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金鐘站沙中線2023詳細介紹!內含金鐘站沙中線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金鐘站沙中線

逃生期間,季詩傑與其他乘客試圖截住該名老翁但未成功,該名老翁於早上約9時15分逃離金鐘站,並於翌日中午約12時25分返回其住所[53]。 2007年,金鐘站F出口擴展到皇后大道東及星街一帶,故亦吸引一些往返灣仔一帶的乘客經F出口使用金鐘站。 而於2014-2016年期間,港燈曾為金鐘變電站進行加裝及更換變壓器工程,以應付港島綫西延所增加的用電量,並將壽命屆滿的兩個舊變壓器換走[24]。 為東鐵綫延伸過海而購入的37列全新列車正如期分批付運到港,港鐵於2016年4月10日開放新列車予大埔區議員及傳媒參觀[54]。 列車由南韓現代Rotem製造,保留頭等車廂及設於第4(北行,與現時相同)/6卡(南行),並會增設Wi-fi上網服務。 因應配合信號系統的提升,港鐵聲稱繁忙時段的班次可由現約3分鐘一班加密至約2分鐘一班,理論上載客量會較改編車組前為多(以每小時班次和總車廂數計算,現時為240卡,改編後為270卡)。

2019年3月20日凌晨,該次意外涉事的兩列列車亦被拖往金鐘側線暫時停泊[21],並已於同年3月24日-5月19日期間分階段由該側線拖往九龍灣機廠進行復修工作。 至於東鐵過海段的兩個車站,會展站及金鐘站的相關工程亦有進展,港鐵表示,已進入最後裝修及政府檢測驗收階段。 至於過海段通車時,列車將改為使用紅磡站的新月台層,轉乘屯馬線乘客會更方便。 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第一期(金鐘至柴灣)啟用,金鐘站暫時成為港島綫西行方向的終點站,當時港島綫列車落客後需進入金鐘側線掉頭。

金鐘站沙中線: 金鐘側線

不過,如果你有充分理由的話,區域法院可以在反申索的款額超過300萬元的情況下繼續處理有關的申索,但必須向高等法院作出報告,而高等法院仍可以將案件移交原訟法庭處理。 公訴罪行是可循公訴程序審訊的刑事罪行,由法官單獨或會同陪審團審理。 隨新信號系統啟用,東鐵正安排以9卡新列車及傳統12卡列車混行,未有再提原來半年內完成悉數更換成9卡列車的目標。 9卡列車更接連出現問題,本月颱風襲港期間,多部列車曾出現故障,至今仍未完成更換列車。 而在事發後翌日,警方迅速將之拘捕,而警方亦在其居所搜獲一張地鐵車票,該車票記錄顯示持票者在2004年1月5日上午7時30分至9時在荃灣站入閘,但沒有顯示出閘記錄[53]。

車站在擴建後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約43公尺,代替鰂魚涌站(深約42公尺)成為全香港第四深的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約70公尺)、西營盤站(深約50公尺)及利東站(深約50公尺)[5]。 向高等法院或區域法院的民事法律程序中的無律師代表的訴訟人,或準備展開民事法律程序的無律師代表的訴訟人提供與法庭規則和程序有關的資料和協助,但有關民事法律程序並不包括涉及婚姻、土地、僱員補償和遺產的事宜。 如果你需要執達主任的服務,可以向區域法院登記處查詢或參閱“執達事務組”這本小冊子。 如果案中任何一方打算傳召證人,便必須盡早作好安排,以確保證人能出庭作證,必要時可能需要發出傳召出庭令狀,即證人傳票(見香港法例第336章,附屬法例H《區域法院規則》附錄A表格28或29)。 如果案件被編入流動審訊表內,則最初會放進待審案件表,後來則放進審訊預告表。 案件編入審訊表後,如果預計審訊會在下一個月內進行,則待審案件表的下端會列出訴訟標題和訴訟編號。

