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信用卡資料外洩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資料一旦被駭客拋到暗網/黑暗網路市集販賣 (例如這次的情況),資料最後通常會被詐騙集團所收購,接著就會出現許多身分盜用詐騙。 這次外洩的資料當中包括了信用卡與金融簽帳卡卡號、有效期限以及持卡人姓名,但卻不包括 PIN 碼,也不包含 CVV 驗證碼。 在這樣的情況下,歹徒無法製作偽卡在 ATM 提款機使用,也無法在線上刷卡,因為大部分的網路商店都要求提供 CVV 驗證碼。

所以平時沒事,可以透過網路銀行、或對帳單,把握郭定時間提出異議。 在網路刷卡,網站除了要求輸入卡片基本資料,其實還可以向銀行申請「3D驗證密碼」,這樣網路刷卡最後會再要求你輸入「卡片密碼」,也就是指有自己知道的「3D驗證密碼」,不過密碼還是別設那簡單的1234或是生日之類的啦。 記名式悠遊聯名卡掛失手續後 3 小時內,卡片被冒用所產生之損失,由持卡人自行負擔,3 小時後被冒用所發生之扣款及自動加值交易損失,則由悠遊卡公司負擔,持卡人應隨時注意消費或加值通知。 疑似發現不明刷卡資料或是收到付款確認,卻未有該筆消費交易,應立刻跟銀行簽訂「信用卡爭議帳款聲明書」,聲明該爭議帳款不是自己刷的。 在全球數據洩漏事件不斷頻發的今日,用戶數據隱私保護變得尤為重要。 GDPR是2018年全球跨國公司數據安全領域所關注的焦點。

信用卡資料外洩: 信用卡被盜刷、資料外洩怎麼辦?

如果被盜用的金額較少,雖然未必會落案調查,但亦會留有紀錄。 現代人普遍擁有數個網購 App,有些人為了方便管理,會使用同一串英數字做為登入密碼,若密碼相當簡單易猜測,容易遭到盜用。 若能設定多組密碼並定期更換,且不使用生日、身分證等資料作為密碼,就能防止個資外洩與財務損失。 各家網購平台紛紛推出 App,許多人為了方便,會在 App 裡面綁定信用卡,消費時不必再輸入信用卡卡號、有效日期、安全碼等資訊,就能快速完成付款,但這樣做可能會提高信用卡被盜刷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在網購 App 中留下信用卡資訊。

警方相信騙徒主要透過電腦系統的資料外洩取得相關信用卡資料,其後利用網上購物購買一批高價衣物、電子產品及點數卡。 信用卡資料外洩 近年信用卡騙案有上升趨勢,警方於2019年接獲超過123宗信用卡被盜用騙案,急升至去年的263宗,損失金額亦由230萬港元上升至490萬港元。 警方調查發現,有人利用不法手段獲得受害者的信用卡資料,進行網上購物,於上周二(4月27日)至昨日(3日),聯合澳門司法警察局採取「翊星行動」,在港澳兩地分別拘捕9人(15至60歲)及7人(24至35歲)。

信用卡資料外洩: 會員登入

倘財務資料失竊,騙徙就可以肆意借你的身分申請各類的借貸,甚或借用你的身分開設銀行帳戶進行其他非法活動! 然而,如持卡人要證明在報失前信用卡已被盜用來消費,銀行會進行深入調查,例如持卡人能否提供不在場證據、持卡人有否提供合理措施保障信用卡及密碼、持卡人是否適時進行報失等,以審視持卡人是否需要負擔相關簽帳。 因此,除了向銀行報失外,亦建議大家報警,即使尋回失卡的機會渺茫,但報案紀錄將是銀行查證簽帳誰屬的重要佐證。 信用卡資料外洩 根據《銀行營運守則》,如持卡人並無欺詐或嚴重疏忽,並在發現遺失或被盜用後盡快通知發卡機構,持卡人要承擔的責任應以發卡機構指明的限額為限,有關限額不應超過500元。

  • 有私家偵探指,近日發現不少港人的信用卡、電郵及密碼資訊等在「暗網」流傳,部分信用卡更仍生效;連警方、醫管局及金管局等部門亦有人中招,懷疑是登入網上遊戲或購物網站等平台時,不慎將資料外洩,隨時蒙受金錢損失。
  • 《步驟三》銀行接到「爭議款」時,會負起舉證義務,例如,若盜刷屬於國外簽帳紀錄,持卡人卻無出境紀錄,經過舉證就不用負清償責任,持卡人無須支付該筆爭議款。
  • 由於無接觸付款功能支援RFID(無線射頻辨識),只要用有NFC功能的手機配上RFID應用程式,輕輕一掃便有可能盜取卡內訊息。
  • 香港時間周日,第25屆渣打香港馬拉松賽事清晨舉行,男子組10公里賽事,香港跑手黃子圖以32分09秒首名衝綫,成功衛冕。
  • 公共 Wi-Fi 相當便利,在咖啡廳、速食店、飯店、機場等處隨時都能上網。
  • 如果你擔心金融帳號的安全,首先要聯繫發卡銀行停止消費或取消交易,並申請一張新卡(之後你要安全地銷毀舊卡)。

