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納米樓首期10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不過,其後金管局發言人指出,未有主要銀行計劃暫停為面積少於250呎住的宅單位提供按揭服務。 過往因按揭成數限制,令不少首期不足的上車人士投向總價較細的納米單位的懷抱。 納米樓首期2023 昔日,要買400萬元以下的樓盤幾乎沒有選擇,即使有價錢相宜的物業,但大多數是凶宅、難以承造按揭的唐樓、石屋等。 然而目前市面上湧現平價的高質屋苑,更重要的是每平方呎價格低於1萬元,即使樓價低亦不需蝸居在納米樓。 這些400萬元上車盤可以作為首次置業上車盤,在最新的按揭政策下,不但能輕鬆通過壓力測試,更可以低首期上車,因此置業的黃金時機已經來臨。

曹展康指,尚宜全數單位折實低於600萬元,可造九成按揭,換言之,最低門檻首期24.8萬元已可做業主,除吸引同區上車客,對投資客而言亦是個好選擇,項目即日對外開放示範單位,下周一起收票,最快下周開售。 而多個以往曾被追捧的納米盤,自從第5波疫情後,交投慘淡。 中原胡鴻洲表示,尖沙咀匯萃去年錄約3宗二手買賣,全部都要蝕讓,而今年該盤暫時仍未錄得任何買賣個案。 項目現時有約30個買賣放盤,佔一半都願意蝕讓或平手出貨,其中一個低層戶,實用面積約220方呎,以交吉形式放售,叫價約450萬元,原業主2015年購入上址,放盤價比購入價帳面已低逾50萬元。 失去購買力支持,納米物業做價同時大幅回落,本報調查顯示,3月份暫錄至少10宗實用面積250方呎以下單位帳面蝕讓個案,佔同期整體蝕讓比例近17%。 當中長沙灣AVA 61連錄兩宗損手買賣,其中一個高層單位,實用面積約161方呎單位,開放式間隔,成交價345萬元,約5年帳面貶值約6.8%。

納米樓首期: 什麼是「納米樓」?

入屋經過小玄關,通常會用來放置鞋櫃,但這裡卻做了開放式廚房延伸的一部份,因為開放式廚房的主體面積稍細一點,工作枱面下方收納了雪櫃,有蒸焗爐,以及筷子櫃;工作枱面的上方就有儲物櫃。 當然因為設置了開放式廚房,所以單位卻沒有設置鞋櫃,入屋的鞋放在哪? 納米樓首期 納米樓首期2023 租戶可能都要想想,在大門旁設鞋櫃也不可行,因為會阻擋大門出入,鞋櫃要放在其他地方才可以。 近期市況都疲弱,縱然有人說已經走出谷底,但對於部份買家仍然心大心細,可能都寧願先租樓避市。

舉例,2017年第二季市場共有98,000個一手供應,當中中小型住宅單位有71,900伙,相當於總額的73%。 問題是運房局對「中小型單位」定義太闊,衍蓋了A及B類型住宅,即實用介乎0-753呎單位,但如果上到700幾呎的單位,現市況已間到三房以上,並不是納米樓了。 納米樓首期2023 在其他地方,例如台灣,一個人的最低居住面積標準是147平方呎,英國是398平方呎,新加坡是500平方呎,日本是 269平方呎。 政府其實並沒有為一個人可住的最低面積標準設定任何下限,故此我們只能夠從差餉物業估價署中尋找最細的住宅單位類別, 以作參考。 納米樓首期 應付納米樓的首期較輕鬆,對大部分上車客而言是佳音,假設陳生和陳太月入共6萬元,有60萬元現金。

納米樓首期: 放寬按保 納米樓「無價無市」? 80後炒家力撐︰係儲錢好機會!

而同面積9座單位,日前售價跌至300萬元,約兩個月樓價跌約6.8%,而與2019年中同類型單位最高售價398萬元相比,最新做價急跌約24.6%。 ViuTV綜藝節目《納米無明火》於本周三(14號)播出第8集。 納米樓首期2023 單位買入價為250萬,其中100多萬首期是由檸檬父親支付,另外亦花了20萬作基本裝修。

對於未有大筆資金置業,卻又想脫離租客身分,或過二人世界的市民來說,「納米樓」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納米樓首期 以屯門樓盤菁雋T Plus為例,其中131呎單位2021年4月以港幣250萬元成交,若以9成按揭入手的話,首期只需要25萬即可「上車」。 因此亦造成過往「納米樓」在二手市場上作為「上車盤」的需求頗大,大多業主甚或乎可於購入「納米樓」數年後「細屋換大屋」。 另一原因,雖然比較殘忍,但也算是較人性化,就是銀行對於想買納米樓的人士可能會有一種「買不起都要格硬買」的負面觀感。

納米樓首期: 按揭租約詳細介紹

原業主2020年2月以515萬元購入,3年辣招稅屆滿即轉手,帳面虧損約65.2萬元。 差估署公布《香港物業報告2022》,指出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為14386個單位,較20年的20888伙少31%。 面積少於215方呎的「納米樓」落成量僅558伙,按年減241伙或30%,較19年高峰期982伙少43%。 面積215至429方呎的細單位去年落成4693伙,按年減少3738伙或44%。 手持此銀碼可進駐何文田,因為「加多利軒」的位置比較近旺角。 隔了一條「窩打老道」、上到去「培正道」、「文福道」等,單位面積會比較大,所以已超出我們搵盤預算,大約要18,000起步,比較貼近預算要去到「勝利道」、「太平道」一帶二手樓,始終近年該處較多納米樓落成。