金鐘站沙中線: 沙中線|東鐵過海有期 港鐵︰明年6至7月通車 羅湖可直達金鐘

然後該列車會由該站荃灣綫的4號月台駛進該站的金鐘側綫進行調頭及調度。 之後列車會駛進車站的港島綫3號月台接載乘客或不載客前往柴灣車廠;相反,當須從港島綫調動至荃灣綫的列車於抵達金鐘站時港島綫的2號月台時會通知乘客,同時於該月台西端的紅藍訊號燈上的黃色「SD訊號燈」將會亮起。 之後,該列車會由金鐘側綫駛進車站的荃灣綫1號月台接載乘客或不載客前往其他市區綫的車廠[18],而所有駛入金鐘側綫的不載客列車在抵達及離開金鐘站時也會響號[19]。 金鐘站設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4][8]。 而近C出口的大堂付費區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9][10];而近F出口的非付費區亦設有港鐵「會員服務站」[11]。

九鐵提交兩份標書,而地鐵更提交多達九份,但政府只考慮了其中完全符合工程計劃綱要所訂明的各項規範的一個方案。 九鐵的方案對大圍站及紅磡站的轉車安排較好,地鐵的方案則能完善處理鑽石山站及金鐘站的轉車安排。 而以通車時間及工程技術等方面,都各有優劣,如地鐵的方案在較多路段採用鑽挖及顧及對地面樓宇的影響,九鐵的工程則可以減少對交通的干擾,收地也較少,故政府的評價為「不相伯仲」。 雖然九鐵的方案比地鐵的而言,成本較高,但九鐵評估的車費可以比地鐵的更便宜,吸引更多乘客,使邊際收入增加,抵銷較高成本的影響。 而且對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帑需要作出的資助,但九鐵的方案完全不需要政府資助,反而地鐵需要政府三幅車站或機廠的物業發展權益以作資助,故此九鐵最終勝出,奪得沙中綫的營運權。 而且對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帑需要作出的資助,但九鐵的方案完全不需要政府資助,反而地鐵需要政府三幅車站或車廠的物業發展權益以作資助,故此九鐵最終勝出,奪得沙中綫的營運權。

金鐘站沙中線: 服務承諾

陳恒鑌續說,東鐵過海段通車後,將全面使用9卡列車,擔心目前擠迫問題惡化,紅磡站亦有機會成為「樽頸」,建議港鐵於繁忙時間安排特別班次疏導過海乘客。 東鐵線過海須使用9卡車,金澤培表示,目前已有20多列韓製9卡車到港,有18列新車已投入服務,現時每隔一兩星期就有列車抵港。 惟記者多次追問,港鐵均未有回應何時會完成更換列車,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黃琨暐僅指會留意載客情況,列車完成驗收後亦會投入服務。

金鐘站沙中線

此外,太子道東迴旋處一帶的行人隧道亦曾臨時封閉,在附近興建臨時行人天橋取代。 1976年,政府再邀請顧問公司再作香港交通發展作出研究,發表首份《香港整體運輸研究》,當中提出沙田環狀綫、東九龍綫、尖沙咀支綫分期興建,以代替1967年的發展沙田綫方案。 計劃中的沙田環狀綫、尖沙咀支綫,只是先由九鐵興建,直至地鐵建成東九龍綫,再移交由地鐵一併營運。 東區(英語: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東北部,範圍包括銅鑼灣東部到小西灣,2021年人口有529,603人[2],西起銅鑼灣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由於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東區,因此很多政府部門由中環和灣仔搬到東區辦公,加上很多中、上環跨國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業區,令東區承接了部分原本屬於中上環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經濟中心功能。 大圍至紅磡段是 金鐘站沙中線2023 把現有馬鞍山綫從大圍經東九龍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

金鐘站沙中線: 車站數目

就現時9卡車繁忙時間「逼爆」問題,黃表示,已有在繁忙時間加設往紅磡方向特別班,亦增加非繁忙時段班次。 總造價接近915億元的沙中線項目,工程分為大圍至紅磡段,以及過海段。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今宣布,接駁東鐵過海的過海段工程,將於明年6至7月通車。