除了 Google 帳號之外,其實亦建議更改所有重要服務的密碼。 此外高強度的密碼亦尤其重要,不單止是使用字數長的密碼,加入大小階、符號、非詞彙等亦重要。 Google Wallet 有齊 Google Play 的購買記錄,盜用 Google 帳號及密碼以綁定的信用卡購物,將會在此留下痕跡,可查看有沒有不熟悉的購入項目。 信用卡資料外洩2023 此外其實每次購物都會立即收到 E-Mail 通知,有綁信用卡的帳號定必要在手機同步 Gmail。 渣打晚上對事件進一步回應,指知悉部分客戶信用卡出現未經授權的信用卡交易,現正積極跟進,未有證據顯示個人資料外洩。 該行指,客戶受信用卡退款保障,所有經該行核實的非授權信用卡交易,將主動安排退款,持卡人毋須承擔責任。

信用卡資料外洩: 網絡釣魚 / 釣魚短訊:典型呃人手法

4》要求檢視刷卡時的監視錄影帶,若信用卡背面署名為女生,而商家仍然讓男生刷卡成功,那這筆錢也可以省了。 《步驟三》銀行接到「爭議款」時,會負起舉證義務,例如,若盜刷屬於國外簽帳紀錄,持卡人卻無出境紀錄,經過舉證就不用負清償責任,持卡人無須支付該筆爭議款。 現在人為了優惠常辦了很多卡,殊不知多一張卡就多一分風險啊,常用到的信用卡留著,沒用的信用卡就剪掉吧! 儘管消費者已提高警覺、銀行也有一套防堵盜刷措施,但難免會有疏漏,假若真的碰到信用卡遺失或遭竊等,跟著下面 3 大步驟可有效阻止被盜刷。 中國湖北鄂州郊區兩幢26層高的大樓,竟然是一個大型養豬場!

信用卡資料外洩

他在文中指,香港已經全面復蘇,今年將會陸續舉辦多項體育盛事、國際盛事。 ▲比較及分析最佳私人貸款,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計劃,輕鬆應付不同需要。 中大夥微軟推數碼技能必修課香港中文大學昨宣布與微軟香港合作,採用Microsoft Azure虛擬雲端實驗室虛擬機器方案,推出佔3學分的本科生必修課程「數碼素養及計算思維」,令學生能夠藉不同規格的個人設備,以高性能應用程式完成課程習作。 如何與AI對話 (黃岳永)在暢銷書《與神對話》中,男主角透過與神提問和討論,發現了很多日常思考上的盲點,進而找尋到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覺。

信用卡資料外洩: 信用卡業務的保安問題

資料外洩的罰款明顯不同於持續不合規的罰款,且視資料外洩/卡片遭盜用的規模而定,罰款可能高達數百萬元。 該組織也將被迫停止進行支付卡業務,直到資料外洩獲得控制且已糾正資料外洩的源頭。 不過,從PCI DSS的角度而言,儲存、處理或傳輸持卡人資料(cardholder 信用卡資料外洩 data, CHD)的地點、系統、流程或人員皆在PCI DSS規範的範疇中。 這意謂著電子商務、後台部門和實體零售店皆在PCI DSS的範疇內。

聲明提到,對於任何於2021年7月12 日至2022年7月12日下訂單的顧客,「名字、地址、電郵地址、電話號碼、訂單號碼和訂單須知等資料或受影響」。 一旦您發現您的資料已經遭到外洩並且被賣到黑暗網路,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立即變更您失竊帳號的密碼,以便降低詐騙集團所可能造成的傷害。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指,公署去年接獲14929宗公眾查詢個案,按年下跌15%,28%為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各有8%屬《私隱條例》的應用及處理與僱傭關係相關的個人資訊私隱,7%為公署處理投訴的政策。 其中707宗有關套取市民個人資料作詐騙用途的查詢,較前年的557宗增加26%。