納米樓首期

最後,值得留意的是,如買家買入樓齡大的樓,也可能需要考慮日後轉手的問題。 如果業主買入30年樓齡的樓並計劃住20年,那麼在賣出時該單位的樓齡便高達50年,可能即將面臨大維修,導致屋苑的成交量和樓價驟減。 另外,下一手買家也可能因為樓齡和供款人年齡的問題而做不足30年按揭,大大影響下一手買家的入市意欲。 因此,如果買家並不打算終身居住在同一個單位,那麼也應該考慮投資因素。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指出,由於官地及更改地契的發展項目受到限制,故未來新的納米樓供應,只能在私人重建項目出現,亦即只會出現於不涉及更改地契的舊區重建,故可以預期該類單位供應量會大幅減少。

納米樓首期: 納米樓首期低圓港人置業夢

每日全球經濟受到不同環境因素影響,香港樓市依然穩固。 有見及此,今日 ROOTS 上會 帶大家直擊比較 2023最優惠按揭利率及按揭回贈! 以後各位就唔再需要打電話問銀行,憑下列圖表便可得知如何獲得至平至抵至著數的按揭優惠。

  • 按揭保險計劃只接受「現樓按揭」申請,即不接受「即供付款」下,物業尚處樓花期的按揭申請,如果買家想享受「即供付款」的樓價折扣,就不可申請 9 成按揭;想用 9 成按揭,就要痛別即供優惠,但即供折扣優惠卻較建期多。
  • 對於一部份未能受惠資助房屋,又心急上車的準買家而言,他們只能用有限首期來入市,將價就貨,購入細單位。
  • 若個人收入不能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很多時都會找家人成為「擔保人」。
  • 另外,銀行也會擔憂政府一方可能會推出一些限制物業大小的措施,從以影響市場穩定並震動樓市的動作。
  • 我們拍攝的單位為2B座一個中層F室,業主叫租14,500元,折算呎租44元。
  • 在跑道區,交通不算很完善,但幸好有巴士站可以通往啟德站,當然班次較疏落,但如果租客可以適應到巴士班次,才可以考慮租盤,用14,500元租用市區、海景、全新盤;但若不適應交通,則此租盤並不適合了。

多區代理均表示,按揭成數放寬後,物色納米盤的買家佔比已減少兩至三成。 的而且確,不但納米盤的租金回報已每況愈下,而且自10月16日政府公布新樓按措施後,樓市焦點均轉移至800萬元以下樓盤,納米單位的估值亦急挫,個別估價更下跌近10%。 東岸最新估值為491萬元,較今年6月跌價4.8%。 可是,資深地產分析員林一鳴表示,因供應愈來愈多之下,納米樓的租金在近2年持續下跌,隨單位供應增加,租賃回報並不樂觀。

納米樓首期: 買納米樓: 政府禁建納米樓是保障納米樓業主

考慮到首期和雜費,他們隨時要再儲多幾年錢才可買入600多萬元的單位。 但萬一樓價再上升,可供選擇的單位會更少,儲蓄也追不上樓價升幅,自然也會先考慮買入納米樓。 不過,當同時1,000萬下單位可以承造最高90%按揭,也增大另一些準買家借貸和購買能力,轉投近千萬單位市場,所以一些呎價超高的納米樓就自然比下去了。 納米樓是指極小的住宅單位,通常是指實用面積200呎以下,其中屯門菁雋單位最細面積只有128平方呎,成為全港最細的住宅單位。

政府公布今季賣地計劃時,宣布在住宅官地上加入限呎條款,將來單位實用面積不可少於280方呎,目的是希望市民有更大的居住空間,其後更落實將相關條款延伸至私人契約修訂發展項目,意味發展商不能再於同類項目打造納米單位圖利。 眾安在綫發盈警,預期集團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13億至15億元人民幣範圍內,而集團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5億元人民幣。 就以被視為「細絕全港」的屯門菁雋128方呎開放式單位為例,目前地產代理網上放租每月約7,700元,同一戶型單位放售開價約258萬元,即租金回報率3.58%,不單止跑贏同價車位,回報率甚至高過豪宅。

納米樓首期: 買納米樓: 什麼是「納米樓」?

居屋呎價都可以去到萬9蚊呎(上個月東欣苑213呎單位賣咗400萬!),何況私樓? 好像筲箕灣由麗新和市建局合作的新盤逸瑆,即將開售,全部細單位,一梯6伙其中4伙開放式,兩伙1房,面積264至386呎,入場費608萬。 已經是市建局項目,都不斷推出這些又貴又細的納米單位,可想而知,整個市區重建的方向,都只有一個字:逼,而且是越來越逼。 港股衝破27000點,不少富貴散戶可能已部署「套股換樓」大計。 納米樓的蝕盤個案屢見不鮮,數據亦反映納米盤的價值逐漸倒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