由於金鐘站原址為一大片船塢空地,所以當時地鐵公司在金鐘站規劃了大型的公共運輸交匯處[35]。 現時金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分為金鐘(東)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金鐘(西)公共運輸交匯處。 自2002年將軍澳綫啟用後,觀塘綫乘客須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而將軍澳綫於非繁忙時間班次較觀塘綫疏落,車程較之前多花費最少4分鐘[27],這不便讓不少觀塘綫沿綫各站的乘客改回經旺角站及金鐘站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金鐘站人流亦因而回升。 南港島綫通車後,新建之升降機可通往樂禮街地面以及連接夏愨花園與通往中信大廈、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金鐘廊、統一中心及海富中心一帶的行人天橋[25]。 位於車站荃灣綫/港島綫月台以西則設有3條可停泊列車的金鐘側綫[16],並延伸至中環站荃灣綫月台下方,可供列車調頭、調度或讓列車往返港島綫與荃灣綫之間。

金鐘站沙中線: 政府解除伊波拉及寨卡病毒戒備應變級別 法定須呈報不變

而原南北走廊是東鐵綫的延伸,故沙中綫過海段通車後維持以東鐵綫作為路綫名稱。 在古蹟辦緊密監察下,有關考古工作於2012年11月在宋皇臺站工程範圍東面展開。 在考古工地內發現宋代方形石井、零碎陶瓷碎片、錢幣、殘存宋元和近代遺蹟;經諮詢古諮會意見後,認為該宋代方形石井保存完整,文物價值非常高,能反映古代聚落,決定原址保留。 由於方井位置並不在宋皇臺站範圍內,所以不會影響車站工程;政府亦已修訂在啟德發展區內第五期基建工程擬建L9路走線,令行車道移離古代方井,方便將來向公眾展示。 根據港鐵向古物古蹟辦事處提交的中期報告指出,共發現239個遺跡,包括房屋建築、灰坑、井、墓葬遺跡等。 出土文物中,有1,000多箱是普通器物,3,700件屬重要器物,包括大量陶瓷、錢幣、鐵塊等。

就此,政府於2001年1月9日邀請地鐵及九鐵公司參與競投沙田至中環綫,由1月15日起招標,並於7月20日截標。 在邀請兩間鐵路公司競投沙中綫時,政府並沒有計劃進行兩鐵合併的研究;兩間公司會否合併,沙中綫也是需要興建,以應付運輸需要[7]。 九鐵公司及後提交新的建議,亦即是兩條貫通香港南北、東西的策略性鐵路走廊:東西走廊(現為屯馬綫)和南北走廊(現為東鐵綫)的方案,紅磡站由三綫轉乘站改為兩綫轉乘站,九鐵公司表示會使轉車的客量減少。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仍沿用這個方案,故紅磡站將會成為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兩條鐵路線的轉乘站。 金鐘站沙中線 與沙田至中環綫相似的鐵路計劃早於20世紀中提出,先後稱為「沙田綫」和「東九龍綫」。 直至1998年,現時的計劃才正式公布,並且於2002年由九廣鐵路公司成功投標興建;可是由於兩鐵合併,路線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金鐘站沙中線: 地鐵縱火事件

另外,原有的車站大廳亦將會向東面擴建,並設有中庭及巨型天窗,該處會設有多條電扶梯連接已重置的E出口、大廳及車站各月台層。 金鐘站沙中線2023 其中一組4條電扶梯可由L1層大廳直達L4層的轉車大廳,乘搭該段電扶梯需時約1分鐘。 1985年5月31日,當金鐘站成為地鐵荃灣線及港島線的轉乘站之後,車站的月台地板是採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原料設計。

金鐘站沙中線

如果被告人沒有在限期內把表格14或抗辯書提交法院存檔,你便可以要求法庭就你的申索作出判決,這樣的話,便無須進行全面審訊。 有關的表格載於香港法例第336章,附屬法例H《區域法院規則》附錄A。 金鐘站沙中線 港鐵原訂去年更換東鐵新信號系統及引入新的9卡列車,但被《香港01》揭發新信號系統出現「帶錯路」,會導致列車「入錯線」等問題,去年10月臨門一腳叫停轉用新信號系統,至今年2月6日起才轉用。 金鐘站沙中線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當時駕駛該列車的車長張振斌決定將列車駛往金鐘站,並以廣播通知乘客準備疏散。

