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2023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設立此地帶的目的,是使現有工業樓宇及工業-辦公樓宇的使用享有最大彈性,而興建新樓宇以作商業及非污染工業用途時亦可有最大的靈活性,以便在此地帶適合的地點進行商業或工業發展。 大窩口工廠大廈(英語:Tai Wo Hau Factory Estate),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沙咀道的一個徙置工廠大廈,鄰近葵青區大窩口邨,由前徙置事務處在1961年至1966年間興建而成,並於1973年起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接手管理。 由於房委會認為設施老舊,空置率高,加上沒有升降機及維修成本較高,於是在2005年4月宣佈清拆該工廠大廈,2007年5月收回所有單位後到翌年拆卸。 地皮隨後成為臨時停車場,政府曾經計劃在那裡興建「限呎地」私人樓宇,後來再改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用地並開始建設,屋苑已於2017年6月底落成,是為尚翠苑。

其餘各座大廈於2001年決定全面拆除,改建公屋[4],大廈於2003年2月28日全部收回單位[5],在2005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曾提出計劃翻新長沙灣工廠大廈作為創意藝術村[6],然而已因種種原因擱置。 大廈於2005年6月開始招標拆卸[7],2007年3月拆卸,第1、1A及第2座獲納入元州邨第五期,以繼續接收蘇屋邨的拆建戶。 第3、4及第5座則興建學校,作為聖公會聖多馬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之新校舍,2011年開始遷入[8]。 長沙灣工廠大廈(Cheung Sha Wan Factory Estate),落成之初稱為長沙灣徙置工廠大廈,是香港首批徙置工廠大廈,於1957年[1]至1965年間落成[2],自1973年起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長沙灣工廠大廈於2006年封閉拆卸,現時為元州邨第5期、聖公會聖多馬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之新校舍。 2019年8月,港府計劃提交《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草案,由於宏昌等廠廈均在1987年前興建,所以若條例獲得通過,房委會便需展開大規模改善工程以提升消防標準[29]。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大廈資料:昌發商業大廈

房委會早前經研究後,顯示長沙灣宏昌工廈技術上可作公營房屋發展,今年5月已宣布重建轄下該工廈及相關清拆安排。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2023 現時該用地被規劃作「休憩用地」地帶,在完成改劃作「住宅」用途後,房委會將會用作公營房屋發展。 深水埗區議員鄒穎恒和袁海文日前深水埗區議會會議要求就拆遷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提出討論,質疑房委會強拆宏昌工廈,令租戶及受聘工人不知何去何從。 他們要求有關當局提供完整的工廈清拆研究結果,向市民清楚交代拆卸理由,讓公眾掌握實況。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宏昌工廠大廈原設有第一及第二座,兩者皆有11層高,其後前政府物料供應處購入第二座作為九龍總部及政府物料倉庫,並易名為宏昌大廈(英語:Wang Cheong Building;門牌號碼荔枝角道783號)。 至於原本的第一座仍作出租用途,提供逾一千個小型工廠單位,出租面積約2.6萬平方公尺,進駐的廠戶業務多元,主要為工程、裝修、印刷、蒸籠及紙製祭品製作等。 可是,政府為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已決定將第一座重建,相關工作已於2023年1月起開始,而第二座則獲得保留。 消息一出即引起宏昌工廠大廈的廠戶反對,他們其後成立「宏昌事件關注組」,擔心如果廠廈要清拆,他們難以找到區內相近租金的私營工廠單位,以及令工人失業及損失生意,政府做法等同扼殺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26]。 他們聯同民協成員在6月到城規會請願以表達關注,要求將宏昌的土地用途改回廠廈落成當初的工業用途[27]。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香港大廈搜尋

$762/12呎 3'x4' $90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 幾日之後,房委會正式接受市民申請宏昌第一座的單位,月租連差餉及管理費介乎每平方公尺35.5至67.4港元,因為房委會在同年簡化申請程序及撤銷租用單位數目限制,申請者可租用多於一個單位,甚至可以將全層租下。 申請是以先到先得方式處理,並經由職員協助選擇單位及簽約,最快可在半小時內辦妥[12]。 據房委會統計,首三日成功租出之單位,分別有322個、151個及133個,即合共606個,佔可予租賃的1,045個單位(比現時的可租賃單位略多)之大約六成。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大多數申請人只租用一個單位,但有些人租了兩至四個,甚至有人一口氣租下大半層約70個單位[14]。

