會,希望跟業主和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司把整個計劃說清楚,表明商場並非不可以變,只是要把決定權交回居民,與民共議,而非由上而下強加於居民身上。 有居民提出通過行動給予政府壓力,希望組織宣傳活動,以喚起更多關注,例如在海怡張貼更多海報,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情,表示他們對安排的不滿。 公民黨表示將會成立關注組,並把商場的原有規劃向立法會反映。 陳家洛表示,不論區議會層次或是立法會層次亦同樣跟進,事件不止於海怡街坊、居民,而是整個南區變天的跡象。 他認為如果海怡守不住,其他香港屋苑的生態亦會同樣改變;公共屋邨的商場領滙化後,居民飽受高昂物價,中產屋苑的商場亦走同一個方向,社區被商業壟斷,同時被這種商業經營模式徹底破壞。

出席了兩個大會的居民透露,陳林二人引述大業主稱不滿有政黨「抽水」,無意經營下去,考慮把海怡西商場分拆出售。 5月1日,逾千位居民響應公民黨和海怡居民關注組的呼籲,攜老扶幼圍繞屋苑商場遊行,高呼「海怡不要特賣場」。 海怡半島管理處 居民在PRADA外高舉交叉手勢,有參與者自言是沉默中產,只在2003年參與過七一遊行,這次是因為承受不起自由行殺入社區,逼不得以「企出嚟」。 有居民揚言若大業主不理會居民意見,會與外傭「日日拉篋」在名店外巡迴示威。 住戶俱樂部位於第2期13座及13A座側,為住戶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文娛及康樂設施。

海怡半島管理處: 香港網絡大典

到2015年,海怡東商場業主委員會接獲商場4樓及5樓業主代表通知,該址將開設迷你戲院,內共設有3間電影院,共有500多個座位,而戲院院線為MCL院線。 海怡半島所有樓宇(共34座)一律採用鑽石井型住宅建築設計[2],每層8個單位(豪華頂層(Penthouse)除外,該層只有6個單位),實用率達80%或以上,單位內部之客廳呈「鑽石形」[3]。 海怡半島分4期(第1期為1至6座,第2期為7至16座,第3期為17至23A座,第4期為25至33A座),共建有34座鑽石井型住宅大樓,共有9,812伙。 除第4座外,各原為4字尾的座號均改為3字尾再加A字。

2016年8月6日早上,苑海怡半島有一輛泊於廣場對出路邊的巴士被鎖車。 現場直擊的網民拍下巴士被鎖情況,上載至各關心交通的facebook群組,形容情況前所未見,更懷疑車長去了買早餐。 海怡半島管理處 海怡路為屋苑私家路,路邊有路牌標明為鎖車地帶,而毗鄰有巴士車站。 2014年4月下旬,海怡半島因反對商場轉型成特賣場(outlet),為自由行服務,進行一連串行動,而受網民注目。 南區的海怡@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812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451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海怡半島管理處2023 65,850,年齡中位數為 41.6歲。

海怡半島管理處: 海怡半島三日內再錄成交 4房套以1,070萬元易手 單位20年間升值3.9倍

有關海怡西商場引入特賣場的消息,商場方面一直未有向公眾諮詢和交代,甚至於未有應邀出席今次居民大會,海怡居民只是通過街坊之間的消息互通,部分更是直至議員在街上派傳單才知道事情。 陳家洛表示,早在復活節期間,海怡西商場部分租戶,包括開業多年的診所,收到業主欲中止租約,並要求最快要在五月搬走。 他認為現時兩位海怡的區議員只是著眼於如何與業主建立關係,對商戶和市民極不公道。 海怡半島管理處 海怡半島管理處 業主為某些商戶安排新的安置地方,但該處正是現時留下的商戶本身經營的地方,造成商戶之間的內鬥,亦有連鎖店趕走小商戶的情況。 海怡東商場無法完全吸納要遷出的商戶,在聽到西商場升級的消息後亦同時面對加租的壓力,變成供求失衡,在地區經濟市場失衡的狀態下,最後受苦的都是街坊。

  • 海怡路為屋苑私家路,路邊有路牌標明為鎖車地帶,而毗鄰有巴士車站。
  • 陳家洛表示,早在復活節期間,海怡西商場部分租戶,包括開業多年的診所,收到業主欲中止租約,並要求最快要在五月搬走。
  • 海怡半島分4期(第1期為1至6座,第2期為7至16座,第3期為17至23A座,第4期為25至33A座),共建有34座鑽石井型住宅大樓,共有9,812伙。
  • 2014年4月下旬,海怡半島因反對商場轉型成特賣場(outlet),為自由行服務,進行一連串行動,而受網民注目。
  • 出席了兩個大會的居民透露,陳林二人引述大業主稱不滿有政黨「抽水」,無意經營下去,考慮把海怡西商場分拆出售。
  • 海怡西商場大業主今次翻新商場,把小商戶趕走,但未來計劃未有任何諮詢。

設施包括室內及室外游泳池、水力按摩池、芬蘭浴室、健身室、兒童遊戲室、閱讀室、多個活動室和中日餐廳。 商場設有三個出入口,分別設在屋苑南北兩端和小型停車場旁邊。 海怡廣場(西翼)旁邊為海怡東商場(東翼),設有一條天橋來接通兩翼,海怡半島的居民都可以沿著怡南路輕易出入。 6月上旬,建制派的區議員陳家珮及林啟暉另起爐灶,拒絕海怡關注組邀請出席居民大會,卻在同一天舉辦另一場居民大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