金鐘站沙中線: 車站擴建及改善工程

全長11公里的「大圍至紅磡段」(曾稱東西綫/東西走廊,East West Line / East West Corridor,代號EWL / EWC),使馬鞍山綫從大圍途經鑽石山伸延至紅磡,並將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Tuen Ma Line)。 在工程期間,鐵路途經的不少道路,包括漆咸道北、馬頭圍道、浙江街、農圃道、世運道圓環、太子道東需進行臨時改道,而馬頭圍道部分路段更在工程期間由原來的雙向六車道收窄為雙向三車道。 此外,太子道東圓環一帶的人行地下道亦曾臨時封閉,在附近興建臨時人行天橋取代。 沙田至中環綫不但能夠提升現有鐵路網路的載客量,紓緩現有客量壓力——特別是東鐵綫大圍至九龍塘段及荃灣綫過海段的擠塞情況。 同時亦為啟德、九龍城、土瓜灣及馬頭圍提供鐵路服務,亦能紓緩土瓜灣、紅磡(如漆咸道北)一帶交通擠塞情況。

金鐘站沙中線

大圍至紅磡段由原本馬鞍山綫大圍站以南開始伸延,經鑽石山、啟德、宋皇臺、土瓜灣、何文田去到紅磡站,連接西鐵綫九龍南綫一段。 金鐘站沙中線 過海段就由現時東鐵綫紅磡站開始,經過海隧道到香港島,途經會展站,並且用金鐘做總站。 港鐵早在擴建金鐘站時已預先於L5層設置預留予東鐵綫使用的兩個月台,兩個月台會採用分離式月台設計,而同樣東鐵綫的調頭隧道亦會設於金鐘站以南。 金鐘站沙中線 另外,原有的車站大堂亦將會向東面擴建,並設有中庭及巨型天窗,該處會設有多條扶手電梯連接已重置的E出口、大堂及車站各月台層。

金鐘站沙中線: 金鐘站

2014年11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因宋皇臺站考古工作而停止車站工程、改動計劃等,工程最少有十一個月滯後。 大圍至紅磡段原定2018年12月通車,2020年12月再啟用紅磡至金鐘段。 然而2015年3月政府再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文件,確定兩路段最少需延遲一至兩年,亦即分別在2019及2022年啟用[39]。 為配合「鐵路2.0」新一代鐵路網,港鐵在2016年3月開始為車站月台牆身及天花板進行翻新工程,包括將原有的藍色紙皮石牆身主部更換,包含站名的牆身更換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則改為仿麻石牆柱,類似香港站及九龍站的設計,而荃灣綫月台亦增加大型書法字。 而在2017年,港鐵更將原屬「工地圍板設計」的「藍白間條」配以玻璃外層作為牆身,讓仿麻石柱及焗漆板兩種建材融合在同一月台樓層[47]。

金鐘站沙中線

政府及港鐵公司自2008年中就沙中綫方案展開了廣泛諮詢工作,包括諮詢沿線11個區議會,向區議會介紹沙中綫項目、匯報項目進度,以及聽取對沙中綫的意見,亦透過不同途徑向市民大眾提供多方面資訊和舉辦地區諮詢活動,藉此向地區團體和居民講解工程方案和收集意見,以完善鐵路方案。 當九鐵為沙中綫進行規劃期間,政府於2004年2月24日邀請九鐵公司與地鐵公司為兩鐵合併一事進行商討,其中一個主要議題是盡早解決沙中綫轉車安排。 兩鐵於9月16日完成商討,向政府提交「兩鐵合併聯合報告」[23]。

金鐘站沙中線: 大堂及中庭

由於金鐘站結構所限,港鐵早已宣布,屆時東鐵綫列車會由12卡大縮至9卡,港鐵最新指,新9卡韓製列車,將於9月12日起陸續投入服務,與現役12卡列車一起運作。 另外港鐵亦為方便乘搭荃灣綫或東鐵綫前往九龍區或新界區的乘客,故在車站大堂及月台加設數部名為「過海易」的顯示屏,而屏幕上會顯示月台實時模擬影像以及列車班次資料[50]。 而擴建部分的中庭亦設置由美國藝術家Talley Fisher創作的懸浮雕塑《引領前行》,設計概念源自港鐵路線圖,象徵金鐘站四綫匯聚(即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15][4]。 港鐵進行沙中綫環境影響評估時,聘請的顧問曾經評估鐵路方案對文化遺產地點的影響,其中包括宋皇臺站(當時對外以土瓜灣站命名)工程範圍內以往「聖山」位置及其附近可能存有具考古價值的考古文物。 因此,沙中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建議,在宋皇臺站工程展開前,須在工地指定範圍進行「考古調查及發掘」。 另一邊廂,兩鐵在2005年7月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合併方案」,同時檢討使用現有設施作車廠的可行性,包括九鐵何東樓車廠、大圍車廠和八鄉車廠,以及地鐵九龍灣車廠。