至於第一及二座位於廠房區域的東邊,與沙咀道橫向並行,而第三座則直向置於前兩者的西邊。 1973年4月1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工廠大廈均轉由房委會管理[4]。 房委會預計,按現時發展計劃,重建工程包括拆卸現有建築物、土地除污工程和興建公營房屋,預計於2023年展開及於2030年落成。 房委會轄下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最快2023年開展清拆重建,擬改建成2座1,200伙公營房屋,未敲定作出售居屋抑或出租公屋用途。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樓盤分類

由新世界發展的長沙灣甲廈荔枝角道888號宣告竣工,項目取得滿意紙,樓高28層,寫字樓樓面約58萬方呎,累售樓面約75%,其中金融、保險及大專機構約佔一半,包括南洋商業銀行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知名機構。 第1、2、3座屬H型工廈,而第4、5座為I型大廈,外型上與第一、二型徙置大廈十分相似,但樓底較高。 本物業座落長沙灣商業區,地理位置優越,鄰近荔枝角港鐵站,亦逐漸成為本港核心商貿區。 同時,沿長沙灣道及青山道有多條巴士及小巴線路,交通網絡尚算完善,來往港九新界各區皆非常方便。 擬發展地盤總面積0.8公頃,會以總地積比率9倍發展,可建總樓面面積是7.2萬平方米,日後擬改建成2座住宅大樓,提供1,200伙,可容納人口3,240人。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另一方面,房委會在1989年檢討其轄下廠廈的情況,決議長遠逐步減持廠廈單位,以集中發展公共房屋,結果房委會在清拆一些舊式廠廈之後,旗下廠廈就只剩下宏昌等六處建築[17]。 宏昌工廠大廈在1984年11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建成,為區內及附近地區提供適合中小型工業發展的工廠,以應付當時小型工廠單位的殷切需求[9]。 房委會前身徙置事務處自1957年10月開始發展徙置工廠大廈,以吸納俗稱「山寨廠」的家庭式工業及小規模工場,令到政府廠廈單位大增,不少小型廠戶都因這些單位而受惠[10]。 房委會早前完成研究重建工廠大廈,最後擬定清拆轄下4座工廈作公營房屋發展,包括位於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長沙灣工廠大廈

規劃署荃灣及西九龍規劃處則回應指,宏昌工廠大廈現時在《長沙灣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S/K5/37》(下稱「大綱圖」)劃為「休憩用地」地帶。 為配合當局重建宏昌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該大綱圖需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將有關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2023 規劃署屆時會按既定程序,適時諮詢區議會及公眾,而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主要集中在長沙灣工業/商貿區,該區在大綱圖上主要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

  • 房委會在2012年10月正式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皮用作興建新居屋,使項目發展計劃首次曝光[11]。
  • 幾日之後,房委會正式接受市民申請宏昌第一座的單位,月租連差餉及管理費介乎每平方公尺35.5至67.4港元,因為房委會在同年簡化申請程序及撤銷租用單位數目限制,申請者可租用多於一個單位,甚至可以將全層租下。
  • 房委會到2000年11月推行「提早退租計劃」,鼓勵包含大窩口等舊式工廠大廈的租戶自願終止租約,房委會也在2001年9月停止出租該類單位,直至2005年3月尾,大窩口工廠大廈有55%租戶參與提早退租計劃,房委會也收回約半數的單位及租約[6]。