信用卡資料外洩: 比較安全的選項

而今次個案,則是盜用 Google 帳號,穿過信用卡,取得直接買「黑石」的權利。 不法份子集合這些帳號的資料賣給淘寶賣家,從中得益之餘,亦令淘寶的鑽石價格比正常價便宜約一倍左右。 信用卡資料外洩 如貪小便宜購買這些「黑石」,雖可令自己節省大量金錢,不過暗地裡卻害人不淺。 投委會又指,如投訴人要求銀行作出金錢賠償,可訴諸法律程序以求解決糾紛,亦可透過金融糾紛調解中心,解決以50萬元為上限的金錢爭議。

由於許多POS系統從早期的DOS系統,升級到視窗操作的系統時,有許多企業都選擇採用微軟的作業系 ​​統,一旦,採用已經停止支援的微軟作業系 ​​統卻沒有升級計畫,意味著這種舊版的作業系 ​​統,系統面充滿種種可被駭客利用的漏洞。 但在作業系 ​​統原廠已經放棄支援的情況下,持續使用者些舊版作業系 ​​統的業者,就形同明白暴露在明確的風險中。 若沒有設定簡訊通知,常常有些人收到帳單才知道自己被盜刷,而信用卡公司又規定,有爭議的款項,最遲一定要在「當期繳款截止日起的30天內提出」,否則銀行有權不受理。

信用卡資料外洩: 會員著數

所以萬一收到不明來歷自稱銀行或信用卡中心的電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若想使用公共網路,建議選擇有密碼的 Wi-Fi 熱點以確保安全;即使連線上網,也應盡量避免網購、查看網路銀行,降低個人帳號密碼、信用卡資料外洩的風險。 公共 信用卡資料外洩2023 Wi-Fi 相當便利,在咖啡廳、速食店、飯店、機場等處隨時都能上網。

由於PayDollar平台與多間酒店、購物車系統和票務系統合作,客戶包括網上商店、學校和慈善機構如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等,所以事件涉及範圍可能很廣泛。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信用卡資料外洩: 信用卡盜刷頻傳 你的卡會發送即時消費簡訊? 銀行這3招防堵

事實上,透過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機制,近年信用卡偽冒交易情形已經逐年降低當中,從統計數據來看,2010年比2001年的信用卡偽冒盜刷金額,減少幅度已達8成。 金管會表示,依據「信用卡定型化契約範本」規定,發生爭議款項時,若確屬偽冒交易,持卡人不須負擔金額損失,而且舉證責任也不是由消費者負責,因此收到信用卡帳單,只要發現異常交易,都可向發卡機構反應列為爭議款。 信用卡資料外洩2023 為加強信用卡犯罪防治聯繫,金管會也強調,已請銀行公會協調銀行會員,建立即時的同業通報系統,並持續督促收單機構強化對國內特約商店的管理,有效處理持卡人使用卡片時的消費糾紛。 另外,金融管理局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留意1個由東亞銀行有限公司所發出關於欺詐網站及「網絡釣魚」短訊的新聞稿,有關銀行已向金管局匯報事件。 金管局提醒公眾,銀行不會透過短訊或電郵超連結,引領他們到其網站進行交易,更不會以電話、電郵及手機短訊(包括以超連結方式),要求客戶提供任何敏感的個人資料(包括登入密碼和一次性密碼)。

  •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蘋果(Apple)iPhone 14 Pro最大亮點就是動態島的設計,從iOS 16.1版本開始支援即時動態,各家App開發商要如何靈活運用這塊新版面,也是一大考驗。
  • 雖然GDPR的保護範圍只在歐洲,但考慮到「全球性」是寫入網路基因的屬性,幾乎所有的服務都會受到影響,所以生活在歐洲之外的人,其實也會從此條例中獲益。
  • 網路購物已成為大眾日常消費的模式,只要手機、平板電腦連線上網,就能隨時隨地線上採買,加上各家網購平台都會舉辦年度節慶促銷活動,如雙 11、聖誕節、農曆春節、情人節等,提供「更殺折扣」,吸引消費者買單。
  • 想降低身分被盜用的風險,可以透過環聯的 信貸報告及提示服務 ,監察自己的信貸狀況,讓你及時發現可疑的信貸活動。
  • 外媒TechCrunch報導指出,一名安全研究員在和泰車雲端伺服器發現公開資料庫,包括iRent客戶名字、手機號碼、電子信箱、住址、駕照照片與經特殊處理的卡片支付相關資訊。
  • 2018年8月14日,巴西總統批准了《一般資料保護法案》(Lei Geral de Proteção de Dados Pessoais,簡稱LGPD)。