  • 九鐵公司最初的方案是沒有打算在銅鑼灣設站的,過海後的東鐵將會直接與地鐵金鐘站交匯。
  • 由於金鐘站結構所限,港鐵早已宣布,屆時東鐵綫列車會由12卡大縮至9卡,港鐵最新指,新9卡韓製列車,將於9月12日起陸續投入服務,與現役12卡列車一起運作。
  • 每次平日繁忙時間轉乘人流極高,乘客往往要輪候多班列車才能登車,月台擠迫情況非常嚴重。
  • 考古專家於2014年4月展開考古工作,在6月中於考古工地A區車站範圍內發現一個石井和一條引水槽,經獨立考古專家團隊進一步發掘及深入了解其年代、功能及結構後,確定這是一個宋、元時期的石井(J2井)及一條於二十世紀初期的引水槽,石井原來的井口與引水槽交接處已被二十世紀初期的引水槽連接工程所破壞。
  • 為配合「鐵路2.0」新一代鐵路網,港鐵在2016年3月開始為車站月台牆身及天花板進行翻新工程,包括將原有的藍色紙皮石牆身主部更換,包含站名的牆身更換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則改為仿麻石牆柱,類似香港站及九龍站的設計,而荃灣綫月台亦增加大型書法字。
  • 公眾對沙中綫建議方案的意見紛陳,九鐵進一步修改方案,包括大幅縮減啟德車廠面積,以及將過海段定線稍為西移,避免在銅鑼灣海旁興建通風大樓。

中科再次重申,既然就連禮頓代表都已當場知悉證供,港鐵根本沒有合理理據隱藏該等資料,而港鐵律師一直保持沉默,有容許禮頓影響報告(向路政署提交)內容之嫌。 為了配合日後沙田至中環綫南北走廊的服務,港鐵將會更換現有東鐵綫的信號系統,以加密列車間隔。 金鐘站沙中線 供應合約由西門子公司奪得,合約總值約8.5億港元[30][33]。 東鐵綫將會配備Trainguard 金鐘站沙中線2023 MT信號系統,升級期間不用暫停現時的運作[34]。 2004年,九鐵更利用1990年代的方案,將沙田至中環線修改為不直接過海,在紅磡站改以連接九廣馬鐵、大圍經九龍東至紅磡段、尖沙咀支綫、九龍南綫及九廣西鐵直達屯門站。

金鐘站沙中線: 月台

他期望港鐵在測試新車及信號系統安排,必須嚴謹和審慎,不時公開最新進展,重建市民對港鐵管理及營運信心。 金鐘站沙中線2023 港鐵早前指,因應東鐵過海段軌道接駁工程,需要在今年1月至10月,安排其中8個周日,暫停旺角東站至紅磡站服務,把現有東鐵路軌,連接至新建的紅磡站月台。 港鐵總經理(沙中線及高速鐵路)周蘇鴻表示,最後一次暫停服務將在10月31日進行,屆時會有接駁及票務安排。 金鐘站沙中線2023 東鐵線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啟用後,東鐵線全長約46公里,連接金鐘站和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共16個車站)。 東鐵線過海段涵蓋紅磡站擴建部分、新建的會展站和金鐘站擴建部分,這是東鐵線由紅磡橫越維多利亞港延伸至灣仔北部和金鐘的延線。

荃灣線月台地板顏色為灰白色;而港島線月台地板顏色則為深灰色,因此在同一層月台設有兩款不同的地板顏色亦是金鐘站的一大特色。 但是由於其月台地板開始呈現老化,因此港鐵決定將金鐘站的月台地板更換。 有關工程已在2014年11月11日展開,並已於2015年5月27日完工。 翻新後,月台的地板顏色由原先的灰白色和深灰色變為現時的統一全白色的顏色原料設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