城規會後來在同年10月開會討論《長沙灣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廠廈代表出席會議及重申反對將該用地改為休憩用途,曾經建議重建廠廈的馮檢基,批評港府只懂保護政府用地(指宏昌大廈政府倉庫),而對廠廈下手[28]。 當時房委會代表強調,暫未有計劃將宏昌拆卸重建,即使政府改劃土地用途,也不會影響廠廈租賃和日常運作[20]。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過《2019年施政報告》及《2020年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將旗下廠廈重建為公屋,當中位處麗翠苑、宇晴軒等「西九四小龍」附近的宏昌,有媒體認為最具重建潛力,而且重建後至少可以興建三座樓宇及提供逾千個單位[24]。 早在1998年,香港特區政府鑑於市區住宅供應不足,於是把宏昌工廠大廈(第一座)及宏昌大廈(第二座)一帶的用地,由工業改劃作住宅用途,規劃署在當年2月及4月,分別諮詢深水埗臨時區議會及公眾意見,沒有接獲反對意見,但承認無諮詢過廠廈廠戶[20]。 2003年上述的縱火案發生後,馮檢基本人更批評該處空置率高及管理困難,建議立即收回該處重建發展[25]。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香港

拆除後,地皮成為臨時停車場,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亦將地皮原來的工業用途改劃為「綜合發展區(二)」,將發展為「限呎地」私人樓宇[9]。 不過規劃署在2011年10月修訂規劃大綱擬稿,擬作新居者有其屋計劃選址[10]。 房委會在2012年10月正式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皮用作興建新居屋,使項目發展計劃首次曝光[11]。 隨著2014年12月新居屋的推出,該地開始建設及發售,屋苑已於2017年6月底落成,是為荃灣區首個居屋項目尚翠苑[12]。 大窩口工廠大廈曾稱為「大窩口徙置工廠大廈」,由三座無升降機及獨立廁所的大廈組成,在1961年至1966年間興建[1]。

他們又關心租戶的安置問題,認為除了安置租戶到兩幢未被納入清拆的工廈,局方需考慮宏昌租戶於深水埗區內會否還有其他工業用地供他們重操故業。 他們也要求政府部門交待清拆宏昌的決定有否考慮及諮詢附近居⺠意願,以及深水埗區內未來15年的建屋計劃等。 規劃署近日亦就工廈重建,以及市區重建局日前公布的兼善里重建項目,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文件,指為配合公營房屋發展,建議把宏昌工廠大廈地盤及毗鄰現有的一段丹荔街的政府土地由「休憩用地」地帶,改劃為「住宅」。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香港樓宇目錄

獨立樓頂掛牆風扇, 完善燈光照明。 24小時智能卡出入, 24小時閉路電視錄影 符合消防條款,免費 Wifi 有信箱,可幫客人收貨 大廈設有特大貨及客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為盡量減少受影響租戶數目及避免新出租單位租戶蒙受損失,房委會於是在同年暫時凍結出租空置工廠單位[30]。 直到目前為止,廠戶依然反對將廠廈重建,要求不遷不拆,呼籲港府不要向他們打主意[31]。 至於宏昌大廈(原第二座)曾經是前政府物料供應處的九龍區總部,面積約為2.81萬平方公尺,設計跟宏昌工廠大廈一樣[4]。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長沙灣宏昌工廈年半內清空 租戶批政府為建屋「撬起過萬人生計」

長沙灣工廠大廈(英文:Cheung Sha Wan Factory Estate)係香港頭一批徙置工廠大廈,喺長沙灣道同埋東京街交界,1960年到1965年間起好,1973年開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2006年拆咗。 部分原址做咗元州邨一部份,剩低嘅就起咗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同埋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長沙灣工廈由五座無升降機設施的低層大廈組成,政府工務局興建,徙置事務處管理,這是政府徙置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安置受拆除寮屋及平房區影響的工廠和工場。 至於市建局的昌華街/長沙灣道發展項目,規劃署則建議將一部分現有的深水埗運動場改劃為「休憩用地」地帶,長沙灣道改劃為顯示為「道路」的地方,以及將長沙灣徑的兩小片土地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 靠近荔枝角道的大樓的地下將會設有零售店舖,兩幢大廈各撥出兩層設有社會福利設施或辦公室,當局初步擬定興建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兒童之家、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弱智人士輔助宿舍等。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該工廠大廈佔地約1.4公頃,有三座四至七層高大廈,共有1,035個面積約18或24平方公尺的單位,總樓面面積為2.19萬平方公尺[2]。 當時政府為配合徙置計劃,而收回大部份寮屋區及平房區土地及清拆,同時工務司署受徙置事務處委託興建工廠大廈,用以安置受影響之廠戶[3]。 長沙灣工廠大廈第一座因結構問題,於1990年已拆卸[3],成為一露天停車場。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相關條目

長沙灣元州街發生三級大火的昌發工廠大廈,今日仍然未完全解封,其中A、B、E及F座7樓至10樓的單位仍然封閉 ,預計最快要明日(星期一)才解封。 工廈8樓發生大火的貨倉被嚴重焚毀情況曝光,可見貨倉內滿是焚毀的雜物,亦有不少存放在貨倉的泠氣機焚毀。 項目初步擬提供福利設施,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兒童之家、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弱智人士輔助宿舍、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分處、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精神病康復者家長/親屬資源中心分處、邊緣社群支援計劃,或其他合適的福利設施。 另外,兩幢大廈周圍亦會設有住戶平台綠化及休憩區,以及公共休憩區,前者會設有兒童遊樂場等供住戶使用,而公共休憩區則可讓公眾隨意享用。 地盤附近的道路亦需因應重建而需進行改善工程,包括擴闊部份行車線、修改道路標記等。

由於房委會認為設施老舊,推行「提早退租計劃」後空置率高,加上沒有升降機及維修成本較高,於是在2005年4月宣佈清拆該工廠大廈,並安排受影響租戶競投其他工廠大廈單位,最初計劃2006年10月尾收回,及後延遲兩次[7]。 2007年5月,最後一名不滿賠償不足的租戶被當局帶走,房委會完成收回所有單位及封閉大廈,到翌年招標拆卸[8]。 宏昌工廠大廈(原第一座)是一座設有升降機的新型分層工廠大廈,鄰近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及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跟旁邊的宏昌大廈與荔枝角道成縱向排列,目前由房委會直接管理[1]。 大廈採用近似葵涌葵安工廠大廈的設計,但從高空角度鳥瞰樓宇,是像一個拉長了的「雙十」字型,升降機分別設於大廈中央及兩端附翼,而廁所則同時在兩端附翼的升降機大堂旁邊,大廈辦事處設於地下[2]。 根據香港審計署2011年之報告,宏昌工廠大廈樓高11層,出租面積26,086平方公尺,提供1,020個面積為25平方公尺之單位[3]。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樓盤介紹

新世界早於2017年於區內投得3幅商業用地,包括荔枝角道888號、瓊林街及永康街項目,總可建樓面近200萬方呎,總投資額逾200億,打造區內首個全新大型「甲廈商圈」。 有53年樓齡的昌發工廠大廈,F座8樓的貨倉在上周四(7日)深夜11時半發生火警,消防到場灌救約50分鐘後升為三級,共出動150名消防員救火,大火焚燒近9小時才被救熄。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2023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劉佩玉表示,房屋署須與租戶加強溝通,惟又指應考慮公屋輪候人士的居住環境,滿足以基層房屋需求為首要的大政策。

長沙灣昌發工廠大廈

2021年5月,房委會公佈已完成相關研究,並擬先將穗輝、葵安、業安及宏昌工廠大廈旗下四座廠廈,拆卸重建成為公營房屋,並將展開改劃為住宅用途程序,預計最快在一年半後清拆,到2031年可以提供公屋單位供市民入住[32]。 房屋署在同年11月9日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重建方案,表示將在原址重建兩座住宅大廈及提供1,200個單位,工程已於2023年1月展開。 至於目前用作政府貨倉的宏昌大廈,則獲得保留,亦沒有研究重建之可行性[33]。 宏昌第一座招租完成後到11月正式入伙,至此房委會的廠廈數目增至全盛時期的17座,可是由於香港工業在這個時候因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而呈現北移現象,香港廠廈單位需求開始下降,房委會至此之後便不再興建廠廈[15]。 至於原本的宏昌第二座原定於1985年2月落成,不過房委會當時未決定該大廈的用途,到落成後卻決定售予前政府物料供應處作為九龍總部及倉庫(該處曾經擬在九龍灣興建九龍總辦事處[16]),後來更易名為宏昌大廈,故此這座大廈沒有租出予廠戶使用[14]。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