但是,正當持卡人懷疑自己是否受到影響的同時,卻又發生了另一起件事。 今年 1 月底左右,駭客開始將竊取到的刷卡資料上傳至 Joker’s Stash 這個知名的黑暗網路市集。 很不幸地,許多企業至今依然未能充分保護我們的個人資料和財務資訊,包括我們在線上購物或建立帳號時所輸入的付款資訊,或是我們在實體店頭刷卡消費、隨後被彙整到線上的刷卡資料。 這些企業資料是犯罪集團目前鎖定的重大目標,歹徒只要走運一次,能夠駭入任何一家企業的客戶資料庫,就如同阿拉丁一樣意外挖到大量金銀財寶。 據本地傳媒報道,AsiaPay發電郵予商戶,指平台出現潛在信用卡賬戶數據外洩事件,惟未有通知信用卡客戶。 軟件公司RedSo負責人李思聰向《蘋果日報》稱,公司有三名同事報稱信用卡被盜用,損失金額約數百元英鎊。

信用卡資料外洩: 數據洩漏公司:MySpace;日期:2013年;影響:3.6億用戶帳戶

亦建議報警及打給所屬 信用卡資料外洩2023 Card Center 進行回報。 ▲Google Authenticator 可一次管理多個服務帳號。 設定步驟需要配合各服務的桌面版網頁使用,不能單獨在手機上設定。 此外,Android 版與 iOS 版在設定步驟上會稍有不同。

信用卡資料外洩: 相關新聞

調查源於學會向公署通報資料外洩事故,指名下6台載有個人資料的伺服器遭勒索軟件攻擊及惡意加密,一名黑客威脅學會將伺服器內的檔案上載至互聯網,並要求學會支付贖金解鎖已加密的檔案。 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用戶在網上公開個人資料,有機會被其他人彙編後用作起底、網絡欺凌或網絡釣魚,以至其他不法行為,導致用戶蒙受財產損失,甚至身體或心理傷害,呼籲用戶提高警覺,精明使用網上社交媒體,以減低對個人資料私隱所帶來的風險。 大部分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會儲存用戶的信用卡資料,而LinkedIn、Skype及YouTube會把用戶交易流程轉到另一付款應用程式進行交易。

信用卡資料外洩: POPULAR POSTS

她又認為,自「起底」條文生效後有關投訴上升屬正常現象,因條例賦予公署新權力,亦相信一系列推廣宣傳讓市民得知自身權益。 她指,轉介予警方的個案不算多,有可能涉及其他罪行,例如不誠實使用電腦、詐騙、恐嚇等。 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則有105宗,41宗來自公營機構及64宗來自私營機構,涉及黑客入侵、遺失文件或便攜式裝置、經電郵或郵件意外披露個人資料、僱員違規及系統錯誤設定等。 如果你擔心金融帳號的安全,首先要聯繫發卡銀行停止消費或取消交易,並申請一張新卡(之後你要安全地銷毀舊卡)。 英國標準協會(BSI,依據皇家特許狀成立的公司)在英國執行國家標準機構 的活動。

信用卡資料外洩: 秘訣 5 使用公共 Wi-Fi,不登入個人帳戶

銀行會調查事件,如果需要查單,就可能需要久一點才能追回損失。 由於「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的臉書粉絲專頁有揭露網軟發出的資安事件通知,因此,我們也進一步瞭解情況。 該機構表示,迦南本身是在7月28日開始接到捐款者詢問的電話,得知有冒名詐騙的情況,且對方掌握民眾的捐款資訊,因此,迦南在7月29日向網軟反應問題。 信用卡資料外洩 對於近期多家愛心協會遭遇資料外洩,以及網軟向其客戶通知資安事件一事,經我們向網軟詢問後,他們表示,已委請資安廠商協助清查網路攻擊,並檢視現有的基礎架構,強化網路安全與資料安全,法務部調查局也提供協助,同時他們也配合主管機關調查。

環聯在提及第三方網站或其中的內容時(包括但不限於信息、數據、產品、實體或個人),並不構成環聯對其内容的認可或推薦。 創作者或其他人士在第三方網站中所發表的觀點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環聯立場。 環聯並未檢查或驗證第三方網站的內容,也並非贊同及不會承擔此類網站的內容及其使用的責任。 無論是使用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萬一被盜刷都應立即通知發卡銀行,請銀行協助終止卡片的刷付功能,來減少金錢損失。

除了在內地引起關注之餘,更有外媒形容為「以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震驚中外。 綜合媒體報道,首幢「養豬大樓」已於去年10月投產,採用自動化管理,料每年可飼養120萬頭活豬,生產豬肉10萬噸以上;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豬隻染上疾病,擴散風險會相當高。 信用卡資料外洩2023 新加坡的個人數據保護立法已有9年多歷史,其《個人數據保護法令》於2012年10月由議會通過,該法主體部分於2014年7月生效。

其他文章推薦: