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北譚涌2023懶人包!內含北譚涌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18世紀因為香港島要起好多樓,要好多石灰整水泥,所以呢一帶唔少地方整石灰。 北潭涌原本有六條村,其中北潭涌村係18世紀起一條天主敎客家村。 北譚涌2023 北譚涌2023 北潭涌響正兩條涌匯合之處,其中大嗰條叫龍坑,係北潭流入來,直流入海。 位於西貢北面的一座山,途中有路段叢林較茂密,不過走到山頂以後,就可望到赤門海峽等景色,石屋山、馬鞍山、大帽山等山也可看到。

北譚涌

西貢環海,故大部分行山路線都可看到漂亮海景,田尾山也不例外。 路段雖間有密林,但仍能遠眺到萬宜水庫的景色。 北譚涌2023 乘客可與營辦商以合約租用形式,加開來往西貢碼頭及西貢郊野公園的額外班次。 繼續走,沿途景觀不算開揚,海景若隱若現,但偶有發現較佳位置可眺望遠處的萬宜水庫西壩及天文公園。 我們途經標距柱C5504至5506,最後下行右轉到西貢萬宜路,來到旅程最後的checkpoint:元五墳觀景台。 曝罟灣半月形堤圍的景致開揚,堤圍環繞整個曝罟灣而建,是往日村民養魚的地方,如今已成荒廢魚塘,卻吸引不少遊人坐在堤圍上打卡、看海景,甚是優游!

北譚涌: 免費 | 政府送機票詳情、時間表、登記申請方法及頁面 (附︰邊3間航空公司負責派機票?)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起點(如不走北潭涌家樂徑) 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至「上窰」巴士站,沿大網仔路步行約3分鐘到達復興橋,或乘專線小巴於復興橋下車,此為起點。 麥理浩徑第三段(北潭坳至企嶺下段) 是麥理浩徑十段中最為難行的兩段其中之一,必須體力充沛及裝備良好才可,以應付當中部份日久失修的路段。 乘搭本路線於北潭凹村(往黃石碼頭方向45號站)下車,位於海拔100米,一開始就要登上海拔422米的牛耳石山,然後下山向嶂上進發。 該處有以山水豆腐花馳名的「許林士多」,成為主要的補給站。 這段上山路不太辛苦,很快就來到山腰開揚處,能夠回望牛耳石山。 再沿雷打石山前進,落到百多米高的山坳,繼而登上海拔399米的雞公山,然後下山抵達企嶺下西沙路的水浪窩燒烤場結束此段,有巴士及專線小巴前往西貢墟、馬鞍山、港鐵大學站及沙田。

於12月26日的免費乘車日,行走本路線的巴士均加入特別電牌分頁「YAS 26/12請您搭」以作宣傳。 香港山藝協會創辦人兼山藝教練梁梓浩(Sunny)表示,這次的行山路段沿途多有樹蔭,路徑普遍平坦易行,毋須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也能欣賞別致景色。 我們從西貢巴士總站搭巴士到上窰站,在馬路的斜對面便看到四周被白色欄柵、植物環繞的發記士多,士多旁有數個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信箱豎立,提示着我們很快已來到第1個checkpoint:北潭涌復興橋。 北潭涌設有公共停車場,供郊遊人士泊車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郊野公園私家車禁區範圍各處,減少私家車駛入郊野公園,收保護環境之效。 北譚涌2023 白普理營位於西貢黃宜洲,設有112個宿位,公開予會內服務單位、會外學校、團隊及公眾人士使用。 營地設備完善,其中一個特色就係設有具備多項觀測天文儀器嘅青少年天文台,營地每晚可安排天文活動供參與者學習天文知識及觀測天象,啱曬鍾意睇星星嘅人參加!

北譚涌: 西貢|輕鬆暢遊萬宜水庫西壩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上窰郊遊徑 + 萬宜水庫西壩 +麥理浩徑一段)

於出發後的三四公里,會由攀登至近150米, 之後會由四至七公里都是上下主要以下山為主,大約六公里左右,就會抵達萬宜水庫東壩。 打算去看六角形岩柱和海蝕洞,這些景點都是接近水平面。 如果由萬宜水庫東壩前往浪茄,則要在1公里之內有水平面攀登約150米。 位於屯門大欖涌水塘的「千島湖」聲名遠播,全年遊客大旺。 西貢也有個「千島湖」,即是登上太墩俯瞰西貢內海的大小島嶼,但上山路段較崎嶇。 2010年2月23日,出席「保良局羅傑承北潭涌渡假營」命名儀式的羅傑承證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渡假營將會興建一個面積95米X65米的標準足球場,現正探討就保養問題而使用第4代仿真草的可能性。

  • 遊人更可在碼頭一帶的攤檔購買價廉物美的乾貨,如蝦乾、鹹魚仔、八爪魚等。
  • 路線主要沿海岸線水平前進,途經各種沿海植物及上窰民俗文物館。
  •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 現時遊客仍可在文物館內參觀當時村民常用的傢俱器皿和屋外不遠處的灰窰,大家可以在參觀時了解古時客家村落的生活文化。

主要看點為各種植物和小昆蟲,這裡植物多樣性非常高。 山徑的尾段還會途經昔日客家村民居住的村屋和荒廢了的農田果園。 北譚涌 然後接著約1公里長的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則較具觀賞價值, 有潮澗帶、紅樹林、客家村落可供欣賞。 由西貢乘94號巴士至北潭涌閘口之後第一個站(上窑站)下車,經復興橋沿自然教育徑,再步行約二十五分鐘即到達營地(沿途設有指示)。 另外,於2021年10月3日及12月26日「拆禮物日」,九巴分別獲本地虛擬銀行WeLab Bank(「匯立銀行」)及本地初創保險科技公司YAS微保險合作,舉辦免費乘車日,當日乘客可全日無限次免費乘搭本路線。 因應免費乘車日帶來的額外人流,九巴於該等日子大量加派巴士行走,因此出現不少「跨廠特見」的派車,而且本路線於鑽石山站巴士總站改於可容納兩行巴士的行車通道開出。

北譚涌: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涌,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自從1976年香港政府把西貢半島劃作郊野公園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中間的北潭涌,已建成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專門介紹昔日西貢鄉村習俗、生態環境及風景區等等。 不久,保良局在北潭涌設置保良局羅傑承北潭涌渡假營供宿營遊客逗留,同時亦有官方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和香港小童群益會管理的白普理營,3個渡假營申請使用者眾,排期需時。 路線:西貢北潭凹>土瓜坪>黃石碼頭長度:3公里需時:1個半小時難度:1星交通:於西貢碼頭乘搭94號巴士,北潭凹站下車。

北譚涌

一路穿過林蔭小徑,左轉走上石級,便到達上窰郊遊徑。 沿着郊遊徑走,不久便可看到曝罟灣營地在我們左側。 「這個營地離水源較遠,如初嘗露營,不宜選擇這裏!」Sunny邊走邊說。 繼續前行,來到另一分岔路口,Sunny示意我們向左轉入較原始路段前往曝罟灣,而右邊向下行的樓梯則通往較少人行及較崎嶇的海邊路。 我們左轉一直前行,Sunny介紹,「這裏本來沒有路,地圖上亦沒路徑顯示,惟行山經過的人多了,路徑也就愈見清晰」。

北譚涌: 西貢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啱一家大細!短程多林蔭感受昔日田野風貌

698R線於2014年11月16日亦告停辦。 北潭涌及以北的地方為郊野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範圍,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北潭涌巴士總站出口旁設有管制站,限制車輛進入。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 上窰村隣近西貢海,當時村民以漁農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 過北潭涌閘口片刻,即可見到一間士多,其右則當可見教育徑起始路牌。
  • 麥理浩徑第三段(北潭坳至企嶺下段) 是麥理浩徑十段中最為難行的兩段其中之一,必須體力充沛及裝備良好才可,以應付當中部份日久失修的路段。
  •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 自停車場側起步,先登上小山丘,然後再進入蔥蘢幽谷。
  • 塔門島上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諸如天后宮、龍頭筋、疊石、塔門祠等。
  •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在右方的小徑下降,小心尋找右面的狹窄山腰徑。 北譚涌 走到一處小石台後,沿路攀爬崎嶇的山路至主要山徑。 由此右走(左走可續往長山)至十字口,再往右下降至分支(左方可通往鯽魚湖),續右轉至北潭涌停車場。

北譚涌: 路線數目

而另一特色就係宿營場地內具備各項歷奇訓練設施,包括攀石牆、高空繩網、高牆、獨木舟、竹筏和龍舟活動等。 營地位於山明水秀嘅西貢北潭涌畔,度假營面積約十公頃,環境優美、設備齊全。 而營地入面,小朋友及大人都唔洗愁冇活動玩,由於入營嘅費用近乎「全包宴」,營地內大部分嘅康樂設施,如跳彈床、箭藝、獨木舟、高爾夫球、水上單車等都可以任玩,真係由入營一刻玩到出營!

北譚涌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水庫有兩條石壩,當中位於東面的萬宜水庫東壩更被列入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西貢行山新手路線|不少行山新手周末都想到郊外走一走,擁抱大自然。 其實香港還是有不少的易走行山徑給新手們選擇。 該島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捕魚區,全盛時期居民達到5000人,近年漁產減少,導致居民出外謀生,居民人數銳減至1000人。 島上只有數間商店,售賣一般日常用品,加上島上並無街市,故此,居民經常到大埔墟或西貢購物。

北譚涌: 交通

前行不遠處,可見土瓜坪海灣一帶的大片紅樹林,有如低矮樹海,在沿岸展現勃勃生機。 北譚涌2023 橋咀島是香港人熱愛的郊遊景點,退潮時,會出現連接橋咀島及旁邊小島「橋頭」的連島沙洲。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由於往來黃石碼頭及市區,乘搭常規或假日路線都要轉車前往,因此於1990年8月5日起把這兩線合併為96R(即本路線),仍只在假日行走,以方便遊客到西貢東一帶的郊野公園旅遊,或轉乘渡輪往返塔門觀光。 受到大網仔路及北潭路的道路限制,尤其因受到大網仔停車場巴士站的路面狹窄影響,多年來本路線只能採用短身雙層巴士行走,即使改為全空調服務後,仍然沒有改變。 路線主要沿海岸線水平前進,途經各種沿海植物及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民俗文物館是香港最早設立的民俗館,館內展出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情況,農村家居佈置和農耕用具等。 上窰民俗文物館的開放時間為早上九時至下午四時,逢星期二、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及農曆年初一、二、三休息,乘搭本路線於北潭涌巴士總站(往黃石碼頭方向40號站)下車前往。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北譚涌: 延伸閱讀:曝罟灣|超美半月形海上堤圍 西貢上窰郊遊徑路線+靚景位

堤圍以前可說是人跡罕至,只是近年行山郊遊非常盛行,許多隱世景點又被重新發掘出來! 從起子灣分叉路起計走約10分鐘,於林中無路牌的分叉路向右行直落,便會找到呈半月形狀的曝罟灣堤圍。 沿著石屎路前行約8分鐘便到達上窰村以及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村隣近西貢海,當時村民以漁農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於60年代全村廢置,政府於1981年宣佈上窰村及附近的灰窰列為法定古蹟,其後修建成上窰民族文物館的村屋開放予市民參觀。 現時遊客仍可在文物館內參觀當時村民常用的傢俱器皿和屋外不遠處的灰窰,大家可以在參觀時了解古時客家村落的生活文化。

北譚涌

在西貢一帶六角柱石群的直徑,達一米至三米,比起在北愛爾蘭「巨人之堤」(Giant's Causeway) 這個世界自然遺產的半米直徑六角柱石更為巨大,加上岩石形成的地質,是屬於比較酸性的流紋質凝灰岩,顏色較淺,為世上罕見。 北潭涌位于中国香港东部的西贡区,是西贡郊野公园的中转站,亦是麦理浩径的起点。 昔日的北潭涌原本是只有零星的村落,自香港城市化后乡村生活式微,原有村落多已衰微。 如北潭涌的上窑村乃19世纪由黄氏建立的客家村落,主要以烧石灰为生,在荒废多年后,在1981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984年成为今日的上窑民俗文物馆。

北譚涌: 前往北潭涌

讓一家人能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同時能參與平日城市生活難以接觸的活動,如:獨木舟、高空飛索等,而且價錢亦相當親民。 北潭涌巴士總站(Pak Tam Chung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西貢區北潭涌大網仔路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對面,乃一坑狀露天車站。 「黃石家樂徑」的起步點正好設於西貢黃石碼頭巴士總站旁,在此登上數十石級,即可一覽左方的東心淇山和高塘口等海岸景致;展目遠望,視野更可遠及大灘海峽、塔門、高流灣和灣仔半島。

北譚涌: 郊野公園

特選家庭營有類似酒店式服務,每個房間都有電視、寬頻、雪櫃、冷氣、風筒、單人床,獨立浴室及開揚的客廳,並提供寬頻上網接駁位,方便自備電腦使用。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位於遠離繁囂的大網仔小山谷內,對岸山巒小河流水沙洲美景盡收眼底,猶如世外桃園般。 營內除了歡迎團體或學校外,同時亦歡迎家庭或者三五知己,因為場內室內、外玩樂設施都可以多人同時玩。 與該等網站並無任何關係,因使用或誤用該等網站導致的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北潭涌海拔高度接近水平,之後在1公里內,攀登至海拔約100米,往後兩三公里都是在100米至50米左右上落。

北譚涌: 好去處

不過當記者在資深教練Sunny帶領下,嘗試從堤圍走過對岸,卻發現堤圍日久失修,我們途經3處位置甚為驚險,分別需扶着繩子、腳踏數條水管,以及走過如獨木橋般、只夠1人走過的狹窄「石路」。 記者要蹲下來把重心放低,用手扶着腳下狹窄的石堤慢慢走才能通過整條堤圍。 Sunny亦提醒,堤圍路段屬進階路線,新手可選擇沿路折返,回到轉入曝罟灣堤圍前的小路,向上窰郊遊徑的曝罟灣營地方向進發,路上亦會碰到走過堤圍到對岸的行山客。

繼續前行第二段,經浪茄、西灣山至西灣亭,需時大約 2 小時,然後乘私人小巴29R返回西貢。 麥理浩徑於1979年啟用,全長100公里,分十段。 踏足西貢郊野公園必經之路的北潭涌,是這條家樂徑的起點,舒適易行,設施齊備,使這裡成為對初嘗郊遊樂的不二之選。 從萬宜水庫到果洲群島一帶的海岸線,可以見到一排排豎立著的巨大六方形石柱,就是一尺石未被大海掩蓋、侵蝕前的地貌。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水庫的興建,迫使約10條村落從此淹浸水底,包括萬宜灣村(又稱爛泥灣村)。 香港電台在2006年派出攝製隊潛入水底拍攝,並製作成《獅子山下》,網上收看可按這裡。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